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etical solution of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in one-dimensional double-layer composite medium 被引量:2
1
作者 周龙 白敏丽 +1 位作者 吕继组 崔文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403-1408,共6页
To make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embody the essence of physical phenomenon under study, dimensionless factor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and its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transformed to ... To make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embody the essence of physical phenomenon under study, dimensionless factor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and its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transformed to dimensionless forms. Then, a theoretical solution model of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in one-dimensional double-layer composite medium was built utilizing the natural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e results of the above theoretical solution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results by the two methods are in a good agreement. The maximum errors by the two methods appear when τ(τ is nondimensional time) equals 0.1 near the boundaries of ζ =1 (ζ is nondimensional space coordinate) and ζ =4. As τ increases, the error decreases gradually, and when τ =5 the results of both solutions have almost no change with the variation of coordinate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edium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theoretical solution natural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自然对流散热的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国远 孙尚瑜 +1 位作者 许树学 荣维来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8,共10页
在“煤改电”清洁取暖政策推动下,空气源热泵取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介绍传统热水型和热风型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解析新型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原理、末端发展型式及其构造特征,如冷凝直接散热、冷凝间接散热... 在“煤改电”清洁取暖政策推动下,空气源热泵取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介绍传统热水型和热风型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解析新型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原理、末端发展型式及其构造特征,如冷凝直接散热、冷凝间接散热和冷凝蓄热散热末端,并对其应用领域及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自然对流散热的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无中间热媒二次换热,制热速度快,有效改善了室内热舒适性,提升了能效比。此外,展望了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末端高效化和系列化、工质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化、运行和调控合理化、热泵多功能化、与住宅兼容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可为促进和扩大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自然对流末端 研究进展 直膨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弱面对瓦斯抽采水平井压裂多裂缝扩展的影响
3
作者 庞涛 姜在炳 +2 位作者 王正喜 刘修刚 李浩哲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0-138,共9页
