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青年群体情感认知的旅游文创产品动态开发策略研究
1
作者 于雷 陈国强 +1 位作者 李爽汲 王子妍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78,共15页
目的系统地挖掘青年对旅游文创产品的情感认知影响要素并基于现有产品探索其动态开发策略。方法对22位青年进行半结构访谈并基于扎根理论探讨了情感认知4项核心范畴与下属38项影响要素。通过征询14位专家的意见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情感... 目的系统地挖掘青年对旅游文创产品的情感认知影响要素并基于现有产品探索其动态开发策略。方法对22位青年进行半结构访谈并基于扎根理论探讨了情感认知4项核心范畴与下属38项影响要素。通过征询14位专家的意见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情感认知影响要素间的因果关系,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实证分析部分,以秦皇岛博物馆现有的絮语琉璃杯为案例,通过回访与层次分析法构建产品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基于情感认知初始状态,采取干预策略对4项辅助变量及下属常量仿真,探索了4项动态开发策略并以此对研究案例完成设计优化与评估。结论研究以青年的情感认知为出发点,提出了旅游文创产品的动态开发策略,期拓宽旅游文创产品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认知 旅游文创产品 青年群体 系统动力学 扎根理论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营销中的方言刻板印象效应及其理论机制
2
作者 凌斌 刘莺恺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8-1424,共17页
方言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方言的固有认知与看法,它无意识地影响人们对方言广告的态度与行为。本文构建了方言刻板印象效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从语言特征、使用者形象和社会文化三个维度系统性地分析方言刻板印象的含义。文章结合标记理论、... 方言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方言的固有认知与看法,它无意识地影响人们对方言广告的态度与行为。本文构建了方言刻板印象效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从语言特征、使用者形象和社会文化三个维度系统性地分析方言刻板印象的含义。文章结合标记理论、双加工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空间临场感,从不同角度探讨方言刻板印象在广告中的效应,并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产品特征、品牌特征、代言人个体特征和广告诉求的调节作用。通过系统分析方言及其刻板印象的含义,厘清其广告效应与理论机制,本文为推进方言广告的理论发展与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丰富方言广告的语言形式与应用场景,检验其作用机制,探究文化差异对方言广告说服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广告 刻板印象 双加工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 空间临场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可以实现科学发现吗?——机器智能在科学发现中的价值与限度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玮晗 董春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8,共8页
机器学习在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数据密集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其在科学发现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局限。近年来,计算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方法,试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数据集中自动发现科学定律,但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触及科学发现的本质,... 机器学习在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数据密集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其在科学发现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局限。近年来,计算科学家提出了一些方法,试图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从数据集中自动发现科学定律,但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触及科学发现的本质,由此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通过细致分析机器学习系统在数据选择、模型构建、理论与现象的关联以及思维本质等方面与人类的发现过程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表明它们并不具备自主思维能力,即其输出仍是在现有的人类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尽管如此,人工智能已深刻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方式,既要承认机器在科学研究中的不可替代性,也要坚持人类在科学发现中的特殊作用。未来应当追求的是人机高效协作,而非让机器取代人类成为科学研究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发现 机器思维 科学发现 认知双重过程理论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系统理论的海上舰艇编队作战指挥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4
作者 聂俊峰 陈行军 孙东普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9-378,共10页
