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镇零碳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以留坝蜜蜂博物馆为例
1
作者 张天然 罗智星 刘月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1,共9页
现阶段公共建筑碳排放在建筑整体碳排放中占比仍旧较大.村镇公共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一环,在“3060”“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决策之下,尽快实现零碳建筑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但村镇因具有“乡土性”“包容性”“有限性”的... 现阶段公共建筑碳排放在建筑整体碳排放中占比仍旧较大.村镇公共建筑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一环,在“3060”“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双重战略决策之下,尽快实现零碳建筑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但村镇因具有“乡土性”“包容性”“有限性”的特征与城市零碳公共建筑又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在村镇环境中公共建筑如何达到零碳目标成为建筑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以村镇零碳公共建筑为目标,提出降低碳排放的策略.在此基础上从设计角度出发,凝练出“在地性、小尺度、可变性”的思维导向,并以留坝蜜蜂博物馆为例进一步阐述具体设计措施,旨在为村镇零碳公共建筑的设计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设计策略 村镇公共建筑 设计方法 建筑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村镇住宅冬季典型热电负荷特征研究
2
作者 林志泽 王登甲 +4 位作者 刘艳峰 王柏超 陈耀文 傅治国 门端宜 《暖通空调》 2024年第8期73-80,共8页
针对当前村镇住宅负荷特征表征中缺少基于用能行为差异的热电负荷关联性分析,以西藏高原村镇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与调研归纳出典型建筑结构特征、人员活动等信息,提炼出8种典型用能情景。利用EnergyPlus模拟计算不同用能行为下... 针对当前村镇住宅负荷特征表征中缺少基于用能行为差异的热电负荷关联性分析,以西藏高原村镇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与调研归纳出典型建筑结构特征、人员活动等信息,提炼出8种典型用能情景。利用EnergyPlus模拟计算不同用能行为下典型居住建筑全年逐时热电负荷,根据k均值聚类分析提取村镇住宅热电负荷特征,并提出基于逐时负荷系数的动态负荷典型化方法。最后基于特征参数化分析得到用能行为差异下西藏高原村镇建筑各类用户的用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负荷 负荷特征 西藏 村镇建筑 用能行为 居住建筑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村镇建筑供暖现状及低碳路径
3
作者 任玉成 王蒙 +4 位作者 马强 吕月 马玉薇 高小聪 徐昊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3期82-86,共5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能源与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典型村镇建筑供暖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其清洁供暖方式的低碳路径进行了分析。经调研发现,内蒙古鄂尔多斯村镇建筑在供暖能源使用方面,存在供暖仍然以燃烧煤...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能源与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典型村镇建筑供暖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其清洁供暖方式的低碳路径进行了分析。经调研发现,内蒙古鄂尔多斯村镇建筑在供暖能源使用方面,存在供暖仍然以燃烧煤为主、清洁能源使用率低、本地资源利用不充分、经济环境效益低等问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适用于严寒地区村镇建筑的清洁供暖方式的可行方案,建立起适合中国北方严寒地区村镇建筑的清洁供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村镇建筑 供暖方式 清洁能源 低碳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茶产业发展影响下村落格局与建筑类型的发展演变——以武夷山星村镇为例
4
作者 刘韵琛 英浩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76-78,共3页
武夷山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其优越、适宜的土壤资源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在茶产业主导下,形成了“厂宅”建筑形式。文章以武夷山星村镇为例,分析其村落格局、选址布局、建筑类型在茶产业影响下的发展与演变,以期探明闽北地区以茶为主... 武夷山以丘陵山地地形为主,其优越、适宜的土壤资源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在茶产业主导下,形成了“厂宅”建筑形式。文章以武夷山星村镇为例,分析其村落格局、选址布局、建筑类型在茶产业影响下的发展与演变,以期探明闽北地区以茶为主导产业村落的发展规律,并为该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厂宅 村落格局 建筑类型 星村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既有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现状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毅红 李丽 +2 位作者 王冲锋 陈全杰 韩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462-467,共6页
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68个行政村开展村镇建筑抗震性能调研,分析我国既有村镇生土结构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现状;给出一些村镇民居建筑现状的统计数据;指出村镇生土结构房屋在抗震设计、构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 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68个行政村开展村镇建筑抗震性能调研,分析我国既有村镇生土结构民居建筑抗震性能现状;给出一些村镇民居建筑现状的统计数据;指出村镇生土结构房屋在抗震设计、构造、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一些提高村镇生土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为生土结构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村镇民居建筑建设、加固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生土结构 抗震性能 调研 统计数据 措施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云南省大姚县6.2级地震看我国小城镇和村镇房屋存在的抗震问题 被引量:25
6
作者 潘明辉 缪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4年第4期85-89,共5页
在2003年云南省大姚县7月21日6.2级地震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以往所收集的地震震害资料,阐述了小城镇和村镇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技术措施,最后对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和村镇建筑在抗御地震方面存在的紧迫... 在2003年云南省大姚县7月21日6.2级地震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以往所收集的地震震害资料,阐述了小城镇和村镇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御技术措施,最后对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和村镇建筑在抗御地震方面存在的紧迫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抗震 村镇房屋 地震震害 地震作用 小城镇 基础 地震调查 大姚县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回族聚居区农村乡镇体育开展状况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魏争光 马小荣 肖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从体育社会学角度研究西北回族聚居区农村乡镇体育的开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寻求西北回族聚居区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最佳途径,试图为制定西北回族聚居区农村乡镇体育发展... 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从体育社会学角度研究西北回族聚居区农村乡镇体育的开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寻求西北回族聚居区农村乡镇体育发展的最佳途径,试图为制定西北回族聚居区农村乡镇体育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体育 西北地区 回族聚居区 乡镇体育 乡镇体育指导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土结构房屋的承重夯土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2
