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teria and Technique of QC Quantitative Estimations for Seismic Field Data Records
1
作者 I. V. Tishchenko A. I. Tishchenko A. A. Zhukov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F07期168-171,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logical Model of Pre-Jurassic Heterogeneous Basement and Hydrocarbon Productivity Prediction of “Oil-and-Gas Bearing Contact Zone Horizon” Between Paleozoic and Mesozoic Deposits of Ostaninskoye and Severoostaninskoye Oil-and-Gas Fields(Western Siberi
2
作者 Kseniya I.Kanakov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57-158,共2页
This work is devot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geologic model of Paleozoic basement rocks of a number of oil-and-gas fields, located in Tomsk region(South of West-Siberian Oil-and-Gas Province,Ru... This work is devot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and geologic model of Paleozoic basement rocks of a number of oil-and-gas fields, located in Tomsk region(South of West-Siberian Oil-and-Gas Province,Russia).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integrated data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exploration, well logging and deep drilling.The study is at the interfaces betwee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interpretation OIL content prediction well-logging data reservoir mod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中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的多尺度智能融合与动态验证
3
作者 袁三一 许言午 +2 位作者 谢仁军 陈帅 袁俊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7,共11页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导致井筒附近和钻头前方小尺度地质体刻画不精准问题,开展钻井场景下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和方法研究。将钻井场景下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分为钻前处理、已钻井修正与随钻更新3个阶段,通过整合不同阶段、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频率的地震资料、已钻井和随钻井信息,并利用人工智能建模方法,构建了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渐进式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实现了简单高效的随钻信息更新。实例应用表明,随着多元信息的逐步加入,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和成像精度显著提升,薄层弱反射得以更清晰显示。随钻更新的地震信息在钻头前方地质体预测中展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测井、录井和钻井工程的多种数据验证,确保了高分辨率地震处理结果的保真性,为钻井工程提供了更清晰、更准确的地层信息,从而提升了钻井作业的安全性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 随钻更新 随钻测井 多元信息融合 薄层弱反射 人工智能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震联合的南黄海盆地古近系阜宁组沉积相分析
4
作者 张得林 邢凤存 +3 位作者 曹海洋 罗瑞 穆财能 侯明才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3-826,共14页
南黄海北部坳陷古近系阜宁组沉积格局难以直接借鉴断陷或者坳陷湖盆沉积模式,其湖盆性质及沉积相时空展布不明确制约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为此,在多断裂共存背景下,基于最新钻井及二维地震资料,系统开展了南黄海北部坳陷沉积相判别和时... 南黄海北部坳陷古近系阜宁组沉积格局难以直接借鉴断陷或者坳陷湖盆沉积模式,其湖盆性质及沉积相时空展布不明确制约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为此,在多断裂共存背景下,基于最新钻井及二维地震资料,系统开展了南黄海北部坳陷沉积相判别和时空展布研究。识别出6种测井相组合、3大类和6小类地震相类型,进而将研究区阜宁组划分出湖泊、三角洲、扇三角洲、河流-泛滥平原等4类沉积相及组合;钻井和二维地震资料结合的井震联合重建了阜宁组沉积相展布。揭示在总体西侧断陷向东超覆格局下,北凹西侧发育双断层控制的扇三角洲及浅湖-半深湖沉积,湖盆内部断裂而非西侧断裂控制深水区,东南部西高凸起缓坡超覆,形成三角洲-泛滥平原-滨浅湖沉积;受北西—南东向断裂影响,北高凸起具有明显分凹特点,导致北凹和东北凹沉积性质分异。建立了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两组近垂直断裂控制下的沉积体系发育模式,为该类型湖盆沉积充填演化研究及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地震相 沉积相 沉积模式 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挑战
5
