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工艺对45钢魏氏组织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武淑艳 吴明忠 +2 位作者 何欣 邸可新 黄志求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141,共4页
对45钢采取不同加热温度及冷却方式的热处理试验,研究奥氏体化温度及冷却速度对45钢魏氏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在860~1000℃,保温1 h,随炉冷却获得的组织中均无魏氏组织形成。在相同加热温度下,室内冷却比石棉冷却试样魏氏... 对45钢采取不同加热温度及冷却方式的热处理试验,研究奥氏体化温度及冷却速度对45钢魏氏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在860~1000℃,保温1 h,随炉冷却获得的组织中均无魏氏组织形成。在相同加热温度下,室内冷却比石棉冷却试样魏氏组织等级高,但冷速提高至风冷时,魏氏组织等级有所下降或不再增高。在冷却速度相同时,加热温度从860℃升高至1000℃,所得魏氏组织等级均呈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氏组织 45 奥氏体化温度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45钢力学性能的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栋 赵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4-136,共3页
研究了提高45钢力学性能的高压调质热处理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硬度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观察和测试了该工艺处理后45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并与相同工艺常规热处理的样品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工艺有效提高了45钢的力学性能,在4 GPa压力作... 研究了提高45钢力学性能的高压调质热处理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硬度计和电子万能试验机观察和测试了该工艺处理后45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并与相同工艺常规热处理的样品相比较。结果表明:该工艺有效提高了45钢的力学性能,在4 GPa压力作用下,经900℃保温15 min处理后再经550℃保温40 min回火处理,45钢的硬度和压缩屈服强度分别为36.5 HRC和928 MPa,较同工艺常压调质处理的分别提高了17.74%和1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高压 调质 硬度 压缩屈服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预测冲击强化45钢的中温热稳定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姬帅 张佳乐 王海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59-164,共6页
室温下采用自由落体式对正火态45钢进行冲击强化,对冲击强化正火态45钢进行中温时效处理,分别加热至450、550、650℃,每组温度均保温10、20、30、40 min,同时对各组试样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并对加热至650℃的4种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以... 室温下采用自由落体式对正火态45钢进行冲击强化,对冲击强化正火态45钢进行中温时效处理,分别加热至450、550、650℃,每组温度均保温10、20、30、40 min,同时对各组试样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并对加热至650℃的4种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以试样的实际状态参量作为学习样本对3层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结果表明:BPANN能够对冲击强化正火态45钢的中温热稳定性进行预测,且误差可以控制在3%~6%;BPANN的预测值均大于实测值,但是预测值的变化趋势与实测值的变化趋势一致,网络的预测精度可以通过提高误差函数的收敛速率来得到提高。通过对650℃试样显微组织的观察,可以判定网络的输入层涉及的相关内容能让BPANN的预测结果反映出材料的真实状态。本研究可以降低实验成本、减少实验数量,有助于对冲击强化正火态45钢在其他加热温度下的热稳定性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冲击强化 正火态45 中温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参数对45^(#)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赵小龙 罗晓阳 +2 位作者 王正仲 王生东 贾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6,共6页
研究了45^(#)钢在不同退火温度和升温速度下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演变.对不同参数退火后的试样进行了取向、晶界、晶粒类型、几何必须位错以及析出相分析,结合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说明了不同试样的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45^(#)钢的... 研究了45^(#)钢在不同退火温度和升温速度下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力学性能演变.对不同参数退火后的试样进行了取向、晶界、晶粒类型、几何必须位错以及析出相分析,结合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说明了不同试样的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45^(#)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在不同的退火参数下具有较大的区别.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45^(#)钢中的取向梯度、小角度晶界、变形晶粒、几何必须位错和渗碳体含量减小.退火加热速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是复杂的,在低温下,升温速度越慢,再结晶程度越大;但是在高温下相变参与了退火过程中静态再结晶形核和长大.在0.08℃/s-690℃退火参数下45^(#)钢的拉伸力学强度和韧性最佳,拉伸断口表现为塑性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退火参数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45钢对摩材料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金鹏 张玮炜 +3 位作者 齐瑾 王小静 朱丽慧 金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3,共9页
