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8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ogic of Xi Jinping’s Ideas on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1
作者 Ma Deku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3,共9页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with a long-term vision,has discussed social governance on different occasions in the face of contemporary issues,forming a...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with a long-term vision,has discussed social governance on different occasions in the face of contemporary issues,forming an ideological system with complete structure,rich content,rigorous exposition,and profound think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etical analysis,these expositions insist on people-centeredness in the value dimension,implement multiple subject participation in the practical dimension,consider promoting the legalization of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target dimension,draw on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governance in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and focus on diversified governance measures in the method dimension.The important exposition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social governance i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xist social governance ideas,which will help the steady progress of socialist social governan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ocialist governan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New era social GOVERNANCE logical appro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2
作者 CHEN Jin-long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3-177,共5页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contains Chinese wisdo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in the world,Chinese experience of realizing modernization in adeveloping country,an...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contains Chinese wisdo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in the world,Chinese experience of realizing modernization in adeveloping country,and Chinese solution to the global governing.It clarifies the theoretical puzzlement of"theend of history","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and"Western centrism",so tha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human intellectual history.Therefore,one should adopt an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a global perspective to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Chinese wisdom global signific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Historical Leap of Marxism of the New Era in China
3
作者 YUAN Fang-jiang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1-192,共2页
At the beginning ol the report made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behalf ol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l the party to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significant political judgment was raised-Socialism... At the beginning ol the report made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behalf ol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l the party to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significant political judgment was raised-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This major political judgment has a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lor it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new historical position ol China’s development,but also inau-gurates a new historical process in the construction ol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Entering the new era mean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l China has realized the third great revolution,and the Chinese nation has brought about a great leap lrom standing up,becoming well-oll to getting stronger;means that with great vitality,the scientilic socialism in China in twenty-lirst Century has been served as a powerlul support and im-petus to the cause ol socialism in the world;means that the socialist road,theory,system and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developing continuously,and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l human beings by Chinese wisdom and China program.The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theoretical,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signilicance ol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relies on the lact that the Ma-rx doctrine has achieved a new historical leap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Xi Jinping the New era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双协同Gather Transformer网络的虚假信息检测方法
4
作者 向旺 王金光 +1 位作者 王一飞 钱胜胜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249,共8页
