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敢于斗争的历史审视
1
作者 冯兵 曾理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199,共10页
百余年党史就是一部斗争史。敢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高贵品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巨... 百余年党史就是一部斗争史。敢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底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高贵品质。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巨大胜利,其中明确斗争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的方向指引,站稳斗争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的价值导向,坚定斗争意志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的精神动力,增强斗争本领是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的能力保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纷繁复杂的风险挑战,只有继续发扬敢于斗争的历史主动精神,才能以强大的战斗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精神 敢于斗争 善于斗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翻译实践先锋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许文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国家翻译实践是个人或机构为实现国家利益所开展的翻译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译者群体便是其真实写照。回顾历史,这一群体与其他群体以国家名义开展翻译实践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坚持“译行合一”,即自建党起,陈独秀和李大钊领导一批先... 国家翻译实践是个人或机构为实现国家利益所开展的翻译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译者群体便是其真实写照。回顾历史,这一群体与其他群体以国家名义开展翻译实践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坚持“译行合一”,即自建党起,陈独秀和李大钊领导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翻译、接受、传播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挽救民族危机。这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体现。“译行合一”可成为译学领域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与建构的先导与示范,彰显党员译者在国家翻译实践中的模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建党伟业 译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伶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6,共5页
青年一代成长成才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大事。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钥,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宝贵教育资源。新时代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夯实新时代青年... 青年一代成长成才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大事。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钥,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宝贵教育资源。新时代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青年成长成才。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夯实新时代青年的信仰之基,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增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之心,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砥砺新时代青年的奋进之志,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筑牢新时代青年的政治之魂,从思想、目标、行动、品德四个方面引领新时代青年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精神 新时代 青年 成长成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的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
4
作者 何金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民族凝聚力究竟何以可能,是学术研究亟待深化的问题。总结我国建党一百年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经验,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民族凝聚力问题绝非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多因素相互交集相互作用的结果。物质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多元一... 民族凝聚力究竟何以可能,是学术研究亟待深化的问题。总结我国建党一百年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实践经验,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民族凝聚力问题绝非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多因素相互交集相互作用的结果。物质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意识的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共识的思想支柱,政治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稳定和谐意识的政治保障,社会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小康到大同社会意识的社会环境因素,生态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态意识的自然根基。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引领各族人民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中华民族 民族凝聚力 五种因素 苏联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居民消费:进程回顾、思想变迁与民生实践 被引量:22
5
作者 毛中根 贾宇云 叶胥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0-64,共15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居民消费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自发式升级与自觉式消费调控相交融;理论逻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时代发展命题相呼应;现实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与消费现实问题相结合。这为促进居民消费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居民消费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自发式升级与自觉式消费调控相交融;理论逻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时代发展命题相呼应;现实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与消费现实问题相结合。这为促进居民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依据,推动居民消费持续稳定发展;遵循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推动居民消费动态平衡发展;秉承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推动居民共享消费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迈向共同富裕的居民消费发展,其着力点在于:破除“共同”阻碍,推进居民消费均衡发展;增加“富裕”广度,加速居民消费增量扩容;提升“富裕”深度,着力居民消费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居民消费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及经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坤 王华倬 高鹏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40,247,共9页
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的学校体育10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旨在为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基本经验和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组织开展的学校体育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 对中国共产党组织开展的学校体育10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旨在为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基本经验和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组织开展的学校体育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的不同历史时期,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展开的学校体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组织开展的学校体育不断取得新进展,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学校体育的地位,构建体育为基础的育人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聚焦学生体质健康,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立足中国本土实际,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体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学校体育 发展历程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中共东北大学筹建、成立、迁校时间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曲晓范 石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9,共7页
