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叙述者的功能与形态:“框架”与“人格化”
1
作者 赵毅衡 孙少文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5,共7页
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 叙述的生成和传达是叙述者独有的底线功能。在叙述生成时,各要素的选择与组合依据的是已有的文化程式、规定和媒介属性。这些程式、规定和媒介构成叙述文本的框架,叙述者也随之形成。此阶段的叙述者为“框架叙述者”。在传达叙述时,传达意向使叙述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人格化,人格化因此也作为叙述者在叙述文本中显身的方式,此阶段的叙述者为“人格化叙述者”。“框架—人格”叙述者观全面把握了叙述者的功能和形态。受述者作为叙述者传达的对象而存在。依据叙述者人格化程度可以得出叙述者向受述者传达叙述的两种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人格”叙述者 功能 形态 受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楼拜小说叙事形态辨——基于亨利·詹姆斯与埃德蒙·杜朗蒂等人的比较
2
作者 陈军 戴无嫣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亨利·詹姆斯通过福楼拜评论,对福楼拜小说的叙事形态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认为福楼拜的小说叙事形态和文体风格绝非如埃德蒙·杜朗蒂等人所言之“冷酷漠然”“枯燥乏味”,而是强调对社会现实进行一种客观冷静、超然无我的观照... 亨利·詹姆斯通过福楼拜评论,对福楼拜小说的叙事形态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他认为福楼拜的小说叙事形态和文体风格绝非如埃德蒙·杜朗蒂等人所言之“冷酷漠然”“枯燥乏味”,而是强调对社会现实进行一种客观冷静、超然无我的观照。福楼拜小说这一独特的叙事形态是他对19世纪法国社会变迁的艺术反映,亨利·詹姆斯评论福楼拜对客观真实的认知以及呈现的方式已经与传统理念分道扬镳,彰显出福楼拜在新的历史场景中对小说道德内涵的理解和艺术创作方法上的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楼拜 小说叙事形态 亨利·詹姆斯 埃德蒙·杜朗蒂 现代小说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元素与国产电子游戏的融合形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黎依琪 王郁 《中国茶叶》 2024年第7期25-32,共8页
通过研究近5年有代表性的12款国产电子游戏,对其中融合的茶元素(游戏道具、布景、角色设定和剧情)和线下活动形式(茶饮商品联名和文旅服务联动)展开分类阐述,归纳了不同游戏中茶元素融合形式的共性和差异性,收集整理了以年轻人为主的玩... 通过研究近5年有代表性的12款国产电子游戏,对其中融合的茶元素(游戏道具、布景、角色设定和剧情)和线下活动形式(茶饮商品联名和文旅服务联动)展开分类阐述,归纳了不同游戏中茶元素融合形式的共性和差异性,收集整理了以年轻人为主的玩家群体对创新融合形式的体验反馈,探究了茶元素与国产游戏的融合传播效果及发展趋势,揭示了互联网时代下国产电子游戏会成为今后茶及茶文化传播的新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传播 电子游戏 青年玩家 新茶饮 融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小说故事空间形态的文学生态性
4
作者 李盛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75,共7页
相对于传统小说而言,网络小说是一种空间性文本,主要建构了拟现实态空间和超现实态空间。拟现实态空间主要指网络小说中以乡村和城市为主的空间形态,其中又分为内向型小空间和外向型跨域大空间两种形态。而超现实态空间主要表现为网络... 相对于传统小说而言,网络小说是一种空间性文本,主要建构了拟现实态空间和超现实态空间。拟现实态空间主要指网络小说中以乡村和城市为主的空间形态,其中又分为内向型小空间和外向型跨域大空间两种形态。而超现实态空间主要表现为网络玄幻小说的“阶梯式空间”、网络盗墓小说的“积木式空间”和网络穿越小说(网络同人小说)的“缺口式空间”。各类空间形态构成了不同的文本形式和审美特征。网络小说的空间形态具有文学生态性,一是内在性地推动了网络类型小说的发展,二是体现为文学的一种空间现代性面孔。深入探究网络小说的故事空间形态,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文学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故事空间形态 文学生态性 空间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文言小说扉页的刊印形态及其文体特征
5
作者 杜治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1,共9页
清代文言小说的扉页设计展露出较为明显的文体特征,这集中体现在它的广告性和艺术性两方面。无论是介绍正文、标明书价、征集书稿还是采用艺术书体并留下题写者款识,它都具有独立的商业价值和审美价值。这种扉页特征与白话小说相互影响... 清代文言小说的扉页设计展露出较为明显的文体特征,这集中体现在它的广告性和艺术性两方面。无论是介绍正文、标明书价、征集书稿还是采用艺术书体并留下题写者款识,它都具有独立的商业价值和审美价值。这种扉页特征与白话小说相互影响,一方面,白话小说扉页的书名广告、续书广告、识语广告刺激了清代文言小说扉页广告的出现;另一方面,清代文言小说的扉页题署也由艺术性向商业性递变并自然过渡到白话小说之中。作为一种文体标识,对清代文言小说扉页特征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增强对其刊印形态的认知,而且可以加深对文言与白话交融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小说 清代 扉页 文体特征 刊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药剂学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建平 霍美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7-104,共8页
近年来,现代药剂学发展迅速,新型制剂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国内外缓控释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智能型给药系统、大分子给药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现代药剂学 新技术 新制剂 新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证因与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兼与麦尔维尔的《白鲸》相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何开丽 韩云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6,共6页
