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mability improvement and blank shape definition for deep drawing of cylindrical cup with complex curve profile from SPCC sheets using FEM 被引量:3
1
作者 Duc-Toan Nguyen Duy-Khoe Dinh +2 位作者 Hong-Minh Thi Nguyen Tien-Long Banh Young-Suk Kim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7-34,共8页
In the current work, to predict and improve the formability of deep drawing process for steel plate cold rolled commercial grade (SPCC) sheets, thre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blanking force, the die and punch comer ... In the current work, to predict and improve the formability of deep drawing process for steel plate cold rolled commercial grade (SPCC) sheets, thre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blanking force, the die and punch comer radius were considered. The experimental plan according to Taguchi's orthogonal array was coupl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simulations. Firstly, the data from the test of stress-strain and forming limit curves were used as input into ABAQUS/Explicit finite element code to predict the failure occurrence of deep drawing process. The three parameters were then validated to establish their effects on the press formability. The optimum case found via simulation was finally confirmed through an experimen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omplex curve profile of cup shape after deep drawing, the anisotropic behavior of earring phenomenon was modeled and implemented into FEM. After such phenomenon was correctly predicted, an error metric compared with design curve was then mea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method SPCC DEEP-DRAWING forming limit diagram criterion Taguchi's method earring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FC的8011-O铝合金动态变形成形极限预测
2
作者 李萍 张百顺 +3 位作者 汪洋 张池 祝梦臣 薛克敏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9,共9页
为获取空调翅片高速冲压实际生产应变速率下的成形极限图,首先对8011-O铝合金薄板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试验;然后采用改进的最大力理论(MMFC),基于不同硬化模型、屈服准则与应变速率对8011-O铝合金成形极限图进行理论计算预测;最... 为获取空调翅片高速冲压实际生产应变速率下的成形极限图,首先对8011-O铝合金薄板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拉伸试验;然后采用改进的最大力理论(MMFC),基于不同硬化模型、屈服准则与应变速率对8011-O铝合金成形极限图进行理论计算预测;最后结合有限元模拟胀形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原始的最大力理论忽略了分散颈缩转向局部颈缩的转变期的影响,导致预测结果较为保守,采用MMFC理论更符合实际的变形过程。采用Swift-Voce硬化模型、Barlat89屈服准则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理论预测结果。随着应变速率增加,8011-O铝合金产生了增强增塑现象,有利于提升该合金的成形极限。采用MMFC理论模型获得了高应变速率下材料的成形极限图,为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11-O铝合金 成形极限图 改进的最大力理论 动态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精确频域建模及简化稳定判据 被引量:4
3
作者 尚佳宇 虞家骏 +3 位作者 刘增 王施珂 李嘉瑞 刘进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3,共11页