作者 于强 王宝江 +4 位作者 张禄明 田涛 高志亮 任战利 畅伟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6,共14页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 随着全球能源领域“数智”及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油气勘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在油气勘探中应用场景广泛,对其综合分析可为解决新时代油气勘探中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在地震勘探、测井、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勘探领域中的应用综述,重点阐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及其变体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分析了其优势与局限性,并根据目前深度学习技术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油气勘探领域对大模型的探索方向和应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度学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震资料解释、测井分析、油藏评价等油气勘探领域,以CNN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去噪、速度建模、构造解释、地震反演等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②深度学习技术在测井评价、岩石薄片鉴定、油藏地质建模、油气大模型等任务中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勘探效率和精度,还能从复杂数据中发现新的规律,提出对油气勘探中非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案;③深度学习技术在训练数据的质量及代表性、数据集的整合和共享、技术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与挑战。结论认为,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技术将是未来油气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数据管理框架,注重数据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创新或持续优化现有模型,加大数据整合与共享,注重地质复杂性和非结构化解释等方面工作,以上工作将有助于推动油气地质勘探领域的科技进步和数智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处理 测井数据解释 油藏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频视角的频率增益控制方法
6
作者 刘玉萍 张宝金 +2 位作者 彭科 张衡 张浩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征目标地质体的特点,需对目标体的物性进行突出显示。传统的振幅增益控制(AGC)仅从振幅属性角度调整数据显示效果,不能满足地震数据解释工作中更加精细化的显示需求。文中提出一种频率增益控制(FGC)... 在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征目标地质体的特点,需对目标体的物性进行突出显示。传统的振幅增益控制(AGC)仅从振幅属性角度调整数据显示效果,不能满足地震数据解释工作中更加精细化的显示需求。文中提出一种频率增益控制(FGC)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给定时窗内的地震数据计算一个实际的平均振幅谱,同时构建一个主频可控的期望振幅谱,将二者进行匹配以计算出增益因子,并将其应用到地震数据,达到自适应频率增益控制的目的。在保持数据频带范围不变的前提下,该方法通过调整数据中不同频率成分的能量关系,可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既能突出地震数据的低频成分,用于整体地质构造趋势显示;也能突出地震数据的高频成分,用于局部地质构造细节刻画。实际资料应用效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频程 频带 倍频子波 增益控制 地震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SN油田东部过渡带油水边界综合确定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宇 杨会东 +3 位作者 付宪弟 蔡东梅 王彦辉 孙衍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为确定大庆SN油田东部过渡带油水界面,综合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岩心含油产状分析和老井油水层二次解释,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叠后属性油气检测以及基于叠前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流体识别等技术,探讨构造油气藏外扩区油水边界的综合确... 为确定大庆SN油田东部过渡带油水界面,综合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结合岩心含油产状分析和老井油水层二次解释,基于双相介质理论的叠后属性油气检测以及基于叠前地震波形指示反演的流体识别等技术,探讨构造油气藏外扩区油水边界的综合确定方法。研究区油水边界具有以下特征:岩心含油产状为油斑以上;测井解释外推为油层或油水同层;叠后属性低高频能量比大于0.85;叠前反演预测含水饱和度小于75%。因此,以“井点定深度、地震定边界、动态来验证”为原则,从“点—线—面—空”,经过综合分析,确定最终油水边界位置。研究成果有效指导了研究区外扩评价部署,对同类型构造油田油水边界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油气藏 油水边界 井震资料 叠后属性 叠前反演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波测井资料的波动方程走时层析反演速度建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卿卿 符力耘 +2 位作者 杜启振 冉亚楠 胡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1-653,共13页
地震勘探目标逐渐由浅层(<2000 m)转向中深层(2000~3500 m),高精度速度建模是实现精确地震成像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初至波或早至波速度层析建模方法已较为成熟,然而对深层速度建模更为重要的反射波层析建模方法依然面临走时拾取困... 地震勘探目标逐渐由浅层(<2000 m)转向中深层(2000~3500 m),高精度速度建模是实现精确地震成像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初至波或早至波速度层析建模方法已较为成熟,然而对深层速度建模更为重要的反射波层析建模方法依然面临走时拾取困难及计算量大等难题.针对当前中深层走时层析速度建模方法面临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波测井资料的波动方程全波走时层析速度建模方法及策略.该方法首先通过早至波层析反演获得浅层及大尺度速度信息;其次,通过提取初次成像剖面的构造倾角信息,利用声波测井资料进行稀疏反演,进一步获得更高精度的速度模型;最后,以此为初始模型,进行全波层析反演获得最终偏移速度模型.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速度建模方法及策略不仅可以避免传统反射波层析建模方法因采用Born近似反偏移所带来的大计算量问题,且大幅提高了中深层速度建模的精度,进而能有效地提高中深层复杂构造区域的地震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 走时层析 平面波分解 稀疏反演 地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与模型联合驱动的波阻抗反演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桑文镜 袁三一 +3 位作者 丁智强 于越 刘浩杰 韩智颖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6-710,共15页
