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明代园林空间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基于《徐霞客游记·滇游记》的文本探讨
1
作者 袁芬芬 张剑文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滇游记》作为研究明代云南园林历史的重要依据,揭示了云南明代园林的典型特征,为理解云南园林的历史演变和地域特色提供了实证基础。为系统解析云南明代园林的空间特征与分布规律,补充西南边疆园林史研究理论,基于《徐霞客游记·... 《滇游记》作为研究明代云南园林历史的重要依据,揭示了云南明代园林的典型特征,为理解云南园林的历史演变和地域特色提供了实证基础。为系统解析云南明代园林的空间特征与分布规律,补充西南边疆园林史研究理论,基于《徐霞客游记·滇游记》中关于云南园林的记载,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徐霞客在1638—1640年考察云南时记录的园林信息进行系统整理。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游记中描述的园林,发现云南明代园林的地理分布呈现高度集聚与不均衡的特征,其中寺观园林占比最高且依托名山大川广泛分布,私家园林多位于城中或城郊,衙署园林记录最少且集中于行政中心,自然胜境空间布局与自然环境深度融合。云南明代园林的分布规律及营建特征除了受自然因素制约外,主要受宗教传播、政治经济格局等人文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明代园林 空间特征 地理分布 徐霞客游记 文化遗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压力、货币超发与明代宝钞制度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昆 李志斌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38,共14页
本文遵循"财政压力—政府行为"分析框架来剖析"大明宝钞"崩坏的制度根源。"大明宝钞"制度的崩坏根源于以财政为中心的宝钞制度设计缺陷。这种制度设计是为了满足政府财政开支需求与避免财政危机。易言之... 本文遵循"财政压力—政府行为"分析框架来剖析"大明宝钞"崩坏的制度根源。"大明宝钞"制度的崩坏根源于以财政为中心的宝钞制度设计缺陷。这种制度设计是为了满足政府财政开支需求与避免财政危机。易言之,明代财政压力促成了货币财政化的宝钞制度设计,导致了货币超发,最后致使宝钞崩坏并退出流通领域。财政压力是古今政府的常态。财政压力并非必然导致政府采取掠夺性的货币政策。在英国,国王的财政压力导致了以限制王权为目的的《大宪章》和"光荣革命"。明代中国,为何没有在财政压力之下走上制度变革之路,这个问题实在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压力 货币财政化 货币超发 宝钞贬值 宝钞制度崩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榆林窟明代游人题记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光文 郑炳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118,共9页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与《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共收录莫高窟明代游人题记12条,《安西榆林窟》一书共收录榆林窟明代游人题记7条。这些保存下来的明代游人题记,不仅真实记录了信众和普通游客巡礼莫高窟、榆林窟的事迹,而且从侧面反...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与《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共收录莫高窟明代游人题记12条,《安西榆林窟》一书共收录榆林窟明代游人题记7条。这些保存下来的明代游人题记,不仅真实记录了信众和普通游客巡礼莫高窟、榆林窟的事迹,而且从侧面反映了明代敦煌历史之一斑,不少内容甚至为史书所阙载。在明代敦煌史料非常缺乏的情况下,莫高窟、榆林窟的明代游人题记对研究明代敦煌历史,无疑具有独特而珍贵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榆林窟 明代 游人题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和防治措施 被引量:28
4
作者 邓启江 李星宇 +1 位作者 吕琼 李坚峰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3-29,共7页
昆明市是岩溶塌陷危害较重的城市之一。岩溶塌陷主要集中分布在翠湖—圆通山、金马寺等8个地段,已形成塌陷坑405个,发生时间主要在6-9月,该时段形成的塌陷占全年发生数的73%。岩溶塌陷多发育于地下岩溶发育、松散盖层厚度小于15m、地下... 昆明市是岩溶塌陷危害较重的城市之一。岩溶塌陷主要集中分布在翠湖—圆通山、金马寺等8个地段,已形成塌陷坑405个,发生时间主要在6-9月,该时段形成的塌陷占全年发生数的73%。岩溶塌陷多发育于地下岩溶发育、松散盖层厚度小于15m、地下水位埋深小于20m的地段。碳酸盐岩岩溶发育、松散盖层厚度较小和水动力条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昆明市岩溶塌陷产生的必要条件,其中地下水的作用对岩溶塌陷的形成至关重要。昆明市岩溶塌陷机理主要有地下水位升降致塌、地表水下渗致塌和动荷载致塌3种类型。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避让、合理开采地下水的预防措施和防渗封闭、结构物跨越及地下加固处理的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发育特征 塌陷机理 防治措施 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澳门人口问题札记三则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利峰 郑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50,共7页
在有关明清时期澳门人口史的研究中,由于人口数据歧出不一,认识上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从葡人已婚者、澳门范围的认识视角以及疍民群体三个方面,对明清时期的澳门人口问题加以探讨,以期能起到补苴罅漏之作用,而于澳门史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澳门 人口 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钞崩坏、白银需求与海外白银流入——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考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昆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6-34,共9页
