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凯南 张继武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共17页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深入研究两者的关联十分重要。基于2010-2019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借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合成双重差分模型,深...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深入研究两者的关联十分重要。基于2010-2019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借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合成双重差分模型,深入考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显著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表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通过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民返乡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于东西部地区、高金融发展水平和弱财政能力的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加明显。另外,研究还发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更多起着“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的作用,即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政策主要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县域的城乡收入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非农产业发展 农民返乡就业 城乡收入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动力机制与传导路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曾德珩 陈春江 杜永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8-299,共12页
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存在着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技能素质低、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其向产业工人转化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以建筑业发展水平、建筑企业用工管理、政策制度环境、建筑农民工人力资本、建筑农... 中国建筑业农民工存在着流动性大、老龄化严重、技能素质低、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问题,其向产业工人转化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以建筑业发展水平、建筑企业用工管理、政策制度环境、建筑农民工人力资本、建筑农民工职业化水平与其市民化水平为外因潜变量,以建筑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程度为内因潜变量的假设模型,并通过问卷调研收集实证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建筑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水平与职业化水平是其产业工人化程度的直接前因变量;建筑业发展水平直接作用于建筑企业用工管理,而建筑企业用工管理、政策制度环境共同直接影响着建筑农民工人力资本;建筑农民工人力资本作用于其职业化水平和市民化水平的提升,政策制度环境也会作用于建筑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最后,文章从政府、行业、企业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推动建筑农民工的产业工人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农民工 产业工人 动力机制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职业流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杭州市建筑业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钱文荣 陶然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5期99-105,共7页
从个体微观的角度对杭州市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具体考察农民工的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特征、工作特征及地区选择特征四类情况,并利用交叉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检验四类特征对农民工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 从个体微观的角度对杭州市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具体考察农民工的个人基本特征、家庭特征、工作特征及地区选择特征四类情况,并利用交叉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检验四类特征对农民工职业流动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地区选择、从业时间、随同的家庭成员人数、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因素对农民工选择继续留在建筑业中工作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企业和政府等可以通过为农民工在城市创造稳定的生活和就业环境,推进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进程,或可以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等多种途径来促使农民工维持稳定的职业,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行业中"用工荒"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流动 建筑业 农民工 地区选择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城务工青年可雇佣能力实证研究——以吉林省建筑行业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彭建娟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3,共6页
可雇佣能力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与培训机构在这一能力开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吉林省建筑行业为例进行问卷调查,构建进城务工青年可雇佣能力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虽然这一群体可雇佣能力与其收入及所持有的培训证书显著相关,但却与... 可雇佣能力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与培训机构在这一能力开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吉林省建筑行业为例进行问卷调查,构建进城务工青年可雇佣能力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虽然这一群体可雇佣能力与其收入及所持有的培训证书显著相关,但却与教育、培训经历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应更多关注对这一群体的培训过程与培训后续服务的更好衔接,为学员终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提供量身定做的培训方案,并缓解进城务工青年地域转换过程中的心理调适问题;还可通过证书获取解决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在教育形式和对象上应在细分受众基础上加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教育与培训机构应更多实现资源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城务工青年 可雇佣能力 建筑行业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支持感对建筑业农民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史玉芳 董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8-164,共7页
