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中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苗凤彬 张国涛 +4 位作者 张保民 罗胜元 王强 田巍 陈林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9-1704,共16页
湘中坳陷是是四川盆地外围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区域,石炭系测水组是页岩气重点产出层位。以区内次级构造涟源凹陷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剖面和钻井资料、分析测试及现场实测含气性数据,开展测水组页岩气地质条件与差异分布特征研究,并探讨页... 湘中坳陷是是四川盆地外围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区域,石炭系测水组是页岩气重点产出层位。以区内次级构造涟源凹陷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剖面和钻井资料、分析测试及现场实测含气性数据,开展测水组页岩气地质条件与差异分布特征研究,并探讨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结果表明:①潟湖沉积相区测水组发育暗色泥页岩,厚度为30~80 m,有机质以Ⅱ型为主,总有机碳含量(TOC)大于1.5%,2.0%<R_(o)<3.0%,具备良好的生烃基础;②测水组主要为高脆性矿物的硅质页岩,储集空间包括有机质孔、无机质孔与裂缝,具特低孔特低渗特征;③测水组气藏的形成主要经历早期原地聚集—中期调整改造—晚期逸散-残留3个演化阶段,主成藏改造期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④潟湖相还原环境发育的富有机质页岩是测水组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热演化程度是富集成藏的重要影响因素,保存条件是成藏的关键,层内滑脱是气体富集程度的控制条件。通过综合分析,建立了测水组“沉积环境控区、构造-滑脱双重控保定富”的页岩气成藏模式,潟湖相区的向斜构造为有利富集区,翼部封闭性逆断层下盘为有利富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页岩气 石炭系 测水组 涟源凹陷 湘中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坳陷二叠系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地质条件 被引量:31
2
作者 顾志翔 彭勇民 +2 位作者 何幼斌 胡宗全 翟羽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8-299,共12页
根据湘中坳陷二叠系黑色页岩的露头及岩心观测、含气量、地化和物性资料,以及等温吸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方法所获数据,探讨了页岩气地质条件。研究认为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海陆过渡相页岩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地质条件。有机碳含量... 根据湘中坳陷二叠系黑色页岩的露头及岩心观测、含气量、地化和物性资料,以及等温吸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方法所获数据,探讨了页岩气地质条件。研究认为二叠系龙潭组、大隆组海陆过渡相页岩具备良好的页岩气地质条件。有机碳含量在2%以上;成熟度分布于1.2%-1.6%;储集类型主要为残留粒间孔、粒内孔、溶蚀孔等矿物质孔和少量有机质孔,孔隙度在0.54%-5.15%,等温吸附实验测试平均含气能力在5.488-6.905 m3/t。热演化史分析表明二叠系页岩在沉积之后经历了两次抬升剥蚀,第二次沉降没有达到第一次的最大埋深且没有二次生烃,这可能是导致研究区页岩总体含气量低的原因之一。构造分析表明,印支期和燕山期改造作用,对油气破坏明显,恶化了保存条件增加勘探风险。运用叠合法预测页岩气有利区为湘中涟源—娄底—双峰区、邵阳—邵东区,采用体积法计算页岩气总资源量为(127-425)×10^8m3(中值254×10^8m3),显示一定的页岩气资源潜力。综合分析认为保存条件是该区页岩气成藏的关键因素,也是勘探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坳陷 二叠系 页岩气 保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区域成岩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3
作者 孟元林 高煜婷 +5 位作者 吴河勇 王成 修洪文 张安达 李亚光 姜文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6,共10页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该区划分为9个成岩区,分别研究了各成岩区的成岩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分析、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X衍射、普通薄片镜下鉴...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区域成岩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将该区划分为9个成岩区,分别研究了各成岩区的成岩特征。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孢粉颜色指数、色谱—质谱分析、热解分析、有机酸测定、X衍射、普通薄片镜下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铸体薄片鉴定等资料分别划分了它们的成岩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的成岩作用具有"东强西弱,古强新弱"的成岩规律;盆地东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大,地温梯度高,成岩作用强;盆地西部的抬升剥蚀幅度小,地温梯度低,成岩作用弱;白垩系泉头组三、四段的地层时代相对较老,在埋深相同的情况下,成岩时间较长,成岩作用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中央坳陷 西部斜坡 东南隆起 大庆长垣 储集层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南地幔柱对大规模成矿的控矿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贾大成 胡瑞忠 +1 位作者 李东阳 卢焱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5,共4页
湘东南是钨、锡、锑及铅锌、稀有、稀土矿床的成矿集中区。该区出露的玄武岩、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和区域成矿作用是地幔柱构造环境的统一产物。湘东南地幔柱控制矿床与岩体的时空分布、区域成矿分带和成矿岩浆源区。湘东南地幔柱为成矿... 湘东南是钨、锡、锑及铅锌、稀有、稀土矿床的成矿集中区。该区出露的玄武岩、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和区域成矿作用是地幔柱构造环境的统一产物。湘东南地幔柱控制矿床与岩体的时空分布、区域成矿分带和成矿岩浆源区。湘东南地幔柱为成矿岩浆的熔融、分异演化和浅部就位提供了有利的热源和构造条件。地幔柱的发展演化阶段是大规模成矿得以保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柱 成矿地质 控矿作用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页岩气藏形成条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琳婷 郭建华 +1 位作者 焦鹏 张振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268-2277,共10页
