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公路桥梁多灾害联合作用数值模拟
1
作者 熊文 周迪辉 +2 位作者 马小龙 张嵘钊 张大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22,共14页
山区公路桥梁长期遭受冲刷及磨蚀等水文灾害,期间可能同时伴随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的作用.为探明多灾害作用下山区公路桥梁的结构响应及损伤机理,从流固耦合的角度出发,针对冲刷及磨蚀的数据传递推导相应的插值算法,并结合生死单元功能,... 山区公路桥梁长期遭受冲刷及磨蚀等水文灾害,期间可能同时伴随崩塌落石等地质灾害的作用.为探明多灾害作用下山区公路桥梁的结构响应及损伤机理,从流固耦合的角度出发,针对冲刷及磨蚀的数据传递推导相应的插值算法,并结合生死单元功能,构建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及特征点协同插值的山区公路桥梁多灾害联合作用数值仿真方法.首先,针对冲刷数据,基于三角形内部插值理论构建冲刷数据传递方程.其次,针对磨蚀/波流力数据,基于三维表面Delaunay三角剖分及三角形外部插值理论补充推导数据传递方程,再利用特征点协同插值算法计算结构域目标单元总结果.最后,基于生死单元功能,在结构域中考虑冲刷坑及桩基磨蚀形态,构建冲刷及磨蚀条件下落石冲击山区公路桥梁墩柱数值模型.结果表明:所采用的针对冲刷及磨蚀模型数据的插值方法精度较高;在不同的冲击速度、冲击角度及落石质量工况下,与无冲刷磨蚀相比,冲刷、冲刷磨蚀条件下桥墩冲击力峰值的相对变化呈现非线性特征,此外,在冲刷条件下,桩基磨蚀对冲击力峰值亦产生非线性影响;随着冲击速度及落石质量的增大,各条件下冲击点位移峰值均变大,且位移峰值从大到小均依次为冲刷、冲刷磨蚀和无冲刷磨蚀,同时在各冲击速度、冲击角度及落石质量工况下,磨蚀引起的位移峰值最大降幅分别约为2%、11%及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灾害 三角剖分 协同插值 生死单元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死单元法的GIS设备安装过程温度效应研究
2
作者 王仕俊 武慧颖 +2 位作者 王星 平常 蔡建国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2,共10页
GIS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外部温度环境复杂多变,对其安装定位偏差及构件内力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将造成安装完成状态与设计状态的较大差异。依托某实际变电站工程,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温度环境,建立4种不同的温度变化工况,采用基于时变力学的... GIS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外部温度环境复杂多变,对其安装定位偏差及构件内力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将造成安装完成状态与设计状态的较大差异。依托某实际变电站工程,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温度环境,建立4种不同的温度变化工况,采用基于时变力学的生死单元法对GIS设备安装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安装过程温度效应对结构位移及应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安装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变化对GIS设备间隔位移偏差产生累积效应,位移偏差将会影响安装中定位需求;设备支座采用螺栓连接,刚度较小,在温度效应明显时无法协调上部结构和下部支架的变形;安装过程中随温度变化,筒体应力相应变化但应力值较小,螺栓内力相对较大,安全余量较小。研究结果将为GIS设备结构的安装环境控制和结构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设备 生死单元法 温度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世扇贝纹对亚微米硅通孔中应力的影响
3
作者 费思量 王珺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6-673,共8页
硅通孔(TSV)是三维(3D)集成中的关键互连技术。采用博世(Bosch)工艺刻蚀TSV,尤其是亚微米直径的TSV时,侧壁产生的扇贝纹会引起TSV中的应力集中。利用有限元单元生死技术分析亚微米TSV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并对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 硅通孔(TSV)是三维(3D)集成中的关键互连技术。采用博世(Bosch)工艺刻蚀TSV,尤其是亚微米直径的TSV时,侧壁产生的扇贝纹会引起TSV中的应力集中。利用有限元单元生死技术分析亚微米TSV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并对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TSV节距、扇贝纹高度和宽度、阻挡层材料参数、工艺温度和工作温度等因素对TSV内部应力的影响,并选择了4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扇贝纹宽度、增大扇贝纹高度、降低工艺温度均能有效缓解扇贝纹附近的应力波动幅度,其中扇贝纹宽度对应力波动的影响最大。通过上述分析,对影响亚微米TSV应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排序,从而为TSV制备过程中的参数优化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纹 亚微米硅通孔(TSV) 有限元分析 正交实验 单元生死技术 博世(Bosch)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死单元技术的IGBT芯片焊料层失效演化机理
4
作者 龙远斌 葛兴来 +2 位作者 王惠民 许智亮 何婕玉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7-1105,共9页
封装疲劳失效是导致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故障频发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电力电子变流器可靠运行。焊料层退化演化过程复杂,亟需通过准确的模拟方法以明晰其失效机理。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累积损伤的IGBT芯片焊料层空洞退化演化... 封装疲劳失效是导致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故障频发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电力电子变流器可靠运行。焊料层退化演化过程复杂,亟需通过准确的模拟方法以明晰其失效机理。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累积损伤的IGBT芯片焊料层空洞退化演化方法。该方法基于生死单元技术的思路,通过协同仿真技术模拟芯片焊料层疲劳退化的演化过程,进一步评估焊料层的失效程度并预测模块的寿命。搭建功率循环测试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试验测得模块失效循环次数为50400次,基于所提方法模拟的失效循环次数为50865次,与试验的误差为0.923%。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IGBT芯片焊料层的空洞退化过程并能准确预测模块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焊料层退化 生死单元技术 协同仿真 功率循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死单元的激光熔覆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8