明代民间白银货币的大量应用与大明宝钞的逐渐崩坏是相互伴随的,共同促进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从民间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冲击着明代的货币制度,最终明政府不得不以法令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明代中国产银数量远远不... 明代民间白银货币的大量应用与大明宝钞的逐渐崩坏是相互伴随的,共同促进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从民间开始的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冲击着明代的货币制度,最终明政府不得不以法令的形式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明代中国产银数量远远不足以满足政府和民间巨大的白银需求,明政府被迫开放海上贸易,凭借外贸出超优势,巨额海外白银滚滚流入国内,满足了明代中后期不断扩大的白银货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钞崩坏 白银需求 白银货币化 海外白银流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继高及其《日本风土记》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小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1,共5页
明朝嘉靖、万历时期人侯继高,世袭指挥同知,历任把总、副总兵、总兵、都督佥事等官职,先后镇守广东、浙江等地。侯继高在任职期间,除了履行其巩固边防、防倭抗倭将领的职责之外,还积极笔耕,写下了《游补陀洛迦山记》、《补陀山志》、《... 明朝嘉靖、万历时期人侯继高,世袭指挥同知,历任把总、副总兵、总兵、都督佥事等官职,先后镇守广东、浙江等地。侯继高在任职期间,除了履行其巩固边防、防倭抗倭将领的职责之外,还积极笔耕,写下了《游补陀洛迦山记》、《补陀山志》、《全浙兵制考》和《日本风土记》等著作。其中《日本风土记》以五卷的篇幅,较为详细地记述了日本当时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文学、风俗、人情、爱好等方面,内容极为丰富,是今人了解和研究明朝人认知日本程度的颇有价值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侯继高 《日本风土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戏曲中关羽形象的多种形态探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海燕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3-69,共7页
朱有火敦《关云长义勇辞金》杂剧和无名氏《古城记》传奇是以关羽为主要人物的戏曲作品 ,这两部作品是明代关公戏的代表。明代孤本戏曲选集中 ,以关羽为主角的单出戏被大量选入。关羽作为神的形象也广泛散见于其它题材的戏曲作品。这向... 朱有火敦《关云长义勇辞金》杂剧和无名氏《古城记》传奇是以关羽为主要人物的戏曲作品 ,这两部作品是明代关公戏的代表。明代孤本戏曲选集中 ,以关羽为主角的单出戏被大量选入。关羽作为神的形象也广泛散见于其它题材的戏曲作品。这向人们充分表明代关公戏创作和演出的繁荣。本文选取明代这一时间横断面 ,考察并分析戏曲中关羽形象共时并存的多种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关云长义勇辞金》 《古城记》 明选本关公戏 戏曲 关公形象 比较研究 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文人秦地旅游研究——以文人游记为中心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92,共17页
晚明既是旅游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游记文体发展的黄金期,然而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明显有着“重南轻北”的倾向。从地域上言,晚明秦地游客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以江浙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一是以陕西为中心,与陕西毗邻或距离较近的省份... 晚明既是旅游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游记文体发展的黄金期,然而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明显有着“重南轻北”的倾向。从地域上言,晚明秦地游客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以江浙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一是以陕西为中心,与陕西毗邻或距离较近的省份。经济、文化、地域是影响秦地旅游的三大重要因素。晚明文人的秦地旅游时间呈现出鲜明的季节性特征,旅游活动多集中在春、夏、秋三季,旅游往往和文官处理公务之间有着相伴相生的关系。晚明时期秦地最热门的旅游景点是华山,文人在游记中主要渲染的是华山高、险、奇这三大特征。晚明秦地旅游者客源地的分析、秦地旅游规律的提炼总结、古代游记对于秦地旅游景点的艺术化呈现,对于今日陕西旅游的发展皆可起到较大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学 秦地旅游 游记文体 长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皱春水:明清笔记对西器东传的关注与书写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贵安 谢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共11页
