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6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Var Compensation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1
作者 LIANG Qiuyan ZHAO Yul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Effectiv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afe,economical and high quality running of power system.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several mai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s were analyze... Effectiv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afe,economical and high quality running of power system.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several mai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detail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were 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pow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STAT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无功支撑的双馈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改进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颜湘武 雷国庆 +2 位作者 蔡光 雷健华 马腾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8-207,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风险,提高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大范围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发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分析脉宽调制电压源型变流器相量控制理论发现,处于超同步、亚同...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风险,提高风电机组的故障穿越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大范围风电机组脱网事故的发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首先,通过分析脉宽调制电压源型变流器相量控制理论发现,处于超同步、亚同步运行工况的双馈风电机组在电网发生暂态过电压期间均容易存在网侧变流器失控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变流器的直流稳压作用,最终导致母线电压过高而触发保护,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风电机组脱网。然后,通过网侧和转子侧变流器调节变流器功率因数角,向电网持续注入感性无功电流,利用滤波器阻抗的分压作用,提出基于变流器功率因数角调节的高电压穿越改进控制策略,从而满足变流器电压相量的控制要求,解决了直流侧母线不能稳压的问题。此外,根据不同电压区间制定了更细致的分段控制方案,有利于电网电压快速恢复。最后,结合Simulink仿真实验证明了双馈风电机组在暂态过电压下故障特性分析的准确性及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高电压穿越 无功支撑 变流器 相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储并网虚拟同步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与教学实验设计
3
作者 刘一欣 李霞林 +4 位作者 王中冠 宋关羽 周旭 李滨程 郭力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4,共8页
源储一体化并网是降低新能源扰动对电网的影响、促进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传统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方法面临有功振荡和动态稳定性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前馈-频率补偿的VSG并网有功动态... 源储一体化并网是降低新能源扰动对电网的影响、促进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传统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方法面临有功振荡和动态稳定性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前馈-频率补偿的VSG并网有功动态振荡抑制策略,通过融合一阶有功前馈环节与频率补偿环节以有效遏制振荡现象,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环节参数的调整能够提升VSG的并网动态性能。最后,该文搭建了RT-LAB硬件在环实验教学平台并设计了扰动实验,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实验平台将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相结合,提升了电气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控制 有功前馈补偿 频率补偿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调节速度和无功均衡度的风电场群电压控制策略
4
作者 朱晓荣 刘伟 +2 位作者 叶世琦 朱丹丹 徐晓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16-4228,共13页