5
作者 赵洪运 舒凤远 +1 位作者 张洪涛 杨贤群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1-84,共4页
计算了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粉末粒子到达基体前的温升情况,并将粉末粒子到达基体前的温度作为初始条件,采用生死单元法对单道和多道激光熔覆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利用熔池尺寸和形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粉末粒子温升和激光功率呈... 计算了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粉末粒子到达基体前的温升情况,并将粉末粒子到达基体前的温度作为初始条件,采用生死单元法对单道和多道激光熔覆温度场进行了研究.利用熔池尺寸和形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粉末粒子温升和激光功率呈线性关系,单道熔覆层的温度变化呈一个锯齿状,升温过程近似呈直线上升,降温曲线近似呈双曲线的一支,而多道熔覆过程中,温度场呈后拖的偏椭圆状.节点上的热循环经过逐渐增大的峰值,峰值温度最终趋于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生死单元 温度场 初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生死的焊接温度场模拟计算 被引量:46
6
作者 陈家权 沈炜良 +1 位作者 尹志新 肖顺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65,共2页
在用有限元进行焊接温度场的数值计算中,通过控制单元的生死,来模拟焊缝的形成和焊接热量的输入,计算结果与焊接温度测试结果很接近。表明本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焊接温度场,是一种实用的工程计算方法。
关键词 焊接温度 有限元 生死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轴类工件中的残余应力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益华 吴运新 +4 位作者 龚海 李泉 张澄 王晓燕 吴中怀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99,共4页
根据测试距车轴表面2mm深度处残余应力的要求,推导了剥层测残余应力的修正公式,利用生死单元法模拟了车轴车削的过程,验证了该修正公式的正确性,并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距某车轴表面2mm深度处的轴向和周向残余应力。结果表明:X射线衍... 根据测试距车轴表面2mm深度处残余应力的要求,推导了剥层测残余应力的修正公式,利用生死单元法模拟了车轴车削的过程,验证了该修正公式的正确性,并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距某车轴表面2mm深度处的轴向和周向残余应力。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法和修正公式能有效测出距车轴表面2mm深度处的残余应力;轴向残余应力最大值(绝对值)和周向残余应力最大值(绝对值)分别出现在0°测点和90°测点,其值分别为-139.15MPa和-105.21MPa,轴向残余应力和周向残余应力各点的差值均小于EN13261标准规定的4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法 车轴 剥层修正公式 生死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煤岩损伤破坏行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8
作者 彭瑞东 张玉军 +1 位作者 杨永明 刘坚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9-1048,共10页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孔隙煤岩细观单元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针对孔隙煤岩复杂几何模型的网格优化措施,实现了整体映射网格与局部自由网格相结合的划分方法,提高了生成单元的质量以及求解效率;借助单元生死技术模拟了孔...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孔隙煤岩细观单元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针对孔隙煤岩复杂几何模型的网格优化措施,实现了整体映射网格与局部自由网格相结合的划分方法,提高了生成单元的质量以及求解效率;借助单元生死技术模拟了孔隙煤岩的脆性损伤破坏过程,研究了孔隙率及孔隙形态对煤岩整体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孔隙煤岩的损伤破坏行为和孔隙率、孔隙位置、孔隙形态等几何参数有关。孔隙集中的区域会出现应力或应变集中的现象,随着孔隙率及孔隙长短轴比增大,煤岩细观单元损伤现象更加明显,弹性模量下降,煤岩强度急剧下降,且损伤阈值也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孔隙 损伤 单元生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板对接多道焊温度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济进 陈立功 +1 位作者 倪纯珍 汪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87-1690,共4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厚板对接多道焊的温度场分布.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温度对材料相变和热物理特性的影响,采用了“生死单元”的技术,实现了模拟过程中焊接材料的逐步填充.同时采用热电偶实时测量厚板对接多道焊的温度场.结果表明,温度场...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模拟厚板对接多道焊的温度场分布.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温度对材料相变和热物理特性的影响,采用了“生死单元”的技术,实现了模拟过程中焊接材料的逐步填充.同时采用热电偶实时测量厚板对接多道焊的温度场.结果表明,温度场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十分吻合,为全焊接阀体球阀的阀体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同时从温度场变化趋势可以得出,为了控制多道焊的焊接温度,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前几道焊接线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多道焊 温度场 生死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管状零件内壁加工残余应力计算及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孟龙晖 何宁 李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583-2587,共5页