郑证因作于1941年的武侠小说《鹰爪王》,以宏大篇幅叙述单线故事,以"恩仇结"与"群英会"为纵、横结构线索,将情节叙事和文化叙事交织起来,形成了繁复与简约的良好结合,开拓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境界,对古... 郑证因作于1941年的武侠小说《鹰爪王》,以宏大篇幅叙述单线故事,以"恩仇结"与"群英会"为纵、横结构线索,将情节叙事和文化叙事交织起来,形成了繁复与简约的良好结合,开拓了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境界,对古龙、张艺谋等都有影响。这种风格,与麦尔维尔的《白鲸》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可以为当下小说创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证因 《白鲸》 叙事 武侠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奴隶的母亲》小说叙事的性别分析——兼及与《生人妻》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乔以钢 宋声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为奴隶的母亲》创作主体的男性身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本的内在面貌,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体验的性别烙印构成文本所负载的丰富信息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形式层面:叙事者对小说人物称谓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性别意识;小说的聚焦者与观... 《为奴隶的母亲》创作主体的男性身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本的内在面貌,其人生经历和精神体验的性别烙印构成文本所负载的丰富信息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到小说的形式层面:叙事者对小说人物称谓的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性别意识;小说的聚焦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存在着性别上的意识形态关系;叙事者有意隐蔽的声音往往暗含着一定的性别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奴隶的母亲》 小说叙事 性别 《生人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象IP构建的网络表情符号视觉形态设计 被引量:27
9
作者 谢涛 路由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33-138,共6页
目的探究表情类形象IP的跨媒介叙事能力,分析决定形象IP核心价值的关键设计要素,总结视觉形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丰富网络表情符号IP产业化发展的设计理论基础。方法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表情类形象IP进行筛选、整理与分析,归纳高价值... 目的探究表情类形象IP的跨媒介叙事能力,分析决定形象IP核心价值的关键设计要素,总结视觉形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丰富网络表情符号IP产业化发展的设计理论基础。方法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表情类形象IP进行筛选、整理与分析,归纳高价值形象IP的核心内容、艺术特征、视觉形式及其传播方式。在此基础上,面向目标用户进行调研,对用户审美接受度及情感关联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出基于用户认知与情感互动的设计体验要素,并且通过项目设计实践以验证思路和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结论具备IP开发价值的网络表情符号具有高度视觉审美性与鲜明形象特征,能集流量和情感认知于一体,具有势能转化与跨平台转移的特点,外在的视觉形态以及内在的情感构建是实现表情类形象IP多渠道价值的核心与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情 形象IP 视觉形态 情感认同 互动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药剂学新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建平 屠锡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 :介绍现代药剂学新进展。方法 :对近期国内外代表性论文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分类综述了现代药剂学新技术、新制剂和新剂型的发展概况。讨论 :现代药剂学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新型现代制剂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现代药剂学 新技术 新制剂 新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文学的“形式”建构——“心灵”之于“世界”的“赋形”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贺昌盛 黄云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48,共9页
