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SINE软件包中子动力学程序KIND的点堆动力学模块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苏 余慧 +1 位作者 陈义学 刘占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302-308,共7页
围绕实现点堆动力学程序工程化设计的问题,简介了COSINE软件包的点堆动力学计算模块。关于点堆算法的选取,本文对比了显式方法和去刚性算法计算各种典型瞬态问题的结果。结果表明,上述两种算法能充分满足设计可靠性的要求。关于反应性... 围绕实现点堆动力学程序工程化设计的问题,简介了COSINE软件包的点堆动力学计算模块。关于点堆算法的选取,本文对比了显式方法和去刚性算法计算各种典型瞬态问题的结果。结果表明,上述两种算法能充分满足设计可靠性的要求。关于反应性模型的设计,本文简介了全面覆盖各种反应性引入形式和反馈形式的设计思想。此外,还简介了本模块内置的热工模型。本文点堆动力学模块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INE软件包 kind程序 点堆动力学模块 工程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SINE软件包中子动力学程序KIND的设计与开发
2
作者 余慧 王苏 +2 位作者 刘占权 王常辉 陈义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318-322,共5页
中子动力学程序KIND是COSINE软件包的一部分,它基于堆芯物理分析程序CORE,用于反应堆物理设计中的瞬态计算与事故分析。KIND包含了点堆和时空动力学两种计算模式,能模拟从零维到三维的压水堆堆芯。本文简单介绍了KIND程序的基本设计思想... 中子动力学程序KIND是COSINE软件包的一部分,它基于堆芯物理分析程序CORE,用于反应堆物理设计中的瞬态计算与事故分析。KIND包含了点堆和时空动力学两种计算模式,能模拟从零维到三维的压水堆堆芯。本文简单介绍了KIND程序的基本设计思想,包括程序架构、理论模型、开发规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INE软件包 kind 点堆动力学 时空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3D点云的高陡斜坡岩体结构特征
3
作者 宋琨 仪政 宋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岩体结构控制着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但传统的结构面信息调查方法存在危险性高、难度大的缺陷。为安全、高效地获取斜坡岩体结构信息,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开展高陡岩质斜坡的测量,构建斜坡岩体的3D点云模型,识别结构面的产状、间距、... 岩体结构控制着岩质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但传统的结构面信息调查方法存在危险性高、难度大的缺陷。为安全、高效地获取斜坡岩体结构信息,利用无人机摄影技术开展高陡岩质斜坡的测量,构建斜坡岩体的3D点云模型,识别结构面的产状、间距、迹长等岩体结构信息。对湖北秭归卡门子湾滑坡区调查验证,斜坡共发育6组优势结构面,平均间距为0.46~1.01 m,平均迹长为0.82~12.57 m;无人机3D点云获取的岩体结构信息精度满足要求,方法高效、可行;获得的岩体结构信息为斜坡岩体结构模型建立和稳定性评价等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斜坡 无人机点云 结构面产状 结构面间距 结构面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共模电压抑制与中性点电压平衡的T型三电平逆变器DPWM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叶少茜 张希 朱翀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为提升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可靠性与效率,提出1种可抑制共模电压的非连续脉宽调制RCVDPWM(reduced-common-mode-voltage pulse width modulation)策略,同时能够降低开关损耗。根据T型三电平拓扑开关序列对共模电压作用机理,总结出5种实现... 为提升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可靠性与效率,提出1种可抑制共模电压的非连续脉宽调制RCVDPWM(reduced-common-mode-voltage pulse width modulation)策略,同时能够降低开关损耗。根据T型三电平拓扑开关序列对共模电压作用机理,总结出5种实现共模电压抑制的非连续脉宽调制DPWM(discontinuous pulse width modulation)钳位方式。分析表明,在任意调制度和相角下,至少存在1种实现共模电压抑制的钳位方式。对于部分相角区间存在的多种钳位方式,优先选取电流绝对值最大相的开关管进行钳位,以降低开关损耗。同时,所提RCVDPWM策略可保证中性点电压直流分量为0,具有中性点自平衡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RCVDPWM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连续脉宽调制 开关损耗 共模电压 中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钳位方式切换的Vienna整流器载波断续脉冲宽度调制策略
5
作者 张志坚 张国强 +4 位作者 李斌兴 王奇维 丁大尉 王高林 徐殿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02-3212,I0022,共12页
