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tegrated PHM framework for radar systems through system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1
作者 WANG Hong KULEVOME Delanyo Kwame Bensah ZHAO Z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1期95-107,共13页
Implementing an efficient real-time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HM) framework improves safety and reduces maintenance costs in complex engineering systems.However, research on PHM framework development for rad... Implementing an efficient real-time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HM) framework improves safety and reduces maintenance costs in complex engineering systems.However, research on PHM framework development for radar systems is limited. Furthermore, typical PHM approaches are centralized, do not scale well, and are challenging to implement.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PHM framework for radar systems based on system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to enhance reliability and support maintenance actions. The complexity challenge associated with implementing PHM at the system level is addressed by dividing the radar system into subsystems. Subsequently, optimal measurement point selection and sensor placement algorithms are formulated for effective data acquisition. Local modules are developed for each subsystem health assessment, fault diagnosis, and fault prediction without a centralized controller. Maintenance decisions are based on each local module’s fault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result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gnostics stage,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deep learning (DL) models is also investigated.Several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degradation patterns a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ramework’s DLbased prognostics model. The proposed framework facilitates transitioning from traditional reactive maintenance practices to a predictive maintenance approach, thereby reducing downtime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availability of rada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learning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 radar systems remaining useful life(RU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cond life的虚拟学习社区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怀南 杨成 李敏娇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3年第3期57-63,共7页
三维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学习发展的新产物。通过分析当前二维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在Second life环境下构建三维虚拟学习社区的新思路。首先从理论支持和技术实现两个维度探讨了构建三维社区的可行性,然后在构建和应用两... 三维虚拟学习社区是网络学习发展的新产物。通过分析当前二维虚拟学习社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在Second life环境下构建三维虚拟学习社区的新思路。首先从理论支持和技术实现两个维度探讨了构建三维社区的可行性,然后在构建和应用两个层面具体描述了三维虚拟学习社区的开发环节与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life 虚拟学习社区 学习环境构建 Sloodle 学习活动 学习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ond Life中的教和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建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106,共6页
Second Life是目前最流行的多用户虚拟环境,提供同步和异步交流,允许用户动态改变环境,这些特点引起了教育者对其应用于教和学的关注。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Second Life应用于教和学的研究逻辑、可能范围、理论解释以及存在的问题... Second Life是目前最流行的多用户虚拟环境,提供同步和异步交流,允许用户动态改变环境,这些特点引起了教育者对其应用于教和学的关注。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Second Life应用于教和学的研究逻辑、可能范围、理论解释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述评,认为Second Life为教和学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life 虚拟世界/虚拟环境 教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与突破:Second Life中的教育问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史慧敏 李艺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95,共6页