作战指挥决策是联合作战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作战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破解海上编队作战指挥决策能力弱的难题,在系统分析海上编队作战指挥决策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决策双系统理论对海上编队作战指挥有限理性决策进行... 作战指挥决策是联合作战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作战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破解海上编队作战指挥决策能力弱的难题,在系统分析海上编队作战指挥决策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决策双系统理论对海上编队作战指挥有限理性决策进行科学映射,构建海上编队作战指挥有限理性决策函数模型,划分海上编队作战指挥有限理性决策类型,识别海上编队作战指挥有限理性决策认知偏差,提出海上编队作战指挥智能混合决策框架,形成海上编队作战指挥有限理性决策能力增强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框架具有较好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智能性,可有效提升指挥员的作战指挥决策能力,为开展下一代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编队 有限理性 作战指挥决策 决策双系统理论 认知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在线健康社区高质量答案甄别研究
5
作者 孙文晶 马捷 郝志远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2-576,共15页
在线健康平台中的问诊模块是“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用户进行健康咨询、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准确甄别高质量答案内容对于用户的健康决策行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好大夫在线”平台中的问诊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时序... 在线健康平台中的问诊模块是“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用户进行健康咨询、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准确甄别高质量答案内容对于用户的健康决策行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好大夫在线”平台中的问诊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在线健康社区高质量答案甄别模型。该模型在双系统理论与图论思想的基础上,一方面,设计用于衡量答案质量的特征体系,并依此完成实验数据集的创建过程;另一方面,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GraphSAGE(graph sample and aggregate)对质量衡量特征体系里的细化指标完成融合,在GraphSAGE中嵌入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并同步构建“医生-问题”网络图作为模型输入,最终形成GraphSAGE-GRU模型完成答案质量的预测以及高质量答案的甄别过程。本文选取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DT(decision tree)、kNN(k-nearest neighbor)、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GRU和GCN(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作为基线方法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模型的准确性更高,准确率可达93.2%;在甄别高质量答案方面同样表现最优,能够在实验样本中甄别出近95%的高质量答案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质量预测 双系统理论 GraphSAGE-GRU 高质量答案甄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飞行员认知负荷评估的数字化仿真方法研究
6
作者 范增 何明君 邢翔宇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1-1932,共12页
操作者的认知负荷是影响其任务绩效的重要因素。飞行员作为飞机的主要操作者,在执行复杂任务时将面临大量信息的判断和处理,极易导致认知过载和人为失误。评估任务过程中认知负荷水平将有助于改善设计、减少人误、提高系统安全性。针对... 操作者的认知负荷是影响其任务绩效的重要因素。飞行员作为飞机的主要操作者,在执行复杂任务时将面临大量信息的判断和处理,极易导致认知过载和人为失误。评估任务过程中认知负荷水平将有助于改善设计、减少人误、提高系统安全性。针对多任务场景,建立一种仿真模型用于任务过程中飞行员认知负荷动态预计。基于多资源理论,引出多任务的认知负荷量化方法;考虑认知能力、任务时限、任务优先级和时间随机性,基于时间随机的增广加权Petri网,建立任务过程动态模型;基于实验测量数据计算认知负荷预计值并验证认知负荷评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敏感生理参数与认知负荷预计值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负荷 多资源理论 多任务 PETRI网 任务过程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不构成对具身认知的挑战
7
作者 何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8,共8页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将主体大脑中的神经信号转化为控制外部设备的指令,从而实现了从思想到行动的直接转化。不少研究者认为,脑机接口表明了认知过程能够以非具身方式实现,因而身体的感知运动过程对于认知来说并非不可或缺。从预测加工的...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将主体大脑中的神经信号转化为控制外部设备的指令,从而实现了从思想到行动的直接转化。不少研究者认为,脑机接口表明了认知过程能够以非具身方式实现,因而身体的感知运动过程对于认知来说并非不可或缺。从预测加工的视角看,脑机接口的实现仍然高度依赖主体先验的身体性知识以及“虚拟”的身体行动模式,身体的经验结构对于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这样的探究不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脑机接口的原理、技术实现、应用前景等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拓展人们对具身认知相关哲学立场的理解,并在新的视域中重新思考大脑、身体和世界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具身性 非具身 预测加工 具身认知 闭锁综合征 感知运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齐下:基于双过程理论的锻炼行为促进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美廷 张连成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0,共7页
