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nding stress of rolling element in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齐水 杨文 +1 位作者 于德介 余江鸿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437-3444,共8页
A new structure design method of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is proposed, in which PTFE is embedded into a hollow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reative combinations and t... A new structure design method of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is proposed, in which PTFE is embedded into a hollow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reative combinations and through innovation research on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structure.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inner wall bending stress of the rolling element in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different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s was condu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nding stress of the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ing increas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hollowness with the same filling material. The bending stress of the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decreas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asticity modulus of the material under the same physical dimension. Under the same load, on hollow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the maximum bending tensile stress values of the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after material filling at 0° and 180° are 8.2% and 9.5%, respective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deep cavity hollow cylindrical rolling element. In addition, the maximum bending-compressive stress value at 90° is decreased by 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astic composite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hollowness degree of fill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ending stress rolling el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olidation analysis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partially penetrated cement fly-ash gravel(CFG) piles under changing permeable boundary conditions 被引量:3
2
作者 邹新军 赵增明 徐洞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4019-4026,共8页
Based on the double-layered foundation theory, the composite ground with partially penetrated cement fly-ash gravel(CFG) piles was regarded as a double-layered foundation including the surface reinforced area and the ... Based on the double-layered foundation theory, the composite ground with partially penetrated cement fly-ash gravel(CFG) piles was regarded as a double-layered foundation including the surface reinforced area and the underlying untreated stratum. Due to the changing permeability property of CFG piles, the whole consolidation process of the composite ground with CFG piles wa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e., the early stage(permeable CFG pile bodies) and the later stage(impermeable pile bodies). Then, the consolidation equation of the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CFG pile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Terzaghi one-dimensional consolidation theory. Consequently, the unified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was derived with the specific solutions for the consolidation degree of composite ground, reinforced area and underlying stratum under instant load obtained respectively. Finally, combined with a numerical example, influencing rules by main factors(including the replacement rate m, the treatment depth h1,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Ks1, Kv2 and compression modulus Es1, Es2 of reinforced area and underlying stratum) on the consolidation property of composite ground with CFG pile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solidation velocity of underlying stratum is s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inforced area. However, the consolidation velocity of underlying stratum is slow at first then fast as a result of the transferring of effective stress to the underlying stratum during the dissipating process of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ground CFG piles permeability double-layered foundation consolidation degr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man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al and textural change in C/C composites during braking 被引量:1
3
