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联用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伟 余镇藩 王俊武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1期139-141,共3页
试验以中单108号玉米为研究对象,以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为除菌剂,研究二者联用对玉米丝黑穗病的影响。分别设置9种搭配比例制作种子包衣,分别测定出苗率、产量、病株率及防治效果4个指标。结果表明:当m[(戊唑醇)∶(苯醚甲环唑)]=1.50%∶1... 试验以中单108号玉米为研究对象,以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为除菌剂,研究二者联用对玉米丝黑穗病的影响。分别设置9种搭配比例制作种子包衣,分别测定出苗率、产量、病株率及防治效果4个指标。结果表明:当m[(戊唑醇)∶(苯醚甲环唑)]=1.50%∶1.50%时,玉米出苗率最高;产量、防治效果最高值及病株率最低值均出现在T_(7)组m[(戊唑醇)∶(苯醚甲环唑)]=1.50%∶0.50%。在本试验条件下,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搭配比例为1.50%∶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苯醚甲环唑 玉米丝黑穗病 种子包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产时超声预测第二产程时长的可行性研究
2
作者 刘霄 张媛媛 +2 位作者 卢媛 曹南南 王谢桐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6-50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产程进展角(AOP)和胎头-会阴距离(HPD)预测第二产程时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3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产程中均施行药物分娩镇痛,且在宫口开全时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产程进展角(AOP)和胎头-会阴距离(HPD)预测第二产程时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3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产程中均施行药物分娩镇痛,且在宫口开全时超声检查确定胎位为枕前位,于宫缩间期测量AOP和HPD。将所有产妇分为A组(第二产程时长≤60 min)、B组(60 min<第二产程时长≤120 min)和C组(第二产程时长>120 min),对比组间AOP和HPD的差异性,同时评估其对60 min和120 min内阴道分娩的预测效能。结果:(1)A组AOP明显高于B组,HPD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AOP明显高于C组,HPD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OP和HPD预测60min内阴道分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2和0.91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6.25°和4.52 cm(P<0.01)。(3)AOP和HPD预测120 min内阴道分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和0.80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16.40°和4.69 cm(P<0.01)。结论:临床上应用产时超声测量AOP与HPD预测第二产程时长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时超声 产程进展角 胎头-会阴距离 第二产程 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下的稻米品质 被引量:32
3
作者 许凤英 马均 +4 位作者 王贺正 刘惠远 黄清龙 马文波 明东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7-582,共6页
以协优5 2 7为材料,对水稻强化栽培下的稻米品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因单株不同位次分蘖抽穗的早迟,稻米品质有较大差异,即随抽穗时期的推迟,稻米品质降低。(2 )强化栽培抽穗历时比常规栽培相对较长或相当,其所... 以协优5 2 7为材料,对水稻强化栽培下的稻米品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因单株不同位次分蘖抽穗的早迟,稻米品质有较大差异,即随抽穗时期的推迟,稻米品质降低。(2 )强化栽培抽穗历时比常规栽培相对较长或相当,其所产稻米品质显著改善,特别是精米率、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降低,但对籽粒长宽比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较小。(3)在籽粒灌浆结实的关键时期,强化栽培较常规栽培植株透光率大,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叶片衰老缓慢,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量,抽穗后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运转率、运转量、转换率也显著提高。这是精米率、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粒率、垩白度降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栽培 稻米品质 抽穗历时 物质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CT引导头颈部恶性肿瘤^(125)I放射性粒子的植入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杰 张建国 +2 位作者 宋铁砾 郑磊 黄明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9,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和应用。方法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例行手术辅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2例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按照治疗计划先行定位针植入,根据CT扫描,调整定位针的位置和方向,将125I放射性粒子依次... 目的探讨经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方法和应用。方法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3例行手术辅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2例行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按照治疗计划先行定位针植入,根据CT扫描,调整定位针的位置和方向,将125I放射性粒子依次植入靶区,即刻再次CT扫描,并验证靶区及周围重要组织器官的剂量。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植入。