为选择与45钢对摩的摩擦副材料以适应干摩擦苛刻工况,采用RTEC多功能摩擦试验机,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改性聚醚醚酮树脂(改性PEEK)、浸渍呋喃树脂碳石墨(M120K)和浸渍巴氏合金碳石墨(M120B)4种配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并... 为选择与45钢对摩的摩擦副材料以适应干摩擦苛刻工况,采用RTEC多功能摩擦试验机,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改性聚醚醚酮树脂(改性PEEK)、浸渍呋喃树脂碳石墨(M120K)和浸渍巴氏合金碳石墨(M120B)4种配副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从微观角度揭示了4种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和转速的增加,平均摩擦系数大致呈现出M120B<UHMWPE<改性PEEK<M120K的规律,磨损率则大致呈现出M120B<改性PEEK<M120K<UHMWPE的规律。当载荷增大时,UHMWPE和M120K由磨粒磨损逐渐转变为粘着磨损;改性PEEK以粘着磨损为主并伴随轻微的磨粒磨损;M120B表现出磨粒磨损与粘着磨损共存的形式。当转速增大时,UHMWPE和M120B以磨粒磨损为主并伴随轻微的粘着磨损;改性PEEK和M120K以粘着磨损为主并伴随轻微的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对摩材料 干摩擦 摩擦系数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45钢表面激光淬火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朱习栋 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陈昌启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1-55,61,共6页
采用ANSYS软件模拟计算45钢表面激光淬火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预测淬火硬化层的深度和宽度,分析工艺参数对45钢表面激光淬火温度场的影响,并探讨工艺参数与45钢表面淬火硬化层深度和宽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5钢表面的淬火硬化层的... 采用ANSYS软件模拟计算45钢表面激光淬火温度场的变化规律,预测淬火硬化层的深度和宽度,分析工艺参数对45钢表面激光淬火温度场的影响,并探讨工艺参数与45钢表面淬火硬化层深度和宽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45钢表面的淬火硬化层的深度和宽度与激光输出功率成正比,与激光扫描速度和光斑直径成反比;45钢表面激光淬火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输出功率900 W、激光扫描速度8 mm/s、光斑直径φ5 mm,此时,淬火硬化层的深度为0.508 mm、宽度为2.86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激光淬火 温度场模拟 硬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C本构模型参数对45钢钻削仿真结果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兰兰 熊良山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4,109,共6页
基于AdvantEdge FEM软件建立了45钢钻削过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获得了一组用标准麻花钻钻削45钢工件时的扭矩、轴向力、钻削温度和切屑形态仿真数据,并据此研究了45钢J-C本构模型的5个参数(屈服强度、硬化模量、... 基于AdvantEdge FEM软件建立了45钢钻削过程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获得了一组用标准麻花钻钻削45钢工件时的扭矩、轴向力、钻削温度和切屑形态仿真数据,并据此研究了45钢J-C本构模型的5个参数(屈服强度、硬化模量、应变率敏感系数、温度软化系数、应变硬化指数)对钻削过程数值仿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5钢J-C本构模型的5个参数对其钻削过程数值仿真结果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给定的工艺参数与工件材料J-C本构模型的5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内,扭矩、轴向力与钻削温度受屈服强度、硬化模量、温度软化系数的影响较大;切屑卷曲半径的变化主要受屈服强度、温度软化系数、应变硬化指数的影响,与参数硬化模量、应变率敏感系数的关系不大。该结果对调整与优化用于钻削过程有限元数值仿真的工件材料J-C本构模型参数,获得准确的钻削过程数值仿真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削过程 有限元数值仿真 J-C本构模型参数 仿真结果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动态塑性本构参量与验证 被引量:109
8
作者 陈刚 陈忠富 +3 位作者 陶俊林 牛伟 张青平 黄西成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1-456,共6页
运用静态实验机和SHPB装置,对45钢在常温~750°C、应变率为10 -4 ~10 3 s -1 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拟合得到了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参量.开展了Taylor圆柱撞击的火炮实验,运用LS-DYNA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通过二者的比较对本... 运用静态实验机和SHPB装置,对45钢在常温~750°C、应变率为10 -4 ~10 3 s -1 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拟合得到了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参量.开展了Taylor圆柱撞击的火炮实验,运用LS-DYNA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通过二者的比较对本构模型参量进行了验证,表明所得模型参量可以较好地描述材料在高速变形下的大应变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塑性本构参量 Taylor实验 45 SH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表面激光织构化及其干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64
