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n Combining Ability for Characters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Rapeseed(Brassica napus L.)
1
作者 Huang Ze-su Laosuwan Paisan +4 位作者 Machikowa Thitipom Chen Ze-hui Dai Wen-dong Tang Rong Li De-zh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2年第3期28-37,共10页
The male sterile lin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hybrid breeding program of rapesee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many characters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Brassica napus L. Ten recessiv... The male sterile lin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hybrid breeding program of rapesee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many characters of male sterile lines in Brassica napus L. Ten recessive genetic male sterile (RGMS) lines were used as parents to produce 45 single cross hybrids by using a half diallel cross method. These 45 crosses and their 10 parents were evaluated at Guiyang during 2007-200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 and specific combiing ability (SCA) effects were important for all characters, but additive gene effects were more predominant than non-additive gene effects. Qianyou 8AB and You 2894AB gave respective highly significant GCA effects of 230.94 and 127.65 kg-hm-2 for seed yield. Lines You 2894AB, QH303-4AB, You 157AB and You 2341AB gave highly significant GCA effects for oil content of 0.99, 1.62, 1.20 and 1.53%, respectively. The crosses among lines Qianyou 3AxQianyou 8B, Qianyou 8AxYou 2894B, You 2894AxQianyou 6B, Qianyou 8AxQH303-4B and Qianyou 8Ax Qianyou 6B gave high SCA effects of 616.29, 398.71,356.48, 394.24 and 303.79 kg hm-2 for seed yield, respectively. All these crosses also gave high seed yield indicating that these crosses could be used in the breeding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ssica napus L. male sterile line combining ability charac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隔方式对燕麦/豌豆间作地上生物量、土壤养分及根系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杜文盼 赵桂琴 +4 位作者 柴继宽 杨莉 张建贵 史怡超 张官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6,共12页
为了解燕麦/豌豆间作系统中根系分隔对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设燕麦单作、豌豆单作、燕麦豌豆间作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和塑料膜分隔共5个处理,分析了燕麦/豌豆间作后株高、地上生物量、土壤养分和根系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了解燕麦/豌豆间作系统中根系分隔对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设燕麦单作、豌豆单作、燕麦豌豆间作不分隔、尼龙网分隔和塑料膜分隔共5个处理,分析了燕麦/豌豆间作后株高、地上生物量、土壤养分和根系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塑料膜分隔处理降低了燕麦株高和间作地上生物量,其土地当量比小于1,而尼龙网分隔、不分隔处理的土地当量比大于1,间作优势明显。塑料膜分隔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降低了14.75%~78.53%,有效磷含量降低了9.31%~29.73%,土壤全氮含量在拔节和开花期的根系分隔处理中无显著变化(P>0.05),灌浆期塑料膜分隔较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分别降低了22.16%和18.38%,成熟期不分隔处理较塑料膜分隔高10.83%(P<0.05)。对豌豆而言,塑料膜分隔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不分隔和尼龙网分隔。此外,不分隔处理的燕麦根长较尼龙网分隔、单作和塑料膜分隔分别增加了43.03%、59.02%和96.38%;根表面积分别增大了14.84%、30.20%和45.55%;根体积分别增加了17.37%、38.15%和106.15%。由此可见,燕麦/豌豆间作显著影响了作物的根系性状,使根系对土壤养分的竞争力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地上生物量;根系互作越紧密,燕麦和豌豆的地上生物量越高;根系无互作的塑料膜分隔导致燕麦根系生长较差,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间作生物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豌豆 根系分隔 地上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根系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型黄瓜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勇 闫颖 +8 位作者 崔婧婧 孙宇燕 李娟 李贺 刘鹏靖 贾云霞 周芳 韩靖玲 张爱敏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73,共7页