明清笔记弥补了中国传统官史在记载西器东传过程中的缺失和不足,后者将主要篇幅用于政治及其制度的记载,而前者却因其随意和猎奇的特点,将西洋物质文明传入中国的历史做了较为广泛的记录,体现出明清时期西洋物质文明在中国的渗透状况。... 明清笔记弥补了中国传统官史在记载西器东传过程中的缺失和不足,后者将主要篇幅用于政治及其制度的记载,而前者却因其随意和猎奇的特点,将西洋物质文明传入中国的历史做了较为广泛的记录,体现出明清时期西洋物质文明在中国的渗透状况。明清笔记对西洋器物的记载,因作者所处时间、空间和社会环境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明清笔记作者及其所载事主对西器的认识虽各不相同,但仍能从整体上反映出国人对西洋物质文明,经历了一个从保守自傲到虚心接受,再到"师夷长技"的发展过程。当然,部分国人在接受西洋器物时也产生了"崇洋媚外"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笔记 西洋 物质文明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画史体系与史学理论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池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40,共11页
唐代张彦远于公元9世纪中叶写作的《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绘画史学成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的美术史学著述,建立起博大的绘画史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画史理论和画学思想,记录了自轩辕至唐代会昌时期的画家和画作,并将画史叙述与... 唐代张彦远于公元9世纪中叶写作的《历代名画记》,是我国绘画史学成熟的标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的美术史学著述,建立起博大的绘画史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画史理论和画学思想,记录了自轩辕至唐代会昌时期的画家和画作,并将画史叙述与画品与画论研究相结合,创立了史、论、品(评)相统一的独特的中国美术史学的著述方法,对世界艺术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绘画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盛弟子对《三子会宗论》的再阐释——以方以智、钱澄之、屈大均为中心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健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19,154,共6页
明遗民觉浪道盛著《三子会宗论》,提出以孟子会宗庄子和屈原。道盛的三位弟子方以智、钱澄之、屈大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子会宗论》进行再阐释。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命题,更暗含着遗民的独特心迹。他们试图会宗庄子之生与屈原之忠,... 明遗民觉浪道盛著《三子会宗论》,提出以孟子会宗庄子和屈原。道盛的三位弟子方以智、钱澄之、屈大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子会宗论》进行再阐释。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命题,更暗含着遗民的独特心迹。他们试图会宗庄子之生与屈原之忠,由此为自己选择做遗民而非死节的行为寻求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子会宗论》 明遗民 孟子 庄子 屈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明的钞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轶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7,共9页
大明宝钞在弘治、正德时期基本失去市场流通价值。隆庆时期钞关折银征收,万历七年前后赋税大规模折银征收。学术界因晚明时期的宝钞已经失去市场货币功能,对之不再深究。然而晚明文献中记有大量朝廷赏赐用钞情况,由此入手加以探究可知,... 大明宝钞在弘治、正德时期基本失去市场流通价值。隆庆时期钞关折银征收,万历七年前后赋税大规模折银征收。学术界因晚明时期的宝钞已经失去市场货币功能,对之不再深究。然而晚明文献中记有大量朝廷赏赐用钞情况,由此入手加以探究可知,晚明时期宝钞除被朝廷用来施行多种赏赐之外,还被用来做部分财政支付之用。为此,晚明朝廷实际上一直在市场回购宝钞,并有可能继续小规模印制新钞。因而,晚明宝钞相当于是从明前期的政府信用货币退化而成的一种在有限范围内循环的有价证券。晚明朝廷利用这种有价证券来补充朝廷部分财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买钞银 货币 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明代史钞类图书出版兴盛之成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军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4,共4页
明代史钞类图书出版颇为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史钞类图书的产生是抄撰著述方式的余绪,也是史学著述方式由繁冗趋于简省的必然结果;明政府以史辅经的伦理教化意图,对史钞类图书的出版起了导引、促进作用;科举考试的现实需求刺激着史钞... 明代史钞类图书出版颇为兴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史钞类图书的产生是抄撰著述方式的余绪,也是史学著述方式由繁冗趋于简省的必然结果;明政府以史辅经的伦理教化意图,对史钞类图书的出版起了导引、促进作用;科举考试的现实需求刺激着史钞类图书的编纂、出版;明代尤其是中后期史钞类图书之所以得到广泛流传,也得益于图书生产市场化的推波助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出版 史钞类图书 明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诗话:格调、复古与分唐界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德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31-37,共7页
明代诗话所阐述的诗学理论,主要集中在格调说、复古论、分唐界宋之争这三个问题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论争,推动了古典诗学理论的发展,也体现了明代诗话的理论价值和理论特色。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明代诗话 古典诗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诗话的文体观念 被引量:8