12根定位针有5根需要进行位置和深度调整,即刻剂量验证与术前计划完全一致。结论经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头颈部恶性肿瘤可以精确地实施治疗计划,同时可以对术后剂量进行即刻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恶性肿瘤 放射性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的数量基因位点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松凤 贾育红 +2 位作者 江玲 翟虎渠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以Nipponbare(japonica)/Kasalath(indica)//Nipponbare BC1F10的98个家系为材料,连续2年进行了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分析。用WinQTLCart 1.13a软件从全基因组角度检测了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检测结果... 以Nipponbare(japonica)/Kasalath(indica)//Nipponbare BC1F10的98个家系为材料,连续2年进行了水稻种子休眠和抽穗期基因的定位分析。用WinQTLCart 1.13a软件从全基因组角度检测了休眠性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s)。检测结果显示,2003年分别在第5、6和7染色体上,2004年则分别在第4、5、7和11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s位点;贡献率分别介于8.91%-11.09%和8.70%-11.80%。表明第7染色体上位于标记R1357~R1245之间的种子休眠性QTL位点是一个在年度之间稳定表达的控制种子休眠性的基因位点。抽穗期的QTL定位分析表明,4个控制抽穗期的基因位点能在不同年份稳定表达,其他位点受年度间的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此外,除第6染色体R2171-R2123间的位点延长抽穗期的基因效应来源于亲本Nipponbare外,其余稳定表达位点的延长抽穗期的基因效应皆来自亲本Kasalath。分析表明,种子休眠与抽穗期没有直接关系,它们分别为不同的基因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子休眠性 抽穗期 QTL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活力与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38
6
作者 谢晓金 李秉柏 +2 位作者 申双和 汤日圣 程高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8-241,共4页
以杂交稻国稻6号和常规稻武运粳7号、扬稻6号为材料,于抽穗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不同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活力与籽粒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常温)相比,抽穗期高温胁迫明显降低了水稻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以及结实率(P<0.01),... 以杂交稻国稻6号和常规稻武运粳7号、扬稻6号为材料,于抽穗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不同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活力与籽粒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常温)相比,抽穗期高温胁迫明显降低了水稻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以及结实率(P<0.01),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供试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及结实率均急剧下降,而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3个供试品种的结实率与花粉活力和花粉萌发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另外还发现,相同高温胁迫条件下,武运粳7号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以及结实率所受伤害都小于国稻6号和扬稻6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穗期 高温胁迫 水稻 花粉活力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拌种吡虫啉残留对麦长管蚜实验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云慧 韩二宾 +2 位作者 李祥瑞 蒋金炜 程登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探明吡虫啉拌种后在下一代小麦籽粒中的吡虫啉残留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实验种群的影响,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与小麦籽粒按照2,4,6和8g/kg的比例进行处理,在室内条件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法对收... 为探明吡虫啉拌种后在下一代小麦籽粒中的吡虫啉残留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实验种群的影响,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与小麦籽粒按照2,4,6和8g/kg的比例进行处理,在室内条件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法对收获后的小麦籽粒进行残留分析;并通过室内生命表方法,研究麦长管蚜取食上述剂量吡虫啉拌种处理收获后的小麦籽粒所长幼苗后的各项生命参数。结果表明:收获的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量随拌种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以8g/kg处理后收获的籽粒中残留量最高,为0.0290mg/kg。随着吡虫啉残留量的增加,麦长管蚜发育历期缩短,有翅蚜率和产仔量增加,但与对照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392>0.05);不同剂量吡虫啉拌种处理的麦长管蚜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比对照偏高,而种群加倍时间、平均世代周期比对照偏低,但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406)。结果说明小麦籽粒中的吡虫啉微量残留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无显著不利影响,但对其生殖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吡虫啉 拌种 残留 发育历期 生殖力 生命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姚苗苗 杨茂发 +1 位作者 武承旭 耿海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93-97,共5页