为研究华南型黄瓜自交系及其F1代的遗传效应,以华南型黄瓜4个自交系为父本,5个自交系为母本,采用NCII试验设计配制20个杂交组合,对9个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相关性分析、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力参数分析。杂种优势分... 为研究华南型黄瓜自交系及其F1代的遗传效应,以华南型黄瓜4个自交系为父本,5个自交系为母本,采用NCII试验设计配制20个杂交组合,对9个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相关性分析、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力参数分析。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叶面积和产量正向超亲、中亲优势占比60%~100%;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面积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F1代中09-2-CD×P107、09-2-CD×Gy08、C20×Quanlü在产量中有明显优势,Qc19×Quanlü、LC68×Gy08、LC68×Quanlü、Qc19×138-LC在品质和产量中具有一定优势。一般配合力分析表明,P107可作为总糖含量和产量较高的父本,C20可作为高维生素C含量和高产母本,09-2-CD可作为株高较低和高产母本。遗传力参数分析表明,华南型黄瓜纵径、横径、维生素C含量、单果质量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均超过60%,说明这些性状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型黄瓜 农艺性状 杂种优势 配合力 遗传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模型驱动的书法文字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麻斯亮 许勇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7-957,共11页
基于二维图像的书法文字识别是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书法文字单字图像进行识别,在古籍研究和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应用.目前书法文字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但依旧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复杂多变的字形可能导致的识别误差,汉字... 基于二维图像的书法文字识别是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书法文字单字图像进行识别,在古籍研究和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应用.目前书法文字识别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但依旧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复杂多变的字形可能导致的识别误差,汉字本身又存在较多形近字,且汉字字符类别数与其他语言文字相比更多,书法文字图像普遍存在类内差距大、类间差距小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叠层模型驱动的书法文字识别方法(Stacked-model driven character recognition,SDCR),通过使用数据预处理、节点分离策略和叠层模型对现有单一分类模型进行改进,按照字体类别对同一类别不同字体风格的文字进行二次划分;针对类间差距小的问题,根据书法文字训练集图像识别置信度对形近字进行子集划分,针对子集进行嵌套模型增强训练,在测试阶段利用叠层模型对形近字进行二次识别,提升形近字的识别准确率.为了验证该方法的鲁棒性,在自主生成的SCUT_Calligraphy数据集和CASIA-HWDB 1.1,CASIA-AHCDB公开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上述数据集的识别准确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在CASIA-HWDB 1.1、CASIA-AHCDB和自建数据集SCUT_Calligraphy上测试准确率分别达到96.33%、99.51%和99.90%,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文字识别 模型驱动 节点分离 叠层模型 精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手写数字重叠图像分离与识别
5
作者 韦家成 董然 +3 位作者 蔡成涛 林小竹 宋慧佳 王翔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6-2234,共9页
为解决手写数字重叠给识别带来的障碍,探索识别重叠手写数字的高效方法,本文提出一种采用生成对抗网络分离重叠手写数字的方法,将重叠手写数字分离成2个单独的数字后再进行识别。分别使用卷积层和反卷积层构建判别器和生成器,充分提取... 为解决手写数字重叠给识别带来的障碍,探索识别重叠手写数字的高效方法,本文提出一种采用生成对抗网络分离重叠手写数字的方法,将重叠手写数字分离成2个单独的数字后再进行识别。分别使用卷积层和反卷积层构建判别器和生成器,充分提取数字特征,减少模型参数量;融入自注意力机制,快速有效提取数字显著区域特征;对生成器和判别器进行谱归一,约束网络梯度;改进模型损失函数,提高生成器分离数字的质量。在通过MNIST数据集构造的数据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重叠手写数字的识别准确率达95.91%;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22.11和0.8961,相比CapsNet网络模型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重叠手写数字分离 字符分割 字符识别 重叠目标识别 自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复杂场景环境的敞车车号辨识研究
6
作者 薛峰 于国丞 +3 位作者 李世杰 凌烈鹏 张峰峰 陈峰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2-1169,共8页
针对现有敞车车号定位识别方法存在的环境适应性差、定位和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种复杂环境下的敞车车号精准定位和识别的方法。搭建融合多尺度特征信息的敞车车号定位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融合多尺度金字塔特征进行深... 针对现有敞车车号定位识别方法存在的环境适应性差、定位和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多种复杂环境下的敞车车号精准定位和识别的方法。搭建融合多尺度特征信息的敞车车号定位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融合多尺度金字塔特征进行深度可分离卷积的敞车车号特征提取网络设计。提出基于改进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车号定位识别模型,主要针对识别网络模型结构进行设计。通过不同环境下采集的敞车车厢图片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车号定位方法的准确率为0.94,车号识别的准确率为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号定位 深度可分离卷积 特征提取 改进卷积循环神经网络 特征金字塔 字符识别 铁路货运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土Cd、Pb、Zn、Ni复合污染下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25
7
作者 武文飞 南忠仁 +3 位作者 王胜利 周婷 廖琴 李程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9-630,共12页