针对残余应力对加工零件使用性能有严重影响以及TC4材料难以用X射线法进行残余应力测量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外壁应变来计算TC4管状零件内壁加工残余应力的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有限元软件中对模型内壁进行分层施加预定... 针对残余应力对加工零件使用性能有严重影响以及TC4材料难以用X射线法进行残余应力测量的现状,提出了一种通过测量外壁应变来计算TC4管状零件内壁加工残余应力的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在有限元软件中对模型内壁进行分层施加预定的随深度变化的残余应力,并用生死单元技术将内层单元逐层"杀死"来模拟实际实验中应力层被腐蚀的过程。根据外层不断变化的应变以及推导出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内壁随深度变化的残余应力,并将计算得到的残余应力与之前所施加的应力进行对比,可发现该方法求得的残余应力值准确度较高,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量实际零件的残余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有限元分析 应变 生死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工艺对厚壁核压力容器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敏 陈陆阳 +1 位作者 李继红 张美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6-19,共4页
应用热弹塑性有限元理论,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在多道焊焊接工艺条件下,厚壁核压力容器与接管间马鞍形焊缝处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着重分析坡口型式和计算中所采用的"焊接层数"对残余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结... 应用热弹塑性有限元理论,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在多道焊焊接工艺条件下,厚壁核压力容器与接管间马鞍形焊缝处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着重分析坡口型式和计算中所采用的"焊接层数"对残余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U型坡口相比于I型坡口有利于降低等效残余应力;计算中采用不同的"焊接层数"对双U型坡口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的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生死单元 压力容器 残余应力 坡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焊接接头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9
12
作者 薛小龙 王志亮 +1 位作者 桑芝富 蒲淼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1-815,共5页
应用ABAQUS软件,对多道焊T形接头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三维实体单元,考虑了材料物理性能随温度和相变的影响,采用内部热生成和振幅曲线的加载方法模拟焊接热源的移动,运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多道焊过程。获得了焊接温度... 应用ABAQUS软件,对多道焊T形接头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三维实体单元,考虑了材料物理性能随温度和相变的影响,采用内部热生成和振幅曲线的加载方法模拟焊接热源的移动,运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多道焊过程。获得了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接头 单元生死 温度场 应力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TBM施工输水隧洞结构的三维仿真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钟登华 佟大威 +1 位作者 王帅 刘东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9-613,618,共6页
考虑围岩材料的弹塑性,引入有限元程序中的生死单元,建立了可模拟隧洞开挖过程的围岩三维仿真模型,求得了深埋隧洞围岩变形的分布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接触模型和库仑摩擦模型模拟管片接头的非线性连接作用,建立了TBM隧洞管片结构的... 考虑围岩材料的弹塑性,引入有限元程序中的生死单元,建立了可模拟隧洞开挖过程的围岩三维仿真模型,求得了深埋隧洞围岩变形的分布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接触模型和库仑摩擦模型模拟管片接头的非线性连接作用,建立了TBM隧洞管片结构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在不同工况(施工期、运行期、检修期)、不同围岩类型以及不同衬砌时机下管片的应力应变特征,为输水隧洞的适时衬砌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TBM 数值仿真 单元生死模型 接触模型 库仑摩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管桁架结构体育馆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与健康监测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秀丽 荣子豪 +3 位作者 杨本学 罗崇德 周岩 吴小燕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5,共8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生死单元法模拟空间管桁架结构施工过程的吊装阶段,把模拟得出的杆件应力与节点位移结果作为模拟施工过程卸载阶段的初始条件。利用支座位移法对卸载阶段进行模拟,同时对比了3种卸载方法,并将分级分步卸载方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生死单元法模拟空间管桁架结构施工过程的吊装阶段,把模拟得出的杆件应力与节点位移结果作为模拟施工过程卸载阶段的初始条件。利用支座位移法对卸载阶段进行模拟,同时对比了3种卸载方法,并将分级分步卸载方法的模拟数据与健康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吊装阶段结果为初始条件的卸载过程模拟可以找出临时支撑上部在施工过程中受往复荷载的杆件,施工中应增强这部分杆件的加固措施;分级分步卸载可以防止结构杆件应力与节点位移变化过快,避免整体结构由此产生设计中未考虑到的动力响应;模拟结果与实际健康监测数据较为吻合,分级分步卸载为最佳的卸载方案,在实际工程中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管桁架结构 施工过程 数值模拟 健康监测 生死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厚板CO_2多层多道焊对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及其分布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敏 周小华 +1 位作者 李继红 王莹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阐述了焊接残余应力场数值分析的理论基础,确定了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计算了CO2多层多道焊对接接头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其分布。算例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证明本文方法正确且有效。
关键词 残余应力 有限元 数值模拟 生死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结构地震破坏静-动力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苏 路德春 杜修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83-3488,共6页