构网型逆变器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接入的孤岛交流微网中。构网型逆变器功率-频率下垂控制的功率环和跟网型逆变器的锁相环均会产生基波频率小信号动态,进而并联的功率环以及锁相环之间将存在较强的基波... 构网型逆变器与跟网型逆变器并联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接入的孤岛交流微网中。构网型逆变器功率-频率下垂控制的功率环和跟网型逆变器的锁相环均会产生基波频率小信号动态,进而并联的功率环以及锁相环之间将存在较强的基波频率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系统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基于端口阻抗和频率-电流端口频域特性,文中构建了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单机及其并联系统的精确小信号频域模型,其中包含了主电路动态、电压电流内环动态、功率环和锁相环频率动态及其互相作用动态。进而,基于该频域模型分析了频率动态的特性及其影响,并在典型工况条件下利用盖尔圆定理推导出了基于该并联系统回率矩阵主对角元的简化稳定判据。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频域模型和简化稳定判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逆变器 跟网型逆变器 孤岛微网 并联系统 小信号稳定性 阻抗模型 频率动态 稳定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阻尼影响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暂态同步稳定性量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怡 田震 +3 位作者 李锡林 黄萌 曹侃 查晓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4,共12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面临严峻的暂态同步失稳风险。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构网型变流器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组的动力学特性以实现与电网的同步,具有较好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为精确量化虚拟惯量和阻尼对VS... 随着新能源发电机组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面临严峻的暂态同步失稳风险。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的构网型变流器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组的动力学特性以实现与电网的同步,具有较好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为精确量化虚拟惯量和阻尼对VSG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迭代等面积法则的VSG暂态同步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能量守恒原理,通过设计迭代算法得到临界稳定条件下的变流器频率-功角分布函数,精确量化了VSG惯量和阻尼项做功对暂态过程中加减速面积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控制器参数和电网参数下的暂态稳定域大小,量化了参数对暂态稳定边界的影响。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和RT-LAB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所提出的迭代等面积法则保守性较低,可实现对暂态稳定边界的精确快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虚拟同步发电机 暂态同步稳定性 惯量 阻尼 迭代等面积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约束空间的采样方法在船型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侯文龙 常海超 +1 位作者 刘祖源 冯佰威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4,共9页
为提高船型优化过程中样本点选取的效率,提高近似模型的构建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约束空间的样本点选取方法。通过分析约束空间的分布规律,利用支持向量机提取约束空间边界,结合最大化最小距离准则完成样本点的选取。以一艘7500 t散货船为... 为提高船型优化过程中样本点选取的效率,提高近似模型的构建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约束空间的样本点选取方法。通过分析约束空间的分布规律,利用支持向量机提取约束空间边界,结合最大化最小距离准则完成样本点的选取。以一艘7500 t散货船为研究对象,利用径向基函数插值方法实现船体曲面变形,并构建Kriging近似模型,完成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的船型优化。优化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样本点选取方法构建的近似模型在预测精度上优于传统均匀设计方法,从而有效提升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型优化 约束空间 支持向量机 最大最小距离准则 径向基函数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B06准则的TA2三通液压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孙凌燕 程亮 +4 位作者 郭海晶 李若琳 张志远 杨超 孙峰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784,共7页
针对TA2纯钛三通液压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采用米塞斯各向同性屈服准则和CPB06屈服准则,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纯钛管材存在明显的倾转基面织构,同时由于本征滑移系数量过少,因此出现拉压不对称、各向异... 针对TA2纯钛三通液压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采用米塞斯各向同性屈服准则和CPB06屈服准则,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纯钛管材存在明显的倾转基面织构,同时由于本征滑移系数量过少,因此出现拉压不对称、各向异性强烈、扭曲强化效应显著等力学行为特征,导致常规的米塞斯屈服准则难以适用,模拟结果与实际成形过程相差过大,尤其是出现了不符合工程实际的支管崩溃现象。而CPB06屈服准则由于考虑了拉压不对称和各向异性硬化,因此能够准确描述纯钛在三通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行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所建立的基于CPB06屈服准则的有限元数值模型,能够对纯钛三通成形过程的物理场演变行为及成形缺陷进行分析预测,为工艺优化和失效分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三通 液压成形 屈服准则 各向异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入交流电网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阻抗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宾子君 孔祥平 +3 位作者 黄云辉 王继祥 齐贝贝 蒋昊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34-3443,共10页