通过模拟基于干旱区绿洲土壤Cd-Pb-Zn-Ni复合污染下的油菜盆栽试验,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浸提法探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各形态的转化归趋和生物有效性。结果显示,随着Cd-Pb-Zn-Ni复合胁迫水平的升高,油菜的干重先增加... 通过模拟基于干旱区绿洲土壤Cd-Pb-Zn-Ni复合污染下的油菜盆栽试验,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浸提法探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及其各形态的转化归趋和生物有效性。结果显示,随着Cd-Pb-Zn-Ni复合胁迫水平的升高,油菜的干重先增加后减小,根系的生长由促进作用转变为抑制作用;对照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均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可交换态的含量均很小;随着外源重金属的添加,油菜种植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各形态含量随之增加,Cd、Pb、Zn的可交换态和Ni的碳酸盐结合态对外界胁迫响应强度最大,Cd、Pb、Zn、Ni的活性增加,且Cd、Pb的主要赋存形态迅速转变为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Zn的主要赋存形态由残渣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过渡到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Ni的主要赋存形态为碳酸盐结合态;Cd、Zn在茎叶中的含量大于根系,Pb、Ni反之,油菜能将Cd、Zn更多的运输至茎叶,Pb、Ni则主要积累在根系;油菜茎叶吸收Cd和油菜各部位吸收Zn的主要贡献形态为可交换态,根吸收Cd的主要贡献形态由可交换态转变为有机结合态,根吸收Pb和油菜各部位吸收Ni的主要贡献形态为碳酸盐结合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复合污染 形态特征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98
8
作者 廖伏明 周绅炉 +2 位作者 盛孝邦 阳和华 徐秋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 选择具有广泛代表性的6个不育系和9个恢复系,采用NCⅡ交配设计分析1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①除主茎剑叶长、结实率和千粒重三性状非加性效应不明显外,其他性状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均有显著作用,且均以加性变异为主,但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及单株穗数三性状非加性变异较大.②主茎剑叶长、穗长和千粒重三性状受不育系的影响稍大,其他性状均受恢复系的影响更大,但不育系对相对日产量、单株产量和每穗总粒数等性状也有相当大的作用.③参试的不育系以金23A、V20A和优ⅠA较好,恢复系以207和644最好,明恢63在配制生育期较长的杂交中稻高产组合中是一个很好的亲本.④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在各性状上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型值则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说明在育种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 三系法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与遗传力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绚霞 董振生 +2 位作者 刘创社 董军刚 李红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选用自育的 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双低油菜雄性不育系作母本 ,4种不同改良方法培育的优质恢复系作父本 ,采用 p×q交配模式 ,分析 1 6个组合 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 2 1 2A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不育系 ,在多个产量性... 选用自育的 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双低油菜雄性不育系作母本 ,4种不同改良方法培育的优质恢复系作父本 ,采用 p×q交配模式 ,分析 1 6个组合 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结果表明 2 1 2A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不育系 ,在多个产量性状上的一般配合力最高 ,应用潜力较大。以多亲本复合杂交方法选育的1 1 6C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恢复系 ,经济性状突出 ,配合力较高。 2 1 2A× 1 1 6C为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甘蓝型杂交油菜 杂种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籼型杂交水稻光合特性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玲 杨国涛 +1 位作者 谢崇华 陈永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共5页
选用籼型杂交水稻5个不育系803A、JW 803A、G46A、珍汕97A和Ⅱ-32A,5个恢复系绵恢2040、涪恢311、蜀恢527、明恢63和辐恢838,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组得到25个杂交组合,在穗分化期对其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 选用籼型杂交水稻5个不育系803A、JW 803A、G46A、珍汕97A和Ⅱ-32A,5个恢复系绵恢2040、涪恢311、蜀恢527、明恢63和辐恢838,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组得到25个杂交组合,在穗分化期对其光合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性状起主导作用;光合色素含量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基因的非加性效应。杂交水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性状受不育系影响较大,光合色素含量主要受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同时也受环境因子影响。净光合速率中不育系JW 803A和恢复系蜀恢527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组合JW 803A/蜀恢527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是亲本一般配合力和F1特殊配合力结合较好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光合特性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雄穗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白琪林 陈绍江 +2 位作者 苏书文 高合明 郭新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以7份具有不同雄穗性状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方法4的双列杂交,估算了玉米雄穗主轴长度、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度、小穗着生密度和每穗小穗数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相应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性状间一般配合力相关分... 以7份具有不同雄穗性状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Griffing方法4的双列杂交,估算了玉米雄穗主轴长度、分枝数、平均分枝长度、小穗着生密度和每穗小穗数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相应的遗传参数,并进行了性状间一般配合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5个雄穗性状一般配合力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基因累加效应占遗传主导地位;5个性状的h2B(%)分别为80 72,82 96,85 13,84 211,61 10;h2N(%)分别为60 92,66 11,44 62,67 20,38 96。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相关分析发现,分枝数、小穗着生密度与每穗小穗数间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r=0 9347 ,r=0 8345 )。选择雄穗时,对分枝数、小穗着生密度宜进行早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雄穗性状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双列杂交 着生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蜜环菌菌种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景圣 郑明珠 +2 位作者 蔡丹 田忠华 李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2-85,共4页
