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变革际遇与实践空间——基于新课标的审思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聪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彰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时代抉择。研究认为,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关注学生生活、锚定真实问题、超越学科边界并重构学习组织,充分彰显出跨学科学习的变革际...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彰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时代抉择。研究认为,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关注学生生活、锚定真实问题、超越学科边界并重构学习组织,充分彰显出跨学科学习的变革际遇。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为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空间,需要切实在学科合作、学习支架、科学评价、学习生态等方面进行有效提升,并着力克服功利主义、反智主义等不良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 学生生活 学科变革 学习生态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看法治教育 被引量:11
2
作者 靳玉乐 孟宪云 全晓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3,共6页
法治教育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民主、公平、正义、规则、秩序、权利和义务的教育。通过政策文本逻辑梳理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形成适当的法治意识、获得系统的法治知识、培养法治... 法治教育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民主、公平、正义、规则、秩序、权利和义务的教育。通过政策文本逻辑梳理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形成适当的法治意识、获得系统的法治知识、培养法治实践的能力,是为学生成为知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法律规范、法治思维、法治权利与义务是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法治教育具体途径包括:教学关注经验,强调自主建构;评价关注过程,强调灵活开放;教材编写关注生活实际,强调综合性;资源开发整合校内校外,强调多样化。有鉴于此,为实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完善发展,应均衡协调目标,保障课程目标系统性;丰富资源渠道,加强课程内容深度;整合多方力量,实现课程实施途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社会科 课程标准 法治教育 法治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的提升策略——兼论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教材的特点 被引量:13
3
作者 章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9,共6页
如何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问题值得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研究和关注。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提升本课程实效性的策略有: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聚焦他们所面对的真实问题,并琢磨他们学习时的真实心理;通过提示整理生活经验的... 如何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问题值得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研究和关注。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提升本课程实效性的策略有: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聚焦他们所面对的真实问题,并琢磨他们学习时的真实心理;通过提示整理生活经验的有效线索,搭建社会探究的有效支架,促进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在情感体验、理性认知和实践行动的融合互动中,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类目标的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德育课程 实效性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认同教育何以融入课程——以加拿大中小学法治课程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璐 刘博文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135,共14页
加拿大中小学将社会科作为法治教育的核心载体,使其成为塑造青少年国家认同的重要纽带。分析加拿大法治课程的模型与框架、内容与方法,发现加拿大中小学法治课程呈现出显性与隐性内容相互交织的特点,教师运用案例研究、模拟法庭、模拟... 加拿大中小学将社会科作为法治教育的核心载体,使其成为塑造青少年国家认同的重要纽带。分析加拿大法治课程的模型与框架、内容与方法,发现加拿大中小学法治课程呈现出显性与隐性内容相互交织的特点,教师运用案例研究、模拟法庭、模拟上诉、沟通调解等方法开展课程教学,重在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真实还原加拿大一所小学六年级法治课程的大单元教学场景,揭示出加拿大教师尝试创建充满尊重、安全、开放的学习环境,建立一套解决争议问题的公平程序,从而将加拿大认同融入非正式的法治课程,进一步强化中小学生的国家认同。加拿大法治课程发展经验可为我国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融入法治课程提供如下启示:在总体目标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树立学生的法治观念与国家意识,使其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实施内容上,坚持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辅之大量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非正式课程,将国家认同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在实施方式上,采取体验式、参与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常见法律问题与现实法律案例引入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切身体悟逐渐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法治模式的高度认同,进一步丰富我国国家认同教育体系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国家认同教育 法治课程 中小学 社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