为了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实际需求,研究构网型储能变流器(grid-forming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的控制策略和稳定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下垂控制的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小信号阻抗模型,采用复向量形式的阻抗... 为了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实际需求,研究构网型储能变流器(grid-forming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的控制策略和稳定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下垂控制的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小信号阻抗模型,采用复向量形式的阻抗模型表达式以简化建模,重点考虑了构网型储能功率同步环的动态特性,采用扫频法验证了阻抗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基于广义Nyquist稳定性判据分析了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在不同控制参数和不同电网强度下的稳定性,理论分析结果与时域仿真分析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有功下垂系数或短路比的增大,构网型储能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均会变差。最后,在物理实验平台中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 阻抗模型 稳定性分析 广义Nyquist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暂态模式切换的构网型变换器并联跟网型变换器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陈祯怡 杨黎晖 +1 位作者 史金柱 韩晓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025-6037,I0022,共14页
由跟网型变换器(grid-following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GFL-VSC)及构网型变换器(grid-forming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GFM-VSC)构成的混联系统中,复杂的暂态交互作用使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挑战,明确变换器间的动态耦合机理及... 由跟网型变换器(grid-following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GFL-VSC)及构网型变换器(grid-forming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GFM-VSC)构成的混联系统中,复杂的暂态交互作用使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挑战,明确变换器间的动态耦合机理及其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GFM-VSC中设置的电流限幅环节会导致其暂态运行方式发生切换,进一步增加了GFM-VSC与GFL-VSC之间的耦合机理的复杂性。为揭示GFM-VSC发生暂态模式切换时与GFL-VSC之间的动态耦合机理及该耦合对GFM-VSC故障恢复过程的作用机制,首先,建立考虑GFM-VSC限幅环节的混联系统暂态耦合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故障期间及故障切除后,GFL-VSC的参数对GFM-VSC工作模式切换的影响机理;随后,针对不同程度的电网电压跌落故障,分析故障切除后GFM-VSC的工作模式切换过程,得到混联系统中GFM-VSC在故障切除后可切换回正常工作模式的临界条件;最后,构建混联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换器 跟网型变换器 暂态稳定性 等面积准则 电流限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因子的车用铰链轧制工艺优化
9
作者 苏严 李立新 彭洲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了确定更适合于复杂断面型钢轧制成形工艺的韧性断裂准则,本文构建了包含韧性断裂准则的铰链型钢全轧程数值模型。通过分析轧件截面维氏硬度值与模拟计算的损伤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更适合在铰链型钢轧制成形工艺中应用的韧性断裂准... 为了确定更适合于复杂断面型钢轧制成形工艺的韧性断裂准则,本文构建了包含韧性断裂准则的铰链型钢全轧程数值模型。通过分析轧件截面维氏硬度值与模拟计算的损伤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了更适合在铰链型钢轧制成形工艺中应用的韧性断裂准则。研究结果表明,Brozzo韧性断裂准则在预测复杂断面型钢轧制过程中材料损伤演化方面表现最佳。此外,基于Brozzo准则计算的损伤因子,探究了不同轧制工艺参数组合对轧件最大损伤因子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轧件最大损伤因子显著的工艺参数依次为初轧温度、孔型偏转角和轧辊直径,而轧制速度的影响不显著。最终优化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初轧温度1250℃,轧辊直径比1.15,孔型偏转角1.61°,轧辊转速148.9 r/min,此时轧件的最大损伤因子为7.92,相比于优化前减小了约20%。由此可见,选择适宜的工艺参数组合可以显著降低轧件的损伤因子,从而有效提高轧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链型钢 韧性断裂准则 轧制成形 工艺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维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流限幅的构网型变流器暂态稳定分析与自适应限幅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宏亮 肖晃庆 张利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0,共11页
