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和平体育外交的历史溯源、时代特征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1
作者 袁雷 孙卓 俞大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3,共8页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和平体育外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政治理念、深邃的文化源流与独特的民族气质。通过从“起点”溯源至“新起点”展望,采用由远及近和自下而上的推导,形成历史与现实、理论与... 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和平体育外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政治理念、深邃的文化源流与独特的民族气质。通过从“起点”溯源至“新起点”展望,采用由远及近和自下而上的推导,形成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性研究。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对外战略指引下,中国和平体育外交积极融入全球发展轨道,经历了开启“和平外交”政策的起步阶段,倡导“和平共处”原则的探索阶段,推进“和平统一”方针的改革阶段,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转型阶段,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未来,中国和平体育外交应激发内在动力,持续加强与“体育强国”建设的协同、“一带一路”倡议的联动和“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实现点、线、面一体化的创新发展,为特色大国外交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外交 和平体育外交 和平共处 和平统一 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述评
2
作者 胡庆芳 张根瑞 +3 位作者 方琼 邱豆豆 周天涛 苏鑫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WorldWaterDevelopmentReport,WWDR)是全球水资源评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决策者提供了制定和实施可持续水资源政策的知识、工具和案例。简述了WWDR的历史沿革,对2003年以来历次报告作了总结评述,同时重点... 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WorldWaterDevelopmentReport,WWDR)是全球水资源评估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决策者提供了制定和实施可持续水资源政策的知识、工具和案例。简述了WWDR的历史沿革,对2003年以来历次报告作了总结评述,同时重点介绍了2024年WWDR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历届WWDR所提出的重要观点、解决水问题的对策和中国水安全保障实际情况,阐述了若干思考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危机 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水机制 世界水发展报告 水与和平及繁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逻辑构成、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传春 张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合作的和平方式走出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由以人类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为动力、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为进程、强劲联动均衡的共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合作的和平方式走出崛起于世界的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总结,由以人类命运与共的利益交融为动力、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形式为进程、强劲联动均衡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所构成,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大国地位建构的合作发展观。随着中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合作发展理念为国内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也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道路选择,更为遭受严重冲击的全球发展进程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外交思想 合作发展理念 和平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卯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5,共10页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成为稳定世界和平发展大势的关键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走出的和平发展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暴力扩张、殖民掠夺的霸权路径,顺应世界持久和平与...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始终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坚持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成为稳定世界和平发展大势的关键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走出的和平发展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暴力扩张、殖民掠夺的霸权路径,顺应世界持久和平与各国共同发展的历史潮流,彰显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担当;消解了西方现代化“自我优先”逻辑和“零和博弈”观念,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的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提供促进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打破了西方现代化“国强必霸”和“修昔底德陷阱”定式,积极推动构建国际新秩序,发挥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力量;颠覆了西方现代化“唯一路径”和“普世模式”神话,创造出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担当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特质:基于三重向度的比较论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儒 刘启农 向潇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观、实践观、世界观三... 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观、实践观、世界观三重向度充分展现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实践逻辑,与西方现代化在“自我优先”与“命运与共”、“资本至上”与“人民至上”、“依附发展”与“独立自主”的深度博弈中彰显了优越性,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旧价值、旧思维、旧经验的全方位超越,向世界各国阐释了中国担当、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以更加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优化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为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道路选择,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和平发展 价值观 实践观 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时代特色和世界意义
6
作者 冯仲平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5,共8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克服了人民群众的低组织化状态,建立了现代国家,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克服了人民群众的低组织化状态,建立了现代国家,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时代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时代典范,摒弃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陈旧思维模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历史魔咒,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发展模式 世界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世界历史进程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特质
7