社交媒体网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分享信息、表达和交换意见的便捷平台。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交媒体网站上出现了大量的信息数据。然而,由于用户没有检查共享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大量虚假信息在社交媒... 社交媒体网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分享信息、表达和交换意见的便捷平台。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交媒体网站上出现了大量的信息数据。然而,由于用户没有检查共享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大量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然而,现有方法大多存在以下局限性:1)大多数方法通过简单提取文本与视觉特征,将其拼接后得到多模态特征来进行虚假信息判断,忽略了模态间和模态内细粒度内在联系,缺乏对关键信息的检索和筛选;2)多模态信息间缺乏指导性的特征提取,文本和视觉等特征之间缺乏交互增强,对多模态信息的理解不足。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多模态双协同Gather Transformer网络(Multimodal Dual-Collaborative Gather Transformer Network,MDCGTN)的虚假信息检测方法。在MDCGTN模型中,通过文本-视觉编码网络对文本和视觉信息的特征表示进行提取,将获得的视觉和文本特征表示输入多模态Gather Transformer网络进行多模态信息融合,使用Gather机制提取关键信息,充分捕捉和融合模态内和模态间细粒度关系。此外,设计了一个双协同机制对社交媒体帖子的多模态信息进行整合,以实现模态之间信息的交互和增强。在两个公开可用的基准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先进基准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准确率明显提升,证明了其对于虚假信息检测的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虚假信息检测 社交媒体 Gather Transformer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flections on a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5
作者 Wang Jiujiao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8-225,共8页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gone through dificulties and reached a new level.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gone through dificulties and reached a new level.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learly pointed out tha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 and it is our new historical position.This jud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Xi Jjin-ping’s thought on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history and reality,the Marxism Times Thought is its theoretical basis;The Party's practice and recognition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is its historical basis;Canstantly promoting the pew development q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ts realistic requir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XISM TIMES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ial Transformer的井下多人轨迹预测方法
6
作者 马征 杨大山 张天翔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4,共8页
目前煤矿井下人员轨迹预测方法中,Transformer与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相比,在处理数据时不仅计算量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梯度消失导致的长时依赖问题。但当环境中涉及多人同时运动时,Transformer对于场景中所有人员... 目前煤矿井下人员轨迹预测方法中,Transformer与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相比,在处理数据时不仅计算量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梯度消失导致的长时依赖问题。但当环境中涉及多人同时运动时,Transformer对于场景中所有人员未来轨迹的预测会出现较大偏差。并且目前在井下多人轨迹预测领域尚未出现一种同时采用Transformer并考虑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模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ocial Transformer的井下多人轨迹预测方法。首先对井下每一个人员独立建模,获取人员历史轨迹信息,通过Transformer编码器进行特征提取,接着由全连接层对特征进行表示,然后通过基于图卷积的交互层相互连接,该交互层允许空间上接近的网络彼此共享信息,计算预测对象在受到周围邻居影响时对周围邻居分配的注意力,从而提取其邻居的运动模式,继而更新特征矩阵,最后新的特征矩阵由Transformer解码器进行解码,输出对于未来时刻的人员位置信息预测。实验结果表明,Social Transformer的平均位移误差相较于Transformer降低了45.8%,且与其他主流轨迹预测方法LSTM,S−GAN,Trajectron++和Social−STGCNN相比分别降低了67.1%,35.9%,30.1%和10.9%,有效克服了煤矿井下多人场景中由于人员间互相影响导致预测轨迹失准的问题,提升了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围栏 井下多人轨迹预测 TRANSFORMER 交互编码 social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与变革——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钟正 黄镜彬 +1 位作者 靳帅贞 王琳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在全球数字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教育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与系统性重构,数字教育以其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解答教育服务现代化、成就全人发展等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围绕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核... 在全球数字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教育正经历颠覆性变革与系统性重构,数字教育以其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解答教育服务现代化、成就全人发展等难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文围绕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时代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核心议题,系统探讨数字教育在教、学、管、评、研等方面的创新进展,深度审思全球数字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 教师角色转型 智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场景时代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亚玲 金朝霞 +1 位作者 胡兰兰 丁鑫旸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共15页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体育新场景是促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的重要引擎。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发现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正处于体育呈现“智变”“境变”“拓变”“群变”“融变”和“合变”的新语境之中,承担起...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体育新场景是促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的重要引擎。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发现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正处于体育呈现“智变”“境变”“拓变”“群变”“融变”和“合变”的新语境之中,承担起公益体育构建者、公共精神倡导者、体育文化的生产与传播者等多重角色。然而,当前体育社会组织面对体育新场景的需求,其独立性、社会认同、数智化应用、文化打造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组织的角色定位与扮演。研究认为,面对体育新场景,要明确价值取向为改革的指引、以提升治理能力为改革的目标、以稳定基层为改革的依托、以“明责、确责、问责”为改革的抓手、以数字赋能为改革的方向、以提升公益性服务能力为突破,不断深化体育社会组织适应新场景需要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时代 体育新场景 体育社会组织 角色期待 体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的生成演化、理论特质和实施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培刚 胡琪雯 《社会保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0,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问题,为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源于马克思主义健康观的科学指导、新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问题,为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源于马克思主义健康观的科学指导、新中国健康事业发展的经验探索、中华传统健康思想的传承创新和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的新要求。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大卫生大健康为理念指引、以健康优先发展为首要原则、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特征、以人民至上为根本价值追求的理论特质,深刻阐明了涵盖实施方式、实施手段、推进方向与支撑引领的健康中国建设实施路径,全力推进、建成健康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健康中国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政策新时代的内涵、动力机制与价值转向