电流限幅环节的引入深刻改变了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同步机制与动态特性。为研究大扰动故障下电流限幅环节对构网型变流器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功角特性曲线分析了传统d轴优先限幅策略在故障条件下的动态特性。在电网电压暂降且未及... 电流限幅环节的引入深刻改变了构网型变流器的暂态同步机制与动态特性。为研究大扰动故障下电流限幅环节对构网型变流器暂态同步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功角特性曲线分析了传统d轴优先限幅策略在故障条件下的动态特性。在电网电压暂降且未及时切除故障的工况下,变流器将会“锁死”在限幅控制模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限幅方法,引入自适应系数调整限幅状态下构网型变流器的功角特性曲线。首先,确定自适应系数的取值范围,以保证变流器在各工况下均能恢复正常运行状态。然后,采用等面积法则选取自适应系数最优取值,使变流器获得最大极限切除角和极限切除时间。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自适应限幅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变流器 构网型变流器 电流限幅 暂态稳定性 功角特性曲线 等面积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FORM-3D的微型螺钉冷成形过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周勇 傅蔡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典型的螺钉头部成形过程包括镦粗(预成形)和冲槽(最终成形)两个工步,是个比较复杂成形过程。特别是冲槽阶段,镦粗和反挤压同时进行的,情况更为复杂。利用非线形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对微型螺钉冷塑性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可以获得成形... 典型的螺钉头部成形过程包括镦粗(预成形)和冲槽(最终成形)两个工步,是个比较复杂成形过程。特别是冲槽阶段,镦粗和反挤压同时进行的,情况更为复杂。利用非线形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对微型螺钉冷塑性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可以获得成形过程中的应变、应力、材料流动情况,同时还可以对成形过程中的缺陷如折叠、裂纹,进行预测,从而为工艺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 螺钉 冷成形 非线形有限元 DEform-3D 韧性断裂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加载路径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荣磊 陈明和 +2 位作者 吴迪鹏 王辉 武永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成形极限图是评判金属薄板局部成形能力的重要工具,研究非线性加载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图对提高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板料的成形性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非线性加载路径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 成形极限图是评判金属薄板局部成形能力的重要工具,研究非线性加载路径下的成形极限图对提高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和板料的成形性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非线性加载路径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试验方法、理论预测模型及路径无关成形极限图3个方面。重点研究了不同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阐述了多种预测非线性加载路径下成形极限图的理论模型及应用实例,并归纳了当前在应变路径无关的成形极限图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最后,从上述3个方面总结了当前更具潜力的研究方向,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加载路径 成形极限 各向异性 屈服准则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SMO失效准则的1500 MPa热成形钢断裂失效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卿 杨云 张永学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7-214,共8页