作者 雷宝灵 易茂中 +3 位作者 徐惠娟 冉丽萍 葛毅成 彭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29-35,共7页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C/C composites with a resin-derived carbon, a rough laminar (RL) pyrocarbon and a smooth laminar pyrocarbon, before and after braking tests, were investigat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C/C composites with a resin-derived carbon, a rough laminar (RL) pyrocarbon and a smooth laminar pyrocarbon, before and after braking tests, were investigated by Raman spectroscopy.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of the D-band indicates the amount of defects in the in-plane lattice, while the G-to-D band intensity (peak area) ratios (lC/I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degree of graphitiz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WHM of D-band of sample with RL pyrocarbon changes greatly from 36 cm-1 to 168 cm 1 after braking tests, which indicates that a large number of lattice defects are produced on its wear surface. However, the graphitization degree of resin-derived carbon sample rises significantly, because the IC/1D increases from 0.427 to 0.928. Braking tests under normal loading conditions, involving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produce a lot of lattice defects on the wear surface, and induce the graphitization of the surface. Sample with RL pyrocarbon having a low hardness is easy to deform, and has the most lattice defects on the wear surface after braking. While raw materials with resin-derived carbon have the lowest graphitization degree which rises greatly during br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 composites Raman spectroscopy graphitization degree BRAK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 vertex degree correlations of fixed act-size collaboration networks
4
作者 雷敏 赵清贵 侯振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830-833,共4页
A rate equation approach was presented for the exact computation of the three vertex degree correlations of the fixed act-size collaboration networks.Measurements of the three vertex degree correlations were based on ... A rate equation approach was presented for the exact computation of the three vertex degree correlations of the fixed act-size collaboration networks.Measurements of the three vertex degree correlations were based on a rate equation in the continuous degree and time approximation for the average degree of the nearest neighbors of vertices of degree k,with an appropriate boundary condition.The rate equation proposed can be generalized in more sophisticated growing network models,and also extended to deal with related correlation measurements.Finally,in order to check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a numerical example was solved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gree correlation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xed act-size collaboration networks degree correlation function clustering coefficient Markov ch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PLS-SEM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华 宁梦妍 王一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3,共5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是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有质量地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从高校、企业、政府三个利益相关主体出发,通过PLS-SEM模型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全面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是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有质量地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从高校、企业、政府三个利益相关主体出发,通过PLS-SEM模型分析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发表科技成果、政府对境内企业R&D支出以及企业科研人员占比对协同育人产生显著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的发展,应建立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协同育人机制、多主体共建数字化协同育人平台并发挥资源集聚效应提升协同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协同育人 PLS-SEM模型 高校 企业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初始损伤饱水花岗岩的冲击破坏规律
6
作者 褚怀保 陈璐阳 +3 位作者 杨小林 王东辉 魏海霞 孙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4,共14页
为研究饱水和初始损伤对冲击荷载下花岗岩宏观和微观破坏特征的影响,开展了X射线衍射、霍普金森和扫描电镜试验,利用分形维数对花岗岩的破碎块度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图像放大倍数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分析了冲击荷载下饱水后花岗... 为研究饱水和初始损伤对冲击荷载下花岗岩宏观和微观破坏特征的影响,开展了X射线衍射、霍普金森和扫描电镜试验,利用分形维数对花岗岩的破碎块度和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图像放大倍数对分形维数的影响,分析了冲击荷载下饱水后花岗岩的微观致裂机制。结果表明:饱水后花岗岩中角闪石、钠长石、微斜长石和石英的占比减少,高岭石占比显著提高;随着初始损伤的增大,花岗岩的动态峰值应力逐渐减小,而破碎程度和块度分形维数逐渐增大,且初始损伤对块度分形维数的影响大于饱水的影响;随着初始损伤的增加,断口出现更多的微裂纹和碎屑,断口图像的分形维数也逐渐增加;放大倍数在400~3200范围内时,断口图像分形维数随着图像放大倍数的增大而增加,超过3200后,分形维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动力学 矿物成分 破碎块度 断口微观形貌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区域生产中的关联工艺参数协同预测与预警
7
作者 赵勇 尹爱军 +3 位作者 成浩 李骞 纪林呈 吴倩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0-566,共7页
为提前发现天然气区域生产过程中管线、装置可能发生的超压、泄露等异常工况,现有工业控制报警系统不能准确反映设备真实状态,而采用单参数的预警误判率较高,实用性不足。提出了一种天然气区域生产各上、下游场站关联工艺参数的协同预... 为提前发现天然气区域生产过程中管线、装置可能发生的超压、泄露等异常工况,现有工业控制报警系统不能准确反映设备真实状态,而采用单参数的预警误判率较高,实用性不足。提出了一种天然气区域生产各上、下游场站关联工艺参数的协同预测与预警方法。针对天然气区域内场站多、生产过程复杂、监测数据多样的特点,首先对每个场站的参数进行降维,提取各场站的关键工艺参数;再对关键参数进行关联度评估及分组,以同组的高关联参数为自变量,建立多元非线性套索回归预测模型;同时,建立关键参数的长短期记忆预测模型;结合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动态阈值,对区域生产进行协同预警。通过重庆气矿某井区开展的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减少单值异常出现的预警误判,又可提前定位异常场站和异常点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区域生产 报警 工艺参数 关联度 协同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度与遗忘函数的个性化产品服务配置