基于双过程理论剖析不同阶段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双过程理论的情感过程和理性过程分别在锻炼的不同阶段对锻炼行为促进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锻炼启动阶段,情感过程的启动速度快,无需认知资源,但启动效果不稳定,要注意消极情绪... 基于双过程理论剖析不同阶段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双过程理论的情感过程和理性过程分别在锻炼的不同阶段对锻炼行为促进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在锻炼启动阶段,情感过程的启动速度快,无需认知资源,但启动效果不稳定,要注意消极情绪对启动效果的干扰,而理性过程对锻炼的启动速度慢,需要认知资源,但可以管理行为目标、调控锻炼行为,进而弥补消极情绪干扰与启动效果不稳定的不足。在锻炼维持阶段,情感过程主要以内隐态度的形式快速且内隐地影响锻炼行为,但影响效果不稳定,所以在该阶段理性过程更为重要,同时其也会占用认知资源,带来执行压力,而情感过程与理性过程只有相互作用、双管齐下才能促进锻炼行为,最终形成锻炼习惯。研究认为,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拓宽双过程理论在锻炼促进领域的研究对象,探索双过程理论对锻炼促进的特色干预方法,深化双过程理论与其他理论模型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锻炼行为促进 锻炼习惯 双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外调查记及史志的纳西族服饰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儒凡 张粤湘 夏帆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5,共7页
鉴于现有文献中缺少对近代纳西族服饰直观而鲜活的个案记录的问题,文章从8部西方人调查记中整理出记载有纳西族服饰的相关史料,通过摘录、梳理、分类,以“他我”视角将零散、碎片化却直观而鲜活的纳西族服饰文化形象按服饰设计学规则进... 鉴于现有文献中缺少对近代纳西族服饰直观而鲜活的个案记录的问题,文章从8部西方人调查记中整理出记载有纳西族服饰的相关史料,通过摘录、梳理、分类,以“他我”视角将零散、碎片化却直观而鲜活的纳西族服饰文化形象按服饰设计学规则进行构成及语义研究;同时,对近代该地域的地方史志等史料中的纳西族服饰记载进行查核补充,继而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与“双过程理论”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在纳西族服饰形象描述上相似,但记录方法和视角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西方人提供了对着装者更为直观的形象描述,并带有鲜明的“自我”文化属性和情感色彩。而中国本土地方史志,则侧重于从“分析过程”的全貌性、理性地记录服饰客观形制和文化环境。通过对两者比较研究,可以得出同时期纳西族服饰文化更全面、科学、系统的认知与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西方人调查记 纳西族服饰 双过程理论 比较文学形象学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理论的通信认知增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廉霄兴 宋勇 +3 位作者 朱军 王淑玲 叶晓舟 欧阳晔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结合当前大语言模型增强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双通道理论的通信认知增强技术框架(telecom augmented cognition architecture,TACA),解决大语言模型在通信领域应用中专业知识不足、推理能力有限等问题,实现面向通信复杂问题的认知推... 结合当前大语言模型增强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双通道理论的通信认知增强技术框架(telecom augmented cognition architecture,TACA),解决大语言模型在通信领域应用中专业知识不足、推理能力有限等问题,实现面向通信复杂问题的认知推理增强、知识融合增强、模型工具增强和自主决策执行增强等应用能力。针对不同的通信业务场景给出了相应技术应用参考,并通过实验初步验证认知增强方案在解决复杂问题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因此,所提出的通信认知增强技术框架可作为未来通信行业大语言模型应用的参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认知增强 双通道理论 自主决策执行 电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型传统村落地方感维度建构——基于游客网评的扎根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进 周坤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5,共13页
旅游业在促进中国传统村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游客视角的地方感认知在指导旅游型传统村落的乡村性与地方性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取我国60个传统村落约十七万余字的游客网络评价,运用微词云及Nvivo20软件... 旅游业在促进中国传统村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游客视角的地方感认知在指导旅游型传统村落的乡村性与地方性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选取我国60个传统村落约十七万余字的游客网络评价,运用微词云及Nvivo20软件,从听觉、视觉、嗅觉等综合感知方面对游客地方感进行扎根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地方感包含历史技艺感、场景参与感、环境差异感、美食体验感、主客互动感、教育价值感和原真保存感七个主要维度及27个要素。游客通过环境差异感对传统村落地方感进行初步归类,并借助其他六个维度“搜寻线索”和“证实线索”,获得“结束证实”的地方感价值判断。旅游型传统村落在旅游开发中应强调“古”与“真”元素的融入,注重以综合感知为线索的互动仪式链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评价 旅游型传统村落 地方感 认知过程 扎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身体素养的哲学意蕴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成林 王丽岩 王洪彪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71,共11页
身体素养在教育、体育等领域备受关注,其哲学原理对理解身体素养的核心要义至关重要。从本体论角度看,身体素养的本体论意蕴深植于人类认知与身体经验的关系之中,其基于一元论,批判二元论,强调身体及经验对人类认知的塑造作用,且镜像神... 身体素养在教育、体育等领域备受关注,其哲学原理对理解身体素养的核心要义至关重要。从本体论角度看,身体素养的本体论意蕴深植于人类认知与身体经验的关系之中,其基于一元论,批判二元论,强调身体及经验对人类认知的塑造作用,且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身体素养的一元论提供了神经生物学证据。在认识论方面,身体活动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和媒介,身体素养的认识论原理强调动作与知觉的统一,具身认知理论和运动意向性理论等表明身体经验在概念形成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方法论上,身体素养强调人类通过与世界的互动创造自己,可供性视角、生态动力学观点和预测加工理论为理解其实践提供了不同视角,强调环境设计和持续互动对身体素养发展的重要性。身体素养超越了体育教育的传统观念,其哲学意蕴丰富了对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认识,为相关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养 一元论 存在主义 现象学 具身认知 可供性 预测加工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PA和CREAM方法在飞行冲突调配人因差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乐平 吴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86-1893,共8页