现代中国文学肇始于作为“形式”的审美意识的觉醒,王国维以“古雅”为传统文学的“诗性”抒情形态予以了最后的总结,同时也沟通了“小说”叙事形态与现代世界的联系。新文化运动尝试以“白话”语言的革新来完成中国的“文艺复兴”,白... 现代中国文学肇始于作为“形式”的审美意识的觉醒,王国维以“古雅”为传统文学的“诗性”抒情形态予以了最后的总结,同时也沟通了“小说”叙事形态与现代世界的联系。新文化运动尝试以“白话”语言的革新来完成中国的“文艺复兴”,白话的“美文”却使汉语文学自身的“诗性”传统得以“再生”和“重建”。另一方面,区别于哲学式定型概念的智慧性的“随笔”式“散体书写”,也以“现代”的眼光对传统中国文化所形塑出来的中国人的“心灵”给予了全面而深刻的重新审视与批判。现代“小说”在时间维度上主要呈现为0常生活史、个体精神史和民族国家史三种特定的“形式”。而在空间维度上主要呈现为“移植性”摹仿的都市叙事形态与融入自然的“乡土”叙事形态两相“并置”的“形式”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心灵 形式 赋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日本女性文学的特征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宗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9-144,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多元化发展态势,这一时期的女作家们注重自我生命意识,张扬女性主体精神,以清醒、审慎的理性思维和丰富、细腻的感性探求人生的价值,表述女性的生命体验。在当代各种文学思潮交汇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多元化发展态势,这一时期的女作家们注重自我生命意识,张扬女性主体精神,以清醒、审慎的理性思维和丰富、细腻的感性探求人生的价值,表述女性的生命体验。在当代各种文学思潮交汇之中紧密与时代相契合,其文本在私小说、语言表述方面表现出鲜明的反叛色彩和创新特质,包含了浓厚的文化意蕴和现代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叛逆 私小说 言语论小说 身体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实践形式 被引量:8
13
作者 陆顺寿 李自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10期86-88,共3页
“艺术铸造”实践课程是工程训练中心专门为“本科生参加研究、实验计划”和选修实践课程而设置的一种新颖的实践形式。将艺术与工程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艺术创新与工艺制作的乐趣。
关键词 新颖的实践形式 艺术与工程 创新与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 被引量:74
14
作者 龙迪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2-109,共8页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甚少。在关于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空间形式”的探讨中,其“空间”非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甚少。在关于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空间形式”的探讨中,其“空间”非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这种“空间”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小说的空间形式必须建立在时间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叙事的秩序;只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创造性结合,才是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也是未来小说发展的趋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空间形式 叙事结构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早期思想发展及其思想史效应:100年后的重访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2-150,192,共10页
晚年卢卡奇在内在思想动力的作用下选择“淡忘”自己的早期,而这是一个绝对不应当忽视的思想发展阶段。卢卡奇早期思想发展包含三个阶段:1900年至1911年的文学批评阶段,1912年至1916年的哲学反思阶段,1916年至1918年的伦理反思阶段。早... 晚年卢卡奇在内在思想动力的作用下选择“淡忘”自己的早期,而这是一个绝对不应当忽视的思想发展阶段。卢卡奇早期思想发展包含三个阶段:1900年至1911年的文学批评阶段,1912年至1916年的哲学反思阶段,1916年至1918年的伦理反思阶段。早期卢卡奇各个阶段的思想与著作都有独特的价值,它们超越卢卡奇本人的主观意图,发挥了客观的多重思想史效应,如开创“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促进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早期发展、为卢卡奇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思想发展提供学术新方向、支撑戈德曼文学社会学的形成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心灵与形式》 《小说理论》 《历史与阶级意识》 法兰克福学派 戈德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先秦时代的讲史、故事和小说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逵夫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8,共6页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先秦时的纯文学作品只有《诗经》和《楚辞》。其实,叙事文学的创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瞽史们根据史书记载的历史梗概,吸收一些民间传说,经过自己的艺术想象而完成的《左氏春秋》和《国语》中的《晋语》、《吴语》、...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先秦时的纯文学作品只有《诗经》和《楚辞》。其实,叙事文学的创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瞽史们根据史书记载的历史梗概,吸收一些民间传说,经过自己的艺术想象而完成的《左氏春秋》和《国语》中的《晋语》、《吴语》、《越语》等,具有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它们就是散文形式的史诗。《仪礼》所谓“辞多则史”,孔子所谓“文胜质则史”,便道出了瞽史在讲述中发挥艺术想象、进行文学加工的事实。《穆天子传》及附在其后的述盛姬之死一段文字,还有同时出土的《琐语》,皆小说之开端。《逸周书》和《庄子》中,也编入一些先秦时流传下来的小说。而《晏子春秋》实为有关晏婴的一部专人故事集。把这些都笼统地归入“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是欠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文学 讲史 故事 小说 先秦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小说叙事的神秘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许建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71,共9页