井插值初始模型为基于模型的反演提供的低频信息往往不够准确,导致该模型驱动方法容易出现较大的波阻抗预测误差且建模效率较低.为缓解这些问题,本文利用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反演更加擅长预测低频阻抗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与模型联合... 井插值初始模型为基于模型的反演提供的低频信息往往不够准确,导致该模型驱动方法容易出现较大的波阻抗预测误差且建模效率较低.为缓解这些问题,本文利用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反演更加擅长预测低频阻抗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与模型联合驱动的波阻抗反演方法.该方法联合地震和测井等数据,先后开展数据驱动和模型驱动的波阻抗反演.首先,数据驱动部分使用井旁地震记录、测井导出的波阻抗曲线以及井插值低频阻抗曲线,搭建以双向门控递归单元为主要模块的波阻抗智能预测网络.其次,该网络预测的波阻抗的低频分量作为数据驱动初始模型,替代井插值初始模型而参与模型驱动部分.最后,模型驱动部分在地震数据匹配和数据驱动初始模型的共同约束下开展基于模型的反演,获得最终的波阻抗结果.合成数据和实际数据测试表明,本文方法相比于单一的数据驱动或模型驱动方法能获得更高分辨率和更高精度的波阻抗反演结果,从而为后续储层预测提供可靠的弹性参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与模型联合驱动 波阻抗反演 初始模型 井震联合 双向门控递归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Log:OpenHarmony的高性能日志系统
10
作者 吴圣垚 王枫 +4 位作者 武延军 凌祥 屈晟 罗天悦 吴敬征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5-2075,共21页
日志是计算机系统中记录事件状态信息的的重要载体,日志系统负责计算机系统的日志生成、收集和输出.OpenHarmony是新兴的、面向全设备、全场景的开源操作系统.在所述工作之前,包括日志系统在内OpenHarmony有许多关键子系统尚未构建,而Op... 日志是计算机系统中记录事件状态信息的的重要载体,日志系统负责计算机系统的日志生成、收集和输出.OpenHarmony是新兴的、面向全设备、全场景的开源操作系统.在所述工作之前,包括日志系统在内OpenHarmony有许多关键子系统尚未构建,而OpenHarmony的开源特性使第三方开发者可以为其贡献核心代码.为了解决Open Harmony日志系统缺乏的问题,主要开展如下工作:(1)分析当今主流日志系统的技术架构和优缺点;(2)基于OpenHarmony操作系统的异构设备互联特性设计HiLog日志系统模型规范;(3)设计并实现第1个面向OpenHarmony的日志系统HiLog,并贡献到OpenHarmony主线;(4)对HiLog日志系统的关键指标进行测试和对比试验.实验数据表明,在基础性能方面,HiLog和Log的日志写入阶段吞吐量分别为1500 KB/s和700 KB/s,相比Android日志系统吞吐量提升114%;在日志持久化方面,HiLog可以3.5%的压缩率进行持久化,并且丢包率小于6‰,远低于Log.此外,HiLog还具备数据安全、流量控制等新型实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日志系统 开源软件 数据安全 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在气藏测井解释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西伯利亚盆地M气田为例
11
作者 吴国海 胡欣 +4 位作者 郭振华 倪国辉 姜仁 杨爰齐 王坤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西伯利亚盆地M气田的白垩系上部层系HM1层、HM2层砂岩储层存在低阻气层,测井资料不完整,缺少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曲线,给气层的解释评价带来较大困难。应用测井及试气资料发现地震剖面中亮点反射特征和储层含气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AVO技... 西伯利亚盆地M气田的白垩系上部层系HM1层、HM2层砂岩储层存在低阻气层,测井资料不完整,缺少密度和中子孔隙度曲线,给气层的解释评价带来较大困难。应用测井及试气资料发现地震剖面中亮点反射特征和储层含气性有很好的相关性,应用AVO技术,对地震叠前资料作了提噪和振幅补偿等处理工作,得到5个道集高精度的AVO剖面,通过分析振幅和炮检距的变化关系,进一步证实了地震亮点反射特征是气层引起的,确定了地震资料在辅助测井解释及气层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用测井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有效刻度、标定,排除地震反射特征中与天然气富集无关的岩性等因素,建立地震反射特征和储层含气性之间的直接关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地震资料中包含的天然气信息,亮点反射、锅底反射、屏蔽—吸收等地震剖面的反射特征辅助测井解释,在弥补测井资料不足的同时,也对测井解释结论进一步验证,根据亮点的分布范围精确地圈定出HM1层、HM2层的含气范围,真正实现了井—震结合。另外,利用亮点的振幅变化特征在预测高丰度的含气区、预测气层的厚度变化及估算气水界面等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气藏进行解释评价中采用这种井—震结合的方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井位优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成果得到了生产实践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气藏 测井解释评价 重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河坳陷高效油气勘探综合物探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索孝东 王泽丹 +3 位作者 石东阳 杨俊 李燕丽 张宇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8-619,共12页