在省调两级电压控制架构下,风电集群中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在相互间没有通信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电压控制,导致调节快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多,调节慢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少。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AVC子站无功调节周期和调节步长对风电场... 在省调两级电压控制架构下,风电集群中各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在相互间没有通信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电压控制,导致调节快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多,调节慢的风电场无功出力少。该文首先分析风电场AVC子站无功调节周期和调节步长对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控制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基于“变步长扰动观测”的风电场AVC子站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评估其他风电场电压控制对该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的影响,动态调节AVC子站无功调节步长,提高风电场电压调节速度;之后,在变步长控制的基础上,考虑风电场无功出力约束,兼顾电压调节速度和风电集群无功功率均衡;最后搭建风电场汇集系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电压控制(AVC)子站 无功电压控制 变步长 扰动观测 无功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水电直流外送柔直同频控制与常直FLC协同控制策略
5
作者 束洪春 邵宗学 +1 位作者 赵伟 何廷一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9-196,共8页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 云南电网与主网经直流异步联网后,难以实现全网调频资源实时、自动共享,系统频率稳定性问题突显,频率调控难题突出。柔性直流同频控制可实现频率无差调节,响应速度快,无调频死区,频率调节期间可以主动提供电压支撑。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相比,常规直流频率限制器(FLC)的功率调节量大,备用充足,但常规直流FLC存在调频死区,调频期间易引发电压波动问题。结合两者优势,文中提出基于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与常规直流FLC的协同控制策略。系统发生扰动时,柔性直流同频控制优先启动,当柔性直流同频控制输出超过限幅后,常规直流FLC启动。此外,常规直流FLC动作期间,柔性直流无功支援控制投入。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背靠背直流测试系统与直流异步大电网系统,验证了所提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异步联网 柔性直流 常规直流 同频控制 频率限制器 无功支援 电压支撑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Vienna整流器无网压传感器预测功率控制
6
作者 肖蕙蕙 胡前云 +3 位作者 郭强 向文凯 何黎鹏 徐文希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Vienna整流器控制系统需要传感器采集电网电压和电流信息,而传感器的使用会增加系统体积和成本,且降低系统可靠性。针对虚拟磁链无网压传感器算法无法适应电网电压不平衡的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情况下无网压传感器控... Vienna整流器控制系统需要传感器采集电网电压和电流信息,而传感器的使用会增加系统体积和成本,且降低系统可靠性。针对虚拟磁链无网压传感器算法无法适应电网电压不平衡的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情况下无网压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四阶正交信号发生器构造电网电压观测器,实现网侧电压估算的同时省去电流微分运算环节,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能力,并将电压观测器与预测功率控制相结合。此外,当电网电压不平衡时,传统预测功率控制会引起网侧电流畸变严重的问题,为了改善Vienna整流器网侧电流质量,通过引入扩展无功功率,应用于预测功率控制,使得有功功率恒定和网侧电流正弦度良好,实现Vienna整流器在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情况下正常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电网电压不平衡 无网压传感器 预测功率控制 扩展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掺氢微能源网低碳经济调度
7
作者 王沛 张汉清 +2 位作者 杨楠 邰能灵 赵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3,共8页
为了实现微能源网(MEG)的低碳经济运行,抑制风光出力给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重点考虑氢能制、储、用各环节与MEG的耦合关系,建立考虑绿电-电解-掺氢转换过程的MEG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预测控制调度策略。通过夏、冬典型... 为了实现微能源网(MEG)的低碳经济运行,抑制风光出力给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重点考虑氢能制、储、用各环节与MEG的耦合关系,建立考虑绿电-电解-掺氢转换过程的MEG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预测控制调度策略。通过夏、冬典型日的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基于多个典型场景验证氢能交互和阶梯碳价的引入可有效引导MEG低碳经济运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燃机掺氢比和碳基价的增大均会提高系统运行成本,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能源网 掺氢燃机 模型预测控制 阶梯碳交易 低碳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形波补偿和功率自适应的HCSY-MG功率平衡控制策略
8
作者 王兴贵 李昱 +2 位作者 李锦键 丁颖杰 薛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5-2657,I0016,共14页
在微源半桥换流器串联结构星型连接微电网系统中,风、光微源由于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输出功率差异较大,导致部分半桥换流器模块发生过调制,造成并网电流质量下降,系统不能稳定运行。为此,研究一种梯形波补偿和功率自适应相结合的系统... 在微源半桥换流器串联结构星型连接微电网系统中,风、光微源由于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输出功率差异较大,导致部分半桥换流器模块发生过调制,造成并网电流质量下降,系统不能稳定运行。为此,研究一种梯形波补偿和功率自适应相结合的系统功率平衡控制方法。梯形波补偿控制能够扩大系统线性调制范围,功率自适应控制能够在超过梯形波补偿的线性调制范围后,对前级微源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使微源之间输出功率差异减小,避免系统出现过调制。该方法可以确保系统在微源输出功率严重不平衡条件下的安全稳定运行且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满足并网要求。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微电网 功率不平衡 自适应功率控制 梯形波补偿 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微电网二次补偿控制策略研究
