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内涵机理、发展困境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鹏 郭玉禄 +2 位作者 闫超 周淇丰 郭晗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5,110,共16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数智时代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于驱动体育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探讨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围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新质生产力作为数智时代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于驱动体育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探讨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围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政府市场作用、科技创新保障、数据要素配置、体育组织协同、科教人才保障等发展困境,应充分发挥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资料、科技创新、数据要素、组织生态各方面的效能,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科创制度改革,不断加强体育数据要素的合理配置,推进科教人才协同化发展,基于全球视野构建体育生态系统,进而依托新质生产力不断驱动体育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实体经济 体育数字经济 深度融合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驱动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杰长 张雅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6,共15页
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是实数融合的重要内涵,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场景是释放数字技术赋能效应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为实数融合阶段转变提供了强劲动力。实体经济为数字技术提供了丰... 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是实数融合的重要内涵,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场景是释放数字技术赋能效应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为实数融合阶段转变提供了强劲动力。实体经济为数字技术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数字技术催生了数字场景等突破物理场景局限的新兴场景,基于场景的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够有效推动和实现实数融合,场景驱动成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新的重要模式。从具体实践看,新型工业化、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与算法算力、产业元宇宙等是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以数字技术核心技术群为重点的成果转化与创新应用成为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进一步深度融合,需要加速完善要素体系、产业体系、生态体系和治理体系等支撑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底层技术创新突破与深入应用,创新数字技术在实体经济的应用场景,探索构建数字场景等虚实共生场景,促进相关主体“全面连接”和价值共创,实现实体经济和数字技术双向赋能、互促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数字技术 实数融合 场景驱动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群创新与演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夏杰长 陶鸠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共12页
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产业集群对地理集聚的依赖,企业可以通过远程协作和虚拟网络参与集群活动,实现跨越地理边界的协同创新,形成数字产业集群这一新兴产业生态系统。但数字产业集群在学理上并没有被充分地探讨,不同类型的数... 数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产业集群对地理集聚的依赖,企业可以通过远程协作和虚拟网络参与集群活动,实现跨越地理边界的协同创新,形成数字产业集群这一新兴产业生态系统。但数字产业集群在学理上并没有被充分地探讨,不同类型的数字产业集群在演化路径和竞争优势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数字产业集群分为产业数字化集群和数字产业化集群两类,分析这两类集群在核心企业与主导逻辑、平台镜像映现方式、创新网络结构特征、数据要素创造价值方式等关键演化要素上的差异,并从创新过程的视角尝试构建不同类型数字产业集群的差异化演化路径。其中,产业数字化集群的演化以渐进式的数字赋能为主,经历了从基础数字化阶段的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到多元创新阶段的跨行业协作,再到生态系统构建阶段的全球化整合与生态稳定,展现了传统产业在技术驱动下稳步提升的特点。数字产业化集群则呈现更强的动态性和非线性,其演化路径从数字平台的搭建到动态创新,再到生态系统优化,充分体现了平台经济和网络效应的主导作用。基于数字产业集群差异化演化路径,本文提出了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核心企业及实施差异化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政策等促进数字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对厘清数字产业集群内涵、促进数字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和优化相关支持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集群 集群创新 集群演化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任保平 张公娇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5,共16页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着力点,而数字经济是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数字经济正通过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平台与数字治理四个维度重构生产函数,为实体经济突破传统增长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着力点,而数字经济是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数字经济正通过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平台与数字治理四个维度重构生产函数,为实体经济突破传统增长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动能。在此基础上,以“企业转型—产业协同—治理升级—生态融合”为理论框架,系统性揭示数字经济在驱动新型实体企业培育、产业链融通创新、治理体系现代化及数实生态系统构建中的乘数效应。鉴于当前发展所面临的技术转化阻滞、产业协同耗散、制度适配滞后与生态脆弱性等现实挑战,需同步推进技术创新穿透、产业治理重构、制度弹性增强和生态韧性培育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在技术创新穿透方面,要推动数据要素驱动下的企业能力再造。在产业治理重构方面,实现平台生态优化与价值链的协同。在制度弹性增强方面,促进数字鸿沟弥合与治理适应性变革。在生态韧性培育方面,形成技术自主与价值均衡的双重进化。这种四位一体的路径既为实体经济“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保障,又为实体经济“质的有效提升”提供实践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数实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再测算——来自融合深度的新发现 被引量:4
5
作者 钞小静 王意萱 王宸威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共10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之一。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协调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及单一指标法测算中国数实融合深度,无法做到对数实融合系统、全面的表征。文章基于数实融合的理论逻辑,从数字经济实体...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之一。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协调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及单一指标法测算中国数实融合深度,无法做到对数实融合系统、全面的表征。文章基于数实融合的理论逻辑,从数字经济实体化与实体经济数字化两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TOPSIS”法测度2012—2023年中国整体与省域的数实融合深度,并利用“投影寻踪-模拟退火”法等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用Dagum基尼系数法、Kernel密度估计法等方法刻画其区域差异与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中国数实融合程度总体呈现不断深化的趋势,特别是2017年以后融合程度显著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水平与整体数实融合程度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而数字经济实体化水平则在2019年以后出现跨越式增长;中国七大区域数实融合深度的差异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且总体差异的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各省份的数实融合发展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地理依存性,数实融合水平总体上向上转移的概率高于向下转移的概率,且低水平省份更易受邻接省份数实融合水平的影响发生向上“跃迁”。这些结论可以为加快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数据参考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技术—经济范式 数字经济实体化 实体经济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作用机理与创新路径 被引量:7
6
作者 景安磊 朱元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4,共7页