针对临河坳陷主力生烃凹陷不清、构造及地层难以落实、成藏目标不清、突破井位难以落实等长期以来制约勘探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适用勘探新区高效勘探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以基于多种灵活约束机制的中浅层重力多密度界面反演及归一式重... 针对临河坳陷主力生烃凹陷不清、构造及地层难以落实、成藏目标不清、突破井位难以落实等长期以来制约勘探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适用勘探新区高效勘探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以基于多种灵活约束机制的中浅层重力多密度界面反演及归一式重力正演剥层为核心,利用深层目标重力异常提取技术重新认识了临河坳陷地质结构。淖西深洼槽是临河坳陷的主力生烃区,临河坳陷南斜坡受黄河断陷槽控制,发育了中央断垒式潜山披覆构造带,具备两侧双源供烃的有利成藏条件,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提出并应用基于井、震资料控制的时频电磁模拟退火电阻率约束反演及基于精细地电结构模型的极化率约束反演等时频电磁目标储层油气检测技术,提高了深层目标的电性分辨率及目标储层的油气预测精度,快速锁定JH2x、LH1x及XH1井等靶区目标,为临河坳陷油气勘探的突破发挥了关键先导性作用,为低勘探程度新区、特别是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重力勘探 重力多界面反演 重力剥层技术 时频电磁 电磁—井—震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8
13
作者 黄捍东 罗群 +1 位作者 付艳 王保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4-698,共5页
在地震相模型控制下,通过原始数据将各个单一反演问题转化为一个联合反演问题,可降低反演在描述参数几何形态时的单个反演问题的自由度,从本质上提高地球物理反演的效果。本文在计算过程中采用了非线性随机反演算法,能有效提高地震资料... 在地震相模型控制下,通过原始数据将各个单一反演问题转化为一个联合反演问题,可降低反演在描述参数几何形态时的单个反演问题的自由度,从本质上提高地球物理反演的效果。本文在计算过程中采用了非线性随机反演算法,能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随机特性,使反演结果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在胜利、中原油田等地区的储层预测中,应用本文方法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了可靠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随机反演 地震相 沉积相 地震数据 测井数据 复杂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间地震资料的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建华 刘百红 +3 位作者 张延庆 魏小东 周晶 张亚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7,5+130,共9页
本文探讨了基于井间地震资料并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质及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储层分析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对目标储层进行标定、识别、追踪并解释;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得到波阻抗剖面,据此估算其他物性参数(如波阻抗、电阻率、自然... 本文探讨了基于井间地震资料并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质及地面地震等资料进行储层分析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首先对目标储层进行标定、识别、追踪并解释;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得到波阻抗剖面,据此估算其他物性参数(如波阻抗、电阻率、自然伽马、孔隙度等);然后综合测井、钻井资料和井区地质资料对储层进行精细研究,建立井间油藏剖面。文中针对中国西部塔里木盆地某油田稠油层埋藏深、原油黏度高、储层物性差、横向非均质性严重且构造复杂等特点,应用本文方法对高分辨率采集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储层分析研究,明确了三叠系克拉马依组(T2k2Ⅱ)油藏储层的连通性及裂缝发育情况,落实了井间储层中断层的准确位置以及储层横向和纵向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储层描述 精细解释 地震反演 地质资料 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控储层建模方法及其在普光气田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姜贻伟 刘红磊 +2 位作者 杨福涛 张纪喜 张雪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7,106,共4页
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尽可能精确的储层参数模型来展示三维空间的地质情况,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地质基础。震控储层建模技术是以地质统计学和变差函数分析等常规数学建模方法为基础,通过将合理的地震参数数据作为约束,... 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尽可能精确的储层参数模型来展示三维空间的地质情况,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地质基础。震控储层建模技术是以地质统计学和变差函数分析等常规数学建模方法为基础,通过将合理的地震参数数据作为约束,实现井间测井数据更合理内插的一种储层建模方法。该技术可以将含有丰富地质、岩性、物性信息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又综合了地震数据体反映的储层横向变化特征,特别适用于井网密度不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的油气田。为此,基于该方法在普光气田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地震反演数据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成果,把地震数据作为宏观约束条件,有效地解决了井网密度不高时储层属性模型的精度问题,并指出了储层建模中整合地震数据方法的若干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震控地质建模 井震结合 地震反演 多级建模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描述桩106断块储集层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磊 邢正岩 +1 位作者 孙国 郑晓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0-82,共3页