当Vienna整流器工作在直流电压不平衡条件下时,传统载波断续脉宽调制(carried-based discontinuous pulse-width modulation,CB-DPWM)会增加输入电流谐波和中点电压波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钳位方式切换的CB-DPWM策略。为了... 当Vienna整流器工作在直流电压不平衡条件下时,传统载波断续脉宽调制(carried-based discontinuous pulse-width modulation,CB-DPWM)会增加输入电流谐波和中点电压波动。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钳位方式切换的CB-DPWM策略。为了减小输入电流谐波,根据变化的电压矢量对子区域和零序分量进行重新划分和计算。据此,建立统一的CB-DPWM调制波,分析可运行区域,得到直流电压不平衡度和可运行区域成反比的结论。结合中点电流分析不同钳位方式对中点电压大小的影响,并根据直流电压不平衡度的大小实时切换钳位方式,从而有效地减小中点电压波动。通过钳位区域判断和优化开关序列,减少切换钳位方式引入的开关动作,提高了Vienna整流器效率。最后,在Vienna整流器实验平台上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直流电压不平衡 电流谐波 中点电压波动 载波断续脉宽调制 开关序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点理论在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中的应用
6
作者 秦锐珍 周文学 曹美丽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1-841,共11页
用临界点理论和变分法研究Banach空间中带Sturm-Liouville边值条件的Caputo型分数阶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通过定义适当的分数阶导数空间,将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转化为寻找定义在某个空间上对应泛函的临界点,得到了该边值问... 用临界点理论和变分法研究Banach空间中带Sturm-Liouville边值条件的Caputo型分数阶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通过定义适当的分数阶导数空间,将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转化为寻找定义在某个空间上对应泛函的临界点,得到了该边值问题存在一系列无界的广义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rm-Liouville边值条件 临界点理论 变分法 不连续分数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转点的右端不连续奇摄动边值问题
7
作者 帅欣 倪明康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0-489,共20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转点的右端不连续二阶半线性奇摄动边值问题解的渐近性.首先,在间断处将原问题分为左右两个问题,通过修正左问题退化问题的正则化方程,提高了左问题渐近解的精度,并利用Nagumo定理证明了左问题光滑解的存在性.其次,证明... 研究了一类具有转点的右端不连续二阶半线性奇摄动边值问题解的渐近性.首先,在间断处将原问题分为左右两个问题,通过修正左问题退化问题的正则化方程,提高了左问题渐近解的精度,并利用Nagumo定理证明了左问题光滑解的存在性.其次,证明了右问题具有空间对照结构的解,并通过在间断点的光滑缝接,得到了原问题的渐近解.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摄动 边值问题 转点 右端不连续 空间对照 渐近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赵军龙 谭成仟 +1 位作者 李娜 李庆春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90-94,共5页
为了研究测井曲线小波变换用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方法效果,从小波系数模极值点、过零点与信号突变点数学关系出发,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对测井曲线划分不同级别层序的要求,探讨了测井小波变换最佳分解级次和适于测井曲线分层... 为了研究测井曲线小波变换用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方法效果,从小波系数模极值点、过零点与信号突变点数学关系出发,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对测井曲线划分不同级别层序的要求,探讨了测井小波变换最佳分解级次和适于测井曲线分层的小波函数选择,以一取心率高钻孔为例,用2种小波函数对4种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和高分辨率地层界面解译。研究表明,选择恰当窗宽小波函数决定测井曲线小波分层精度,测井数据sym 6小波分解的小层界面划分效果要稍好于db 4小波;GR、RT曲线正则性小波分解可以很好地满足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要求;测井曲线小波分层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系数模 过零点 突变点 高分辨率层序 分层 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太阳总辐射月总量资料的均一性检验及订正 被引量:35
9
作者 鞠晓慧 屠其璞 李庆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6-341,共6页