摸清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头饲养,扫描显微镜定期观察的方法,研究斜纹夜蛾取食烟草、白菜、黄瓜、西红柿、南瓜后的头壳宽度、体长、发育历期以及蛹重变化... 摸清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单头饲养,扫描显微镜定期观察的方法,研究斜纹夜蛾取食烟草、白菜、黄瓜、西红柿、南瓜后的头壳宽度、体长、发育历期以及蛹重变化。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幼虫的头壳宽度、体长、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均有显著差异,其中一、二、三、六龄幼虫头壳宽度差异显著,体长的分布则在2-5龄有显著差异,同时取食南瓜、黄瓜、西红柿的幼虫发育历期较长,而取食白菜、烟草幼虫发育历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寄主植物 头壳 体长 发育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粒成熟度与穗部位置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旭欢 加得拉.努尔兰 +4 位作者 贾永红 张峥嵘 阿里别里根.哈孜太 卓方方 石书兵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1-75,共5页
为明确不同穗部及成熟度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选取不同成熟度的新春26号种子,在不同穗部间进行恒温发芽试验,测定其千粒质量、发芽率、幼苗鲜质量及幼苗干质量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成熟度越好,则千粒质量越大,相关活力指标越高... 为明确不同穗部及成熟度对春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选取不同成熟度的新春26号种子,在不同穗部间进行恒温发芽试验,测定其千粒质量、发芽率、幼苗鲜质量及幼苗干质量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表明,成熟度越好,则千粒质量越大,相关活力指标越高,且表现为穗中部>穗基部>穗上部。对不同穗部千粒质量与活力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开花后25d收获与开花后30d收获的种子,其穗中部千粒质量与种子活力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即随着小麦成熟度增加,小麦种子干、鲜质量与种子活力回归关系极显著。而且,其相应部位的幼苗鲜质量或干质量均与活力指数呈极显著关系,因此,可以用种子千粒质量大小、幼苗鲜质量或幼苗干质量判定不同收获期下种子活力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种子活力 穗位 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癌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4 位作者 姜玉良 刘江平 李金娜 姜伟娟 江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移瘤为影像学边界。利用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粒子间距1c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60Gy,每颗粒子活度0.40~0.70mCi,每个病灶植入3~84颗粒子,中位粒子数24颗。10例粒子剂量低于130Gy者,术后1周加外放疗,每次2Gy,总剂量45~50Gy。术后24h拍头颈正侧位和胸部X线片,了解粒子移位或游走。结果随访3~33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全组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2例因局部复发死亡。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1.7%和19.4%,中位生存期12个月。无严重皮肤反应。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疗效确切,尤其是对那些手术后或放疗复发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Ⅰ粒子 植入术 头颈部癌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穗开花期耐高温的爪哇稻资源筛选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森 于江辉 +2 位作者 周浩 孟秋成 肖国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389,共6页
通过人工气候室鉴定和分期播种试验,对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95份爪哇稻进行抽穗开花期耐高温特性评价。以综合结实率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95份爪哇稻分为耐热能力不同的3类。综合考虑大田分期播种的结实率和人工气候室鉴定结果,筛选... 通过人工气候室鉴定和分期播种试验,对来自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95份爪哇稻进行抽穗开花期耐高温特性评价。以综合结实率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95份爪哇稻分为耐热能力不同的3类。综合考虑大田分期播种的结实率和人工气候室鉴定结果,筛选出耐高温品种IRAT109(IRRI编号38563)、260(IRRI编号14888)和L 4-34(IRRI编号13403),可用于水稻耐高温新品种的选育及耐热性遗传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爪哇稻 抽穗开花期 耐高温 综合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遗传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邓晓建 周开达 +2 位作者 李仁端 王文明 朱立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72-178,共7页