9
作者 胡天昌 胡丽天 丁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2,共7页
采用声光调的固体Nd:YAG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了织构化处理;采用栓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织构化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用三维轮廓仪及扫描电镜对摩擦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激光织构化的45#钢表面形成了较为规... 采用声光调的固体Nd:YAG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了织构化处理;采用栓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织构化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用三维轮廓仪及扫描电镜对摩擦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激光织构化的45#钢表面形成了较为规整的微坑型结构.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未织构面对比,织构面的摩擦系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小且表现得更为稳定,并且磨损率也得到一定的降低,这是由于所制备的表面微坑起到了捕获磨屑的作用.对不同织构密度及织构尺寸样品摩擦性能的考察结果表明较大的织构密度及较大孔径更有利于减摩抗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激光 织构化 干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表面制备V形凹槽及其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19
10
作者 纪敬虎 符永宏 +2 位作者 华希俊 符昊 康正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7-111,共5页
采用声光调Q固体Nd:YAG激光器在45钢试样表面制备了V形凹槽织构,利用UMT-2的销盘式摩擦方式考察了V形凹槽的几何参数对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5钢表面制备的V形凹槽织构,在油润滑条件下能有效减小表面的摩擦因数;特别是在载荷... 采用声光调Q固体Nd:YAG激光器在45钢试样表面制备了V形凹槽织构,利用UMT-2的销盘式摩擦方式考察了V形凹槽的几何参数对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5钢表面制备的V形凹槽织构,在油润滑条件下能有效减小表面的摩擦因数;特别是在载荷较低、速度较大的工况下,织构面的平均摩擦因数最大可比未织构面减小64%。在试验范围内,平均摩擦因数普遍随着V形凹槽角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边长的增大而减小,存在最优的横向和横向槽间距使得平均摩擦因数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V形凹槽 摩擦性能 激光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柱壳膨胀断裂的应变率效应 被引量:33
11
作者 汤铁钢 李庆忠 +3 位作者 孙学林 孙占峰 金山 谷岩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采用前照明高速分幅照相技术拍摄到在爆轰加载下45钢柱壳表面裂纹生成、扩展及产物泄漏过程的清晰图像,较准确地测量了膨胀断裂的时间与应变。45钢柱壳在炸药爆轰加载下,断裂应变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应变率达到一定值,断裂应变随应... 采用前照明高速分幅照相技术拍摄到在爆轰加载下45钢柱壳表面裂纹生成、扩展及产物泄漏过程的清晰图像,较准确地测量了膨胀断裂的时间与应变。45钢柱壳在炸药爆轰加载下,断裂应变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应变率达到一定值,断裂应变随应变率的增加而降低,出现了动态断裂中的塑性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应变率效应 分幅照相 45 膨胀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表面激光织构淬火减摩抗磨复合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华希俊 刘凯 +3 位作者 周万 符永宏 王蓉 孙建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91,共6页
目的提高45#钢零件的表面硬度和润滑减摩性能。方法在45#钢试样表面进行激光淬火,研究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淬火表面淬硬层深度和宽度的影响,分析淬硬层不同区域的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利用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加工机在45#钢光滑试样... 目的提高45#钢零件的表面硬度和润滑减摩性能。方法在45#钢试样表面进行激光淬火,研究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淬火表面淬硬层深度和宽度的影响,分析淬硬层不同区域的显微硬度和微观组织。利用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加工机在45#钢光滑试样表面加工出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的微凹坑织构,采用热压法向其中填入由MoS2、聚酰亚胺和石墨组成的复合固体润滑剂,并与未处理的光滑试样进行摩擦学性能对比。结果将激光织构与淬火技术有效融合,可以使45#钢表面硬度提高至835HV,摩擦系数减小约50%。