10
作者 岳经纶 刘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3-414,共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生领域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推动我国社会政策体系进入“从有到优”的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政策呈现出以人为本、注重公平性、治理水平提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等基本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生领域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推动我国社会政策体系进入“从有到优”的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政策呈现出以人为本、注重公平性、治理水平提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等基本特征。它根植于党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国家财政能力和行政能力的提升,以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新时代社会政策的价值根基发生明显转向,它超越普遍主义和选择主义的二元对立,设计了融合特殊性与差异性的普遍主义框架,致力于构建统一的社会公民身份,并在社会政策设计、执行和结果中努力贯彻公平正义的原则。新时代的社会政策发展契合“社会中国”的建设愿景。展望未来,作为学术研究的社会政策和作为治理实践的社会政策需要强化互动互促,接续推动“社会中国”建设并讲好社会政策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策 社会中国 新时代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诉讼增长的现代化理论反思与实践解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昌明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5,共1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诉讼率持续上升,诉讼案件数量呈现显著增长。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间,中国的诉讼总量增长超过50倍,2021年全国法院新受理案件数突破3300万件。通过对刑事、民事及行政诉讼案件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在此过程中,中国的诉讼率持续上升,诉讼案件数量呈现显著增长。在过去的四十余年间,中国的诉讼总量增长超过50倍,2021年全国法院新受理案件数突破3300万件。通过对刑事、民事及行政诉讼案件数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诉讼增长可分为两个快速增长阶段和一个停滞阶段,且三大诉讼类型的增长趋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行政诉讼增速最快,而民事诉讼的增量最大。改革开放后,中国诉讼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是经济、社会、法律及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尽管社会现代化进程为诉讼增长提供了宏观背景,但中国诉讼增长还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人民调解制度的式微与商事仲裁机制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司法系统的负担;同时,改革开放以来较为频繁变动的法律与司法政策以及较低的诉讼成本,也进一步导致了中国的诉讼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增长 现代化理论 社会变迁 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司法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分析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金山 孙霆姝 徐广平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9-138,共10页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现有针对二者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分歧,同时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细分维度与边界条件的深入分析。基于143篇文献177个效应值的元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效果由强到...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现有针对二者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分歧,同时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细分维度与边界条件的深入分析。基于143篇文献177个效应值的元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就细分维度看,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管理、组织韧性、新产品开发绩效的激励效果显著。就促进效果看,在非制造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中小规模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可持续发展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行业科技强度不是两者关系的调节因素。与客观测量方式相比,主观测量方式下数字化转型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更显著。结论有助于厘清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间的逻辑关系,对企业实施数字化赋能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可持续发展 元分析 经济价值 环境价值 社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伟 汤灿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1,共9页
推进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识别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升农业社会... 推进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在系统识别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各个环节水平,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分维度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流通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生产服务次之,最后是基础服务。第二,数字乡村建设主要通过发挥技术扩散效应实现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促进效应。第三,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粮食主产地区和内陆地区作用效果较强。因此,政府应强化数字乡村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技术“蓄水池”规模效应以及因地制宜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从而推动地区农业现代化转型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社会化服务 农业发展 农业转型 科技创新 技术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需要一部怎样的教育法典 被引量:1
14
作者 劳凯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在任何时代,法的发展重心都与社会的发展变迁紧密相关。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统合,出现了多元的、具有不同利益追求的社会群体,使社会结构逐步趋于多样化,形成了若干利益追求不同的群体,导致原先的社会利益均衡被打破,在这种背景下,法律调... 在任何时代,法的发展重心都与社会的发展变迁紧密相关。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统合,出现了多元的、具有不同利益追求的社会群体,使社会结构逐步趋于多样化,形成了若干利益追求不同的群体,导致原先的社会利益均衡被打破,在这种背景下,法律调整的基本方式被迫作出某种变化。1985年,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使原先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机制开始出现某些实质性变化,社会出现结构性转换,分化出公域、私域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第三部门,导致了有关公法、私法、社会法问题的产生,教育权的再分配成为一个急需回答的问题。教师法律身份的变化、公办学校教师任用的变化、学校与学生关系的变化、学校法人制度的变化,等等,这些教育法演进的新趋势表明该法律领域横跨了多个法律部门,因此,“跨部门法律观”应成为教育法典编纂的新视角。跨部门教育法典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使不同法律部门性质的法律规范都能在教育法典中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社会与教育变迁 教育法律法规 跨部门法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境的同构压力越强,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越明显。(2)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主要影响中心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水平;当中心企业同时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优势时,与上下游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联动效应越明显。(3)基于产业链联动效应行为特征视角,中心企业在绩效因素影响下,通过被动模仿行为提升双化协同转型水平。(4)根据异质性分析,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主要由下游客户端决定;当中心企业为非链主企业时,产业链联动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产业链 企业转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社会分工协作网络 同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边疆治理思想的科学内涵