以CR1000/1500HS为研究对象,基于GISSMO断裂失效准则,设计表征不同失效形式的5种测试试样;基于万能拉伸试验机和DIC测试系统,获取不同试样拉伸过程的力-位移曲线和断裂时刻的极限塑性应变;基于LS-DYNA搭建各失效试样的仿真分析模型,提... 以CR1000/1500HS为研究对象,基于GISSMO断裂失效准则,设计表征不同失效形式的5种测试试样;基于万能拉伸试验机和DIC测试系统,获取不同试样拉伸过程的力-位移曲线和断裂时刻的极限塑性应变;基于LS-DYNA搭建各失效试样的仿真分析模型,提取各试样断裂区域的应力三轴度;拟合获得断裂失效曲线和塑性失稳曲线,迭代获取其他模型参数;采用车门防撞梁动态三点弯曲冲击试验和仿真模型对承载特性进行分析;对比GISSMO失效模型、传统应变失效模型与试验测试的力-位移曲线差异,以验证失效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Swift和Hockett-Sherby混合硬化模型可准确描述材料的塑性变形行为,关键参数误差小于5%;GISSMO失效模型获得的车门防撞梁承载特性关键参数和承载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测试结果保持一致,误差低于5%;而采用传统应变失效准则获得的结果误差较大,最大位移的误差达到30%;表明基于GISSMO失效准则的材料模型可以准确表征CR1000/1500HS的塑性变形行为及断裂失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钢 车门防撞梁 断裂失效模型 GISSMO断裂失效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线性阻尼效应的孤岛微电网暂态稳定性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英杰 查晓明 +3 位作者 田震 李翼翔 胡宇飞 万子镜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192,共11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力电子变流设备为主导的微电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低惯量和强非线性特征,孤岛微电网在大扰动下易发生暂态失稳。考虑微电网中构网逆变器与跟网逆变器的交互作用,提...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力电子变流设备为主导的微电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电力电子变流器的低惯量和强非线性特征,孤岛微电网在大扰动下易发生暂态失稳。考虑微电网中构网逆变器与跟网逆变器的交互作用,提出1种基于等面积法则的暂态稳定性判据和暂态稳定提升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孤岛微电网的简化二阶动态模型,包含依赖于功角的非线性阻尼项。然后,从能量角度分析了非线性阻尼对加减速面积的影响规律。考虑非线性阻尼的分布特性,推导出正阻尼区域内的暂态稳定性判据。根据稳定边界条件,提出1种基于电压前馈的暂态稳定性提升控制策略。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对所提稳定性判据和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微电网暂态稳定性判据和改进控制策略可为电力电子变流器的参数优化设计和提高微电网稳定运行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构网变流器 跟网变流器 等面积法则 暂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韧性断裂准则的AZ31B镁合金板材成形极限预测
15
作者 张瑞昭 孔博炜 +2 位作者 崔忠冠 陈伟 任丽梅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结合损伤起始判据和损伤演化准则,建立了完整的韧性断裂准则,基于ABAQUS中韧性损伤材料模型对AZ31B镁合金板材成形极限进行了预测。通过拟合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得到材料本构模型及损伤演化参数,建立了板材的Nakazima半球形凸模胀形有... 结合损伤起始判据和损伤演化准则,建立了完整的韧性断裂准则,基于ABAQUS中韧性损伤材料模型对AZ31B镁合金板材成形极限进行了预测。通过拟合单向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得到材料本构模型及损伤演化参数,建立了板材的Nakazima半球形凸模胀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再基于韧性断裂准则预测了AZ31B镁合金板材室温下的成形极限,并分析了不同板材断裂失效判据对成形极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所建立的韧性断裂准则,并以损伤演化过程中应变路径转变作为断裂失效判据,可以较准确地预测镁合金板材成形极限,得到的成形极限图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准则 韧性断裂准则 AZ31B镁合金 成形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高强度双相钢板料成形极限研究
16
作者 马春辉 张殿平 +3 位作者 贡泽飞 刘兴峰 付秋涛 李迪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6-1813,共8页
随着先进高强度双相钢的工业需求量日益增加,亟需实现双相钢板料成形极限曲线的精确预测,由于根据国标采用的胀形试验较难准确获取FLC_(0)点使FLC不准确。本文基于DP590、DP780、DP980、DP1180在常温下的胀形试验结果,结合MMC断裂模型... 随着先进高强度双相钢的工业需求量日益增加,亟需实现双相钢板料成形极限曲线的精确预测,由于根据国标采用的胀形试验较难准确获取FLC_(0)点使FLC不准确。本文基于DP590、DP780、DP980、DP1180在常温下的胀形试验结果,结合MMC断裂模型的数值模拟,建立了4种板料的胀形断裂预测模型,通过模拟准确求出FLC_(0),结合试验数据,建立了基于MMC断裂准则的成形极限曲线(FLC),并进行参数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MC准则的成形极限曲线拥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高强度双相钢 成形极限 胀形试验 修正摩尔库伦准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不同成藏环境下气水分布研究——以东胜气田十里加汗气区下石盒子组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桐生 张厅汉 +1 位作者 张悦 王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5,共16页