8
作者 窦润亮 孟繁松 +2 位作者 南国芳 周晓东 林国义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在客户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下,企业面临着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的挑战.为帮助客户精准定位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与遗忘函数的个性化产品服务配置方法,分别在偏好相似度和评分相似度计... 在客户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下,企业面临着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的挑战.为帮助客户精准定位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度与遗忘函数的个性化产品服务配置方法,分别在偏好相似度和评分相似度计算中引入信任度和时间遗忘权重,同时综合考虑用户和方案的组合相似度,以降低数据稀疏性和冷启动在预测个性化方案时的影响.通过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为用户更加精准地配置出符合其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服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服务方案 信任度 遗忘函数 协同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不同抗剪连接钢-UHP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
9
作者 方志 周楚钰 +3 位作者 洪金圣 徐海波 张海兵 汪建群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74,共14页
为明确界面抗剪连接的不同布置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完成了3根界面栓钉不同布置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截面纤维模型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非线性... 为明确界面抗剪连接的不同布置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完成了3根界面栓钉不同布置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截面纤维模型的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非线性分析方法并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且以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和程序的适用性,并用其分析了集束度和剪力连接度对钢-UHPC组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集束度γ≤0.5和γ=1的钢-UHPC组合梁,其临界剪力连接度分别为0.9和0.74;2)钢-UHPC组合梁的弹性抗弯刚度随着剪力连接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集束度的增加而降低;3)剪力连接度对钢-UHPC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和延性系数影响显著,集束度γ=1时组合梁的延性系数明显增大,但集束度γ≤0.5时,其延性系数基本不再受集束度的影响;4)对于完全剪力连接组合梁,极限状态时界面的剪力分布随剪力连接度的增大而越趋于不均匀,但集束度对极限状态时界面的剪力分布影响较小.钢-UHPC组合梁的集束度γ不应大于0.5,剪力连接度η不宜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钢-UHPC组合梁 剪力连接度 集束度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地双层金融监管协同治理研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协同水平评价
10
作者 张晓燕 李佳玉 李武 《金融经济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60,共18页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在金融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同度模型,评价31个省(区、市)2014—2022年央地金融监管协同水平,推演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建立对地...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在金融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同度模型,评价31个省(区、市)2014—2022年央地金融监管协同水平,推演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建立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因果逻辑,并以协调机制建立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强度双重差分法检验其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央地金融监管协同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处于初级协同等级;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的建立能够降低地方金融风险,提高地方金融效率。基于此,应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的顶层设计,强化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央地在日常监管、风险处置等方面的分工协作,并辅以制度健全、支撑有力的配套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央地监管协同 复合系统协同度 双重差分法 国家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模式下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治理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项为例
11
作者 陈志敏 张静 +2 位作者 冯永忠 贾一波 夏可阳 《陕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06-108,114,共4页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明确提出“五育并举”和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聚焦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业型高层次农业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自身农业学科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校地协同机...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明确提出“五育并举”和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聚焦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业型高层次农业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自身农业学科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校地协同机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乡村治理与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出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与综合素质高、实践与创新能力强,“一懂两爱”情怀深厚、有志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探索构建出双元驱动校地协同涉农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 校地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Ⅵ)-TiO_(2)/LDH协同体系光催化处理电镀除油废水实验研究
12
作者 张立成 王辛 +1 位作者 刘维 候瑞颖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9-193,199,共6页