采用建站在30 a以上的月总辐射资料,以相关性最好的月份为代表月份,以经过均一性检验的日照资料为参考序列,用Potter法进行总辐射资料的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存在1个或2个间断点的测站占总数的58.6%;无间断点的测站占总数的34.3%。出... 采用建站在30 a以上的月总辐射资料,以相关性最好的月份为代表月份,以经过均一性检验的日照资料为参考序列,用Potter法进行总辐射资料的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存在1个或2个间断点的测站占总数的58.6%;无间断点的测站占总数的34.3%。出现间断点的年份以20世纪70年代最多,其次是90年代。90年代初全国辐射仪器的换型对辐射资料没有普遍明显的影响。最后用回归法对存在间断点的绝大多数测站进行了均一性订正,订正后辐射和日照的年平均相关系数普遍增大,平均增大近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一性检验 Potter法 间断点 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薛秋池 赵其华 何云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51-1356,共6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日益完善,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但在传统的结构面网络模拟中,随机生成的结构面一直未能很好表现出结构面间距的概率分布模型。针对这一点,对随机结构面中心点的生成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日益完善,被广泛的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但在传统的结构面网络模拟中,随机生成的结构面一直未能很好表现出结构面间距的概率分布模型。针对这一点,对随机结构面中心点的生成方式进行了改进,使随机结构面在模拟区内反应出结构面间距的概率分布模型。改进方法使结构面网络模型具有更强的不均匀性,更符合自然状态中结构面的分布形态。改进方法还可以通过控制随机结构面中心点的分布形式来控制模拟区结构面的分布形态,再结合工程实际可以让结构面网络模型更接近其实际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网络模拟 结构面中心点坐标 圆形产生区 岩体质量指标(RQ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中点电位平衡可降低损耗的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被引量:34
11
作者 刘斌 黄凯伦 +1 位作者 伍家驹 李俊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6-202,共7页
对中点钳位式(NPC)三电平逆变器降低开关损耗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不连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法,在单位功率因数下实现大电流不开关原则,较大程度的降低开关损耗。另外由于中点电位平衡是三电平NPC的固有问题,基于不连续S... 对中点钳位式(NPC)三电平逆变器降低开关损耗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的不连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方法,在单位功率因数下实现大电流不开关原则,较大程度的降低开关损耗。另外由于中点电位平衡是三电平NPC的固有问题,基于不连续SVPWM,提出一种滞环控制策略,通过切换矢量序列方式控制中点电位平衡。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新型调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0/1 开关损耗 中点电位 不连续SVPWM 三电平NPC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式缓冲器阻抗特性在列车纵向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齐朝晖 黄志浩 孔宪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32,共6页
缓冲器的动力学特性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传统缓冲器的阻抗特性曲线未能完整描述阻抗力与缓冲器行程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并且存在间断点。在列车纵向动力学应用中,引起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以摩擦式缓冲器为研究对... 缓冲器的动力学特性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传统缓冲器的阻抗特性曲线未能完整描述阻抗力与缓冲器行程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并且存在间断点。在列车纵向动力学应用中,引起很多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以摩擦式缓冲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接触力学方法,给出阻抗力与缓冲器行程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根据处理静摩擦开关效应的相关理论,提出一种处理阻抗力曲线间断点的实用方法。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器 阻抗特性 间断点 静摩擦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对齐技术的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求取 被引量:8
13
作者 葛云峰 陈勇 +4 位作者 王亮清 霍少磊 王昌硕 夏丁 钟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85-3393,共9页