16
作者 党圣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9,共11页
明代诗话作为历代诗话及明代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极为丰富的文体史料。其中所体现的文体观念包括本色与当行、拟体与效体、得体与失体、定体与大体、唐宋诗之争与唐宋体之辨、初盛中晚与四唐辨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与一代有一代之... 明代诗话作为历代诗话及明代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极为丰富的文体史料。其中所体现的文体观念包括本色与当行、拟体与效体、得体与失体、定体与大体、唐宋诗之争与唐宋体之辨、初盛中晚与四唐辨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与一代有一代之文体、诗派与体派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系统的文体学理论体系。这可以说是明代文体集大成之说的有力证明,在明代诗学史和明代文体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诗话 本色当行 拟体效体 得体失体 唐体宋体 一代有一代之文体 体与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万历笔记的材料取舍
17
作者 陈刚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34,共14页
记录是笔记书写的基本性质,然而具体到实际的材料取录层面,到底何种材料应取,何种材料当舍,前人多言之不详。以明万历笔记为样本,从材料的真实性、材料的稀缺性、材料与作者关注点的相关性这三个角度对笔记材料的取舍标准进行探讨,并由... 记录是笔记书写的基本性质,然而具体到实际的材料取录层面,到底何种材料应取,何种材料当舍,前人多言之不详。以明万历笔记为样本,从材料的真实性、材料的稀缺性、材料与作者关注点的相关性这三个角度对笔记材料的取舍标准进行探讨,并由此对笔记记录的主客观问题加以论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万历 笔记 材料取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评“大明宝钞”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善轩 李新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5-74,共10页
"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发行起,其购买力一直下跌,加上纸币流通不广,且认受性低,故在15世纪初期已经完全被市场淘汰,只有官府仍然有限度地使用。传统史家一般把明代纸币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政府滥发钞票所致,这似乎把问题... "大明宝钞"从洪武八年(1375)发行起,其购买力一直下跌,加上纸币流通不广,且认受性低,故在15世纪初期已经完全被市场淘汰,只有官府仍然有限度地使用。传统史家一般把明代纸币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政府滥发钞票所致,这似乎把问题过于简单化,而忽略货币制度的设计与推行的问题。"大明宝钞"失败的原因除了因为发钞过多外,其致命伤更在于制度上的设计不足,特别是明政府在未建立公众信心以前,没有效法宋、元为纸币设立准备金制度,以稳固"大明宝钞"的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纸币 大明宝钞 货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官不当专尚史才,必以心术为本”--谈明人史料笔记中的“心术”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刘知畿"史才三长"论中已含有对史家撰史所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要求,并提出了"正直"的标准。元代学人发展了这一点,在史学上提出"心术"概念,并加以阐发。明人继承元人的理论成果,认为"史官不当专尚史... 刘知畿"史才三长"论中已含有对史家撰史所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要求,并提出了"正直"的标准。元代学人发展了这一点,在史学上提出"心术"概念,并加以阐发。明人继承元人的理论成果,认为"史官不当专尚史才,必以心术为本",丰富了"心术"论的内涵,强调"心术"中的"公心"、"公正"、"公平"之意。至清代章学诚提出"史德"说,继承了明人的成果,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史家的道德修养已不再是"心术"说所主要关注的理论重点,而是上升到了历史认识论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人笔记 心术 公心 史德 章学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世致用 技近乎道——从明代文人笔记看明式家具蕴含的时代文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杜立君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明代是个崇尚实学的时代,出现了中国传统设计的明式家具这一经典案例。通过对明代文人笔记的研究梳理可以看出,明式家具受到了海上贸易、传统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成就非凡。既有历史和技术发展潮流的必然性,又有时代政治、风... 明代是个崇尚实学的时代,出现了中国传统设计的明式家具这一经典案例。通过对明代文人笔记的研究梳理可以看出,明式家具受到了海上贸易、传统技术、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成就非凡。既有历史和技术发展潮流的必然性,又有时代政治、风尚影响的偶然性。在"经世致用"的时代精神影响下,明式家具首先满足了百姓日用的物质基础,进而又满足了文人的精神追求,将理性、秩序、内敛、自省等品格都物化在设计制作之中,成为时代文化精神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文人笔记 明式家具 经世致用 时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