16
作者 杨正权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2,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系列重要论述,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理论的重大创新。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治边方略的科学内涵,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工作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系列重要论述,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系列重要论述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理论的重大创新。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治边方略的科学内涵,是做好新时代边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以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边,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中华民族大团结为当代边疆治理的基本遵循,对落实好新时代强边固防工作重大政治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维护边疆长期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体育价值观传播与引导策略
17
作者 李静亚 谢群喜 王润斌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3,43,共12页
基于传播构成组织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文本情感分析法,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的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为例,系统探析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中体育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信息传递层面,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 基于传播构成组织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文本情感分析法,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的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为例,系统探析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中体育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信息传递层面,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的信息流动较为通畅,但不同“圈子”间的跨文化传播程度较弱,且网络中存在对体育价值观传播造成阻碍的关系“破坏者”;在意义生产与协商层面,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的话语权利呈现“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并存的局面,而全球信息传播空间常因关系“破坏者”将体育流量引向与政治等相关的争议性话题而出现情绪对立,体育价值观积极意义的全球共享受负面信息干扰依然面临较大阻碍。据此,从推动文明新关系建立、秉持体育政治中立以及把握传播理念转向等方面,提出引导体育价值观有效传播的具体策略,以期更好地回应“如何通过体育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时代 国际体育赛事 北京2022年冬奥会 体育价值观 传播构成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公众政治参与的民生社会关切效应
18
作者 李宏 赵云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3,共11页
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政治问题,民生社会关切既是公众对民生问题实际状况的主观感知和更直接反映,也是政治沟通的结果和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为深入考察互联网时代公众政治参与对民生社会关切的影响,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将民... 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政治问题,民生社会关切既是公众对民生问题实际状况的主观感知和更直接反映,也是政治沟通的结果和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为深入考察互联网时代公众政治参与对民生社会关切的影响,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将民生社会关切分为“公共服务因子”和“社会公平因子”,经由参与途径和参与程度两个维度,系统检验互联网时代公众政治参与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政治参与行为除直接对民生社会关切产生显著影响外,还可经由信心、社会态度和政治信任等渠道发挥作用,而网络赋能水平对两者间关系有显著调节效应。同时,对于公共服务类民生问题而言,无论经由何种渠道和程度的沟通都是显著有效的,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是关键;对于社会公平类民生问题而言,无论何种形式和程度的政治参与都有推动民生关切度上升的作用。为及时有效回应新形势下的民生社会关切,应持续关注和探索不同形式和层次的政治参与,对于不同类别民生问题影响的差异性一并做好精准回应和精细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政治参与 民生社会关切 政治信任 网络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教师主体性的异化与超越
19
作者 王丹 张琪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7-113,共7页
提升教师创新发展水平是数智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综合使用理论分析与逻辑推演方法,从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三重维度解构教师主体性异化的生成机理,从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层面深入剖析教... 提升教师创新发展水平是数智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文章基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综合使用理论分析与逻辑推演方法,从科技加速、社会变迁加速和生活步调加速三重维度解构教师主体性异化的生成机理,从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层面深入剖析教师主体性异化生成的底层逻辑,探索教师主体性发展的超越与复归。研究表明:科技加速导致教师主体创造性缺失;社会加速导致教师主体情感缺失;生活步调加速导致教师主体自主性缺失。教师主体性异化的深层根源在于本体层面对超脱肉身体验的狂热探究及内在焦虑、认识层面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及价值层面坚持资本规训。据此提出三条超越路径:一是促进教师在寻求真我中探寻情理共鸣;二是推动教师在不受掌控中回归教育的本质;三是引领教师在开放共鸣中成就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教师主体性 主体异化 超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文化的方向指引及其使命担当
20
作者 黄永鹏 喻杰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新时代催生新的文化。正确的理论指引新文化正确的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赋予了灵魂、为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了价值引领、为中国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 新时代催生新的文化。正确的理论指引新文化正确的航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赋予了灵魂、为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了价值引领、为中国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思想理论指引。另一方面,新文化也反映新时代、书写新时代,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展现出更大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文化 使命担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