本文主要对从长白山地区采集到的天麻和蜜环菌的子实体分离鉴定,得到了16个蜜环菌菌株。通过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开展了各菌株的菌丝和菌索萌发时间及其形态特征、荧光特性、液体培养时菌丝球的形态、大小,发酵液色泽,荧光强度,产物的... 本文主要对从长白山地区采集到的天麻和蜜环菌的子实体分离鉴定,得到了16个蜜环菌菌株。通过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开展了各菌株的菌丝和菌索萌发时间及其形态特征、荧光特性、液体培养时菌丝球的形态、大小,发酵液色泽,荧光强度,产物的生物量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进一步筛选出生长性状良好的8个菌株Ar-02,Ar-03,Ar-06,Ar-08,Ar-09,Ar-11,Ar-13,Ar-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生长性状 分离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力场下电动振动台及动圈纠偏系统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沈润杰 何闻 +1 位作者 梅德庆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2-96,共5页
高线加速度下热与振动复合环境试验通常以离心机为主体 ,在机臂上安装温度箱、振动台实现复合环境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振动台动圈无法产生振动 ,导致动圈烧坏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首先利用刚体动力学方法 ,对离心力场作用下振动台进行... 高线加速度下热与振动复合环境试验通常以离心机为主体 ,在机臂上安装温度箱、振动台实现复合环境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 ,振动台动圈无法产生振动 ,导致动圈烧坏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首先利用刚体动力学方法 ,对离心力场作用下振动台进行建摸 ,分析动圈产生偏离的原因和离心力场对振动台固有特性的影响 ,提出气囊位移反馈动圈纠偏系统的设计方案 ,并对气囊动态特性进行分析 ,最后对振动台模型进行修正 .分析表明 ,当固定气囊一个气室的气压 ,气囊的刚度随离心机转速的升高而增大 ,系统幅频特性曲线右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复合试验环境 动特性 电动振动台 离心力场 动圈纠偏系统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Ⅲ.三交中晚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余守武 尹建华 +3 位作者 刘宜柏 胡标林 邹国兴 彭志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4-789,共6页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NCⅡ交配设计,对16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 用4个纯合不育系菲A、中9A、金23A和珍汕97A,4个杂合不育系菲A协青早B、中9A协青早B、金23A协青早B和珍汕97A协青早B,3个恢复系752、测647和优米2号,按8×3NCⅡ交配设计,对16个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播始历期、穗长、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和剑叶宽等性状上,以加性效应占主导作用;而在株高、单株产量、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和剑叶角度等性状上,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杂种的大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不育系大得多,所以三交中、晚稻应重视恢复系的选择。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播始历期、株高、剑叶宽、结实率、穗长、千粒重、剑叶长、有效穗数、粒长、粒形、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粒宽、单株产量、着粒密度、剑叶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交 杂交水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宋宇 邹小云 +4 位作者 贺浩华 傅军如 李海波 徐亮 辛晓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19-725,共7页
选用9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5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14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播始历期、株高、每穗... 选用9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5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对14个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考查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播始历期、株高、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单株草重、谷草比、生物产量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考查的多数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仅千粒重受不育系的影响较大。(3)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金23A和中9A较好,恢复系以R121和R120较好。(4)亲本各性状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型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杂交水稻 三系法 产量性状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境苗期黄瓜叶片几个生理生化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建吾 毛光志 +2 位作者 余纪柱 张丽 安红伟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61,78,共6页