针对碎软低渗煤层待掘煤巷条带瓦斯高效抽采难题,提出待掘煤巷条带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高效预抽瓦斯技术。为实现瓦斯无空白带均衡抽采,基于分段多簇压裂的裂缝网络构建是技术成功的关键。为研究煤系地层中的多裂缝扩展形态,分析了煤系... 针对碎软低渗煤层待掘煤巷条带瓦斯高效抽采难题,提出待掘煤巷条带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高效预抽瓦斯技术。为实现瓦斯无空白带均衡抽采,基于分段多簇压裂的裂缝网络构建是技术成功的关键。为研究煤系地层中的多裂缝扩展形态,分析了煤系地层天然弱面发育特征,建立了天然弱面对多裂缝扩展形态的判别式,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单一天然弱面和多天然弱面对多裂缝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及顶底板岩层中发育有大量裂隙、层理、界面等天然弱面,影响着水力压裂裂缝的扩展形态;裂缝与天然弱面的相互作用受原场地应力、已形成裂缝的诱导应力和裂缝尖端应力场的共同影响;天然弱面距预置裂缝距离小时能够诱导裂缝起裂并迅速取得扩展优势,距离大时能够诱导多裂缝扩展呈复杂形态;小角度天然弱面能够诱导附近裂缝快速扩展,角度为90°时不影响缝间干扰。多天然弱面发育条件下,应力差低时易形成以天然弱面为主的缝网,应力差大时易形成较为简单的单一裂缝;天然弱面密度大、形态复杂时易形成缝网,地应力对缝网形态影响不大。工程应用表明,试验井水力压裂形成了覆盖待掘煤巷条带的缝网,日产气量已达1708 m^(3),且正处于产气量上升阶段,具有良好抽采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条带 顶板水平井 瓦斯预抽 天然弱面 多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改扩建工程对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4
作者 马山俊 杨跃仙 +2 位作者 章文杰 韩枫 魏雪峰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67-71,168,共6页
系统调查红河县大架公路改扩建工程在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从建设项目对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栖息地)、物种/种群、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6个层次进行公路改扩建工程对保护区评价区... 系统调查红河县大架公路改扩建工程在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从建设项目对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栖息地)、物种/种群、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6个层次进行公路改扩建工程对保护区评价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对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指数值为52.52,依据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分级标准,确定为“中低度”影响,结合公路施工期及运营期的人为活动对动植物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缩短边坡长度、加强林地管理和植被恢复、加强污染控制与清理、加强对重点保护动物和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等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 公路改扩建工程 云南红河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颈鹤对芦苇扩张的栖息地适应与行为活动特征
5
作者 冉景丞 蒙秉顺 +2 位作者 张旭 黄小龙 涂声蕾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 湿地是水鸟生存和繁衍的必要场所,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会改变水鸟的分布及行为。研究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响应特征,有利于掌握黑颈鹤的栖息地动态变化,对黑颈鹤的综合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2016—2022年在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数据,分析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扩张对黑颈鹤栖息地选择及行为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1)草海保护区的芦苇面积呈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芦苇总面积为429.10 hm^(2),总体呈由北向南的扩张趋势,高密度的芦苇群落会影响黑颈鹤的栖息地生境质量;(2)受芦苇扩张的影响,黑颈鹤原有夜栖地逐渐偏移,最远迁移距离为42 m,且夜栖地偏移方向与芦苇扩张方向相反,其夜栖地空间分布明显避开芦苇存在的区域;(3)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的觅食距离增加,且觅食地类型也会改变,觅食地与夜栖地之间的平均距离可达4148.14 m,觅食地逐渐由沼泽地转变为农耕地,但其并不是影响黑颈鹤觅食地改变的唯一因素;(4)黑颈鹤明显喜好浅水滩涂和水莎草(Cyperus serotinus)群落,明显不喜好芦苇群落,芦苇扩张会导致黑颈鹤喜好的生境减少,从而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5)芦苇扩张不仅影响黑颈鹤的空间分布,还会限制黑颈鹤的求偶、觅食、站立、游走和栖息等行为活动。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的栖息地变化和行为活动均受芦苇扩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芦苇扩张降低了黑颈鹤栖息地中食物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导致黑颈鹤的夜栖地和觅食地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扩张 黑颈鹤 栖息地选择 行为响应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双膨胀制冷提氦联产乙烷工艺设计与优化
6
作者 马国光 周明杰 +2 位作者 雷洋 刘璐 邓昊天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18,共9页