中国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广阔,但已有的开发实践证明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其中气水分布的精细认识是目前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深入揭示致密砂岩储层在不同成藏环境下的气水分布规律,本文以东胜气田十里加汗... 中国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广阔,但已有的开发实践证明致密砂岩气藏的开发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其中气水分布的精细认识是目前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深入揭示致密砂岩储层在不同成藏环境下的气水分布规律,本文以东胜气田十里加汗气区上古生界气藏下石盒子组1段和2+3段储层为例,在相似准则的基础上,建立宏观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一口水平井底部位置成藏过程中的不同充注方式、不同充注动力、不同岩心类型条件下的气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与连续充注相比,幂式充注下储层中的含气饱和度更高,平均比连续充注高7.95%,阶段性的充注方式使得注入气在停住期间可以进行饱和度场再分布,增大波及体积,气水分布类型主要以气水同层或含气水层为主,无边底水;充注动力研究发现,连续充注条件下强充注动力会加剧不均匀充注程度,降低充注气体的波及效率,导致致密储层中上部的大量地层水被封存,而幂式充注条件下强充注动力可以改善不均匀充注程度,改善波及区域的驱替效率,提高储层的含气饱和度;岩心类型实验显示,储层露头岩样由于其更强的非均质性,充注气体在低物性区域会绕行或充注不彻底,断裂带沟通或远离充注位置区域,充注气体未波及,形成不同规模水体。本次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与研究区测井解释结果趋于一致,研究结果对该区块不同成藏过程气水分布特征的认识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成藏环境 相似准则 物理模拟实验 气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流动角点理论的铝合金板成形仿真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文权 扈启晟 孙炜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3-2942,共10页
金属板材冲压技术已经广泛用于运载工具薄壁结构的成形制造,而有限元仿真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新成形工艺的研发周期。为保证金属板材成形预测的有效性,基于拟流动角点本构理论建立了适用于数值仿真的应力更新方法。采用半隐式返回映射算法... 金属板材冲压技术已经广泛用于运载工具薄壁结构的成形制造,而有限元仿真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新成形工艺的研发周期。为保证金属板材成形预测的有效性,基于拟流动角点本构理论建立了适用于数值仿真的应力更新方法。采用半隐式返回映射算法将拟流动角点本构理论与考虑材料轧制各向异性的Barlat'89屈服准则相结合(QF-Barlat'89),通过编写材料子程序VUMAT,实现了本构模型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的应用。通过对单个单元的受力特征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进一步对AA5052-O铝合金试样的单向拉伸及圆筒拉深成形工艺进行了仿真预测,并分析了板材尺寸对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QF-Barlat'89本构模型可以对板材的失效位移、减薄量和应变分布等成形特征进行有效预测,适用于金属板材冲压成形工艺的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成形预测 拟流动角点理论 Barlat'89屈服准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韧性断裂准则的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预测 被引量:23
19
作者 于忠奇 杨玉英 +1 位作者 王永志 孙振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23-1226,共4页
为了准确地预测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 ,将韧性断裂准则引入到数值模拟中。在数值模拟获得的应力应变值基础上 ,采用简单拉伸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韧性断裂准则中的材料常数 ,并应用该韧性断裂准则预测了铝合金LY12 (M )的圆... 为了准确地预测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 ,将韧性断裂准则引入到数值模拟中。在数值模拟获得的应力应变值基础上 ,采用简单拉伸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韧性断裂准则中的材料常数 ,并应用该韧性断裂准则预测了铝合金LY12 (M )的圆筒件拉深和半球形凸模胀形的成形极限。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该韧性断裂准则能够预测铝合金板材成形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材成形 韧性断裂准则 数值模拟 成形极限 铝合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筒形件的机械扩径成形条件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郭宝锋 聂绍珉 +2 位作者 金淼 李群 任运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49-1153,共5页
机械扩径是制造各种管筒形零件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机械扩径技术 ,首先需要建立管坯在扩径过程中可以扩圆的整体屈服条件和可能扩裂的局部破坏条件。根据管坯的基本变形规律和主要特征 ,提出了在机械扩径过程中 ,管坯变形可以分为整圆... 机械扩径是制造各种管筒形零件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机械扩径技术 ,首先需要建立管坯在扩径过程中可以扩圆的整体屈服条件和可能扩裂的局部破坏条件。根据管坯的基本变形规律和主要特征 ,提出了在机械扩径过程中 ,管坯变形可以分为整圆和扩径两个阶段的概念。通过对这两个变形阶段的应力分析 ,建立了管筒形零件机械扩径时的整体屈服和局部破坏条件 ,即机械扩径成形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扩径 应力分析 成形条件 管筒形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