在观察野外地质露头和综合分析样品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对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暗色泥页岩的厚度与区域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以及储层矿物学特征、烃源岩热演化史等页岩气藏形成条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美国... 在观察野外地质露头和综合分析样品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对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暗色泥页岩的厚度与区域分布、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成熟度以及储层矿物学特征、烃源岩热演化史等页岩气藏形成条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美国主要盆地的页岩气产区相比,该区暗色泥页岩的厚度较大且区域分布广泛,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具有成熟高、脆性矿物丰富、物性较好、储渗空间相对较好等特点;采用地质类比法预测出涟源凹陷3个层位的页岩气总资源量为(0.223-0.460)×1012 m3;涟源凹陷的新化—冷水江一带是页岩气发育的最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 涟源凹陷 下石炭统 页岩气 气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涟源—邵阳凹陷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储层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肖正辉 牛现强 +3 位作者 杨荣丰 余烨 黄俨然 陈新跃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4,共8页
为评价湘中涟源—邵阳凹陷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的勘探潜力,分析其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矿物组成、孔隙及裂隙的微观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系统研究了页岩气的储层特征。研究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岩石的有机碳含量与岩性关系密切,其中硅... 为评价湘中涟源—邵阳凹陷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的勘探潜力,分析其泥页岩的有机碳含量、矿物组成、孔隙及裂隙的微观特征、孔隙度和渗透率等,系统研究了页岩气的储层特征。研究区上二叠统大隆组岩石的有机碳含量与岩性关系密切,其中硅质泥岩的有机碳含量最高,平均质量分数大于3%,表明沉积环境是控制有机碳含量的最主要因素;硅质泥岩中石英等脆性矿物平均质量分数为67.7%,与美国Barnett硅质页岩基本相当,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硅质泥岩中构造裂缝较发育,其形成主要与其脆性矿物含量较高及地质构造较发育等因素有关;有机碳含量较高的硅质泥岩,其有机质微孔隙也是基质孔隙及裂隙的主要组成部分;硅质泥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分别小于5%和0.01 m D,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是影响硅质泥岩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层特征 上二叠统 大隆组 湘中涟源-邵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与湘东南岩关阶组和龙潭组页岩气潜力 被引量:8
7
作者 曹涛涛 邓模 +2 位作者 刘虎 黄俨然 HURSTHOUSE Andrew Stefan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4-103,共10页
为了揭示湘中与湘东南坳陷海陆过渡相页岩含气潜力及勘探方向,对该区下石炭统岩关阶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进行总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ran、干酪根碳同位素、有机质显微组成、X衍射、扫描电镜、孔渗特征和等温吸附等测试。... 为了揭示湘中与湘东南坳陷海陆过渡相页岩含气潜力及勘探方向,对该区下石炭统岩关阶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进行总有机碳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ran、干酪根碳同位素、有机质显微组成、X衍射、扫描电镜、孔渗特征和等温吸附等测试。结果表明岩关阶组和龙潭组处于成熟高成熟期、类型以Ⅲ型为主;龙潭组泥页岩TOC含量普遍较高、而岩关阶组泥页岩TOC含量较低。龙潭组和岩关阶关组泥页岩矿物主要为黏土矿物和石英,部分含有较高的方解石。这两套页岩的孔隙发育较差,主要孔隙类型为有机孔、溶蚀孔和层间裂缝。孔隙度为0.41%~2.76%、渗透率为(0.08~0.98)×10^-3μm^2。孔隙度主要受TOC控制,不稳定矿物如长石和碳酸盐岩虽然能提供一定孔隙,但对页岩物性的影响有限。泥页岩的甲烷吸附量普遍在1.67~2.5cm^3/g,2015H-D3井龙潭组泥页岩现场解吸气量普遍大于0.5cm^3/g,最高为2.35cm^3/g,表明湘中和湘东南地区龙潭组具有一定的页岩气潜力,但岩关阶组勘探前景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孔渗特征 含气性 岩关阶组 龙潭组 湘中和湘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及湘东南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勘探前景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国亮 王先辉 +2 位作者 柏道远 罗鹏 姜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8,共6页
湘中及湘东南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区内二叠纪龙潭组以滨岸泻湖-沼泽相沉积为主。通过野外采样分析和资料收集,对龙潭组泥页岩区域展布特征、地球化学选区、储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龙潭组含气页岩有机碳质量分... 湘中及湘东南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区内二叠纪龙潭组以滨岸泻湖-沼泽相沉积为主。通过野外采样分析和资料收集,对龙潭组泥页岩区域展布特征、地球化学选区、储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龙潭组含气页岩有机碳质量分数高[w(TOC)]为0.36%~14.56%,平均为4.48%),热演化程度高(Ro为2.12%~3.52%,平均为2.59%),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生气潜力大,脆性矿物质量分数高(29%~86%),属低孔低渗类型,且微孔隙发育。页岩埋深适中(400~1 800m),沉积厚度以几十米至千米不等。研究结果揭示了本地区龙潭组页岩气较好的前景,特别是各凹陷盆地沉积中心最优。基于综合对比研究划分出3个有利区:涟源有利区(Ⅰ)、邵阳-隆回有利区(Ⅱ)和永兴-耒阳有利区(Ⅲ),其中以Ⅰ、Ⅲ有利区条件较好,可以为进一步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中及湘东南坳陷 龙潭组 有机质含量 脆性矿物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