概述了水稻感光性品种、非感光品种、杂交水稻、籼粳亚种间F1杂种和诱变早熟突变体的生育期 /抽穗期遗传 ,以及水稻抽穗期主基因和QTL定位的研究现状 ,并讨论了水稻抽穗期主基因研究、QTL定位。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抽穗期 遗传 基因定位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穗扬花期极端自然高温胁迫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镇 赵庆勇 +5 位作者 张亚东 陈涛 姚姝 周丽慧 于新 王才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利用2013年极端自然高温的有利条件,调查198份在极端自然高温期间抽穗扬花的水稻材料结实率,分析了抽穗扬花期极端自然高温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对供试材料的结实率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品种(系)间存在明显... 利用2013年极端自然高温的有利条件,调查198份在极端自然高温期间抽穗扬花的水稻材料结实率,分析了抽穗扬花期极端自然高温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高温对供试材料的结实率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品种(系)间存在明显差异。对杂交籼稻组合的亲本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不育系或恢复系所配F1组合的结实率存在明显差异,不育系和恢复系对杂交F1组合的耐高温性存在一定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高温期间抽穗的常规籼稻恢复系和常规粳稻结实率与日最高温度均呈负相关,相关不显著,杂交籼稻F1组合结实率与恢复系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初步筛选出"宁恢广抗占"、"蜀恢527"、"成恢3203"和"籼引-8"4份籼稻恢复系和"武引粳恢"(B2)、"南粳44//W3660/南粳44"(B11)、"南粳44//W3660/南粳44"(B12)和"武运2330/JD6011"(B22)4份常规粳稻新品系,其结实率均接近90%,基本达到正常水平,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结实率 抽穗扬花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作物生产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邹应斌 黄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1-795,共5页
中国作物生产正处于由传统手工劳动为主的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程度高的适度规模化生产过渡的转型期。在此期间,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单位耕地生产率与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高。近年来,中国作物生产能力的稳步... 中国作物生产正处于由传统手工劳动为主的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程度高的适度规模化生产过渡的转型期。在此期间,作物生产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单位耕地生产率与人均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高。近年来,中国作物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以及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转型期作物生产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涉及多熟制作物生育期缩短、大田生产用种量增加和杂种优势利用价值下降等方面。针对上述挑战,笔者从发展密植高光效栽培、提高杂交作物种子质量以及加强育种与栽培协同攻关等方面展望了转型期作物生产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产 种植方式 生育期 种子用量 杂种优势 密植 种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放疗联合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头颈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树铭 孙艳 +5 位作者 郑磊 张杰 黄明伟 朱京丽 张祖燕 张建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外放疗联合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放射性损伤的有关结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头颈癌患者1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低分化腺癌2例,均因全身疾... 目的:初步评价外放疗联合碘-125(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放射性损伤的有关结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头颈癌患者10例,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低分化腺癌2例,均因全身疾病或局部晚期而不能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先接受常规分割外放疗,然后再行125I粒子植入增量放疗。外放疗总照射剂量(total dose,DT)为50 Gy(鳞癌)或70 Gy(低分化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为60 Gy(TNM分期为Ⅰ~Ⅱ)或80 Gy(TNM分期为Ⅲ~Ⅳ)。125I粒子活度为25.9~29.6 MBq/个。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急性放射性损伤、晚期放射性损伤、局部控制和生存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2~28个月),有1例出现软组织坏死,1例出现吞咽困难和局部大出血,余未见其他严重副作用。所有病灶均在6个月内完全消退,1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远处转移,余未见复发和转移。10例患者中有7例存活。结论:外放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是治疗不能根治手术头颈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治疗 外放疗 碘-125粒子 头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东湖苦草种子和块茎发芽实验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亚东 崔艳秋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苦草 中子 块茎 发芽率 湖泊沉水植被 更新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草稻种子休眠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 被引量:9
17
作者 井文 江玲 +2 位作者 张文伟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7-742,共6页