国内某气田天然气中乙烷和氦气含量(物质的量分数)逐年升高,回收价值凸显。提出了一种氮气双膨胀制冷提氦联产乙烷工艺,采用HYSYS软件对该工艺进行了流程模拟,并对工艺流程的关键参数(低温分离器温度、脱甲烷塔塔顶回流比、二级提氦塔... 国内某气田天然气中乙烷和氦气含量(物质的量分数)逐年升高,回收价值凸显。提出了一种氮气双膨胀制冷提氦联产乙烷工艺,采用HYSYS软件对该工艺进行了流程模拟,并对工艺流程的关键参数(低温分离器温度、脱甲烷塔塔顶回流比、二级提氦塔进料温度、二级提氦塔塔顶回流比、氮气膨胀端入口压力、氮气膨胀端出口压力和氮气制冷剂流量)对工艺指标的影响规律开展了研究。基于最优化理论,以C_(2)收率最大和二次粗氦浓度最大时装置总能耗最小为目标,采用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对关键参数进行了寻优。结果表明,装置总能耗主要受低温分离器温度、氮气膨胀端出口压力和氮气制冷剂流量影响,C_(2)收率主要受低温分离器温度和脱甲烷塔塔顶回流比影响,氦收率主要受二级提氦塔进料温度影响。关键参数最佳组合为:低温分离器温度为-95.30℃,氮气制冷剂流量为1549.22 kmol/h,氮气膨胀端入口压力为3.25 MPa,氮气膨胀端出口压力为0.44 MPa,脱甲烷塔塔顶回流比为0.13,二级提氦塔进料温度为-150.57℃,二级提氦塔塔顶回流比为0.80。相比于优化前,优化后装置总能耗降低了1.46%,C_(2)收率提升了5.64%,二次粗氦浓度(物质的量分数)提升了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双膨胀制冷 天然气提氦 乙烷回收 联产工艺 参数优化 BP神经网络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扩张对杉木林土壤及杉木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影响
7
作者 宋述望 欧阳明 +4 位作者 刘骏 宋庆妮 方熊 栾丰刚 杨清培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影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的内在生态化学计量机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典型的毛竹-杉木林界面,沿扩张方向依次设置毛竹林、竹杉混交林和杉木林样地... 为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影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的内在生态化学计量机制,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典型的毛竹-杉木林界面,沿扩张方向依次设置毛竹林、竹杉混交林和杉木林样地,分析样地内土壤、毛竹叶片、杉木新叶、成熟叶和落叶的氮(N)、磷(P)含量、N:P及叶片N、P回收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毛竹扩张提高土壤P含量,由0.32 mg·g^(-1)上升到0.43 mg·g^(-1),增幅达32.6%;(2)毛竹扩张不改变杉木成熟叶的N:P,维持在13.74,但使新叶的P含量上升,从而导致新叶N:P下降21.3%,且使落叶的N:P由21.64下降到18.69,降幅为13.6%;扩张过程中毛竹自身叶片N、P含量及N:P变化无差异;(3)毛竹扩张对杉木叶片N、P回收度不影响。以上说明,在毛竹向杉木林扩张过程中,毛竹自身具有较强的内稳态能力,并通过改变土壤P含量,促使杉木体内P含量及N:P计量失衡,这可能是杉木生长减缓或死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入侵 杉木 生态化学计量学 内稳态 回收度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鄱阳湖区道路扩张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曾小箕 黄英鹏 +1 位作者 谢花林 李嘉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807-10816,共10页
过去几十年,鄱阳湖区经历了快速地道路扩张过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道路扩张导致湿地景观破碎化、栖息地连接度和生境质量下降,对鄱阳湖的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定量评估道路扩张对景观格局和生境质量的影响对... 过去几十年,鄱阳湖区经历了快速地道路扩张过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道路扩张导致湿地景观破碎化、栖息地连接度和生境质量下降,对鄱阳湖的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定量评估道路扩张对景观格局和生境质量的影响对道路规划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鄱阳湖区为例,基于道路数据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数据,采用有效粒度尺寸(Effective Mesh Size,m_(eff))对鄱阳湖区2000—2020年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合InVEST模型分析道路扩张对生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鄱阳湖区近20年道路扩张过程不断加快,道路里程由5152.69km增加到9213.18km,增长了4060.49km,约0.79倍,铁路和高速公路扩张过程尤为明显,分别增加了1482.25km和952.95km。道路扩张导致区域生境破碎化程度加剧,m_(eff)由2000年的3754.32km^(2)减少至2020年的2026.49km^(2),减少比例高达46.02%;(2)2000—2020年,道路扩张过程占用的自然生境面积由84.16km^(2)增加至111.92km^(2),增加了27.76km^(2),占全区自然生境总面积的0.06%,且以占用自然生境中的林地为主。(3)道路扩张导致区域生境质量加速下降,2000—2020年道路扩张过程导致区域生境质量从0.74下降到0.71,下降了4.6%。生境质量同时受到道路扩张过程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2000—2020年鄱阳湖区道路扩张过程对生境质量总的影响为9.63%,其中直接影响为2.65%,间接影响为6.98%。铁路、高速和国道对生境质量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省道对生境质量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在鄱阳湖区需要控制道路扩张,同时要关注道路扩张过程对自然生境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综合影响,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鄱阳湖区道路建设与自然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进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扩张 自然生境 破碎化 鄱阳湖区 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破碎对水合物沉积物基质宏-细观力学特性影响的离散元分析
9
作者 徐爽 徐佳琳 +1 位作者 许成顺 焦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0-690,共11页