8
作者 王毅红 苏东君 +2 位作者 刘伯权 池家祥 刘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1-456,共6页
对村镇建筑中使用的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夯土墙的受力及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设计了三片夯土墙试件.对试件施加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研究夯土墙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特征以及墙体的水平... 对村镇建筑中使用的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夯土墙的受力及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设计了三片夯土墙试件.对试件施加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研究夯土墙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特征以及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等.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构造柱、圈梁在夯土墙体中的作用以及土中掺和料对墙体受力性能的影响,指出影响夯土墙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及一些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夯土墙承重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生土结构 夯土墙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玉树地震村镇建筑震害分析及减灾措施 被引量:25
9
作者 白国良 薛冯 徐亚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5,共7页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损坏和倒塌.对玉树地震灾区各类建筑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针对地震灾区村镇建筑提出了建议:(1)从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着手,合理的选择场地、结构类型...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造成大量建筑物损坏和倒塌.对玉树地震灾区各类建筑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针对地震灾区村镇建筑提出了建议:(1)从结构抗震的概念设计着手,合理的选择场地、结构类型和抗力构件布置;(2)"就地取材,结合传统,提高性能",研究适合当地的适宜性建筑结构抗震体系;(3)针对当地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材料来源、建筑的传统性与民族性等特点,整体规划,编制适宜当地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图集;(4)培训施工人员,规范村镇建筑施工;(5)加强村镇学校和医院等重要性建筑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震害分析 村镇建筑 适宜性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绵竹震害调查及对乡镇建筑抗震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雷 宋战平 +1 位作者 韩晓雷 曾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9-624,共6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了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省650多万间房屋倒塌,2 300多万间房屋损坏,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夷为平地.在绵竹市建(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地震造成了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省650多万间房屋倒塌,2 300多万间房屋损坏,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夷为平地.在绵竹市建(构)筑物震害调查基础上,对绵竹地区5.12汶川地震乡镇一级建(构)筑物的典型震害进行了重点剖析,分析了绵竹地区建(构)筑物的地震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乡镇一级城镇建筑物的灾后重建和建筑物抗震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震害调查 乡镇建筑物 灾后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三省村镇不同类型人群的公共设施需求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冷红 孔凡秋 袁青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50,共8页
人口结构改变在东北三省村镇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失与老龄化两方面。人口结构改变已成为东北三省村镇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如何适应新的人口结构也已成为重要挑战。从人口结构视角,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东北三省村镇人口结... 人口结构改变在东北三省村镇主要体现在人口流失与老龄化两方面。人口结构改变已成为东北三省村镇现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如何适应新的人口结构也已成为重要挑战。从人口结构视角,结合实地调研,分析东北三省村镇人口结构与公共设施建设概况,总结村镇居民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及需求特征,得出人口萎缩与人口老龄化是影响公共设施建设的主要人口结构因素,最终提出东北三省村镇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东北三省 村镇 公共设施 需求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土结构房屋的承重土坯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毅红 卜永红 刘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26-530,共5页
对村镇建筑中使用的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土坯墙体的受力及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设计了一片土坯墙试件。对试件施加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研究土坯墙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特征以及墙体的水... 对村镇建筑中使用的生土结构房屋承重土坯墙体的受力及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设计了一片土坯墙试件。对试件施加竖向荷载和低周反复水平荷载,研究土坯墙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特征以及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等。分析影响土坯墙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土坯墙体的破坏模式与砖砌体相似,采取一定的抗震构造措施后,土坯墙体也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和一定的变形能力,可以在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生土结构 土坯墙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滞回曲线 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村镇建筑热环境提升与能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艳峰 王莹莹 +2 位作者 王登甲 马超 李洋 《暖通空调》 2021年第8期1-6,43,共7页