应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描述桩106 断块储集层[刊]/ 刘磊, 邢正岩...∥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6(5) .80 ~82桩106 断块位于济阳坳陷埕东凸起北部缓坡带,是胜利油田近几年滚动勘探开发效果较好的产... 应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描述桩106 断块储集层[刊]/ 刘磊, 邢正岩...∥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6(5) .80 ~82桩106 断块位于济阳坳陷埕东凸起北部缓坡带,是胜利油田近几年滚动勘探开发效果较好的产能建设区块。该区属多期分流河窄道沉积, 厚度薄, 油层虽较单一,但成藏主要受岩性控制, 因此勘探难度高, 开发风险大。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用已知的地质信息和测井资料建立初始的波阻抗模型, 然后采用模型优选迭代算法不断修改和更新波阻抗模型, 使正演的合成地震记录与实际的地震记录达到最佳吻合, 最终的模型便是反演的结果。针对桩106 断块的储集层发育情况, 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区特点的处理流程,包括测井资料的分析校正、地震子波的提取、控制层位的解释、初始波阻抗模型的建立、反演参数的选取等5 个技术环节。采用此方法精细描述储集层的空间展布,并与其它优化技术相结合,按照滚动程序高速高效勘探开发桩106 断块, 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图3 参2( 邹冬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约束地震 反演 桩106断块 储集层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道的非线性约束反演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姜亮 黄捍东 +1 位作者 魏修成 贺振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5-438,462-10,共4页
对于复杂波场储层研究,非线性反演在解空间的性质、状态方面比线性反演更具有优势。基于非线性最优化理论,本文提出了构造—测井约束下的地震资料非线性反演方法,该方法综合了测井约束反演和宽带约束反演等线性反演方法的优点。实际地... 对于复杂波场储层研究,非线性反演在解空间的性质、状态方面比线性反演更具有优势。基于非线性最优化理论,本文提出了构造—测井约束下的地震资料非线性反演方法,该方法综合了测井约束反演和宽带约束反演等线性反演方法的优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运算速度快、稳定、精度高,在油气储层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道 非线性约束反演 测井约束 地震资料 储层 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演储层描述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樊中海 胡渤 +3 位作者 宋吉杰 刘浩杰 慎国强 王振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41-451,I0008,共12页
在油田高效勘探、开发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地震反演储层描述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油气勘探技术,其精度影响因素复杂。为此,首先分类介绍了地震反演方法,明确各种地震反演方法特点和优势,然后利用实际资料和模型分析反演效果,... 在油田高效勘探、开发过程中,迫切需要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地震反演储层描述是一项综合性强的油气勘探技术,其精度影响因素复杂。为此,首先分类介绍了地震反演方法,明确各种地震反演方法特点和优势,然后利用实际资料和模型分析反演效果,对储层特征分析、测井标准化、井震标定、模型构建以及地震数据品质等技术环节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储层特征认识、反演子波提取、约束模型构建及地震资料品质是影响地震反演精度的主要因素;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精细研究,减少储层辨识多解性,提高储层描述分辨力,对地震反演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高效精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驱动反演 模型驱动反演 储层描述 测井约束 模型构建 地震数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地震反演中测井数据的标准化及储层的精细标定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孟恩 徐刚 +1 位作者 沈财余 王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32,共7页
约束地震反演结果是否合理、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工作。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是约束地震反演基础工作的核心。文中通过实例说明了测井数据做标准化编辑处理与不做标准化编辑处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前者储层精细标定的... 约束地震反演结果是否合理、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工作。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是约束地震反演基础工作的核心。文中通过实例说明了测井数据做标准化编辑处理与不做标准化编辑处理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前者储层精细标定的结果准确,后者效果很差。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参与约束地震反演的测井数据标准化编辑处理和储层精细标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测井数据 标定 精细 储层 编辑处理 基础工作 标准化处理 数据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裂缝网络模型的储层裂缝建模 被引量:17
20
作者 徐维胜 龚彬 +1 位作者 何川 秦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6,114,共4页
应用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储层裂缝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形态.首先对微电阻率成像测井EMI资料处理,人工识别出天然张开裂缝,计算裂缝的密度、长度、宽度、倾角、方位等参数,并生成LAS格式的数据;然后以GoCAD为软件平台,依据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应用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储层裂缝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形态.首先对微电阻率成像测井EMI资料处理,人工识别出天然张开裂缝,计算裂缝的密度、长度、宽度、倾角、方位等参数,并生成LAS格式的数据;然后以GoCAD为软件平台,依据离散裂缝网络模型DFN原理,综合运用裂缝定量数据、测井数据和地震资料,建立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地质模型.该模型客观地反映了储层裂缝的几何特征和分布形态,可为后续气藏数值模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裂缝 测井资料 地震数据 离散裂缝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