基于“颗粒碎片替换法”建立反映颗粒破碎行为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基质离散元模型,与不破碎模型开展对比三轴剪切试验,证明颗粒破碎对强度和剪胀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应用“粒径膨胀法”提高模型对体应变和颗粒破碎程度的模拟效果,通过... 基于“颗粒碎片替换法”建立反映颗粒破碎行为的含水合物沉积物基质离散元模型,与不破碎模型开展对比三轴剪切试验,证明颗粒破碎对强度和剪胀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应用“粒径膨胀法”提高模型对体应变和颗粒破碎程度的模拟效果,通过一系列低-高有效围压下的模拟三轴排水剪切试验,研究高应力范围及剪切过程中细观力学特征的演化。结果表明:随着有效围压逐渐增大,试样强度、刚度和平均法向接触力均增大,力链网络更加密集且由环状演变为以竖向为主,试样顶部与底部沿轴向运动的颗粒数量增加。颗粒破碎主要发生在剪切初期,力学配位数、平均法向接触力随剪切进行逐渐增大,剪切后期出现贯穿试样的强力链结构,颗粒运动逐渐从杂乱无章变为由顶、底两端向内,试样内部逐渐出现近似“X”形的剪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数值模拟 力学特性 砂土破碎 粒径膨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生态视角下沣西新城渭河新沙湾景观规划研究
10
作者 周叶舟 郭明 《绿色科技》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以沣西新城渭河新沙湾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与营造诗意景观环境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法进行上位解读和现状分析,得出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点。为此明确了“三生”共融的规划思路,并应用到新沙湾景观规划研究... 以沣西新城渭河新沙湾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与营造诗意景观环境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法进行上位解读和现状分析,得出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点。为此明确了“三生”共融的规划思路,并应用到新沙湾景观规划研究中;提出了“在水一方”的设计主题,以场地文化为灵魂,以创新港生态为依托,融入多样化的配套功能,构建天人合一的诗意景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研究探索总结出以“法诗画之美,保护生境,开拓画境,延续意境”的设计策略,旨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典范,以期为今后构建诗意生态的景观环境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生态 “三生”共融 天人合一 新沙湾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耕地变化的时空动态监测与评价
11
作者 杨煜 孟紫琪 徐圣源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779-788,共10页
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保护区生态状况的重要因素。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整体监测,然而,关于农业活动单方面影响的研究仍不足。因此,选取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耕地变化遥感数据集,基于内外对比法... 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保护区生态状况的重要因素。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整体监测,然而,关于农业活动单方面影响的研究仍不足。因此,选取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耕地变化遥感数据集,基于内外对比法、土地转移矩阵和人类活动干扰指数法,研究该保护区在限制耕地扩张方面的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现状:2020年保护区内的耕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6.93%,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即缓冲区的边界和实验区的主体区域;(2)时空动态格局:保护区内的耕地面积在1980—2020年间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实验区内的耕地整体呈增加趋势;(3)保护成效:1980—2020年间保护区的内部耕地面积总体增速小于外部,表明保护区的保护成效相对较好;(4)耕地影响强度评价:保护区内农业活动的影响强度自1980年至2020年间呈下降趋势,表明保护区在限制耕地扩张方面具有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 农业活动 耕地扩张 保护成效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35
12
作者 马新华 魏国齐 +1 位作者 钱凯 李亚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我国中西部中、新生界前陆盆地 ,具有优越的天然气地质条件 ,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量的四分之一。近年来 ,在这些盆地中天然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发现了克拉 2、依南 2、白马庙、呼图壁、南八仙等多个大、中型气田 ,... 我国中西部中、新生界前陆盆地 ,具有优越的天然气地质条件 ,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量的四分之一。近年来 ,在这些盆地中天然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发现了克拉 2、依南 2、白马庙、呼图壁、南八仙等多个大、中型气田 ,充分证实中西部前陆盆地是当前我国陆上天然气最有利的勘探领域 ,其中库车、川西、准噶尔南缘、柴达木北缘是今后勘探的重点。为使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取得更大的突破 ,必须加强山地地震勘探、复杂储集层的识别与预测 ,以及钻井完井工艺等技术的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前陆盆地 天然气勘探 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资源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李景明 李剑 +2 位作者 谢增业 刘人和 王红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中国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47 万亿m3,最终可采天然气储量14 万亿m3。