结论激光织构淬火减摩抗磨复合处理技术能够提高45#钢零件的表面硬度,减小摩擦系数,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激光淬火 微织构 固体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间距对45钢激光熔凝强化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浩 凌刚 +2 位作者 李洪文 高晓丽 姚国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为了研究扫描间距对45钢激光熔凝强化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HLD1001-5型固体激光器对45钢表面进行了多条带等间距激光熔凝处理,分别利用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磨损试验机观察和测量了不同扫描间距下硬化层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激... 为了研究扫描间距对45钢激光熔凝强化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HLD1001-5型固体激光器对45钢表面进行了多条带等间距激光熔凝处理,分别利用扫描电镜、洛氏硬度计、磨损试验机观察和测量了不同扫描间距下硬化层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凝处理的硬化层由熔化区、相变硬化区和热影响区组成,组织为马氏体;多条带等间距激光熔凝处理在垂直于熔凝条带方向上的硬度分布由左高硬度区、左过渡区、低硬度区、右过渡区和右高硬度区组成,高硬度区的硬度为58.1~59.6 HRC,低硬度区的硬度约16 HRC;在试验范围内,经激光扫描间距为4.5 mm熔凝处理的试样具有最好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应用 硬化 硬度 扫描间距 耐磨性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钢钝头弹撞击45钢板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陈小伟 张方举 +2 位作者 梁斌 谢若泽 徐艾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9-207,共9页
为了研究破片模拟弹的终点弹道效应,进行了不同质量A3钢钝头弹(弹径25mm)撞击45钢板的试验研究,其中A3钢强度弱于45钢。在约200-800m/s的撞击速度范围内,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分别观察到弹体出现泰勒撞击、“向日葵”型花瓣帽形... 为了研究破片模拟弹的终点弹道效应,进行了不同质量A3钢钝头弹(弹径25mm)撞击45钢板的试验研究,其中A3钢强度弱于45钢。在约200-800m/s的撞击速度范围内,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分别观察到弹体出现泰勒撞击、“向日葵”型花瓣帽形失效及靶板冲塞穿甲三种破坏模式。伴随弹体和靶体经历的不同结构破坏模式,弹材和靶材也经历着相当复杂的材料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终点弹道 A3钢钝头弹 45钢板 泰勒撞击 花瓣帽形失效 冲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微粒轰击45钢表面纳米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巴德玛 马世宁 +2 位作者 李长青 孟凡军 熊天英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2-346,共5页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的45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在材料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表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技术研究了表面纳米结构层不同深度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经SFPB处理...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的45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在材料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表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技术研究了表面纳米结构层不同深度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研究表明:经SFPB处理后,材料表层发生了严重的塑性变形,形成了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纳米结构层;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纳米结构层的厚度由几微米增加到15μm(晶粒尺寸〈100 nm);在材料的最表层形成了晶粒尺寸约15 nm的具有随机取向的等轴晶,纳米晶粒尺寸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增加增大;在距表面约为15μm处,存在平均晶粒尺寸约100 nm的等轴晶和具有相近尺寸的胞状结构;在约30μm处,大量的高密度位错墙分别将铁素体相和珠光体相分割成尺寸在200~500 nm的胞状结构.分析表明45钢表面纳米化主要是位错运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 表面纳米化 纳米结构表层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多道搭接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养良 罗红梅 +1 位作者 王利 陈清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0,共3页
在45钢表面进行了激光搭结熔覆WC-12Co涂层的实验,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区在微观结构上分为熔覆层、熔化区和热影响区。在搭接区出现了较为粗大的组织特征,采用同一激光工艺参数,多道搭接熔覆层的显... 在45钢表面进行了激光搭结熔覆WC-12Co涂层的实验,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硬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区在微观结构上分为熔覆层、熔化区和热影响区。在搭接区出现了较为粗大的组织特征,采用同一激光工艺参数,多道搭接熔覆层的显微硬度降低。多道搭接熔覆产生的重稀释导致涂层中WC硬质相含量明显降低,是造成激光熔覆层硬度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搭接 激光熔覆 45 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氧化膜演化的45#钢激光辐照热响应 被引量:7
17
作者 韦成华 王立君 +3 位作者 刘卫平 赵国民 刘晶儒 赵伊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61-2066,共6页