作者 周方银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3,共10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道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对此也存在误读,需避免把西方的历史经验简单套用到中国身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处于复杂的进程之中,但已表现出一些重要特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上多...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道路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对此也存在误读,需避免把西方的历史经验简单套用到中国身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处于复杂的进程之中,但已表现出一些重要特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历史上多次出现强盛时期的大国的复兴,这增强了中国对复兴过程的耐心与定力;在战略意图的选择与战略目标的设定方面,中国追求的目标具有和平性、包容性的特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认为自身与国际体系中其他大国的利益高度相容;在与既有国际秩序的关系方面,中国无意建立一种取代现有国际秩序的新秩序,不试图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等级秩序,而是积极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历史上多数大国兴起的案例相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同的路径选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中国以建设性的方式为国际社会作贡献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复兴 国际秩序 大国兴衰 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视角下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治理创新--基于南京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于涛 张京祥 +1 位作者 罗小龙 陈眉舞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58,共9页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基于人本视角建设一个发展更加充分、均衡的城市,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充分保障,新时代城市规划亟需向"人本规划"转型。本文首先基于历史维度,分析了西方和中国人本规划思潮的演进过程与规...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基于人本视角建设一个发展更加充分、均衡的城市,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充分保障,新时代城市规划亟需向"人本规划"转型。本文首先基于历史维度,分析了西方和中国人本规划思潮的演进过程与规律;针对中国城市发展模式正在发生的四大转型,以南京为实证,提出"人"是城市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从"安居""乐业"两方面基本需求出发,对不同收入家庭群体、不同层次劳动力群体进行了调查,进而提出人本视角下城市发展动力转化提升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需求 安居乐业 城市发展动力 城市竞争力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慧 刘桂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1,共7页
“体育促进和平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路径,总结了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与思想。研究认为:应在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和”文化与展现我国“义利观... “体育促进和平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路径,总结了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与思想。研究认为:应在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和”文化与展现我国“义利观”的基础上向新时代下的“体育和平”新目标迈进;新时代和平创新理念是我国展开体育和平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和平与发展并重、国内与国际协同、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两条腿走路”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和平 改革开放 和平与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 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视域下全球体育秩序变革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任慧涛 易剑东 王润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11,共7页
采用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等公共政策研究方法,以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体育议题为逻辑进路,介绍"体育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理念;通过政治学团体理论和公共政策学倡导联盟框架模型,比较分析联合国体系、奥林匹克体系及其在... 采用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等公共政策研究方法,以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的体育议题为逻辑进路,介绍"体育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理念;通过政治学团体理论和公共政策学倡导联盟框架模型,比较分析联合国体系、奥林匹克体系及其在全球体育秩序中的结构与关系,并对全球体育发展政策进行了阐释。研究认为,体育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促进是间接且非显性的,但通过体育促进世界发展与社会变革,是现代政治文化赋予体育运动的新内涵,亦是全球体育治理态势的新动向。虽然在组织理念和执行准则层面有所冲突,联合国体系与奥林匹克体系在全球体育公共事务上形成了态度开放、良性竞合的新型伙伴关系。奥林匹克体系拥有体育自治权,并依靠精神感召、规制合谋与利益分享机制,控制着全球体育文化产品价值链。联合国体系借助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倡议领袖优势,通过影响成员国体育公共事务部门,将体育作为社会单元纳入到世界发展蓝图,为新的全球发展目标实现提供动力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促进和平 体育促进发展 全球治理 体育治理 奥林匹克 联合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永定河发育历史与流域新生代古湖演变间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容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8年第4期84-93,共10页
据两河谷地两侧都有山麓侵蚀面存在,且侵蚀面上局部残存上新世古冲积物质,推断两河带形成时代不晚于上新世中早期。上新世末,随着流域出现内陆断陷湖盆,两河均由外流河变为内流河,即由外流期转为内流期。据最近在三门峡发现的哺乳动物化... 据两河谷地两侧都有山麓侵蚀面存在,且侵蚀面上局部残存上新世古冲积物质,推断两河带形成时代不晚于上新世中早期。上新世末,随着流域出现内陆断陷湖盆,两河均由外流河变为内流河,即由外流期转为内流期。据最近在三门峡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和泥河湾地区地层与年代学资料,内流期延续到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中期。此后,两河重新转入外流期,延续至今仍保持外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永定河 发育历史 内流期 外流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平发展道路与教育发展战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本陆 霍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32,共10页
和平发展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为了实现和平发展,需要积极调整教育战略。近年来,体系重建论在教育界相当流行,它以去现代化、反现代化为特征,主张推倒重建教育体系,这是一种难以适应和平发展新需要的不合时宜的教育战略... 和平发展是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战略。为了实现和平发展,需要积极调整教育战略。近年来,体系重建论在教育界相当流行,它以去现代化、反现代化为特征,主张推倒重建教育体系,这是一种难以适应和平发展新需要的不合时宜的教育战略。发展提高论主张积极适应和平发展的新形势,改进、完善和壮大中国现代教育体系,这是新时期应自觉坚持的教育战略。其中,发展完善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是:抓住国家和平发展所创造的重大机遇,尝试探索建设适应和平发展战略需求的大国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发展 教育战略 教育大国 体系重建论 发展提高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发展的时代转换、学理阐释与现实指向 被引量:6
13
作者 柳海民 杨宇轩 张晓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共11页
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阶段性目标后,为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与完善的现实需要,我国义务教育已转向更为艰巨的优质均衡发展阶段。优质均衡作为新型政策话语统辖了义务教育各要素发展,但尚未明晰概念边界。从学理角度而言,优... 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阶段性目标后,为满足中国式现代化教育体系建立与完善的现实需要,我国义务教育已转向更为艰巨的优质均衡发展阶段。优质均衡作为新型政策话语统辖了义务教育各要素发展,但尚未明晰概念边界。从学理角度而言,优质均衡一方面体现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展现义务教育自身特质,因而,这一概念超越了传统高位均衡所表达的阶段性意涵,直指义务教育本质性特征。义务教育并非由基本均衡直接跃入到优质均衡的过程,而是迭代呈现出“非均衡—基本均衡—过渡均衡—优质均衡”的演进现象,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表现为“过渡性优质均衡、一般性优质均衡和超越性优质均衡”三级模态。在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向超越性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社会供给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要前提,学校变革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抓手,个体成长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要产出,只有三者协同发力,才能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朝向超越性优质均衡的目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均衡 义务教育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时代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平崛起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忠华 李磊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3-34,共2页