数字技术是开辟产教融合新赛道和塑造产教融合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拓宽应用场景、链接政校企多方主体、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融合发展模式等,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的广度、协同度、精度和深度。我国在数字技术推进产教... 数字技术是开辟产教融合新赛道和塑造产教融合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拓宽应用场景、链接政校企多方主体、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创新融合发展模式等,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的广度、协同度、精度和深度。我国在数字技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进程中,仍面临数字应用场景不足、数字主体联动不够、数字资源配置匮乏、数字融合模式待突破的现实挑战。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作用,需要拓宽数字场景,实现建设应用智能化更迭;统筹数字主体,推动要素力量协同化发展;加大优化数字资源供给,促进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产教融合数字模式,打造多元化发展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教深度融合 作用机理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技术融合与企业韧性——兼论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磊 王慧新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8,共11页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各种不确定性环境中提升企业韧性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3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探究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实数技术融合能显著提升企业韧性。主要通...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各种不确定性环境中提升企业韧性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10~2023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探究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实数技术融合能显著提升企业韧性。主要通过提升劳动力技能和薪资水平,打破行业壁垒和降低顾客集中度,从而提升企业韧性;(2)环境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3)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非两职合一、融资约束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中,实数技术融合对企业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为推进实数技术融合,提升企业韧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融合 企业韧性 劳动力结构升级 行业集中度 实体经济 环境不确定性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邝嫦娥 狄亚轩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9,共14页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能通过绿色技术进步、产业多样化集聚和劳动力配置优化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对成渝城市群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最大,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最小。研究结论为数实融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城市群及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耦合协调模型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
9
作者 杨永生 雷洪博 李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5,共13页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对推进我国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对实现城乡经济融合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经...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对推进我国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的传导机制与空间效应,对实现城乡经济融合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科技创新在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我国东北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作用不显著,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作用明显;数字经济对城乡经济融合存在显著“边际效应递增”的促进作用,政府治理能力调节了这一作用;数字经济对邻近地区城乡经济融合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并且其作用高于对本地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基于此,政府应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村人力资本提升渠道、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扎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助推城乡经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融合 科技创新 空间效应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张慧 孙乾 孟纹羽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文章基于2013—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东向西呈现从高到低的... 文章基于2013—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东向西呈现从高到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该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创新的机制作用显著。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显著“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绿色经济效率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数实融合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11
作者 许军 李晓敏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16,共6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释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关系的基础上,选取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新质生产... 新质生产力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释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关系的基础上,选取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直接效应以及数实融合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胡焕庸线”东南地区、高市场化地区及高科技水平地区,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效果更为显著。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实融合可正向调节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数实融合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融合背景下“中华老字号”服务创新实现高绩效的组态路径
12
作者 郭会斌 刘雅慧 鲍晓宁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108,共11页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战略。在实数融合对服务型“中华老字号”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服务创新实现高绩效的有效路径。以20家“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为研究样本,运... “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战略。在实数融合对服务型“中华老字号”带来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是服务创新实现高绩效的有效路径。以20家“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管理者认知和管理者大数据能力协同影响服务创新高绩效的机理。研究发现:第一,中华老字号服务创新的高绩效受管理者认知、大数据能力的共同影响。第二,存在三条导致高绩效的组态路径,即认知驱动型、员工驱动型和场景驱动型。第三,在所有组态路径中,管理者消费场景认知是核心条件,发挥着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扩展了经典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解释域,揭示了“中华老字号”服务创新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创新 实数融合 管理者认知 大数据能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与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关系探讨
13
作者 马振红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192,共5页
加强数实融合是实现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驱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文章以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饲料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机制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实融合与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 加强数实融合是实现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驱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文章以2012—2023年沪深A股上市饲料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机制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实融合与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实融合能够显著促进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实融合可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正向影响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数实融合对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对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文章提出稳步推进数实融合发展、深化技术创新渗透作用与差异化落实地区协同发展方案的建议,以期为推动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饲料企业 数实融合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绿色技术创新赋能效应
14
