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潘宏伟 刘莉 +4 位作者 马超 邓光璞 方浩庭 黄书玮 朱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背景高血压人群在我国基数较大,其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但目前研究显示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针对参与者进行调查,确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提高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参与度和患... 背景高血压人群在我国基数较大,其防治措施主要依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的慢性病管理服务项目。但目前研究显示其利用率并不高,因此针对参与者进行调查,确定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对提高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参与度和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和分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高血压管理服务的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多阶段抽取2022年6—9月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社区的295名高血压管理服务参与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情绪平衡量表(正向情绪、负向情绪)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使用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调查研究对象治疗依从性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正负情绪合并状况对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发放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295份,有效率为95.2%;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量表总分为(94.24±8.67)分,其中遵医服药(21.06±2.45)分,不良服药(31.33±3.90)分,烟酒管理(8.44±1.88)分,日常生活管理(33.41±4.61)分,依从性较好率为52.2%(154/295);情绪平衡表中正向情绪得分为(3.76±1.02)分,负向情绪得分为(2.63±1.12)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受教育程度、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感觉身体状况、对就诊点满意度、正向情绪较多、负向情绪较少是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较好的影响因素(P<0.05);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多负少的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是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少负多者的15.867倍(P<0.05),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多负多的高血压人群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治疗依从性是正负情绪合并状况为正少负多者的5.114倍(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国家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治疗依从性尚存在提升空间,除了性别、年龄等客观因素外,还要注重患者的情绪管理、治疗的反馈效果和在社区医院的就医体验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治疗依从性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慢性病管理 正负情绪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历史与逻辑——从家庭经营制、合作制、人民公社制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制的变迁轨迹与转换关联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光元 张文兵 张德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1-229,289+271,共9页
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家庭经营制、合作制、人民公社制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制的演变过程。这既有强制性变迁过程,也有诱致性变迁因素。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1978年以前的变迁是"由分到合"的"强制合作"... 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家庭经营制、合作制、人民公社制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制的演变过程。这既有强制性变迁过程,也有诱致性变迁因素。进一步考察,不难发现,1978年以前的变迁是"由分到合"的"强制合作"过程;而改革开放后的转换则是兼顾统分、以市场化为取向。但中国农村历史发展和现实要求,共同催生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体制"的当代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诞生。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形式既体现政治和社会的变革过程,也蕴含着一定的关联。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变迁轨迹和各种形式之间的转换关联,将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变迁轨迹 转换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14
3
作者 皮永华 陈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1,共5页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是对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的客观归纳、概括与总结。深刻理解与把握...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是对中国追求与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管理实践、管理理论的客观归纳、概括与总结。深刻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认识和深化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诉求和实质内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基本问题 理论上限 民生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 辛亥革命 和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国情基础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毅武 皮永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0-35,共6页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深刻认识、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国情基础、客观依据与发展环境,是该学科研究的...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是研究并阐释辛亥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思想、理论与学说及其产生、发展、完善的条件、特点与规律性的科学。深刻认识、理解与把握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国情基础、客观依据与发展环境,是该学科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对于客观阐释和系统说明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 辛亥革命 国情基础 客观依据 发展环境 核心范畴 效益价值 科学化 REVOLUTION of 19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树冠最大重叠系数及适宜经营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勇平 李晓庆 林生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00-306,共7页
本文在证明了开化县不同立地条件下松木胸径与冠幅相关规律无显著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县杉木胸径与冠幅的回归模型InCw=-0.2538+0.48221nD,R=0.9972,S=0.0480,并以此确定了杉木林分处于不同径阶时的基本经营密度指标。通过分析,本文... 本文在证明了开化县不同立地条件下松木胸径与冠幅相关规律无显著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县杉木胸径与冠幅的回归模型InCw=-0.2538+0.48221nD,R=0.9972,S=0.0480,并以此确定了杉木林分处于不同径阶时的基本经营密度指标。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估计杉木林树冠最大可重叠系数K值的方法,修正了以往对K值估计偏小的现象。运用该K值计算了杉木人工林的饱和密度,并由此推导出了不同立地条件下郁闭度分别为0.6,0.7,0.8和0.9时的杉木经营密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树冠 重叠系数 经营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管理单元在上海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中的应用与探索——以浦东新区川沙新镇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文烨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55,共5页
围绕"上海2035"总体规划关于国土空间格局、生态建设、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总体安排,上海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不仅是落实总体规划、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土地整治作... 围绕"上海2035"总体规划关于国土空间格局、生态建设、乡村发展等方面的总体安排,上海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不仅是落实总体规划、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土地整治作为统筹安排村庄各类空间资源的实用性工具,重在实施示范效果。面对郊野地区多元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其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针对郊野地区的规划管理相对滞后、历史遗留问题较为复杂等问题,在郊野规划编制导则3.0版本的基础上,探索以基本管理单元为主体作为图则管控的主要引导方式,形成以项目实施为导向的规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单元规划 基本管理单元 单元图则管理 项目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变革70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2
7
作者 殷世东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81,共8页
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是一个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的行动准则。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变革与调整驱动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 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是一个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的行动准则。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变革与调整驱动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在探索中国治理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短期的冒进,但很快回归正轨,规范与指引着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治理。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变革历程看,经历了改造继承与盲目借鉴、自主探索与跃进变革、中国特色与科学借鉴、中国治理与中国表达等四个阶段。课程政策必须立足国情,基于学生本位,遵循教育规律,立德树人,指向人的素养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制定课程政策的过程中主体应具有广泛性,执行过程中政策必须转化为制度,实施三级管理,做到与时俱进,时时评价,才能确保政策实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政策 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 三级管理 中国表达 中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