为了研究管制员飞行冲突调配的人因差错问题,进而有效评估管制员解决飞行冲突的可靠性,以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运行,提出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 STPA)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ognitive Reliability an... 为了研究管制员飞行冲突调配的人因差错问题,进而有效评估管制员解决飞行冲突的可靠性,以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运行,提出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ystem Theoretic Process Analysis, STPA)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 CREAM)相结合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通过STPA方法构建系统控制模型,识别不安全控制行为(Unsafe Control Action, UCA)以及致因因素,找到管制员在调配飞行冲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差错行为;其次,基于CREAM扩展法对管制员的差错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管制员调配飞行冲突的人因失误概率。研究显示:使用该方法能够系统、全面地识别出管制员在调配飞行冲突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行为,进而计算管制员飞行冲突调配的人因失误概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预测管制员在飞行冲突调配过程中的人因失误概率及可靠性,为管制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空中交通管制员 飞行冲突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STPA) 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 人因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专业人才高质量就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亓红强 刘晓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3-1698,共6页
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乎学科发展和社会稳定。聚焦高校自动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环节,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提出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就业质量提升思路。同时,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二三”就业... 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关乎学科发展和社会稳定。聚焦高校自动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就业指导与服务环节,以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依据,提出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就业质量提升思路。同时,以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二三”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为例,阐述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就业实践新举措,以期为相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 高质量就业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就业指导工作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削弱产品来源国效应——产品信息呈现方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汪涛 张琴 +2 位作者 张辉 周玲 刘洪深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1-852,共12页
以元认知和双系统模式的心理学理论为背景,研究了分析式系统对来源国效应的削弱,检验了产品信息呈现方式对来源国效应的调节作用。三个研究说明,分析式系统的启动可以有效削弱来源国效应;特定的产品信息呈现方式所引起的消费者信息处理... 以元认知和双系统模式的心理学理论为背景,研究了分析式系统对来源国效应的削弱,检验了产品信息呈现方式对来源国效应的调节作用。三个研究说明,分析式系统的启动可以有效削弱来源国效应;特定的产品信息呈现方式所引起的消费者信息处理不流畅性感知会激发消费者的元认知困难,从而使他们在产品评价过程中主要依赖分析式系统,达到削弱来源国效应的目的;并不是所有能引起信息处理不流畅性的产品信息呈现方式都能削弱来源国效应,过于复杂的呈现方式由于给消费者带来过多认知负荷,反而不能成功启动分析系统,从而无法削弱产品来源国形象对消费者产品评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来源国形象 分析式系统 产品信息呈现方式 元认知 认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建言行为的情绪机制:一个新的探索视角 被引量:41
16