9
作者 章宝歌 吕雄 +2 位作者 田浩 任勇全 崔福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79-1186,共8页
微电网中逆变器输出线路阻抗的差异会影响传统下垂控制的效果,导致负荷分配精度降低和电压跌落增大。针对目前传统下垂控制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二次补偿控制策略。利用逆变器无功功率输出作为失配项,设计了自适应... 微电网中逆变器输出线路阻抗的差异会影响传统下垂控制的效果,导致负荷分配精度降低和电压跌落增大。针对目前传统下垂控制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二次补偿控制策略。利用逆变器无功功率输出作为失配项,设计了自适应调整虚拟阻抗,可在逆变器输出线路阻抗不匹配的状况下,实现无功功率精准校正。对于由功率均分所造成的频率偏移和电压跌落现象,利用各分布式电源之间输出的频率和电压调整量作为下垂控制电压和频率的补偿量,设计了二次频率和电压恢复的补偿控制策略,实现频率和电压与原设定值同步,弥补在系统稳定运行时的频率偏移和电压跌落,提高了微电网的电能质量。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孤岛微电网多台逆变器并联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分析验证了本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可拓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下垂控制 自适应虚拟阻抗 功率校正 频率偏移 电压跌落 二次补偿控制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混合直接潮流控制器
10
作者 张友军 马超 +2 位作者 胡传雷 姚崇 冯奕欣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6,共11页
针对电网输电,提出一种新型混合直接潮流控制器(HDPC),该控制器由三相电压合成型360°直接潮流控制器(DPFC)和Sen变压器(ST)输出级联组成。通过将潮流控制器输出端的补偿电压串联接入原电网,能够独立调节电网节点电压的幅值和相位,... 针对电网输电,提出一种新型混合直接潮流控制器(HDPC),该控制器由三相电压合成型360°直接潮流控制器(DPFC)和Sen变压器(ST)输出级联组成。通过将潮流控制器输出端的补偿电压串联接入原电网,能够独立调节电网节点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从而控制电力传输系统中的有功和无功潮流。传统的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价格昂贵,故障率高,运行维护成本高。虽然Sen变压器容量大、成本低,但其响应速度慢且调节方式是离散的点控制。故相较于UPFC和ST,HDPC输出补偿电压相位可在360°范围内调节,且具有不含直流储能元件、成本低、调节范围广、效率高、损耗小等优点。详细分析电路原理,给出一种幅值和相位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以及一种新型的ST选取最优离散点的控制方式,并研制原理样机,给出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直接潮流控制器 三相电压合成型360°直接潮流控制器 Sen变压器 潮流控制 电压补偿 统一潮流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CS结构的多接收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11
作者 王允建 李丙欣 任淯琳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4,28,共5页
随着无线电能传输(WPT)应用的发展,多接收WPT系统因一个发射端可以为多个接收端同时供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了LCC-CS谐振补偿下的多接收端WPT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分析了其传输特性。推导出当忽略系统交叉耦合时,功率分配与负载... 随着无线电能传输(WPT)应用的发展,多接收WPT系统因一个发射端可以为多个接收端同时供电,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了LCC-CS谐振补偿下的多接收端WPT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分析了其传输特性。推导出当忽略系统交叉耦合时,功率分配与负载变化值呈反比,当交叉耦合存在时,提出一种通过采用解耦控制,添加可调电容,实现系统的输出功率调节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功率分配方法的可行性,解耦控制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证明:通过调节可变电容的大小可以实现系统的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多接收端 PI控制 功率分配 LCC-CS补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负序抑制最优潮流算法
12
作者 陈谦 陈杉桐 +2 位作者 张裕 王姝莼 刘莹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越来越高,其受电网三相不平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负序超标是导致电力系统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具有调节各序电流输出的能力,可用于提升系统的平衡性。为此,...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越来越高,其受电网三相不平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负序超标是导致电力系统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具有调节各序电流输出的能力,可用于提升系统的平衡性。为此,首先建立基于解耦-补偿原理的UPFC正序最优补偿潮流算法;其次构建UPFC的负序补偿电流控制模型,将电压不平衡补偿的优化求解问题归结为凸二次约束二次规划(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ming,QCQP)问题,并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取UPFC的负序电流最优输出值;最后提出计及正序网损与负序电压指标的负序电压补偿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计算方法以及区域负序电压总体补偿策略。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二次约束二次规划 原-对偶内点法 解耦-补偿法 负序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集群AVC子站无功电压灵敏度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贤 朱丹丹 +4 位作者 徐晓春 王栋 戴欣 王玉荣 印心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4,共12页