在近现代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民国中共东北大学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四个最直接的前身学校之一,它曾经历过两次筹办、建校及建校初期的多次易地迁址的复杂历史演变过程。由于该校诞生于激烈的国共内战时期,频繁转移造成原始... 在近现代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民国中共东北大学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四个最直接的前身学校之一,它曾经历过两次筹办、建校及建校初期的多次易地迁址的复杂历史演变过程。由于该校诞生于激烈的国共内战时期,频繁转移造成原始的建校历史档案严重缺失和集体记忆的混乱和错位,导致对其筹建和成立等重大历史时间的记载出现严重的疏漏和舛误。根据翔实的历史文献进行考证,可证明中共中央东北局是建立中共东北大学的第一责任者,1946年3月13日是该校的创立日,江华、凯丰、舒群、张松如等四人是决定学校筹建、定名、成立、迁校的关键性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中共东北大学 筹建 建校和迁校 东北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法治基因及其百年历史演进 被引量:26
8
作者 叶海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8,共12页
党章是根本性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根据。在马列主义党建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章建设,自成立伊始便制定党章并不断强化党章的规范性,以党章为基础和依据形成并统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在依规治党中根植法治... 党章是根本性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根据。在马列主义党建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章建设,自成立伊始便制定党章并不断强化党章的规范性,以党章为基础和依据形成并统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在依规治党中根植法治的基因。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依规治党经历了自发产生、自主推进和自由规划的渐进历程,其中隐含的法治基因也经历了被抑制、快速壮大、显化于外并统领党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主要遵循规范体系内在统一和权力有效制约监督的法治原则。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法治理念和基本方略,推动并保障了法治中国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依规治党 法治中国 党内法规 建党10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土地法治建设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程雪阳 高林娜 蒋仁开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8,共8页
研究目的:从法治角度梳理、分析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律文本分析、法律规范解释。研究结果: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革命型土地法模式”,为国家的独... 研究目的:从法治角度梳理、分析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律文本分析、法律规范解释。研究结果: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的“革命型土地法模式”,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的“引导型土地法模式”,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探索的“改革型土地法模式”,为社会主义焕发青春提供了广阔空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构建的“创新型土地法模式”,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保障。研究结论:百年土地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表明,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坚持人民至上是基本立场,坚持理论创新是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土地法治 革命 改革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与超越: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冯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3,共9页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总体而言,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历程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四个时期。由于所处历史语境的不同,这一实践在主体、受众、内容、渠道、成果方面呈...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总体而言,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历程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四个时期。由于所处历史语境的不同,这一实践在主体、受众、内容、渠道、成果方面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实践蕴含着如下基本经验:坚持战略思维,党的领导和系统推进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坚持对象思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辩证思维,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做到“三个贯通”和破立并举;坚持本土化思维,话语体系实现中国化和生活化;坚持创新思维,大众化的渠道和方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党百年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历程、特征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作亮 戴俊 王立杰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9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回顾建党百年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历程,分析其特征及新时代的路径选择。学校体育经历了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工具主义价值取向和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变迁历程,呈现出社会的发展是学校...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回顾建党百年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历程,分析其特征及新时代的路径选择。学校体育经历了民族主义价值取向、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工具主义价值取向和人本主义价值取向的变迁历程,呈现出社会的发展是学校体育价值取向选择的根本遵循、学科的发展是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发展是学校体育价值取向考量的重点内容等特征。提出新时代的路径选择:贯彻“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满足新时代对教育的诉求;围绕“四位一体”的学科目标,实现学校体育本位价值;解读“核心素养”的价值引领,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践行“以体育人”的本质属性,推进体教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 建党百年 体育价值取向 变迁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观念的产生、制度化与历史实践 被引量:7
12
作者 涂凌波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6-96,共11页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经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新闻工作观念、制度和实践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的历史底色。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性提出“大宣传”观念,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新闻工作观...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经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新闻工作观念、制度和实践模式,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的历史底色。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创新性提出“大宣传”观念,开展革命宣传活动,新闻工作观念源于这一时期,成为党的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延安时期,新闻工作确立了党性原则、全党办报、群众路线等方针,在从根据地办报到全国办报的转变过程中,新闻工作的观念与实践经历了制度化演变。历史地分析党的新闻工作实践特征,其在工作角色上,兼具政党工作者与新闻工作者的“双重角色”;在工作主体上,不是指个体而是指组织;在工作目标上,新闻事业与党和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在保持延续性的同时又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新闻事业 新闻工作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分众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共产党》和《劳动界》发刊词之比较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运祥 代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报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体现了分众传播的思路和特点。运用传播学中的分众传播等相关理论,以《共产党》和《劳动界》发刊词的比较为例,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不同定位、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报...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报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体现了分众传播的思路和特点。运用传播学中的分众传播等相关理论,以《共产党》和《劳动界》发刊词的比较为例,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不同定位、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报刊在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的差异3个方面分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分众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从"小众"传播到"大众"理解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回顾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分众传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报刊定位 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四重来源及其整合——基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视角 被引量:11