为解决金属材料在激光辐照过程中因时变能量沉积所致的热响应问题,构建了由多层氧化膜生长模型、吸收基底表面多层吸收膜模型和热传导方程组成的能量沉积-热响应时变耦合模型。多层氧化膜包括Fe2O3、Fe3O4和FeO等三层,Fe2O3和Fe3O4氧化... 为解决金属材料在激光辐照过程中因时变能量沉积所致的热响应问题,构建了由多层氧化膜生长模型、吸收基底表面多层吸收膜模型和热传导方程组成的能量沉积-热响应时变耦合模型。多层氧化膜包括Fe2O3、Fe3O4和FeO等三层,Fe2O3和Fe3O4氧化膜初期以线性规律生长,后期以抛物线规律生长,其中Fe3O4氧化膜在250℃以上开始生长;FeO氧化膜在570℃后以抛物线规律生长。利用吸收基底表面多层吸收膜模型计算了不同厚度多层氧化膜的反射率;利用热传导方程计算样品温度,联立求解了激光辐照过程中样品温度和反射率的变化历程。最后,建立了积分球反射率测量装置,在线测量了不同功率1.06μm连续激光辐照过程中45#钢的反射率和温度,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激光 激光辐照 45号钢 反射率 热响应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45钢柱壳的动态性能 被引量:13
18
作者 金山 汤铁钢 +1 位作者 孙学林 李庆忠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3-428,共6页
以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45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速摄影和金相分析来研究45钢柱壳在爆轰加载下的膨胀断裂特性,以及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材料的动态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45钢强度减小、静态延伸率增大,爆轰加载时柱... 以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45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速摄影和金相分析来研究45钢柱壳在爆轰加载下的膨胀断裂特性,以及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材料的动态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45钢强度减小、静态延伸率增大,爆轰加载时柱壳表面裂纹产生及发生贯穿断裂而导致产物泄漏的时刻逐渐推迟,相应应变逐渐增加,同时回收到的破片尺寸逐渐增大;四种45钢的静态力学性能及动态断裂性能有明显差异,是因为不同热处理条件下,材料细观组织的结构、组成均发生较大变化,即材料的细观组织决定了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及动态断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膨胀断裂 热处理 4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宽带激光淬火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梁二军 杜利平 +1 位作者 雒江涛 郭洪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2-54,共3页
:本文利用宽带CO2 激光束 ,对 45 #钢表面进行宽带淬火 ,获得单道淬火宽度 10mm以上。淬硬层硬度达 5 0 0~ 6 30Hv0 3是非淬硬层的 2~ 2 5倍 ,深度达 1 9~ 2 .0mm。激光淬硬层分为表面过热区、均匀相变区和过渡区三个区域 ,所对应... :本文利用宽带CO2 激光束 ,对 45 #钢表面进行宽带淬火 ,获得单道淬火宽度 10mm以上。淬硬层硬度达 5 0 0~ 6 30Hv0 3是非淬硬层的 2~ 2 5倍 ,深度达 1 9~ 2 .0mm。激光淬硬层分为表面过热区、均匀相变区和过渡区三个区域 ,所对应的金相组织分别为高碳马氏体、隐晶马氏体和混和马氏体。宽带激光淬火造成的组织细化和大量高碳马氏体的形成是硬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在扫描速度v =4mm/s和离焦量 18mm条件下 ,45 #钢宽带激光淬火的最佳功率约为 3 0~ 3 3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激光淬火 二氧化碳激光 45^#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表面激光合金化NiCr-Al2O3涂层的组织及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通 孙桂芳 张永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4-69,共6页
目的提高平模制粒机中平模的耐磨性能。方法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不同比例混合的NiCr-Al_2O_3合金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附带的能谱仪(EDS)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用FM-700自动... 目的提高平模制粒机中平模的耐磨性能。方法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不同比例混合的NiCr-Al_2O_3合金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附带的能谱仪(EDS)分析了合金化层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用FM-700自动显微硬度仪测量合金化层的硬度变化规律,用屏显式磨损试验机研究测试了合金化层的耐磨性能。结果合金化层主要由马氏体组成,且弥散分布着不同数量的未熔Al_2O_3颗粒,热影响区由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激光合金化层的主要物相为奥氏体和马氏体,Al_2O_3含量越多,马氏体相越多,而奥氏体相越少。合金化层的厚度约为0.9 mm,表面硬度大约是基材的2.4倍,表面耐磨性是基材的6倍以上。在一定范围内,合金化层中Al_2O_3颗粒的含量越高,平均显微硬度越大且更加均匀,耐磨性越好。热影响区的硬度变化均匀,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磨损机理主要是犁削磨损,Al_2O_3颗粒的存在可以减少磨粒对基体的犁削作用。结论在45#钢表面激光合金化NiCr-Al_2O_3混合涂层可以有效提高基体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Al_2O_3颗粒含量达30%时可以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且均匀的合金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金化 45#钢 AL2O3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