针对光催化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行业应用受限,通过尿素水热法合成了TiO_(2)/LDH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通过外加K_(2)FeO_(4)构建Fe(Ⅵ)-TiO_(2)/LDH光催化协同体系,处理模拟电镀除油废水,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 针对光催化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行业应用受限,通过尿素水热法合成了TiO_(2)/LDH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通过外加K_(2)FeO_(4)构建Fe(Ⅵ)-TiO_(2)/LDH光催化协同体系,处理模拟电镀除油废水,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COD的去除效果以及反应原理,结果表明K_(2)FeO_(4)、TiO_(2)/LDH投加量分别为800、1000 mg/L,pH=9,反应温度为30℃时降解率最高,SDBS与COD降解率分别为95.45%和7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复合催化剂 协同体系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不同抗剪连接的预制UHPC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方志 鲁睿 +4 位作者 洪金圣 何德华 王晓璜 陈建宁 黄佳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56,共16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预制梁和预制桥面板通过槽口式剪力连接键结合形成的UHPC组合梁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为明确这种预制UHP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分别对3片不同剪力连接度(分别为0.47...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预制梁和预制桥面板通过槽口式剪力连接键结合形成的UHPC组合梁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中具有较广的应用场景.为明确这种预制UHPC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分别对3片不同剪力连接度(分别为0.47、0.94和1.41)的预制UHPC组合梁和1片UHPC整浇梁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结果表明:剪力连接度对预制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影响显著,剪力连接度为0.47和0.94的组合梁,边槽口下方预制梁腹板上出现了因剪力键水平剪力较大引起的斜裂缝,进而导致此处剪力键的最终抗剪失效;剪力连接度为0.47、0.94和1.41的预制UHPC组合梁,抗弯承载能力分别为整浇梁的76%、97%和100%,延性系数分别为整浇梁的28%、38%和37%,开裂前弹性刚度分别为整浇梁的52%、72%和85%.给出了不同剪力连接度预制UHPC组合梁的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并以试验结果验证了其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预制组合梁 剪力连接度 抗弯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后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耐火性能数值分析
14
作者 王文达 李生强 +1 位作者 毛文婧 郑龙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 为研究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在往复荷载作用后的耐火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后塑性损伤和残余变形对组合梁节点火灾下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不同损伤程度、荷载作用水平和防火保护层厚度对节点耐火极限和破坏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预损伤对节点的耐火极限有不利影响,且随损伤程度的增加,耐火极限下降明显;重度损伤下节点的耐火极限与无损伤节点相比降低了23.5%;重度损伤的节点在火灾作用下形成塑性铰,且产生较大的耗能损伤,轻度和中度损伤下未形成明显塑性铰,耐火极限分别仅下降1.0%和3.6%;对于以梁损伤作为预损伤模式的节点,梁荷载比和防火保护层厚度是影响有地震预损伤节点耐火极限的主要因素;随柱荷载比的增大,耐火极限呈降低趋势,但整体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组合梁节点 低周往复加载 损伤程度 耐火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弯加固损伤钢筋混凝土梁试验
15
作者 李可 葛辉 +1 位作者 徐朝阳 朱俊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8-1397,共10页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 为进一步将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推广应用于既有工程结构加固,本文进行了该复合材料加固损伤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考虑原梁损伤程度、高强钢绞线直径、高强钢绞线配筋率的影响,对1个对比梁和7个卸载加固损伤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加固方法,可使加固层与原梁较好地协同工作,充分发挥高强钢绞线网增强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优越力学性能,从而可显著提升卸载加固损伤梁的承载力、刚度、延性、韧性以及抗裂性,明显减小裂缝宽度;相比于加固无损梁,随着损伤程度的增加,卸载加固损伤梁的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以及韧性均呈降低趋势,且加固层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能力亦降低;适当增加纵向钢绞线配筋率,可提高加固损伤梁受弯承载力、截面刚度、延性、韧性及加固层对裂缝的约束能力;纵向钢绞线配筋率相近时,钢绞线直径越小,加固层的控裂能力越强,能更好地减小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绞线网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 结构加固 四点弯曲加载试验 损伤程度影响 受弯性能 钢筋混凝土梁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嵌入农业面源污染多中心协同治理:机理、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烁 李艳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8,共12页
农业面源污染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使得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难以快速、完全解决,需要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区块链作为新兴互联网技术为农业面源污染多中心协同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区块链嵌入农业面源污染多中心协同治理对于提高信息收... 农业面源污染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使得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难以快速、完全解决,需要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治理。区块链作为新兴互联网技术为农业面源污染多中心协同治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区块链嵌入农业面源污染多中心协同治理对于提高信息收集和传递能力、提升多中心协同治理效能、实现可持续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在明确区块链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区块链嵌入农业面源污染多中心协同治理也会存在区块链落地的高成本投入、新的环境风险、主体认知不足和形成区块链伪链等问题。为此,应加强区块链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区块链技术风险管理、加大宣传与政策激励以提升主体认知水平、强化监管以实现区块链“去伪存真”,从而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农业面源污染 协同治理 信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结构与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以北京市为例
17
作者 郭嘉欣 马冰倩 +4 位作者 郭璇 徐宇沛 李阳 谢仁天 徐程扬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49,共9页