作者 郭捷 陈乐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3,共8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战略方向,数字产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选取2004-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战略方向,数字产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已成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力。选取2004-2023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关系;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通过创新要素集聚和创新要素配置两条路径,即“集聚-配置”双重驱动路径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产业协同集聚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更为显著;同时,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对周边地区呈现先减后增的正“U”型关系。研究结论为我国数实产业融合和协同集聚,推动企业绿色技术水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绿色技术创新 创新要素配置 创新要素集聚 数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数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贾品荣 王蔚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45,共7页
实数融合推动生产力由传统增长路径转向质效并重的数字驱动型,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和驱动力。选取我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区域实数融合程度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探究二者之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数... 实数融合推动生产力由传统增长路径转向质效并重的数字驱动型,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环节和驱动力。选取我国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测度区域实数融合程度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并探究二者之间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数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实数融合程度每提升1%,新质生产力会增长0.52%。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实数融合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实数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未来应进一步聚焦实数融合的核心驱动作用,鼓励高水平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增长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数融合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基于企业“技术—数据”双重驱动的分析
16
作者 李豫新 金笑颖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8,共16页
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关乎国家产业安全、经济稳定以及国际竞争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统筹发展与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提升制造业产业链... 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关乎国家产业安全、经济稳定以及国际竞争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统筹发展与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关键路径。以2011—2022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双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究数实融合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数字技术融合与数据要素循环是重要驱动力。机制分析表明,数实融合通过增强信息联通、优化资源配置和构建网状结构强化制造业产业链的抵抗力与恢复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民营企业、产品经营多元化企业、处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企业以及位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数实融合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短期内数实融合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但长期来看能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的经济激励作用。为此,应聚焦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数字技术向薄弱环节渗透,建立统一数据交易平台,破解信息孤岛,强化制造业技术迭代与数据循环能力;构建柔性产业协同网络,优化制造业产业链布局,形成分布式、弹性化的网状生产体系;通过差异化政策降低制造业中小企业转型门槛,推动链主企业引领行业级数字平台建设;健全“长短结合”的保障机制,完善风险监测与补偿体系,确保数实融合的持续推进,系统性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制造业 产业链韧性 数字技术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张平淡 郝时雨 林琳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发现,数实融合有效推动了碳排放强度下降,也能有效抑制碳排放总量,发挥了显著的降碳效应...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发现,数实融合有效推动了碳排放强度下降,也能有效抑制碳排放总量,发挥了显著的降碳效应。不过,这种效应存在基于工业化和数字化两个维度的异质性。进一步,从要素配置优化、技术创新两个角度揭示了数实融合发挥降碳效应的作用机制,可以观察到数实融合能够强化资本能源投入比、改善能源效率,还能带动研发投入,扩大专利产出,甚至还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拓展分析发现,政府对节能降碳的关注能有效放大数实融合的降碳效应。因此,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双碳”目标 数字经济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何以赋能国内价值链循环
18
作者 霍春辉 卞圣凯 吕梦晓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共15页
数实融合对构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产业关联理论,从韧性视角创新性揭示数实融合对国内价值链循环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优化国内价值链循环结构,促进地区与域外... 数实融合对构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产业关联理论,从韧性视角创新性揭示数实融合对国内价值链循环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优化国内价值链循环结构,促进地区与域外增加值贸易的协调联动。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通过固链、补链、延链、强链四个层面增强价值链韧性,进而打通国内价值链循环堵点。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实融合更能促进高全要素生产率和高市场一体化地区的增加值供给份额增长,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统一大市场建设均有助于增强国内价值链循环的主体地位;数实融合有助于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助推内陆地区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上述结论表明,应围绕价值链固链、补链、延链、强链来创新与发展数实融合政策,增强国内价值链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价值链韧性 国内价值链循环 统一大市场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史歌 任保平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1,共12页
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 从稳链、强链、增链三方面阐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13-2022年我国实数融合度和产业链韧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的作用机制和区域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程度持续深化,通过提升企业网络协作效率、丰富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其中对增链力和强链力的影响效应更强。东部地区实数融合对稳链力、强链力和增链力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部地区实数融合对强链力和增链力的提升效果更强;西部地区实数融合则对产业链韧性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弱。据此,应健全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缩小实数融合的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创新协作和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实数融合 产业链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石玉堂 王晓丹 周十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55,共20页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微观视角采用中国企业专利信息测度企业数实产业技术融合行为,将专利信息与上市公司数据相匹配,系统考察数实融合对于企...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微观视角采用中国企业专利信息测度企业数实产业技术融合行为,将专利信息与上市公司数据相匹配,系统考察数实融合对于企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实融合显著提升了就业规模,并推动就业结构优化升级。机制研究表明,生产率效应与成本效应是数实融合提升就业规模的内在机制,质量提升效应与创新驱动效应是促进就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机制。从内部特征与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高知识产权保护及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地区,数实融合的“稳就业”效应更为明显。拓展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及数据要素驱动业均有助于发挥稳就业效应,但数字产品制造业没有显著影响。通过揭示数实融合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微观经济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为促进劳动力就业新路径探索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加快数实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就业效应 就业规模 就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