对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西北村镇建筑热环境提升与能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进行了介绍。从西北村镇热环境特殊性需求、建筑热环境调节和能源利用存在的难题入手,重点介绍了该项目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创... 对2020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西北村镇建筑热环境提升与能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进行了介绍。从西北村镇热环境特殊性需求、建筑热环境调节和能源利用存在的难题入手,重点介绍了该项目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创新性成果和推广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村镇 建筑热环境 建筑供暖 可再生能源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旧”改造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6
14
作者 雷霆 胡月明 +1 位作者 王兵 王腾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0955-10957,10963,共4页
针对近年以广东省作为试点开展实施的"三旧"改造规划,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市"三旧"改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构建"三旧"改造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改造实施后对土地集约利用提升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近年以广东省作为试点开展实施的"三旧"改造规划,通过对广东省高州市"三旧"改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构建"三旧"改造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改造实施后对土地集约利用提升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改造实施后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的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为"三旧"改造的实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旧”改造 实施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彝良地震村镇房屋震害启示及减灾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书锋 马志刚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59,共8页
2012年9月7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造成大量村镇建筑物损坏和倒塌。对灾区村镇各类建筑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将村镇私人建房纳入审批管理程序,建立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培训与证件... 2012年9月7日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造成大量村镇建筑物损坏和倒塌。对灾区村镇各类建筑结构的震害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将村镇私人建房纳入审批管理程序,建立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培训与证件发放制度,进行村镇建筑抗震能力调研工作,政府给于适量补助,编制系列化的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和标准图集,重视概念设计等一系列防震减灾对策,为灾区重建和未来该类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分析 村镇建筑 抗震措施 减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民间,向民间学习——建筑师在村镇聚落营造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冬 《新建筑》 2005年第4期10-12,共3页
针对村镇聚落的营造,提出并探讨了建筑师应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谁是村镇聚落营造的主体、营造中技术层面以外的视野、对当地生活与文化的尊重以及向民间和工匠学习等内容。
关键词 村镇聚落 营造 视野 民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管理创新趋势下的新型村镇规划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阿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4,共6页
当前我国农村因征地拆迁等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其根源在于"国家建设"的社会治理思路。具体而言,自上而下进行的工业区规划、迁村并点的村镇体系规划与"农民上楼"的集中居住区规划等,在实质上是为国家经济、地方政府... 当前我国农村因征地拆迁等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其根源在于"国家建设"的社会治理思路。具体而言,自上而下进行的工业区规划、迁村并点的村镇体系规划与"农民上楼"的集中居住区规划等,在实质上是为国家经济、地方政府与城市开发服务的,严重损害了农村与农民的利益,这是农村社会矛盾激化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趋势下,农村应自下而上进行新型的村镇规划,注重培育地方社区,发展多元的地方经济,转变规划建设实施的主体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治理) 国家建设 社区自治 村镇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简单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东 张志远 边保林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1年第3期108-111,共4页
本文对《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砌体房屋设计采用的地震作用、构件承载力、抗震验算结果以及构造规定进行了简单对比。给出了两者设计时的一些差异。
关键词 《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土墙承重的村镇房屋施工技术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挺 王毅红 石坚 《建筑技术开发》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描述了生土结构房屋中夯土墙的施工过程、材料要求,土坯的制作过程、砌筑方法。介绍了生土结构房屋的建筑形式,整体施工工艺以及墙体防水、墙角加固等一些民间措施。肯定了传统建房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指出了按传统施工工艺建造... 描述了生土结构房屋中夯土墙的施工过程、材料要求,土坯的制作过程、砌筑方法。介绍了生土结构房屋的建筑形式,整体施工工艺以及墙体防水、墙角加固等一些民间措施。肯定了传统建房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指出了按传统施工工艺建造的生土结构房屋在抗震性能方面的不足。提出若在施工中采取一些墙体拉结措施,改变传统的土坯砌法和调整一些建房的施工工序,即可明显改善房屋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为编制村镇抗震规程中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技术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土结构 村镇建筑 抗震性能 绿色建筑 施工工艺 夯土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营造——西北地区低碳生态乡镇的低技术策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德罡 黄梅 穆钧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9期83-86,共4页
针对当前我国低碳生态城镇实践过分依赖"高技术、高投入"而难以实施的问题,结合西北地区乡镇发展的现实困境,本文提出西北地区乡镇低碳生态的理想路径为:探索一条具有地域适宜性的"低技术"策略,进而通过对西北地区... 针对当前我国低碳生态城镇实践过分依赖"高技术、高投入"而难以实施的问题,结合西北地区乡镇发展的现实困境,本文提出西北地区乡镇低碳生态的理想路径为:探索一条具有地域适宜性的"低技术"策略,进而通过对西北地区乡镇碳排放特征的分析,提出加强对乡镇建设性碳排放的控制是西北地区乡镇实现低碳生态目标的关键。最后结合西北地区乡镇的地域特质,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地域生态建筑与现代生土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基础,提出:本土营造是降低乡镇建设性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并提出其在规划与管理中的推广、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乡镇发展 生态城镇 低碳 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乡镇建设 排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