为了更好地描述岩体结构面的吻合程度,引入点云数据对齐技术,计算获得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参数(JMC3D)。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岩体结构面上下盘点云数据,基于迭代最近算法(ICP),将结构面参考面和测试面点云数据统一到全局坐标系... 为了更好地描述岩体结构面的吻合程度,引入点云数据对齐技术,计算获得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参数(JMC3D)。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岩体结构面上下盘点云数据,基于迭代最近算法(ICP),将结构面参考面和测试面点云数据统一到全局坐标系中并实现对齐,计算对齐后的测试面与参考面之间的Z坐标高差;然后,将高差位于对齐误差区间的点云数据作为吻合部分予以定量化,计算岩体结构面上下盘吻合面积百分比,从而获取三维吻合度参数。最后,根据JRC-JMC模型公式求取岩体结构面剪切强度,与室内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进行方法验证。4组试验对比结果误差分别为7.38%、3.21%、9.03%、10.02%,表明基于点云数据对齐技术求取的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进一步印证岩体结构面三维吻合度与剪切强度之间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结构面 点云数据对齐技术 三维吻合度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DBSCAN算法的岩体结构面产状识别及分组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述红 魏崴 +1 位作者 陈浩 尹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8-896,共9页
精准获取岩体结构面的产状信息是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工作的首要和关键步骤.针对基本DBSCAN算法在处理点云数据时存在聚类判据不足、参数敏感性较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点云附加属性扩展聚类判据的HDBSCAN算法,旨在提高算法聚类的准确性及... 精准获取岩体结构面的产状信息是进行岩体稳定性分析工作的首要和关键步骤.针对基本DBSCAN算法在处理点云数据时存在聚类判据不足、参数敏感性较强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点云附加属性扩展聚类判据的HDBSCAN算法,旨在提高算法聚类的准确性及鲁棒性.同时,基于点云的颜色及密度属性实现了对自然状态下非全裸露岩体研究区域的分割和提取,减少非岩体结构面点云对结构面产状识别和分组的影响.将该方法应用于大石洞灰岩矿某一典型覆土岩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剔除非目标点云数据,同时结构面产状提取和优势分组结果令人满意.与人工测量结构面产状方法相比,最大相对误差小于0.59%,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测量 三维点云处理 结构面产状识别 结构面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成藏及分布序列的连续聚集和非连续聚集 被引量:18
15
作者 聂海宽 张金川 +2 位作者 薛会 龙鹏宇 王广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4,共6页
随着勘探的深入、科技的发展,诸如煤层气、页岩油气、根缘油气及水溶气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逐步被勘探开发。按照聚集类型可将其划分为"源端元"及其附近的连续聚集和"储端元"及其附近的非连续聚集,分别形成非常规油... 随着勘探的深入、科技的发展,诸如煤层气、页岩油气、根缘油气及水溶气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逐步被勘探开发。按照聚集类型可将其划分为"源端元"及其附近的连续聚集和"储端元"及其附近的非连续聚集,分别形成非常规油气藏和常规油气藏,并包含了中间多种类型的过渡油气藏,兼或具有两种聚集特征。为此,在对油气成藏和分布序列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上述两种聚集类型形成的油气藏种类、分布和特征等,以期对油气藏分类和勘探决策提供参考。结论认为:非常规油气藏和常规油气藏在理想盆地成藏和分布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序列,平面上从盆地中心向边缘、剖面上从深部向浅部依次形成煤层气藏、页岩油气藏、根缘油气藏、水溶气藏、常规油气藏等;在源储关系(静态因素)、运移特征(动态因素)及油气赋存状态上呈有规律的变化;伴随着构造、温压、生烃量、运聚、储集等地质条件的变化,连续聚集和非连续聚集的油气藏可以相互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分布序列 连续聚集 非连续聚集 成藏(聚集)机理 运聚特征 油气赋存状态 甜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性传播聚类与主成分分析的断层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雷 肖创柏 +2 位作者 禹晶 王真理 李学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26-833,共8页
针对现有自动地震断层识别方法所存在的精度低、耗时较长及不能获得量化的断层识别结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性传播聚类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地震断层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连通区域标注方法确定地震层... 针对现有自动地震断层识别方法所存在的精度低、耗时较长及不能获得量化的断层识别结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性传播聚类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地震断层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连通区域标注方法确定地震层位的不连续点。然后,利用相似性传播聚类算法对层位不连续点进行聚类,每一类不连续点可以确定一条断层,以此可获得断层的数量和每个类别的聚类中心。