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构建及效能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丽敏 岳秀丽 何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0,共13页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构建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模式,并开展了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究。在教学场景效能研究方面,研究过程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分析数据。为验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研究对学习者心流体验相关数据、心理唤醒状态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三种方法互为验证,证明全场景教学环境对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文章也分析了该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 课程思政 具身理论 全场景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4
2
作者 周月华 郝晓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0,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依据,要从唯物史观的学理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功能、技术支持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和环境营造功能,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构建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培养体系、打造政产学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路径,加强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形象的塑造与实现 被引量:2
3
作者 唐克军 夏春秋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3,共5页
教育家精神为塑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良好形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它有助于锚定思政课教师个体发展的精神目标,凝练思政课教师典型榜样的精神标识,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动力。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 教育家精神为塑造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良好形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它有助于锚定思政课教师个体发展的精神目标,凝练思政课教师典型榜样的精神标识,增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动力。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形象塑造的方式,可以从信念锻造、德性涵养、为学恪守、人格熏陶四个方面把握,淬炼高校思政课教师深邃远识的政治底蕴,陶冶以身垂范的道德情操,秉持求真至诚的治学风范,形塑浸润人心的独特魅力。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形象的塑造,应强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想信念,塑造政治形象;注重榜样示范,关照道德品质;坚持问题导向,匡正治学作风;激发内生动力,增强人格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 思政课教师 形象塑造 理想信念 榜样示范 问题导向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契机、隐忧及进路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俊芳 白玲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4,共9页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 在人机共存的数智化时代,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既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数智技术以数据驱动、算法主导、模型建构以及算力保障为技术基底,深刻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从赋能维度看,数智技术驱动思政教育资源供给配置精准化、教育叙事样态感性具象化以及教育评价反馈体系智能化,极大提升了高校思政引领力建设的精度、温度和效度。然而,“技术政治互嵌”“技术资本合谋”“技术主义裹挟”以及“技术鸿沟扩大”等风险隐忧相伴而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引领力、思想文化价值引领力、人文关怀感召引领力以及铸魂育人目标引领力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高校应当通过夯实政治根基、规制资本逻辑、袪魅技术应用以及弥合技术鸿沟等措施以道御术,使数智技术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引领力的“有效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高校思政引领力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延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49,共5页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科学引导,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守好阵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内容建设;适应形势,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注重安全,以法治思维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培外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引导 守好阵地 内培外引 教育环境 教育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PP模型的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岩 张静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3-116,160,共5页
CIPP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大有裨益。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导致思政课教学评价地位弱化、片面性评价引发思政课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化、重结果轻过程现象造成评价方式的静态化等问题。高校... CIPP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大有裨益。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存在的功利化倾向导致思政课教学评价地位弱化、片面性评价引发思政课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化、重结果轻过程现象造成评价方式的静态化等问题。高校思政课应当在目标导向上强化价值引领,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在内容要素上聚焦关键问题,构建科学精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评价机制上突出高效兼顾,深化多元协同评价;在优化反馈上注重持续完善,提升育人综合成效;在输入评价上满足资源配置,完善综合评价方法;在过程评价中促成动态育人,凸显思政课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CIPP评价体系 立德树人 构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质量提升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
7
作者 洪晓畅 龙歆雨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共6页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质量,是高校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具有传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历史传统、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教育叙事学的理论规定、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演进的逻辑意蕴。高校...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质量,是高校加快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具有传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历史传统、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与现代教育叙事学的理论规定、聚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演进的逻辑意蕴。高校须突破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主体缺乏衔接、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内容创新发展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介体融合运用不足的现实困境,通过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主体转变理念实现主体衔接、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内容与时俱进实现内容创新、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介体资源实现介体关联,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内在逻辑 现实困境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
8
作者 肖万里 杨文霞 +3 位作者 王欣英 张敬敏 徐友信 曹文超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39-142,共4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紧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文以潍坊科技学院土壤肥料学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针对目前课程思政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团队、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涉农专业土壤肥料学及其他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流课程 课程思政 土壤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研究
9
作者 薛冬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 体育院校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趋势研判,并分析其现实困囿: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课程思政执行动力受阻;教学过程现实观照缺失,课堂教学亲和力不足;协同育人联结不够,体系建设联动合力有限;教学评价互动机制欠缺,课程思政整体效能弱化。据此,提出基于调查研究的教学准备、基于靶向定位的教学探索、基于提质升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策略 体育院校 课程思政 体育教学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春旭 赵国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联,表现为在目标上培养时代新人、在内容上传递主流价值与人文精神、在主体上师生协同共进。在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首先,要推进课程融合,打造特色思政课堂;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育,锻造“大先生”队伍;最后,要建好校园文化,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价值 内在逻辑关联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史类课程思政要素理析与融合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莉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2,共5页
探索高校思想史类课程思政要素具有深远意义,能够深化思政教育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思想史类课程具有历史性与思辨性结合、跨学科性与综合性交织、人文性与现实性并重、理解与... 探索高校思想史类课程思政要素具有深远意义,能够深化思政教育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思想史类课程具有历史性与思辨性结合、跨学科性与综合性交织、人文性与现实性并重、理解与解释兼顾等特点。根据《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和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属性,以高校思想史类课程内核、功能、地位和内容为出发点,将高校思想史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模块化为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科学精神与学术态度、系统性和批判性理论思维、学科情感与社会使命、道德品质与人格习惯等五大领域,通过系统化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立足学科特色发挥专业育人功能,并结合现实问题因势利导,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等策略,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校思想史课程 课程思政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然·应然·将然 被引量:2