为对建筑业农民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探讨组织支持感、自我效能感与建筑业农民工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防止因建筑业农民工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发生,从组织行为学和计划行为学视角出发,以218名一线建筑业农民工为... 为对建筑业农民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探讨组织支持感、自我效能感与建筑业农民工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防止因建筑业农民工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发生,从组织行为学和计划行为学视角出发,以218名一线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支持感的3个维度均可直接对建筑业农民工的不安全行为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关心利益维度影响最大,工作支持维度次之;建筑业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在其组织支持感与不安全行为的负向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农民工不安全行为 组织支持感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程锦泉 林良强 +3 位作者 江捍平 王昆 熊继平 卢祖洵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9期586-588,共3页
为了建立适合劳务工安全就餐的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劳务工就餐难、就餐贵、就餐不安全的问题,深圳市于2005年7月1日启动了深圳市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试点。试点以来,到2007年6月已领取卫生许可证的工业食堂达7179家(可供2662487人就... 为了建立适合劳务工安全就餐的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劳务工就餐难、就餐贵、就餐不安全的问题,深圳市于2005年7月1日启动了深圳市工业区食堂整顿与建设工程试点。试点以来,到2007年6月已领取卫生许可证的工业食堂达7179家(可供2662487人就餐),规范的餐饮门店有9857家(可供610128人就餐),劳务工安全就餐总人数为3272615人,占工业区劳务工总人数的83%。在试点过程中,存在工业区集体食堂数量严重不足;工业区食堂建设用地困难;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足,部分食堂经营状况不容乐观;政府主导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因此,必须增加财政投入,合理布局工业区食堂;合理规划,解决工业区食堂建设用地困难;政府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食堂 劳务工 安全就餐 整顿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群体特征及职业培训研究——以建筑业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245-248,共4页
基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结构和建筑行业的特点,提炼出建筑业农民工五大群体特征,进而从培训时间和内容、培训主办方及培训方式、对培训教师满意程度、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技能获得方式5个方面对农民工参加培训展开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 基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结构和建筑行业的特点,提炼出建筑业农民工五大群体特征,进而从培训时间和内容、培训主办方及培训方式、对培训教师满意程度、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和技能获得方式5个方面对农民工参加培训展开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农民工技能培训效果的建议,主张推行学习团队组织形式,探讨个性化培训需求的解决方案,切实有效地提升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农民工 群体特征 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性突发事件原因剖析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牟玲玲 刘平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7-191,共5页
研究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突发事件发生原因与应对策略,从建筑业农民工的实际状况出发,对建筑业农民工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做出重点的研究。通过具体对策的研究,争取能够减少负面突发事件的产生,提高建筑业管理水准,保障建筑业... 研究建筑业农民工群体突发事件发生原因与应对策略,从建筑业农民工的实际状况出发,对建筑业农民工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做出重点的研究。通过具体对策的研究,争取能够减少负面突发事件的产生,提高建筑业管理水准,保障建筑业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并促进建筑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农民工 群体性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名身份对人际影响力和社会距离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德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3-1294,共12页
研究采用现场实验法,考察了污名身份对受污者影响力和受污者与外群他者的社会距离的作用。结果发现,①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农民工启动组的被试倾向于低估启动对象的绩效,更少受其意见影响;②相比只知道启动对象是农民工的被试,得知... 研究采用现场实验法,考察了污名身份对受污者影响力和受污者与外群他者的社会距离的作用。结果发现,①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农民工启动组的被试倾向于低估启动对象的绩效,更少受其意见影响;②相比只知道启动对象是农民工的被试,得知对方得分高于自己的被试更多地参考了启动对象的意见;③农民工启动组的被试总倾向于跟启动对象保持较大社会距离;④强调农民工身份的启动对象具有较强任务技能未能明显拉近其与被试间的社会距离。实验结果表明,"农民工"是一种标示底层群体资格的地位特征和污名身份,由其带来的低期望和弱影响力可以通过引入新的优势地位特征加以平衡和改变,但此方法并不能减弱身份污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期望 社会地位 地位特征 社会距离 建筑装饰业农民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安全认知与职业安全行为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彭川宇 曾珍 田丽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31-1637,共7页
为研究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安全认知与职业安全行为的关系,构建了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安全认知与职业安全行为关系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运用线性回归方法检验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激励制... 为研究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安全认知与职业安全行为的关系,构建了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安全认知与职业安全行为关系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运用线性回归方法检验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激励制度、工友行为的影响通过职业安全认知的部分或完全的中介效应对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安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科学 新生代建筑业农民工 职业安全认知 职业安全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初代农民工环境再融入的社工介入研究——基于山西省L工地的实证调查
11
作者 陈小雨 任毅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139-142,148,共5页
选取山西省L工地的建筑业初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将再融入具体化为个体语言沟通、风俗习惯、角色转换、社交网络建立4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对其社会交往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再融入介入的探... 选取山西省L工地的建筑业初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将再融入具体化为个体语言沟通、风俗习惯、角色转换、社交网络建立4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对其社会交往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再融入介入的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建筑业初代农民工 社会再融入 社工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