作为最典型、最流行的多用户虚拟环境(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简称MUVE)系统,SecondLife(第二人生,简称SL)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的关注,Second Life的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一方面,SL的教育研究继... 作为最典型、最流行的多用户虚拟环境(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简称MUVE)系统,SecondLife(第二人生,简称SL)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的关注,Second Life的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一方面,SL的教育研究继承了e-Learning尤其是协作虚拟环境(Collaborative Virtual Environ-ment,简称CVE)的研究成果,例如,三大学习理论仍作为SL中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指导理论;ADDIE模式仍适用于SL中的教学设计;SL同样面临着CVE的不流畅用户协作问题。另一方面,SL的教育研究又在寻求突破,例如,SL作为学习支持环境呈现独特的功能;SL中用户的个体认知行为和群体交互行为呈现新的特征;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设计原理面临新的挑战;联接主义学习观、语言学、社会文化学等成为研究SL的新视角。目前SL的教育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资料较少。本文主要基于外文文献调查的方法,梳理了国外SL的教育研究脉络,综合介绍了SL中各种教育问题的研究状况和成果,主要内容包括:SL中的学习环境、SL中的学习理论、SL中的教学设计、SL中的学习者、SL的教育实践效果,旨在为国内同行进一步研究SL提供思路、拓宽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onD life 教育研究 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vLSTM的风机轴承寿命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肖宗朕 杜浩飞 +3 位作者 王勇 张超 张丹丹 李建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65,170,共6页
针对普通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模型在提取特征过程中存在特征提取不充分、预测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通道的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ConvLSTM)风机轴承寿命预测模型。首先,将原始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去除振动信号中的噪声干扰;其... 针对普通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模型在提取特征过程中存在特征提取不充分、预测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通道的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ConvLSTM)风机轴承寿命预测模型。首先,将原始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去除振动信号中的噪声干扰;其次,为充分提取特征采用双通道提取振动信号特征,其中一路为轴承振动信号信息,另一路为频域幅值信号;然后,采用ConvLSTM模型进行特征提取,该模型可同时兼顾空间局部特征和时间序列上的依赖关系,具有良好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将两路特征融合深入到全连接层,输出模型预测结果;此外,为提高模型预测准确率,还对损失函数作了相应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轴承剩余寿命预测误差百分比均在20%以下,其误差百分比小于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预测 深度学习 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 振动信号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vNeXt网络及Stacked BiLSTM-Self-Attention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印文 王琳霖 +1 位作者 薛文科 梁文婕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77-1985,1994,共10页
在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面,采用传统方法时存在鲁棒性差、精度低等各种问题。近些年来深度学习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轴承寿命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nvNeXt网络、堆叠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SB... 在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面,采用传统方法时存在鲁棒性差、精度低等各种问题。近些年来深度学习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轴承寿命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onvNeXt网络、堆叠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SBiLSTM)和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构造了振动信号的时频图,以更好地捕捉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然后,将得到的时频图输入到构建的ConvNeXt网络中,通过卷积、池化和层归一化等操作,对时频图的关键特征进行了提取;最后,将提取后的特征输入到SBiLSTM-Self-Attention模块中,进一步提取了时序信息和特征权重分配数据,利用PHM2012挑战数据集进行了验证,通过实验分析了该方法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技术方法,该方法的平均RMSE为0.031;与其他三种方法,即卷积神经网络(CNN)、深度残差双向门控循环单元(DRN-BiGRU)和深度卷积自注意力双向门控循环单元(DCNN-Self-Attention-BiGRU)相比,其平均RMSE值分别下降了79%、74%和55%,MAE值分别下降了78%、73%和53%,说明该方法在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中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剩余寿命预测 ConvNeXt网络 堆叠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连续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学习型蜣螂优化算法的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乐 胡毅文 +2 位作者 杨红 杨超 马宏远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4,共9页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学习型蜣螂优化算法(DLDBO)。传统蜣螂优化算法(DBO)种群之间缺乏信息互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个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相似性指标判断并作出决策:若不相似,...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决策学习型蜣螂优化算法(DLDBO)。传统蜣螂优化算法(DBO)种群之间缺乏信息互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个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相似性指标判断并作出决策:若不相似,利用折射反向学习计算得到候选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体之间影响的同时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若相似,利用所提出的链式邻近学习引导蜣螂个体,增加影响个体更新的因素,充分促进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在CEC2017测试套件的29个测试函数上进行了充分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LDBO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六种先进的变体算法。利用DLDBO规划无人机群的飞行路径,最终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协同路径并且有效避开威胁,优于其余三种优秀的协同路径规划算法,满足了无人机协同飞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优化算法 折射反向学习 链式邻近学习 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断链智能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灵锋 张洁 +2 位作者 陈茁 查天任 尹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9,77,共8页