当前,我国东部部分沿海地区已形成了规模化的新能源发电集群,海上风电场已从长距离放射形接入电网的形式,逐渐发展为登陆后近距离汇聚再接入主网的接线形式。沿用传统单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方式响应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 当前,我国东部部分沿海地区已形成了规模化的新能源发电集群,海上风电场已从长距离放射形接入电网的形式,逐渐发展为登陆后近距离汇聚再接入主网的接线形式。沿用传统单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无功电压灵敏度方式响应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AVC)主站电压指令的运行过程中,易引发局部电网电压异常波动。为此提出了一种风电集群AVC子站无功电压灵敏度协同控制策略。考虑各风电场的交互关系,推导了多种风电集群并网拓扑形式下AVC子站无功电压灵敏度计算方法,并提出了解耦的AVC子站无功电压灵敏度协同控制策略;进一步,具体分析了不同子站无功源出力分配方式下的场内网损。基于MATLAB/MATPOWER平台搭建了三种典型风电集群汇聚模型并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无功电压灵敏度算法,所提算法能够调节风电集群无功出力以平稳有效应对AVC主站电压指令,在电压偏差指令变化、拓扑结构变化和风电出力水平不同条件下均能够较好地实现各子站并网点电压偏差控制,维持电网电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C系统 海上风电集群 SVG 无功电压控制 无功电压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单元的多功能有源消弧装置拓扑结构及调控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红文 钱信君 +3 位作者 郭祺 陈饶 施从新 黄继盛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51,共14页
单相接地故障的高质量调控是支撑新型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针对有源消弧装置AASD(active-type arc suppression device)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异构单元的有源消弧装置HU-AASD(AASD based on heterogeneous unit)拓... 单相接地故障的高质量调控是支撑新型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针对有源消弧装置AASD(active-type arc suppression device)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异构单元的有源消弧装置HU-AASD(AASD based on heterogeneous unit)拓扑结构及调控策略。首先,HU-AASD利用第四桥臂为虚拟中性点提供电压支撑,使得三相桥臂的耐压需求被降低至相电压,从而降低了AASD的器件成本与体积;其次,所提方案兼具容性和感性无功补偿能力,且接地故障发生后HU-AASD可不间断地向电网提供无功补偿,从而为配电网提供不间断的电压支撑;最后,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及调控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有源消弧装置 无功补偿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15
作者 黎家明 霍群海 +5 位作者 尹靖元 陆昊 周静 朱梅生 贺伟 董洪伟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3,共12页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大量并网,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越来越严重,考虑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电网的新变化。该文考虑了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大量并网,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越来越严重,考虑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电网的新变化。该文考虑了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ap changer,OLTC)的电能质量调节作用,提出一种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其中一阶段为日前小时级调度阶段,根据分布式光伏和负荷的预测数据,通过潮流计算和迭代优化,获取DPV的有功出力结果、柔性OLTC分接头和电容器组的投切结果;二阶段为分钟级无功优化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考虑柔性OLTC和DPV的无功出力特性,调节装备无功出力的同时修正第一阶段电容器组投切组合,进一步降低各个节点最大电压偏差,使配电网电压分布更合理。搭建了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仿真模型,所提出的考虑柔性OLTC的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在常规经济性最优目标下的88.07%DPV消纳水平基础上提高9.29%,同时满足全节点全时段电压偏差小于0.1pu,综合经济性提高7.8%,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 电压无功优化 协调控制方法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16
作者 贾冠龙 刘政权 +3 位作者 张哲 陈敏 许烽 牛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43-4857,I0027,共16页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self-adaption statcom and 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SLCC)利用静止无功发生器对换流站进行动态无功补偿和谐波滤除,可降低换流变所承担的电流应力,增强逆变站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减小送端换流站的母线暂态过...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self-adaption statcom and 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SLCC)利用静止无功发生器对换流站进行动态无功补偿和谐波滤除,可降低换流变所承担的电流应力,增强逆变站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减小送端换流站的母线暂态过电压,节省换流站的工程占地面积。文中首先阐述SLCC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剖析其多源复合特性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并类比LCC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建立SLCC-HVDC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常工况下双重检测的定电流控制策略及故障工况下带电流限幅的定电压控制策略,以充分发挥SLCC相较于LCC灵活可控、响应迅速的优势;然后,根据换流站母线相电压有效值跌落程度实现SLCC两种控制模式间的灵活切换,保证SLCC-HVDC具有优良的响应特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平台下的仿真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 无功补偿 谐波滤除 换相失败 运行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无功协调控制研究