【目的】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耦合机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高人工林经营技术的重要基础,而城市森林结构与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关系研究较少,并成为科学经营城市森林的重要瓶颈。所以,本文以北京市六环以内的人工城市森林为对象,研究... 【目的】结构与生物多样性的耦合机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高人工林经营技术的重要基础,而城市森林结构与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之间关系研究较少,并成为科学经营城市森林的重要瓶颈。所以,本文以北京市六环以内的人工城市森林为对象,研究城市森林结构对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科学构建和经营城市森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Berger-Parker优势度表征树种组成多样性,选取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胸径组成多样性、树高组成多样性、林分断面积来表征林分物理结构特点,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能综合表征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复杂度和林分物理结构复杂度的指数,并分析林分物理结构与物种组成结构间的耦合度。【结果】(1)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随着树高组成多样性和林分断面积的提高而提高,随着树木个体增大而降低,胸径组成多样性对木本植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具有较复杂垂直结构的林分木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2)垂直结构复杂度和空间占有度可显著影响林分树种组成复杂度,林分水平结构复杂度则与物种组成复杂度无显著关系。【结论】林分的物理结构可显著影响木本植物物种组成多样性,其中,树木大小、空间占有度及垂直结构复杂度是影响木本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在城市森林的构建与经营过程中,应通过提高林分垂直结构复杂度、种内和种间树木大小分化度、稳定生态种组的空间异质性来有效提高城市森林的木本植物多样性,进而提升城市森林的稳定性和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林分结构复杂度 木本植物组成 林分物理结构 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解过程中微量水的引入对聚乙烯醇颗粒中甲醇含量的影响
18
作者 贺玉舜 周容 +1 位作者 杨胜都 张军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聚乙烯醇(PVA)的醇解以甲醇做溶剂,因此成品PVA颗粒中一般含有不低于2.0%的甲醇,如何降低PVA中甲醇含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中针对PVA 24-88中甲醇含量降低的问题,采用在醇解过程中引入少量水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干燥后PVA的醇解度... 聚乙烯醇(PVA)的醇解以甲醇做溶剂,因此成品PVA颗粒中一般含有不低于2.0%的甲醇,如何降低PVA中甲醇含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中针对PVA 24-88中甲醇含量降低的问题,采用在醇解过程中引入少量水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干燥后PVA的醇解度及甲醇含量。结果表明,在1.0%的加水量下,PVA产物中的甲醇含量降低至0.26%。此外,详细讨论了加水量对醇解PVA样品在不同气体氛围中的热失重行为及醋酸钠含量的影响,当加水量分别为1.0%和2.0%时,醋酸钠含量仅为1.53%和1.24%,均低于无水醇解样品。同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表明,醇解后的溶剂中甲醇和醋酸甲酯含量随加水量增加分别呈升高和降低的趋势。最后探究了干燥时间与PVA 24-88未加水醇解湿料的挥发分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时间延长,冷凝回流组分中的甲醇和醋酸甲酯的含量分别呈现单调增加和递减趋势,且其各自含量均随干燥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该结果可为聚乙烯醇实际生产难题提供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含水量 醇解度 溶剂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革命遗址纪念馆室内光环境优化设计研究
19
作者 侯万钧 申开兴 +1 位作者 席晖 暴磊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5,共8页
光环境作为建筑室内重要的物理环境,在展览类建筑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为了提高革命遗址建筑室内光环境的舒适性,探究天然光与人工光相互影响下灯具参数与室内光环境质量、展品呈现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为例,基于DIA... 光环境作为建筑室内重要的物理环境,在展览类建筑室内设计中必不可少,为了提高革命遗址建筑室内光环境的舒适性,探究天然光与人工光相互影响下灯具参数与室内光环境质量、展品呈现效果之间的关系;以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为例,基于DIALux对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动态交互响应,结合熵权法建立室内混合光环境(由天然光和人工光共同作用的光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筛选出最优的灯具功率、光束角和瞄准点位置参数组合方案。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色温场景的视觉舒适性和场景还原度进行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旧址纪念馆室内灯具影响混合光环境质量的参数优先级为:瞄准点位置>光束角>功率,且当灯具功率大小为24 W,光束角为36°,瞄准点位置为展品表面中心时光环境质量最佳;优化模型照度均匀度U0、照度平均值Eav和综合评分Si与基准模型相比标准化后分别提升了41.49%、16.11%和25.55%;同时,当光源色温为3400K-4000K时被试者视觉舒适性、场景还原度及呈现效果评价较高,并在3600K时呈现效果综合满意度最大。研究将不同参数分阶段组合并进行主客观协同评价,为革命遗址纪念馆室内光环境的改造与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灯具参数 视觉舒适性 场景还原度 协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博文 杨霄斐 苏鑫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9,共21页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在促进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了地区绿色化协同转型?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别构建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在促进数字化的同时实现了地区绿色化协同转型?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别构建中国省级层面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中国2012—2020年30个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指数,并对其变动特征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进一步,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对数字经济政策是否实现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其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各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均逐年提升,但总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差距明显;各省份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均不断提高,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仅有北京、广东、上海、江苏等四省市耦合协调度高于0.7,达中度协调及以上水平,另有22个省份耦合协调度不足0.5,未达协调水平。基准回归显示,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显著地促进了数字化发展、绿色化发展以及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机制检验表明:(1)大数据试验区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条渠道促进了省级数字化发展,通过绿色创新促进了绿色化发展。(2)数字化与绿色化存在循环互促机制,体现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底层逻辑,具体地,“数字化赋能绿色化”是通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绿色创新和绿色生产,以及数字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创新的积极作用实现的;“绿色化牵引数字化”则是通过绿色创新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需求牵引效应实现。(3)大数据试验区强化了绿色发展的数字化效应;但未强化数字发展的绿色化效应,原因在于,大数据试验区提高了绿色创新能力,进而刺激对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的需求,增强绿色发展对数字化发展的牵引效果;但由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未能推动生产绿色化转型,导致大数据试验区未能强化数字发展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4)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知识吸收能力更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更高的地区,大数据试验区建设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数字化 绿色化 耦合协调度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