针对现有基于AI算法的煤矿井下刮板输送机断链监测技术在线学习能力低、检测精度差、稳定性低、复杂场景适应性和可靠性差等问题,通过在极限学习机(ELM)中增加增量式在线训练,设计了可实现离线样本和实时在线样本训练的在线贯序极限学习... 针对现有基于AI算法的煤矿井下刮板输送机断链监测技术在线学习能力低、检测精度差、稳定性低、复杂场景适应性和可靠性差等问题,通过在极限学习机(ELM)中增加增量式在线训练,设计了可实现离线样本和实时在线样本训练的在线贯序极限学习机(OSELM)网络,进而提出了基于OSELM的刮板输送机断链智能监测技术。将经过大量煤矿井下刮板输送机链条监控图像(离线样本)训练的OSELM网络算法写入AI摄像仪,将AI摄像仪安装于刮板输送机机尾,实时感知刮板输送机链条运行状态并进行在线学习,由AI摄像仪输出控制决策,并通过刮板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平台实时显示识别结果。井下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OSELM网络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对刮板输送机断链识别的平均精度均值、准确率和精确率分别为98.6%,99.3%,91.7%,检测速度达205.6帧/s,整体效果优于深度神经网络融合网络、RT-DETR、YOLOv5、YOLOv8、ELM等模型,实现了刮板输送机链条状态的精准、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链条状态识别 断链监测 AI摄像仪 在线贯序极限学习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思维:新质学习力的元素养 被引量:3
9
作者 沈书生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人才。新质人才能否适应时代所需并推动生产力发展,取决于学习力。学习力是个体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面向未来的力量,具有学习力的个体建立了主体自觉并形成了主体责任,才能...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人才。新质人才能否适应时代所需并推动生产力发展,取决于学习力。学习力是个体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面向未来的力量,具有学习力的个体建立了主体自觉并形成了主体责任,才能够与富技术共同作用,不断营造新生态。对话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往的主要方式,也是个体成长的动因,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创造了人类对话的新样式,为个体的认知机会、认知行为与结果等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与不确定性。认知不仅仅是简单吸收,更是追问与思考,将“问题思维”作为推动个体建立主体责任的关键元素养,可以推动个体基于思维形成高质量问题,基于问题形成高品质思维。以问题意识锚定问题思维的作用点,以问题链彰显问题思维的新质属性,问题思维就可以促进个体形成认知之脉。发展个体的问题思维元素养,可以唤醒个体的主体意识,使学习力发生质变,并推动形成新质学习力,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质学习力 问题思维 问题意识 问题链 认知之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E-BLS的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洪生 尚鑫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8-1047,共10页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中存在的实际容量难以准确测量、噪声信息影响算法性能等诸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去噪自编码器(DAE)和宽度学习系统(BLS)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首先,从电池充放电曲线中提取多个与电池退化高度相关的...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中存在的实际容量难以准确测量、噪声信息影响算法性能等诸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去噪自编码器(DAE)和宽度学习系统(BLS)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首先,从电池充放电曲线中提取多个与电池退化高度相关的健康因子(HI),并使用滑动时间窗口制备训练样本。其次,将样本输入DAE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将经过处理的样本输入BLS,预测电池RUL,并通过调整窗口大小和模型参数,得到最优模型。最后,利用MIT-Stanford电池退化数据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已有预测方法,所提方法在预测精度上具有更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剩余使用寿命 健康因子 去噪自编码器 宽度学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坤朋 杨文昊 +4 位作者 李文博 柴毅 姚娟 黄晓峰 王彤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31,共17页
自主智能运维技术作为确保航天器在轨安全可靠、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提升航天器自主生存能力和智能运行水平的重点发展方向。首先结合航天器的功能组成、运行环境及工作模式,深入梳理了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的内涵与独... 自主智能运维技术作为确保航天器在轨安全可靠、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提升航天器自主生存能力和智能运行水平的重点发展方向。首先结合航天器的功能组成、运行环境及工作模式,深入梳理了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的内涵与独特特点。随后,从自主状态感知、自主故障诊断、自主评估预测、自主运维决策及自主学习更新5个关键维度,系统综述了该技术领域的理论研究现状与实际应用案例。最后,针对当前面临的运维人员不可达、先验知识不完备、资源配置不充分等挑战,提炼并展望了跨时空数据融合、可信任可解释诊断、知识迁移预测、云边协同决策及持续增量学习等未来发展趋势,为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自主智能运维 自主状态感知 自主故障诊断 自主评估预测 自主运维决策 自主学习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理论类课程如何实施混合式教学——以“7P”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伟 王聪帅 王果团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1,共9页
在探索教育创新与变革的征程上,混合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力,正逐步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个案调查法等方法,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学理支撑,构建了“7P”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探索教育创新与变革的征程上,混合式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力,正逐步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个案调查法等方法,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学理支撑,构建了“7P”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体育概论》为典型案例,对“7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7P”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贯通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了课前、课中、课后三环有机联动,系统优化了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价值塑造的学习进阶目标体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的结构化内容体系、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的关键能力活动体系、以学生关键能力活动行为表现为观测点的过程性评价体系,显著地提高了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混合式教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体育概论 金课 教育目标分类学 问题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聚合个性化联邦的不同工况下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