12
作者 齐道喜 黄衍川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48,共6页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智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数智技术的应用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纵深发展,应从明晰当前高校思...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数智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数智技术的应用必须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纵深发展,应从明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角度呈现赋能的“实然”。从探讨赋能的生成动因角度明晰赋能的“应然”,包括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党和国家事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需求。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应通过数据导航分析预测学生情感变化、依托智能技术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加强信息保护与监管、构建激励性动态评价机制及标准等优化路径探索赋能的“将然”,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吸引力,助力学生成长为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发展困境与实现进路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恒仲 朱国芬 柏振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0-44,共5页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数字化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耦合机理。数字孪生、数据场域、数智载体和泛在形态等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性、共享性、交互性和时效性。然而,数字... 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数字化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的耦合机理。数字孪生、数据场域、数智载体和泛在形态等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确性、共享性、交互性和时效性。然而,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面临着数字目标的理解掌握存在差异、技术研发的投入缓慢且不足、平台建设缺乏系统优化、规章制度和评价不够完善等方面的发展困境。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素养,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研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平台,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规则,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技术 数字素养 数字研发 数智平台 数字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特征、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楠 闫慧慧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46-50,共5页
新时代高校育人要素主要包括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平台等,这些要素在网络空间具有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育人主体的交互性和共融性、育人内容的海量性和复杂性及育人平台的多元性和协同性。当前,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困境主要表... 新时代高校育人要素主要包括育人主体、育人内容、育人平台等,这些要素在网络空间具有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育人主体的交互性和共融性、育人内容的海量性和复杂性及育人平台的多元性和协同性。当前,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育人主体功效发挥有限、育人内容价值引领效能不够、育人平台技术尚显不足。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是:主体协同,提升育人主体功能实效;优化内容,提升育人内容价值引领;创新平台,提升育人平台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网络文化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主体 育人内容 育人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爱国主义一体化教学问题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冠中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7,共8页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中学及大学阶段的协同开展,实现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衔接、联系、协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在此基... 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中学及大学阶段的协同开展,实现大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衔接、联系、协作,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科学划分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及大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层次,明晰大中小学协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行动路径,从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全过程,为党和国家培养爱国、栋梁之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一体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焕喆 邱珍 郎明朗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2,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融共通点、独特作用和实践路径。交融共通点: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独特作用:身心并重,奠定全...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交融共通点、独特作用和实践路径。交融共通点: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必然趋势。独特作用:身心并重,奠定全面发展基础;逆境磨砺,强化个人意志品质;团队合作,促进社交技能提升;文化传承,激发民族自豪感。实践路径: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以中华体育精神引领思政教育新范式;逆境教育的强化与实施,利用体育赛事平台磨炼意志品质;团队协作与领导力培育,凸显体育社团的社会化教育功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挥中华体育精神独特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中华体育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隆平“八字箴言”融入涉农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价值与路径——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17
作者 李伟鸿 李煦 +6 位作者 刘敏 王玥 戴述霞 龙凤姣 梁芳 曹小宇 方志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27-131,共5页
新时代,涉农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思政育人的困境。该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阐述袁隆平院士成功的“八字箴言”引领涉农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工作具有强化知识教育、弘扬实践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把握时代机遇和促进全面发展等... 新时代,涉农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思政育人的困境。该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阐述袁隆平院士成功的“八字箴言”引领涉农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工作具有强化知识教育、弘扬实践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把握时代机遇和促进全面发展等多重价值,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将袁隆平院士成功的“八字箴言”融入到引领校园文化、阅读推广、农科专业及通识课程等思政育人的过程是实现涉农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的有效路径。该研究旨在实践涉农高校图书馆思政育人创新,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科学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图书馆 袁隆平 “八字箴言” 思政育人创新 农业科学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赜
18
作者 陈建华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与动力。提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主体性”“崇高性”和“普遍性”价值意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涵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维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读兴农:农业高校劳动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陈中 李斌 钱丹妮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3期188-192,共5页
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农业高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重读轻耕、评价体系不完善、与“三农”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导致其实践育人功能难以... 耕读教育是涉农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农业高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重读轻耕、评价体系不完善、与“三农”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导致其实践育人功能难以充分发挥。针对这些问题,以江西农业大学为样本,从专业、思政、“双创”3个维度提出“耕读+”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将耕读教育与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阐释农业高校通过开展耕读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育人理路。同时,通过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将“耕读+”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读教育 劳动教育 农业高校 思政教育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强化思政育人功能的机制分析
20
作者 王俊哲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6,共5页
“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档案事业需要从“资源保管”向“服务赋能”转型,实现资政育人、红色资源开发。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国家战略安排下,档案育人仍存在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数字化开发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那么在“... “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档案事业需要从“资源保管”向“服务赋能”转型,实现资政育人、红色资源开发。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国家战略安排下,档案育人仍存在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数字化开发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那么在“十四五”的阶段性成果基础上,如何将档案资源转化为可推广的育人模式,是发挥档案资源强化思政育人的核心要义。针对“十五五”规划提出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等方向,本研究意在系统性探讨“能力建设”导向下档案事业与思政育人的互动原则,进一步探讨资源协同、技术革新、评价反馈的机制构建,力求实现档案思政育人功能的精准化、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五”规划 档案事业 能力建设 档案育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档案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