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东海、莺歌海、琼东南、松辽、珠江口、渤海湾、准噶尔等11 个盆地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量... 中国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47 万亿m3,最终可采天然气储量14 万亿m3。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东海、莺歌海、琼东南、松辽、珠江口、渤海湾、准噶尔等11 个盆地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量约占总量的80%左右;东部占8%;海域占12%。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程度仍然很低,勘探潜力大,勘探领域多,中国陆上主要天然气勘探领域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四大气区和松辽深层为主;海上以东海、莺歌海、琼东南以及珠江口盆地为主。中国煤层气资源也较丰富,煤层气远景资源量为27.3万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资源 资源品位 勘探领域 煤层气资源 中西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勘探天然气有利地区和新领域探讨(上) 被引量:19
14
作者 罗志立 刘树根 刘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0-13,共4页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工作 40多年来 ,已取得巨大的成绩 ,有力地支援了四川省和重庆市建设。为保持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 2 1世纪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还必须扩大有利地区和探索新领域。笔者在参与四川盆地“六五”~“九五... 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工作 40多年来 ,已取得巨大的成绩 ,有力地支援了四川省和重庆市建设。为保持二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 2 1世纪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还必须扩大有利地区和探索新领域。笔者在参与四川盆地“六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基础上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从分析盆地勘探现状、总结天然气地质规律、开拓新领域这一思路 ,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个复杂问题。虽不能提出具体勘探目标 ,但在战略上可供抉择者参考和同行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天然气勘探 天然气预测 地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聚集与分布新认识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君 吴晓东 +3 位作者 杨柏松 杨慎 刘艳 林世国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3,共7页
详细地研究了天然气成藏与分布规律后指出,中国天然气聚集与分布具有旋回性、序列性、平衡性、溯源性和多期性的特点,即每一个大地构造沉积旋回为一个天然气成藏系统,每个系统内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表现为一定系列,聚集成藏的重... 详细地研究了天然气成藏与分布规律后指出,中国天然气聚集与分布具有旋回性、序列性、平衡性、溯源性和多期性的特点,即每一个大地构造沉积旋回为一个天然气成藏系统,每个系统内天然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表现为一定系列,聚集成藏的重要因素是运移动力与阻力达到平衡,离烃源岩越近聚集效率越高,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具多期成藏特征。大气田的形成与分布受5种特性控制,烃源岩内及紧邻源岩地区、不整合带和断裂背斜带是大气田分布有利地区,除现今发现较多的不整合带和断裂背斜带外,源内和近源地区应是未来重要勘探区域。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石炭系—二叠系、四川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库车坳陷北段侏罗系等区带是下一步勘探天然气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分布特征 潜在领域 有利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中的时间维度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华海镜 郑青青 金荷仙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5-48,共4页
园林作为一门四维艺术,一旦生成,实非为最佳状态,还需“后熟”的过程:物与物之间的磨合、交融,形成有机整体的生态环境;时间能使原艺术再生长,丰富并扩展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由物景量之积累向意境质之飞跃。从园林植物、建筑、山水三方面... 园林作为一门四维艺术,一旦生成,实非为最佳状态,还需“后熟”的过程:物与物之间的磨合、交融,形成有机整体的生态环境;时间能使原艺术再生长,丰富并扩展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由物景量之积累向意境质之飞跃。从园林植物、建筑、山水三方面阐述时间的物景表现:将园林空间意识纳入时间进程,展现植物林相之美、建筑造型之美和山水天然之美;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天合之境三方面详述时间的意境表现:时间丰富园林的历史人文内涵,是作用于万物的自然神来之笔,与自然天合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时间维度 物景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天合之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南阳段弱膨胀土增湿膨胀与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芳婵 李宗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90-194,203,共6页