利用杂草稻与粳稻品种衍生的分离群体对控制种子休眠性的遗传基础进行了研究。检测到4个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分别位于第1、第2和第6(2个)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7.8%、7.1%、5.5%和4.5%,其中第2染色体上的QTL可能是一个新的控制种子休... 利用杂草稻与粳稻品种衍生的分离群体对控制种子休眠性的遗传基础进行了研究。检测到4个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分别位于第1、第2和第6(2个)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别为7.8%、7.1%、5.5%和4.5%,其中第2染色体上的QTL可能是一个新的控制种子休眠性的位点,多项方差分析表明这4个位点的作用具有累加效应。种子发芽率与开花时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检测到的唯一一个控制抽穗期的QTL与位于第6染色体上的一个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连锁或具有多效性,这可能是造成其显著相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种子休眠 抽穗期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头癌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元昌 赵铁军 +1 位作者 乔占峰 杜军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头癌的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2012年8月,16例胰头癌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胃(10例)或经皮经肝经文氏孔(6例)穿刺胰头癌植入125I粒子,术后1、3个月进行CT随访。结果 16例125I粒子植入全部成功,...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胰头癌的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2012年8月,16例胰头癌在CT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胃(10例)或经皮经肝经文氏孔(6例)穿刺胰头癌植入125I粒子,术后1、3个月进行CT随访。结果 16例125I粒子植入全部成功,植入粒子12~38颗,平均23.5颗,放射性粒子分布良好,间距均<1.5 cm。穿刺过程中无一例并发症发生。6例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120~195 U/L(正常值为25~100 U/L)),未经特殊处理2~3 d后转为正常,无胰漏发生。术后发热4例,体温均<38.0℃,未经处理第2天恢复正常。未发生胃肠道漏,经肝脏穿刺患者未出现肝功能异常,穿刺针道无肿瘤种植性转移。右上腹和腰背部疼痛缓解(术后VAS评分3~7分,平均4.5分),患者食欲增加。术后3个月患者均生存;术后1、3个月行上腹部增强扫描,3个月时肿瘤CR 2例(12.5%),PR 10例(62.5%),SD 3例(18.8%),PD1例(6.2%)。结论对晚期胰头癌失去手术机会者,胰头癌合并有全身性疾病不能承受手术治疗者,以及不能承受化疗和体外放射治疗者,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125I粒子 CT引导 胰头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4
19
作者 董民堂 王学雄 +2 位作者 李凌雨 闫彩清 孙迪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763-764,767,共3页
丝黑穗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采用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侵染,控制其为害。为了筛选对丝黑穗病防效好的拌种药剂,2010年对山西省市售的8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拌种对玉米出苗基本没有影响,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明... 丝黑穗病是玉米主要病害之一,采用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侵染,控制其为害。为了筛选对丝黑穗病防效好的拌种药剂,2010年对山西省市售的8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8种药剂拌种对玉米出苗基本没有影响,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明显,降低了发病率,相对防效达到50.6%~86.9%,其中,以20%吡.福.戊唑的防治效果最好,丝黑穗病株率最低,为3.1%,相对防治效果为86.9%;其次为戊唑醇,病株率为3.7%,防治效果为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药剂拌种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老化程度的不结球白菜种子活力指标变化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汉花 蒋芳玲 +1 位作者 曹雪 吴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06-1614,共9页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高梗白’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2℃)高湿(相对湿度100%)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研究不同老化程度下种子活力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发芽指标(除不正常苗率)和出苗指标均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而显著下降,不正...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高梗白’种子为材料,采用高温(42℃)高湿(相对湿度100%)人工加速老化处理,研究不同老化程度下种子活力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发芽指标(除不正常苗率)和出苗指标均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深而显著下降,不正常苗率显著上升。(2)随老化程度的加深,种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下降;种子的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先增高后降低,过氧化氢(H2O2)含量逐渐增加,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升高;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脱氢酶活性下降,α-淀粉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3)老化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SOD活性、H2O2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出苗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不结球白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SOD活性、H2O2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老化程度加深的变化规律一致,且指标间以及与出苗指标均有极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检验不结球白菜种子活力的候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程度 不结球白菜 发芽指标 种子活力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