14
作者 蒋英州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3,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基于中国近百年以来的特定国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定现代化目标创造出的重要政治制度。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这一制度的形成与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基于中国近百年以来的特定国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定现代化目标创造出的重要政治制度。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这一制度的形成与成熟完善,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彰显的规律性,政党制度结构与功能的科学性,政党制度运行的合理性和政党制度国家治理绩效的有效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主要来源。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国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背景下,这四重来源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实现整合,以共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增强其优越性的解释力与说服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具有说服力和传播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话语体系,从而在学理上阐明它对世界政党制度与政党理论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制度优越性 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建党10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秩序与地权结构——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26
15
作者 刘守英 颜嘉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共14页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 研究目的:从土地权利与社会秩序的关系视角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提供政治经济学解释。研究方法:基于文献和政策梳理的制度变迁研究。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以土地革命发动农民群体,打破以精英结盟维稳为主导逻辑的社会秩序,使中国社会进入国家与社会一体化的整体体制秩序;(2)在整体体制秩序中,国家构建自上而下渗透与统合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控制土地权利,为国家工业化进行资本积累;(3)当整体体制的推行对整体秩序的维系产生威胁,国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起点,调整体制安排,进行朝向权利开放的改革来平衡国家与社会的利益;(4)讨论了中国朝向现代土地制度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可能路径。研究结论:土地制度变迁与社会秩序转型息息相关,土地问题始终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土地制度变迁 制度分析 社会秩序 体制秩序 地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中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根本启示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淑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21,共9页
如何对待初心和历史,如何对待信仰信念,能否通过反腐败进行自我革命,是考察百年政党兴衰的关键性因素。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初心"是政党之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 如何对待初心和历史,如何对待信仰信念,能否通过反腐败进行自我革命,是考察百年政党兴衰的关键性因素。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初心"是政党之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信仰信念是政党之魂,马克思主义是指引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指导思想和政治信仰;有效地反腐败,以进行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健康肌体,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上述三个方面即为中国共产党得以跨越百年走向未来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世界政党 百年历程 经验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乡村发展的演进进程、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 被引量:31
17
作者 唐任伍 唐堂 李楚翘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7,共11页
乡村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摒弃“乡村改良”的建设思路,经历“乡村改造”“乡村建设”“乡村改革”“乡村振兴”四个阶段,聚焦“乡村现代化”这一“... 乡村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摒弃“乡村改良”的建设思路,经历“乡村改造”“乡村建设”“乡村改革”“乡村振兴”四个阶段,聚焦“乡村现代化”这一“大历史”“大叙事”,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内在理论逻辑和理论谱系,即“革命—建设—发展—转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乡村改造 乡村建设 乡村改革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教育话语体系的百年演进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20
18
作者 袁利平 姜嘉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83,共15页
话语是民族符号图式、实践形态、文化价值和生存空间等特质属性的有力表达。中国乡村教育话语是在乡村教育实践探索基础上,深刻把握国家发展时代主题,彰显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教育发展道路为旨归的本土化诉求和现代性追求。建党百... 话语是民族符号图式、实践形态、文化价值和生存空间等特质属性的有力表达。中国乡村教育话语是在乡村教育实践探索基础上,深刻把握国家发展时代主题,彰显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教育发展道路为旨归的本土化诉求和现代性追求。建党百年来,中国乡村教育在话语体系上呈现出艰难探索、稳步积淀、转折发展和守正创新4个历史时期。国家在场的话语空间、人民需求的话语内容、现代性的话语实践以及治理的话语自觉,共同构成了中国乡村教育话语体系的理论品格和时代表达;回归乡村教育本真、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厚植乡村人力资本以及确保乡村社会兴盛共同构成了中国乡村教育话语体系的价值逻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乡村教育话语体系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从乡村教育战略地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教育治理创新、乡村教育价值立场、城乡教育协同发展等维度上进一步彰显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党百年 乡村振兴 乡村教育 话语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工业化历程、成就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16
19
作者 韩保江 杨丽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15,共11页
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70年工业化历程可划分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快速推进期、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期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的增长动力和结构特点,可归纳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坚持中国共... 工业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70年工业化历程可划分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快速推进期、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期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分析各阶段的增长动力和结构特点,可归纳出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政治保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制度前提;坚持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关键举措;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坚持发展理念创新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理论先导;坚持战略与规划引领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方法;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是我国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工业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系视域下的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 被引量:3
20
作者 贾烈英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4-23,共10页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研究中国学、中共学在世界上成为了热点。中国共产党创造了革命的奇迹、建设的奇迹、开放的奇迹。要想破解中国故事的密码,需要研究中共党史,而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研究,恰恰是研究中国革命史、...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研究中国学、中共学在世界上成为了热点。中国共产党创造了革命的奇迹、建设的奇迹、开放的奇迹。要想破解中国故事的密码,需要研究中共党史,而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研究,恰恰是研究中国革命史、中国军事史、中外关系史的关鍵节点。把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放在国际关系的宏观视域中,梳理共产国际的内在机制,阐释中国共产党的生长史及其在共产国际的作用,寻找支撐中国共产党走向辉煌的重要变量,可以为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党史 共产国际 中国共产党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