最后,基于PCA方法计算出每一类层位不连续点的主方向,将沿着主方向且经过相应聚类中心的线段作为断层。基于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将文中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了对比,在峰值信噪比、均方误差、时间消耗和断层条数符合率等方面彰显了文中方法的合理性,并可对断层进行"量化"解释,在地震勘探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识别方法 连通区域 不连续点 相似性传播聚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具校直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弓海霞 闫通海 王进礼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16-119,共4页
针对怎样校直永久性弯曲变形的油井钻具进行了理论研究 .对于这种专用的、尺寸大且要求校直精度高的管材 ,运用弹塑性理论建立了其压点式反弯校直数学模型 ,提出了一种精度较高的校直压下量的确定方法 .实例表明用本方法分析与计算钻具... 针对怎样校直永久性弯曲变形的油井钻具进行了理论研究 .对于这种专用的、尺寸大且要求校直精度高的管材 ,运用弹塑性理论建立了其压点式反弯校直数学模型 ,提出了一种精度较高的校直压下量的确定方法 .实例表明用本方法分析与计算钻具校直过程中的参数有效可行 .且计算速度快 ,满足全自动压点式液压校直机的需要 .在实际应用中 ,可按此方法建立不同型号的钻具校直参数数据库 ,实现自动校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具 压点式反弯校直 弹塑性 压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半无限压电杆的广义的热冲击问题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天虎 田晓耕 沈亚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5,共8页
采用具有两个热松弛时间的G-L广义热弹性理论,研究了一维半无限长压电杆在其端部受到热冲击时的边值问题.借助于拉普拉斯正、反变换技术,在所考虑时间非常短的情况下,对问题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位移及温度分布的近似解析解,发现位移及温... 采用具有两个热松弛时间的G-L广义热弹性理论,研究了一维半无限长压电杆在其端部受到热冲击时的边值问题.借助于拉普拉斯正、反变换技术,在所考虑时间非常短的情况下,对问题进行了求解,得到了位移及温度分布的近似解析解,发现位移及温度分布中分别存在两个阶跃点,并通过数值计算,把温度的分布规律用图形反映了出来.从温度的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当任何x的值大于第二个阶跃点的位置值时,温度值都是零,也即在当前所给定的时刻,热以波的形式沿压电杆仅传播到了第二阶跃点的位置,而在第二个阶跃点之后,压电杆上的温度分布保持初始温度;给定不同时刻,热波波前的位置也将相应的在压电杆上移动,也即热波波前在压电杆上的位置随考虑时刻不同而不同.这与经典的热传导是完全不同的,它说明热是以波的形式以有限的速度、而不是以无限的速度在介质中进行传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半无限压电杆 热冲击 压电材料 G-L广义热弹性理论 热松驰时间 拉普拉斯变换 阶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界不连续误差对GNSS载波相位频率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向波 郭际 +2 位作者 胡永辉 赵当丽 武建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1-377,共7页
为分析日界不连续误差对GNSS载波相位频率传递的影响,采用MGEX/BIPM并址站10 d的GPS/BDS观测数据进行PPP测站钟差解算,在分析测站钟差估计结果日界不连续误差统计特性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研究日界不连续误差对两地时钟... 为分析日界不连续误差对GNSS载波相位频率传递的影响,采用MGEX/BIPM并址站10 d的GPS/BDS观测数据进行PPP测站钟差解算,在分析测站钟差估计结果日界不连续误差统计特性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研究日界不连续误差对两地时钟相对频率偏差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界不连续误差基本服从高斯分布,导致两地时钟相对频率偏差估计结果在相邻批单元边界处出现偏移,难以准确估计总时段中相对频率偏差,严重影响两地时钟频率比对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PPP 载波相位时间传递 日界不连续 相对频率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间断非线性的微分方程之正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俊禹 郑大伟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7-20,共4页
证明了二阶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u"+P(t)f(u)=0,αu(0)-βu'(0)-βu'(0)=γ'(1)+δu'(1)=0至小存在一个正解,只要f(u)于两个端点u=0和u=+∞处同时是超线性的或者是次线性的.这... 证明了二阶微分方程两点边值问题u"+P(t)f(u)=0,αu(0)-βu'(0)-βu'(0)=γ'(1)+δu'(1)=0至小存在一个正解,只要f(u)于两个端点u=0和u=+∞处同时是超线性的或者是次线性的.这里所采用的条件容许f(u)具有第一类的间断点,同时也容许p(t)在[0,1]的某些子区间上恒为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点边值问题 正解 存在性 非线性 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