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水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代超 康逊 +3 位作者 谭静强 鲁锋 连丽霞 胡瑞璞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304,共20页
砾岩作为一类特殊的油气储集层,理解其沉积成因及发育规律对于准确预测优质储层的分布至关重要。基于岩心描述、岩矿鉴定、重矿物与粒度分析等研究,结合测井、录井等资料,明确了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砾岩的沉积特征、... 砾岩作为一类特殊的油气储集层,理解其沉积成因及发育规律对于准确预测优质储层的分布至关重要。基于岩心描述、岩矿鉴定、重矿物与粒度分析等研究,结合测井、录井等资料,明确了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砾岩的沉积特征、空间展布规律与沉积物来源,厘清了该组砾岩的沉积机制并构建了其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沉积于浅水扇三角洲,扇体发育了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包括泥石流、水上辫状河道、洪泛沉积、水下泥石流、水下主干河道、水下分支河道、砂质碎屑流、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共9种沉积微相,其中包含了10类岩相。结合研究区早三叠世由干旱转为湿润的古气候背景,确定该组砾岩为洪水诱发重力流的沉积产物,具有岩相组合复杂、事件性沉积标志显著、沉积模式受古气候主导、后期湖浪改造明显等特点。在空间上,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砾岩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细,体现出湖侵的退覆式沉积序列,同时呈现出泥石流、水下泥石流和水下河道沉积多期叠置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成因 扇三角洲 洪水成因重力流 百口泉组 准噶尔盆地 玛东斜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11区流一段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茂 李胜利 +3 位作者 姜平 于兴河 曾小明 戴明建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5-924,共10页
北部湾盆地涠洲11区流一段发育缓坡型和陡坡型两种类型的扇三角洲。结合岩电震资料,分析了这两类扇三角洲的异同,并探讨了造成这两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异同的主控因素。其中陡坡型扇三角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陡坡带的流一段中亚段,粒... 北部湾盆地涠洲11区流一段发育缓坡型和陡坡型两种类型的扇三角洲。结合岩电震资料,分析了这两类扇三角洲的异同,并探讨了造成这两类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异同的主控因素。其中陡坡型扇三角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陡坡带的流一段中亚段,粒度较粗,以重力流成因的厚层砂砾岩体为主,沉积厚度大,平面展布小;而缓坡型扇三角洲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南部的涠西南低凸起缓坡带附近的流一段下亚段,粒度相对偏细,牵引流与重力流沉积构造均较发育,沉积厚度相对较小,平面延伸范围广。两类扇三角洲形成与分布特征的不同主要受控于构造格局、古地形的差异以及基准面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一段 缓坡型扇三角洲 陡坡型扇三角洲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华 游秀玲 王俊伶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以岩心观察、单井相分析、宽带约束反演、薄片观察等为基础 ,对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主要目的层段储集层基本特征、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分布、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主要发育河流、滨浅湖、冲积扇、扇三角... 以岩心观察、单井相分析、宽带约束反演、薄片观察等为基础 ,对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主要目的层段储集层基本特征、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分布、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十屋断陷北部陡坡区主要发育河流、滨浅湖、冲积扇、扇三角洲四种沉积 ,成岩作用复杂 ,埋深 160 0~ 2 0 0 0m ,存在次生孔隙发育带 ,主要油气显示层系营城组处于晚成岩阶段B期 ,孔隙连通性较差 ,属低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储集层 十层断陷 陡坡区 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东部庙北地区古近系层序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朋波 王昕 +3 位作者 官大勇 李才 高坤顺 张海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综合壁心、薄片、钻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渤海东部庙北地区古近系层序与沉积特征,并运用地震相、古地貌和地震属性刻画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研究表明,古近系由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组成,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湖泊初始发育、扩张及萎缩阶... 综合壁心、薄片、钻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渤海东部庙北地区古近系层序与沉积特征,并运用地震相、古地貌和地震属性刻画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研究表明,古近系由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组成,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湖泊初始发育、扩张及萎缩阶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碳酸盐岩浅滩、半深湖-深湖、辫状河三角洲等沉积体系。不同的沉积体系形成于不同的湖泊演化阶段,地震响应特征也不同。扇三角洲和碳酸盐岩浅滩发育于湖泊初始发育阶段,扇三角洲表现为填充型楔形前积反射,沿凸起边缘断坡带呈朵状分布;碳酸盐岩浅滩表现为水进型丘形叠瓦状反射,呈椭圆状分布于水下古隆起带上,椭圆的长轴方向平行于水下古隆起带走向;半深湖-深湖相暗色泥岩发育于湖泊扩张期,表现为平行连续中弱振幅反射,在庙西北洼和渤东凹陷深陷带最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发育于湖泊萎缩期,表现为低角度中高频、中弱振幅前积反射,沿凸起边缘挠曲坡折带呈朵叶状分布。庙北地区油气显示普遍,这种沉积体系识别与刻画结果对于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北地区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 碳酸盐浅滩 半深湖-深湖 断坡带 挠曲坡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