13
作者 康守强 杨得济 +2 位作者 王玉静 王庆岩 谢金宝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6,共13页
针对不同工况下滚动轴承振动数据分布差异大,单一用户数据量少且多个用户间数据不共享的问题,提出一种二次聚合个性化联邦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用不同深度的自编码器提取多尺度特征信息并压缩为散点图,实现特征增强;利用无监... 针对不同工况下滚动轴承振动数据分布差异大,单一用户数据量少且多个用户间数据不共享的问题,提出一种二次聚合个性化联邦的滚动轴承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用不同深度的自编码器提取多尺度特征信息并压缩为散点图,实现特征增强;利用无监督二元回归模型确定第一预测时间,构建分段退化标签;提出二次聚合个性化联邦学习算法,各用户构建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并将其参数上传至服务端,服务端采用多任务学习框架,一次聚合多用户同种工况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批量归一化层参数统计信息计算一次聚合模型间相似度,引入权重更新机制指导模型参数二次聚合,减少不同工况模型间的负迁移现象并学习有益的全局知识,最终形成针对各工况的个性化预测模型。经试验验证,所提方法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可实现不同工况下滚动轴承寿命预测,并且预测的平均得分与不考虑数据隐私的集中式学习方法相当、相较于联邦平均算法平均得分提高0.2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多尺度特征提取 联邦学习 个性化 剩余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14
作者 秦玉莲 殷玉新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2,共6页
教育强国战略和教育数字化战略都要求建设数字化的学习型社会。打造数字化学习型社会的新生态,可以有效保障终身学习和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应以“中国式”“可持续”和“智能化”为指向,... 教育强国战略和教育数字化战略都要求建设数字化的学习型社会。打造数字化学习型社会的新生态,可以有效保障终身学习和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数字化学习型社会应以“中国式”“可持续”和“智能化”为指向,践行数字人文理念,健全数字化赋能机制,升级公共教育智慧平台,推进个性化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先导性和基础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终身学习 数字化学习型社会 全生命周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何以赋能国内价值链循环
15
作者 霍春辉 卞圣凯 吕梦晓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共15页
数实融合对构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产业关联理论,从韧性视角创新性揭示数实融合对国内价值链循环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优化国内价值链循环结构,促进地区与域外... 数实融合对构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产业关联理论,从韧性视角创新性揭示数实融合对国内价值链循环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够优化国内价值链循环结构,促进地区与域外增加值贸易的协调联动。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通过固链、补链、延链、强链四个层面增强价值链韧性,进而打通国内价值链循环堵点。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实融合更能促进高全要素生产率和高市场一体化地区的增加值供给份额增长,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统一大市场建设均有助于增强国内价值链循环的主体地位;数实融合有助于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助推内陆地区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上述结论表明,应围绕价值链固链、补链、延链、强链来创新与发展数实融合政策,增强国内价值链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价值链韧性 国内价值链循环 统一大市场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企业供应链韧性——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16
作者 黄桂琴 胡赵顺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2,共11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方法,系统考察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多维度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交易成本以及数据要素...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提升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双重机器学习方法,系统考察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多维度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交易成本以及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供应链稳定性和抗风险性的双重维度,以及供应链动态能力视角来看,数据要素市场化均能显著提升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降低供应链交易成本和实现生产要素的数字化等途径提升供应链任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和实体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供应链韧性的政策效应,还为完善数据生态体系、推动数据技术创新、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供应链韧性 双重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企业绿色转型的供应链扩散效应
17