作者 傅强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4-282,共9页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并以情绪事件理论、情绪循环理论和情绪反馈理论为基础,结合情绪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员工情绪产生的几大来源,员工情绪对建言决策的影响,建言者的情绪对被建言者(建言对象)的情绪影响,员工建言被采纳与否等几个涉及情绪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构造了建言行为情绪机制模型;系统地揭示了整个建言行为链上伴随的情绪机制,并对恐惧、希望、心理安全、后悔等情绪对建言的影响作了示例分析。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言行为 情绪 认知加工 情绪事件理论 情绪循环理论 情绪反馈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学习中的认知心理学因素考察——来自梅耶(Mayer)的研究和实践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以宁 王永锋 孔得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5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对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学习的概念作了剖析,详细介绍了多媒体学习中的认知心理学因素,并着重介绍了梅耶(Mayer)有关多媒体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包括其认知心理学模型及设计实施原则。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多媒体学习 认知心理学 双码理论 梅耶 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查德·梅耶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80
18
作者 王建中 曾娜 郑旭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5-24,共10页
梅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证经验基础上的科学体系。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是理解多媒体学习的关键。双重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和主动加工假设是梅耶构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石,也是整个多媒体学习科... 梅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实证经验基础上的科学体系。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是理解多媒体学习的关键。双重通道假设、容量有限假设和主动加工假设是梅耶构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石,也是整个多媒体学习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这三大假设赖以成立的理论前提正是双重编码理论、工作记忆模型、生成学习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由此构成了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基础。具体而言,双重编码理论和工作记忆模型为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构建提供了关键概念与元素;生成学习理论则为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构建提供了基本的解释性框架;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正是由这些关键概念、元素和解释性框架整合而成;而认知负荷理论则以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为基础,进而为多媒体教学的系列设计原理提供了关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学习 理论基础 双重编码 工作记忆 生成学习 认知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性消费与实物性消费的双加工理论模型:现象、机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斌 卫海英 +2 位作者 李爱梅 李方君 陈晓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1-769,共9页
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重要阶段,如何快乐消费——如何花钱"购买"幸福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相比实物性消费,消费者从体验性消费(如旅行)得到的快乐体验更好更持久。而且... 当前我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重要阶段,如何快乐消费——如何花钱"购买"幸福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相比实物性消费,消费者从体验性消费(如旅行)得到的快乐体验更好更持久。而且金钱启动与时间启动会激活"经济价值最大化"与"情感效用最大化"这两种不同思维定势,进而影响行为决策。基于此,本项目从双加工理论视角出发,结合行为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从"消费行为-认知加工-脑神经基础"三个层次,深入揭示消费决策双认知加工现象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阐明金钱、时间、消费与幸福间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性消费 实物性消费 双加工理论 金钱启动 时间启动 心理定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伪善的心理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17
20
作者 沈汪兵 刘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5-756,共12页
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是对道德知行脱离进行反思的产物,反映了道德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四个理论来对道德伪善产生缘由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机制... 道德伪善(moral hypocrisy)是对道德知行脱离进行反思的产物,反映了道德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影响理论和双加工理论四个理论来对道德伪善产生缘由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产生机制进行了阐述。为了避免道德伪善的消极效应与不良后果,进一步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来探讨了道德伪善的影响因素。考虑到现实生活中过分强调道德伪善的负面价值,研究积极地审视了道德伪善在诱导认知失调、塑造和培养亲社会行为以及促进组织发展等领域的应用。未来研究需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反应时和内隐测量技术来对道德伪善进行本土化和跨文化研究,并对其应用性开展更深入和系统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伪善 认知失调理论 道德判断 双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