中华民族经历巫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历史阶段长于西方,文化的神秘性更具普适、丰赡的特征,再与意象思维的诗情画意相融通,独具别情异调和天然神韵。中国小说叙事的神秘性表现于故事、结构、气韵三个层面,呈现为时空、梦境、法力、星相谶语... 中华民族经历巫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历史阶段长于西方,文化的神秘性更具普适、丰赡的特征,再与意象思维的诗情画意相融通,独具别情异调和天然神韵。中国小说叙事的神秘性表现于故事、结构、气韵三个层面,呈现为时空、梦境、法力、星相谶语、万物通变、感应果报、神秘数字、避讳避祸等八种形态。它来自于人的有限感知力的无限比拟、联想、推延;来自于对天地、神兽的崇拜和巫觋、术士、僧、道以及普遍人的个体神秘性体验;来自于诸种体验的结果:巫文化,万物有灵、天人合一观念,仙道、僧佛文化等;来自于神秘体验所沉淀成的民族无意识和思维定式。叙事的神秘性产生于叙事意图实践的需求,出现于主要人物意图行为的紧要处和叙述者急需的关键时刻,成为关键叙事与核心叙事。神秘性叙事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总呈现出结构性和审美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叙事 神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伦理: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的叙事向度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诗海 郑芷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69-173,共5页
兔子系列小说充满生活质感的描绘演绎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变迁,蕴含着作者厄普代克的历史关怀和叙事伦理。作家将现实感受、历史理解和叙事活动有机结合,激起读者的对历史的想象、发问和反思,启迪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探讨,展示了一个... 兔子系列小说充满生活质感的描绘演绎了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变迁,蕴含着作者厄普代克的历史关怀和叙事伦理。作家将现实感受、历史理解和叙事活动有机结合,激起读者的对历史的想象、发问和反思,启迪读者对生活意义的探讨,展示了一个当代文学家所特有的历史意识、叙事方式和伦理倾向。厄普代克用他独特的思维观念来审视历史,通过生活化的历史叙事探询个体的存在和社会的走向,引领读者准确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因此,厄普代克关于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叙述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与伦理构成了兔子系列小说的叙事向度,也使兔子系列小说成为一种蕴含特殊意义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子系列小说 历史 叙事伦理 叙事向度 厄普代克 美国现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哗变与圣者的遁逸——论新历史小说的革命叙事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鸣 马景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7,共4页
时代的差异、西方当代文学与史学观念的介绍与引进,以及作家自身独特的境遇,促使新历史小说作家彻底抛弃了以往革命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文学观,颠覆了既往革命叙事的经典模式。革命叙事在新历史小说中呈现出对革命起源神话的终结、革命... 时代的差异、西方当代文学与史学观念的介绍与引进,以及作家自身独特的境遇,促使新历史小说作家彻底抛弃了以往革命历史小说的历史观、文学观,颠覆了既往革命叙事的经典模式。革命叙事在新历史小说中呈现出对革命起源神话的终结、革命历史叙述的重组、革命英雄的沉落等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拓展历史生活扇面的趋势,但对革命历史的随意处理或编制也有取悦、迎合大众文化之弊,革命历史被演绎成纯粹的幻想,其颠覆性破坏给以后的小说创作以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小说 革命叙事 历史 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药物载体岩藻聚糖硫酸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月梅 王士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91-94,共4页
结合近年来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新型药物转运载体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岩藻聚糖硫酸酯在缓释包衣、微球栓塞、纳米给药、基因治疗、外科修复和透皮给药等新型药物转运体系方面的应用研究,总结了目前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药物载体仍存在的... 结合近年来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新型药物转运载体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岩藻聚糖硫酸酯在缓释包衣、微球栓塞、纳米给药、基因治疗、外科修复和透皮给药等新型药物转运体系方面的应用研究,总结了目前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药物载体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聚糖硫酸酯 新剂型 药物转运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