作者 朱俏俏 杨贝贝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5,共12页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企业在绿色转型中往往陷入自身资源与能力不足的困境,而客户企业绿色转型过程中的资源扩散效应能否助力供应商企业走出这一困境,值得深入探究。该研究从供应链扩散视角出发,以中国A股上... 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企业在绿色转型中往往陷入自身资源与能力不足的困境,而客户企业绿色转型过程中的资源扩散效应能否助力供应商企业走出这一困境,值得深入探究。该研究从供应链扩散视角出发,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供应链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客户企业绿色转型对上游供应商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①客户企业绿色转型能够沿供应链渠道扩散并驱动供应商企业绿色转型,该结论经过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等内生性、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②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客户企业绿色转型主要通过学习效应(供应商接受客户知识溢出)和倒逼效应(供应商响应客户绿色需求)影响供应商企业绿色转型。③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政府环保关注度较高、管理层决策短视程度较低以及绿色转型基础较好的供应商企业组内,客户企业绿色转型的供应链扩散效果更显著。④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商企业的绿色转型更多是一种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模仿行为,且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绿色转型协同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供应商企业的绿色转型水平。因此,建议持续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通过调动客户企业绿色转型的积极性,进而激发供应商企业的绿色转型潜力;强化供应链内客户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重视客户企业绿色需求的倒逼效应,以加速客户企业绿色转型向供应商企业的扩散;供应商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差异,实施差异化的绿色转型策略,主动学习客户企业的绿色转型经验,增强与客户企业绿色转型的协同性。该研究为理解和促进供应链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企业绿色转型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 客户企业 供应链扩散 知识溢出 主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融合视角下颠覆性技术的动态预测——以虚拟现实专利为例
18
作者 袭希 王策 +1 位作者 余乐安 刘玮倩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2-696,共15页
以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正推动工业4.0的发展,引发全球传统产业深度变革,促使各国工业体系的融合,并逐步形成新的工业标准、产业格局和商业模式。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对颠覆性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准确识别颠覆性... 以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正推动工业4.0的发展,引发全球传统产业深度变革,促使各国工业体系的融合,并逐步形成新的工业标准、产业格局和商业模式。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对颠覆性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准确识别颠覆性技术领域、精确预测其发展方向并合理引导其发展,已成为抢占创新主导权的关键前提。基于颠覆性技术跨界融合与扩散的特点,从技术融合的视角出发,提出一种基于专利数据的颠覆性技术动态预测模型框架。首先,以典型颠覆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实证对象,创造性地构建专利共现网络,并利用专利共现累计数量拟合技术生命周期曲线,动态识别出2010年为预测虚拟现实技术的起始时间节点。其次,针对数据的非均衡特征,采用链路相似性指标结合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动态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对比不同的预测模型,研究发现:颠覆性技术预测中,全局相似性指标优于多数局部相似性指标,而随机森林算法是最佳分类器。基于此,研究进一步预测虚拟现实技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融合领域为近眼显示设备、电数字数据处理技术和数字视频传输系统。本研究通过科学设计颠覆性技术的预测流程,显著提升了预测准确性,不仅为识别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预测模型的选择与优化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 技术融合 技术生命周期 链路预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常即成就:基于师生关系传统的教育家精神诠释
19
作者 丁钢 万姗姗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2,共7页
中国教育家精神传统体现在师生关系的五大特征上,包括教学相长的互动方式、志同道合的学术交往、自由探究的学术生态、经师与人师的角色统一、唱和交游的育人空间,这些特征体现了日常即成就的教育理念。这些特征与理念不仅揭示了师生关... 中国教育家精神传统体现在师生关系的五大特征上,包括教学相长的互动方式、志同道合的学术交往、自由探究的学术生态、经师与人师的角色统一、唱和交游的育人空间,这些特征体现了日常即成就的教育理念。这些特征与理念不仅揭示了师生关系传统的深厚人文内涵,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师生关系传统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情感交流与共同成长,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教育实践相结合,构建一个注重知识传授、情感沟通与人格培养的教育生态系统,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家精神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育家精神 教学相长 志同道合 日常即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货架期PKO-CNN-BiLSTM-AT预测模型
20
作者 杨慧敏 郑兴婵 +3 位作者 刘中深 郑兴秀 王鹤霏 孙仕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71-282,共12页
为探究贮藏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蓝莓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以‘怡颗莓’蓝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5、10、15、20、25℃条件下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损失率、腐败率、质地参数等多个品质指标。通过基于二元灰狼优化算法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7个... 为探究贮藏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蓝莓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以‘怡颗莓’蓝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5、10、15、20、25℃条件下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损失率、腐败率、质地参数等多个品质指标。通过基于二元灰狼优化算法进行特征选择,筛选出7个影响货架期的关键特征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构建附加斑翠鸟优化算法(pied kingfisher optimizer,PKO)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AT)的蓝莓货架期预测模型,利用PKO对CNN-BiLSTM-AT网络进行参数化寻优,主要用以确定最优学习率、正则化参数、Attention键值及BiLSTM神经元数量。结果表明,与CNN-LSTM相比,PKO-CNN-BiLSTM-AT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76.13%、80.96%、92.03%和71.75%,决定系数增加了5.85%。说明引入PKO后的CNN-BiLSTM-AT模型显著提高了货架期的预测性能,本研究可为蓝莓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货架期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品质指标 二元灰狼优化算法 斑翠鸟优化算法 深度学习模型 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