17
作者 邹大云 赵佳微 +3 位作者 薛忠 魏志星 张长开 解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9-254,共6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要依靠110 kV主变电所SVG(静止无功发生器)或电抗器进行无功集中补偿,当前控制模式未充分考虑分散式能馈装置的无功补偿能力,易造成SVG长期重负荷运行、电抗器过补或欠补问题,因此有必要将能馈装置纳入无...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要依靠110 kV主变电所SVG(静止无功发生器)或电抗器进行无功集中补偿,当前控制模式未充分考虑分散式能馈装置的无功补偿能力,易造成SVG长期重负荷运行、电抗器过补或欠补问题,因此有必要将能馈装置纳入无功补偿,并研究主变电所无功补偿设备与能馈装置的协调控制方法,以解决供电系统的无功协调控制问题。[方法]提出基于中央级电力监控系统的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将SVG、电抗器及能馈装置纳入无功控制对象,通过在线控制分区、进线功率因数控制策略、经济压差无功平衡控制策略来实现无功实时协调控制。[结果及结论]所提无功实时协调控制方法为,在中央级电力监控系统中构建无功协调控制模块,根据全线实时数据及供电系统模型,划分在线控制分区,对每个控制分区进行无功协调控制。如果进线功率因数不合格,则根据功率因数控制目标计算无功补偿量,并按照分配原则分配给无功控制对象;如果进线功率因数合格,则按照经济压差方法进行无功平衡协调控制。通过上述协调控制方法能够达到降低SVG补偿容量、满足进线功率因数考核及降低供电系统有功损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无功协调控制 功率因数控制 经济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负序集中补偿方案
18
作者 吕子佥 胡海涛 +3 位作者 杨凯 陶海东 陈刚 李小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拓扑结构;根据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及补偿装置间的功率关系分别阐述了该方案的负序、无功补偿原理,推导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表达式,分析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变化规律;为保证补偿装置快速、稳定运行,提出了适用于负序、无功补偿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证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负序、无功补偿效果,且补偿装置容量配置实现了最优解,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变电所群 贯通供电 负序补偿 无功补偿 背靠背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
19
作者 彭能 彭珉轩 +3 位作者 李琼林 代双寅 孙建军 查晓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5-175,共11页
针对目前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无法调节有功功率、馈线间需要柔性互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可同时实现馈线内无功补偿和馈线间部分有功功率的柔性互济,适用于馈线内有固定无功补偿需求、馈线间... 针对目前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无法调节有功功率、馈线间需要柔性互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可同时实现馈线内无功补偿和馈线间部分有功功率的柔性互济,适用于馈线内有固定无功补偿需求、馈线间有柔性互联需求的场景。首先,介绍了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将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与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换器结合,使得链式STATCOM具备了柔性互联的功能。其次,结合无功补偿和柔性互联设备的应用需求设计了控制策略,通过链式STATCOM调节馈线内无功功率,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换器调节馈线间功率潮流。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无功补偿 柔性互联开关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 背靠背 功率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型混合无功功率补偿线路TRV抑制措施
20
作者 孟凡涛 何柏娜 +5 位作者 李辉 吴硕 刘洋 代维汉 王硕 董彦辰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对输电线路暂态特性的影响亟待研究。与常规输电线路相比,安装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断路器实际开断条件更加苛刻,对系统绝缘造成极大威胁。以特高压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瞬态恢复电压最严重超标... 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对输电线路暂态特性的影响亟待研究。与常规输电线路相比,安装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断路器实际开断条件更加苛刻,对系统绝缘造成极大威胁。以特高压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瞬态恢复电压最严重超标状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特高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等效模型,分析了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的抑制措施;采用等值参数集中电路理论分析与PSCAD/EMTDC仿真结合,探讨了快速联动旁路串补、断路器加装分闸电阻以及安装快速接地开关等方法对瞬态恢复电压的抑制效果以及可行性,并得到了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瞬态恢复电压最佳抑制措施,研究成果可以为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 单相接地故障 瞬态恢复电压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