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宋人别集制名考述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秋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0,共6页
唐及唐前诗文别集集名多取自作家姓名,盖多由后人裒辑、编次,仅标明"著作权"而已。宋代诗文别集多由作家本人及亲友编次,在制名上颇为讲究。集名取径多端,成为有意义的"标识"。考察宋人别集制名方法及涵义,从中可...
唐及唐前诗文别集集名多取自作家姓名,盖多由后人裒辑、编次,仅标明"著作权"而已。宋代诗文别集多由作家本人及亲友编次,在制名上颇为讲究。集名取径多端,成为有意义的"标识"。考察宋人别集制名方法及涵义,从中可直观地窥出作家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作品的艺术取向乃至自觉的传播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
别集
文集制名
审美情趣
艺术取向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郁达夫纪游散文中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郁达夫的游记作品充满着艺术的气韵,作者以小说家的想像力、画家的洞察力、诗人的表现力抒写着自然之美。在各具特色的山水描摹中,作者常常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或憎、或怨、或喜、或悲的真挚感情,倾注到自己所描写的景物上去,化景语为...
郁达夫的游记作品充满着艺术的气韵,作者以小说家的想像力、画家的洞察力、诗人的表现力抒写着自然之美。在各具特色的山水描摹中,作者常常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或憎、或怨、或喜、或悲的真挚感情,倾注到自己所描写的景物上去,化景语为情语,使自然景物具有了生气,从而也加重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在对大自然美的创造中,又形成了独特鲜明的美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游记
美学特征
情感
名士派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古美学研究的历史视角
3
作者
李春青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154,共9页
长期以来,"美学"一直是一个很神圣的词语,似乎涉及"美学"或"审美"问题时总会有那么一点不食人间烟火、超尘拔俗的味道。人们在研究美学或美学史问题时,也往往是从静态的、共时性的角度出发的,不大愿意去...
长期以来,"美学"一直是一个很神圣的词语,似乎涉及"美学"或"审美"问题时总会有那么一点不食人间烟火、超尘拔俗的味道。人们在研究美学或美学史问题时,也往往是从静态的、共时性的角度出发的,不大愿意去追索在"审美"背后蕴含的社会历史原因及其生成过程。而事实上,美学问题也和其他任何社会文化现象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并且发挥着某种社会功能,而且是被依照某种规则建构起来的。在以往研究中,中古美学也有被神化的倾向,诸如"魏晋风度""正始之音""竹林七贤"等等都让人悠然神往。然而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中古美学,我们就会发现,其中也饱含着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利益关怀,也有着种种矛盾与冲突。就其主流倾向而言,中古美学体现的是士族阶层的精神旨趣。而士族阶层乃是传统秦汉士大夫阶层的变体,是"贵族化"的士人,对于这个特殊阶层来说,审美意识具有确定其特权身份的重要作用,承担着某种"阶级区隔"的历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古美学
历史视角
审美意识
士族
士族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人别集制名考述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秋彬
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0,共6页
文摘
唐及唐前诗文别集集名多取自作家姓名,盖多由后人裒辑、编次,仅标明"著作权"而已。宋代诗文别集多由作家本人及亲友编次,在制名上颇为讲究。集名取径多端,成为有意义的"标识"。考察宋人别集制名方法及涵义,从中可直观地窥出作家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作品的艺术取向乃至自觉的传播意识。
关键词
宋人
别集
文集制名
审美情趣
艺术取向
传播策略
Keywords
writers
of the Song Dynasty, anthologies, naming of anthologies, aesthetic
tastes
, artisticpursuits, strategies to spread one's work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郁达夫纪游散文中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茂海
机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基金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立项课题《郁达夫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资助
文摘
郁达夫的游记作品充满着艺术的气韵,作者以小说家的想像力、画家的洞察力、诗人的表现力抒写着自然之美。在各具特色的山水描摹中,作者常常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或憎、或怨、或喜、或悲的真挚感情,倾注到自己所描写的景物上去,化景语为情语,使自然景物具有了生气,从而也加重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在对大自然美的创造中,又形成了独特鲜明的美的个性。
关键词
郁达夫游记
美学特征
情感
名士派情趣
Keywords
Yu Dafu' s travels^aesthefic features
feellng
the famous writers' tastes
分类号
I266.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古美学研究的历史视角
3
作者
李春青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154,共9页
文摘
长期以来,"美学"一直是一个很神圣的词语,似乎涉及"美学"或"审美"问题时总会有那么一点不食人间烟火、超尘拔俗的味道。人们在研究美学或美学史问题时,也往往是从静态的、共时性的角度出发的,不大愿意去追索在"审美"背后蕴含的社会历史原因及其生成过程。而事实上,美学问题也和其他任何社会文化现象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并且发挥着某种社会功能,而且是被依照某种规则建构起来的。在以往研究中,中古美学也有被神化的倾向,诸如"魏晋风度""正始之音""竹林七贤"等等都让人悠然神往。然而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中古美学,我们就会发现,其中也饱含着政治的或意识形态的利益关怀,也有着种种矛盾与冲突。就其主流倾向而言,中古美学体现的是士族阶层的精神旨趣。而士族阶层乃是传统秦汉士大夫阶层的变体,是"贵族化"的士人,对于这个特殊阶层来说,审美意识具有确定其特权身份的重要作用,承担着某种"阶级区隔"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
中古美学
历史视角
审美意识
士族
士族文人
Keywords
medieval aesthetic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esthetic
tast
e
intelligentsia
writers
of the intelligentsia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宋人别集制名考述
刘秋彬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郁达夫纪游散文中的美学特征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古美学研究的历史视角
李春青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