“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向世界做出的宣示和承诺。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也影响甚至改变了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国和平崛起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大力发... “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向世界做出的宣示和承诺。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也影响甚至改变了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国和平崛起离不开制造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中国实施和平崛起战略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崛起 中国制造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统筹普遍安全与共同发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英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41,共12页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公约数,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当今世界虽然处于大变局和大流疫的叠加影响期,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冲击,深刻改变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格局和人类生活,经济全球化进... 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社会最大的公约数,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历久弥新的问题。当今世界虽然处于大变局和大流疫的叠加影响期,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冲击,深刻改变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格局和人类生活,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各地动荡源和风险明显增多,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进程遇阻,但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普遍安全与共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内容,亟待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与更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实现新型全球化背景下的共处与发展。中国有效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勇于承担引领全球发展重担,坚定维护多边主义,维护公平正义,维护人类社会共同价值和共同利益,为统筹普遍安全和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与发展 普遍安全 共同发展 中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发展观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炳林 徐春生 +1 位作者 胡敏中 林邦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9,共7页
邓小平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科学回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
关键词 邓小平 发展观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平发展与国际私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进 马德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0-134,共5页
运用逻辑思维方法,研究国际私法在国际和平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一样,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和平发展环境下,国际私法具有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的功效、协调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功... 运用逻辑思维方法,研究国际私法在国际和平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国际私法与国际公法一样,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和平发展环境下,国际私法具有解决国际民商事纠纷的功效、协调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功能以及构建国际民商事秩序的功用。国际私法在自己所属的国际民商事领域发挥着其他法律部门无法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发展 国际私法 国际民商事纠纷 国际民商事关系 国际民商事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法的公平价值及其实现进路:从和平到正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江河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6,共10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平是各国求同存异与合作互利的基础,也是国际法的重要价值,公平的实现是国际法价值在内容和逻辑上得以体系化的前提。和平与发展是国际化的显性价值,没有公平发展的和平只能是消极的和平而非持久的和平,只有解决国际...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平是各国求同存异与合作互利的基础,也是国际法的重要价值,公平的实现是国际法价值在内容和逻辑上得以体系化的前提。和平与发展是国际化的显性价值,没有公平发展的和平只能是消极的和平而非持久的和平,只有解决国际发展问题,人类才能从消极和平迈向积极和平。公平和正义是以文化同质性为基础的隐性价值,其中正义是人类法律的终极价值,而公平和效率等次级价值是正义大厦的主要支柱。国际法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之间的冲突日趋明显,从消极和平到全球正义是国际法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之间发展的公平化、国际市场效率的公平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都将沿着传统安全到非传统安全的进路推动和平到正义的价值变革,以此实现人类从野蛮状态下的原始安全到和谐状态下的普遍安全的过渡,这种安全共同体依赖于“人类”主体性的萌芽。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利于通过“人类”主体性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 发展 公平 正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边疆与中国和平发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迎春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8,共6页
战略边疆指的是一国影响力所能实际控制的战略空间。在国际政治中,战略边疆具有特殊的效能,例如维护国家战略通道安全、拓展国家海外利益等。本文认为,中国在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应该高举发展、和平、合作的旗帜,依据国家实力、利... 战略边疆指的是一国影响力所能实际控制的战略空间。在国际政治中,战略边疆具有特殊的效能,例如维护国家战略通道安全、拓展国家海外利益等。本文认为,中国在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应该高举发展、和平、合作的旗帜,依据国家实力、利益分布等因素构造自己的战略边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战略边疆 国际关系 和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与国际政治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泽伟 《学术界》 CSSCI 1999年第4期82-85,共4页
国际政治主要是各个国家对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的联系、活动及政策的总称,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的一种关系;而国际法是调整这种国际关系所形成的制度、法规及习惯的总称。自二者产生以来,就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何理解... 国际政治主要是各个国家对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的联系、活动及政策的总称,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的一种关系;而国际法是调整这种国际关系所形成的制度、法规及习惯的总称。自二者产生以来,就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何理解好国际政治与国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和平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