地下结构地震破坏过程模拟是研究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人工边界条件设置将围岩土体的自重应力作为动力响应模拟的初始状态,实现了地下结构地震响应静-动力耦合数值模拟。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将极限剪应变作为破坏标准... 地下结构地震破坏过程模拟是研究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通过人工边界条件设置将围岩土体的自重应力作为动力响应模拟的初始状态,实现了地下结构地震响应静-动力耦合数值模拟。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将极限剪应变作为破坏标准,采用生死单元法模拟了地下结构的地震破坏过程,通过结构埋深考虑了初始地应力对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下结构的抗震性能存在一个最不利埋深,即最容易地震破坏的埋深,当结构的埋深超过最不利埋深时,结构的极限抗震能力增强,若结构产生地震破坏,则结构埋深越深即初始地应力越高其破坏程度也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人工边界 静-动力耦合模拟 地震破坏 生死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快速成形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云霞 朱妙凤 +1 位作者 芦凤桂 姚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37,共5页
利用ANSYS软件模拟电子束快速成形过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电子束能量输入用高斯面热源表示,由于快速成形过程在真空室中进行,因此只考虑热辐射散热。同时模拟了单圆扫描、多个圆同时扫描和多个圆依次扫描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对于成形... 利用ANSYS软件模拟电子束快速成形过程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电子束能量输入用高斯面热源表示,由于快速成形过程在真空室中进行,因此只考虑热辐射散热。同时模拟了单圆扫描、多个圆同时扫描和多个圆依次扫描的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对于成形一定宽度的圆筒,多个圆从外到里依次扫描的方式比较理想,用较小的束流就可以达到熔点以上温度,扫描范围与成形范围趋于一致,得到的成形件表面均匀平整,成形精度较多个圆同时扫描时容易控制.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了层层堆积快速成形的过程,从中可以了解快速成形过程的温度场变化情况,以优化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快速成形 生死单元 温度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单元生死技术的焊接模拟 被引量:30
18
作者 高耀东 何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122,126,共4页
以开V型坡口钢板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实体模型,使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焊接焊缝的依次生成,获得了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计算结果与实... 以开V型坡口钢板为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焊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实体模型,使用单元"生死"技术模拟焊接焊缝的依次生成,获得了焊接温度场及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吻合,说明ANSYS的单元生死技术能有效地模拟焊接过程,本方法对各种关键问题的处理比较得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ANSYS 有限元模拟 单元生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死单元的激光铣削温度场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兆美 刘永志 +4 位作者 周建忠 蒋素琴 王庆安 汪通悦 洪宗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55-1760,共6页
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激光铣削过程的三维瞬态有限元模型,并以Al2O3陶瓷材料的激光铣削加工为例,利用ANSYS中的"单元生死"技术对激光铣削过程中温度场的动态分布进行了模拟。选取其中的一组参数,详细分析了铣削件表... 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激光铣削过程的三维瞬态有限元模型,并以Al2O3陶瓷材料的激光铣削加工为例,利用ANSYS中的"单元生死"技术对激光铣削过程中温度场的动态分布进行了模拟。选取其中的一组参数,详细分析了铣削件表面某一点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沿样件不同的扫描路线上铣削层的宽度和深度,并提出了温度场模拟结果的间接验证方法,即将温度场模拟获得的铣削层宽度和深度与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较吻合,说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进行激光铣削效果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单元 陶瓷 激光铣削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W焊管排辊成型焊接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盛德 杨君 +2 位作者 马文超 王龙 张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3-216,共4页
在HFW焊管的成型过程中,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最后成品钢管的质量好坏,要得到质量好的钢管,消除因高频焊接产生的热应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故在生产前,利用ANSYS建立HFW焊管的焊接后热应力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指导意义。利用ANSYS参数... 在HFW焊管的成型过程中,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最后成品钢管的质量好坏,要得到质量好的钢管,消除因高频焊接产生的热应力是一项很重要的工序。故在生产前,利用ANSYS建立HFW焊管的焊接后热应力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指导意义。利用ANSYS参数化语言APDL,建立HFW焊管的有限元模型,添加热源和边界条件,综合考虑焊管材料的热物性,并利用生死单元技术和循环语句实现热源的移动,从而获得HFW焊管在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并对其进行分析,对应力场分析发现焊缝处的应力较小,而焊缝处过热区的应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W焊管 温度场 热应力 ANSYS 生死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