6个黄瓜亲本按Griffing方法Ⅱ配为15个杂交组合,研究低温弱光逆境条件下苗期黄瓜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Chl)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诸性状的配合力变化 方差分析表明,组合(包括自交组合)间5个性... 6个黄瓜亲本按Griffing方法Ⅱ配为15个杂交组合,研究低温弱光逆境条件下苗期黄瓜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叶绿素(Chl)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诸性状的配合力变化 方差分析表明,组合(包括自交组合)间5个性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配合力分析表明,MDA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极显著,占总方差的87 8%,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的GCA方差达到显著水平,分别占总方差的62 5%和66 2%,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SOD活性和Chl含量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和GCA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同等重要 综合各性状表现结果,自交系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叶片 配合力分析 苗期 生理生化性状 加性效应 可溶性糖含量 特殊配合力 丙二醛(MDA) 遗传 SOD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质和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亚东 朱镇 +2 位作者 赵凌 宗寿余 王才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355-359,共5页
利用4个籼型光(温)敏水稻不育系和13个恢复系按4×13 NCⅡ交配设计配组,对F1产量性状和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精米长、精米宽、精米厚、垩白粒率... 利用4个籼型光(温)敏水稻不育系和13个恢复系按4×13 NCⅡ交配设计配组,对F1产量性状和米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精米长、精米宽、精米厚、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千粒重等性状上,亲本的基因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性状形成起主导作用,而精米率、整精米率、单株粒重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非加性效应;所有性状中除整精米率主要受不育系影响以外,其他性状大多受恢复系的影响较大,但整精米率、单株粒重受父母本的互作效应影响也不小;各性状的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精米宽>精米长>千粒重>精米厚>垩白度>糙米率>精米率>单株粒重>整精米率;不育系蜀光612S和恢复系HR-2、籼10038是配合力较好的亲本,YW-2S/9311和PA64S/籼10065多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 杂交水稻 品质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利 田笑明 +4 位作者 曹连莆 穆培源 韩新年 邹波 桑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5-69,共5页
利用11个面团流变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CⅡ配置杂交组合,对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GCA效应分析认为,在小麦品... 利用11个面团流变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CⅡ配置杂交组合,对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GCA效应分析认为,在小麦品质育种中,亲本本身品质性状的表现和GCA效应值是亲本选配的重要依据;不同组合间和不同组合类型间SCA差异较大,在优质小麦育种中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选配不同组合类型,在强筋小麦选育中最好选用高×高和高×中组合类型,在弱筋小麦选育中最好选用高×低和低×低组合类型;在平均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测定中,除面粉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平均中亲优势为正值外,其它品质性状的平均中亲优势和所有性状的超亲优势均表现为负向超亲优势;不同组合类型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平均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测定中,高×高和高×中组合类型总体表现为较小的负向优势或较大的正向优势,高×低和低×低组合类型则表现为较大的负向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质性状 配合力 杂种优势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器组合的手写体数字识别 被引量:35
19
作者 胡钟山 娄震 +2 位作者 杨静宇 刘克 孙靖夷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9-374,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多分类器组合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方法.文中首先给出了一个客观评价分类器性能的参数,其后基于此参数提出了多分类器的组合方法,并从理论上研究了此方法的一些性质.本文实验采用Concordia大学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中...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多分类器组合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方法.文中首先给出了一个客观评价分类器性能的参数,其后基于此参数提出了多分类器的组合方法,并从理论上研究了此方法的一些性质.本文实验采用Concordia大学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中心的手写体数字数据库,在实验中,使用了9个利用不同特征分类器进行组合.组合后识别率、拒识率和可靠性分别可达到97.05%,2.05%,9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写体数字识别 多分类器组合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煤粉的运移与控制 被引量:34
20
作者 陈文文 王生维 +4 位作者 秦义 赵文秀 赵俊芳 杨健 李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16-421,共6页
通过对煤粉进行分离、运移等模拟实验查明了煤粉的运移规律:糜棱煤遇水后容易完全分解成煤粉,是煤层气井产粉的主要来源;粒径小于0.2 mm煤粉产出量随水流速度增大而增加,粒径在0.2~0.3 mm的煤粉产出量随水流速度增大无明显变化规律;当... 通过对煤粉进行分离、运移等模拟实验查明了煤粉的运移规律:糜棱煤遇水后容易完全分解成煤粉,是煤层气井产粉的主要来源;粒径小于0.2 mm煤粉产出量随水流速度增大而增加,粒径在0.2~0.3 mm的煤粉产出量随水流速度增大无明显变化规律;当煤粉运移介质为气液两相时,煤粉的产出量明显增多,并随着气液比的增大而增大;近井通道是垂直煤层气井煤粉产出运移的主要通道,水平分支井所穿过的煤层带决定了水平煤层气井煤粉产出运移。依据实验结果与煤层气井排采实际,提出了控制煤层气井煤粉产出的若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煤粉 分离运移特征 运移通道 控粉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