为了研究膨胀土自然状态下的膨胀及力学特性,对南阳弱膨胀土进行了不同增湿程度时的膨胀及力学特性试验。通过对相同初始条件下不同增湿程度膨胀土的膨胀特性试验得到,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自然膨胀力和有荷自然膨胀率均是先逐渐增大后有小... 为了研究膨胀土自然状态下的膨胀及力学特性,对南阳弱膨胀土进行了不同增湿程度时的膨胀及力学特性试验。通过对相同初始条件下不同增湿程度膨胀土的膨胀特性试验得到,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自然膨胀力和有荷自然膨胀率均是先逐渐增大后有小幅减小再逐渐稳定,无荷膨胀率的变化趋势是前期接近线性的增大后逐渐稳定。通过不同增湿程度膨胀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建立了黏聚力、内摩擦角与增湿含水率的线性关系曲线及关系式。对于已建工程,通过监测含水率得到膨胀土的实时膨胀特性以及抗剪强度,进而评价工程的安全运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膨胀土 自然膨胀力 自然膨胀率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意义和历史境域中的体育基本理论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卓 任杰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共6页
无"境域"地考证体育基本理论问题不仅无效反而生乱,盖因这类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问题的探讨要受到所讨论问题的境域限定。围绕体育的存在特质,在"语言境域"、"意义境域"、"时间境域"三境的"... 无"境域"地考证体育基本理论问题不仅无效反而生乱,盖因这类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问题的探讨要受到所讨论问题的境域限定。围绕体育的存在特质,在"语言境域"、"意义境域"、"时间境域"三境的"缠绕"中考察体育的本质、功能和起源,并且关注人类与其所创造的文化作品之间的"互构共生",也许就是实质性地解决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中的基本难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体育本质 体育功能 体育起源 语言境域 意义境域 历史境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林倩倩 王彬 +2 位作者 马元丹 吴呈昱 赵明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3-47,71,共6页
为研究毛竹林扩张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毛竹林、常绿阔叶林、毛竹-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毛竹-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针阔混交林等7种群落进行调查,分析毛竹扩张对自然保护区植物群... 为研究毛竹林扩张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方调查法对毛竹林、常绿阔叶林、毛竹-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毛竹-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针阔混交林等7种群落进行调查,分析毛竹扩张对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立木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林的立竹度为3700株·hm-2,毛竹扩散到其他森林类型,均造成其他树种立木数的降低。受毛竹扩张的影响,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有减小的趋势。灌木层中,由于受毛竹扩张的影响,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增大。草本层中,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基本未受毛竹扩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毛竹扩张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析论——兼及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儒道墨法之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建华 颜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冯友兰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和最具理论价值的是其人生境界说。冯友兰以有无"觉解"为标准划分人兽之别,以"觉解"程度的高低划分人生境界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等四种类型、四个层次,但是,其"... 冯友兰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和最具理论价值的是其人生境界说。冯友兰以有无"觉解"为标准划分人兽之别,以"觉解"程度的高低划分人生境界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等四种类型、四个层次,但是,其"觉解"与"觉""解"甚至"知"是大体相同的。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侧重于宣扬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强调人性的觉醒、人的社会责任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冯友兰人生境界说从思想资源上看,对于儒道墨法诸家思想均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觉解 自然境界 功利境界 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