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同Agent的状态监控器软件构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戴芳芳 万麟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80-2083,共4页
为了在嵌入式数据库(EDB)中加入状态监控的功能,解决状态监控器软件构架设计与实现方法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协同Agent的状态监控器软件构架。从构件的角度对模型进行描述,进而阐述软件构架中如何体现Agent特性和协同特性的技术方法。描述... 为了在嵌入式数据库(EDB)中加入状态监控的功能,解决状态监控器软件构架设计与实现方法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协同Agent的状态监控器软件构架。从构件的角度对模型进行描述,进而阐述软件构架中如何体现Agent特性和协同特性的技术方法。描述了软件构架中的合同网结构,并引入规则树与角色协同技术进行模型优化。最后运用KQML语言对部分内容进行可实现性描述,该状态监控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监控 协同agent 合同网 规则树 角色协同 KQML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薪酬契约有效性吗?--来自高管薪酬黏性的证据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杰英 黄素勤 郝思源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1,共18页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发挥以及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薪酬契约有效性,抑制了高管薪酬黏性。经过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 本文以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发挥以及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薪酬契约有效性,抑制了高管薪酬黏性。经过内生性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抑制高管薪酬黏性,且企业薪酬管制强度和内部职工监事会影响数字化转型对高管薪酬黏性的抑制作用,数字化转型能够发挥内部治理和内部监管效应,弥补薪酬管制不足和职工监事监管不善的问题,进而抑制高管薪酬黏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高管薪酬黏性的抑制作用在内控质量较低、外部审计监督不严和高管薪酬操纵动机强烈的企业中更明显。本文在理论上为探索高管薪酬黏性的治理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在实践上为企业合理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管薪酬黏性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问题 薪酬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基于有组织科研参与“揭榜挂帅”:理论框架、实践困境和变革图景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秀华 金莹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2,共11页
基于大科学模式、“委托-代理”关系、不完全契约理论视域构建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理论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践中提炼出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所面临的结构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如大部分... 基于大科学模式、“委托-代理”关系、不完全契约理论视域构建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理论框架,并从理论和实践中提炼出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所面临的结构性风险和技术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如大部分产业技术难题未能有效解决、“赛马制”的实践困境、不完全契约下的高校信心困境、信息不对称性下的政府和企业路径依赖抉择;技术性风险有高校有组织科研边界、政府治理边界等。根据现实困境对高校有组织科研参与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的未来变革图景进行展望,提出自由探索式科研和有组织科研有机对接、搭建有组织科研竞合机制、打造技术治理赋能型政府、细化单位企业技术需求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有组织科研 “揭榜挂帅” 大科学模式 “委托-代理”关系 不完全契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三权分离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及其激励契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珊 张文德 吴金东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104,共16页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数据要素的产权管理是解决目前供需缺口的主要方向。基于数据在不同流通场景下衍生出的数据权利,本文通过建立双重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进行效用分析,首次提出构建数据持有权、控制权和...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数据要素的产权管理是解决目前供需缺口的主要方向。基于数据在不同流通场景下衍生出的数据权利,本文通过建立双重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进行效用分析,首次提出构建数据持有权、控制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来解决数据配置问题。研究表明,该机制能够有效管控数据市场的垄断行为,满足多边利益最大化和数据市场发展诉求。研究发现,一个有效的数据要素三权分离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有以下特征:(1)企业仅保留剩余控制权,并合理调配数据利用与数据脱敏两项任务的激励强度,使其增减相互制约,激励数据交易所对两项任务的努力水平进行按需分配,形成灵活的收益分配机制;(2)政府掌握剩余索取权,针对各类成本支付较高的情况,提高社会效益分成比例,对成本和风险进行补偿;(3)当数据脱敏努力水平与政府激励相关度不高,或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时,政府能够通过调整税收比例或提供部分转移支付,提高社会效益分成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 产权配置 激励契约 委托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车企创新与消费者购买的行为差异研究——基于政府补贴有效性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娜 孙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4,共10页
本文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将补贴视为政府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的“契约”,构建政府补贴与车企和消费者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补贴退坡的现实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道路。研究发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消费者各存在两种演化稳定策略:(1)政府... 本文基于契约理论的视角,将补贴视为政府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的“契约”,构建政府补贴与车企和消费者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补贴退坡的现实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道路。研究发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消费者各存在两种演化稳定策略:(1)政府没有对企业创新进行补贴激励时,企业选择传统方式生产;(2)政府对企业进行补贴时,企业选择科技创新;(3)政府没有对消费者购买进行补贴激励时,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4)政府对消费者进行补贴时,消费者购买传统汽车。其中“政府对企业进行补贴且企业选择科技创新”“政府没有补贴而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两个稳定策略更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理论 政府补贴 新能源汽车 演化博弈 消费者购买 企业创新 行为差异 委托-代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讨价还价理论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合约研究
6
作者 张海群 郭范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3,共8页
假设代理人执行2种任务,且执行每种任务有高努力与低努力2种行动,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委托人想激励代理人在2种任务上都付出高努力.在委托人提供给代理人的激励合约中,考虑了代理人与委托人就激励合约进行Rubinstein讨价还价的情况... 假设代理人执行2种任务,且执行每种任务有高努力与低努力2种行动,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委托人想激励代理人在2种任务上都付出高努力.在委托人提供给代理人的激励合约中,考虑了代理人与委托人就激励合约进行Rubinstein讨价还价的情况,进而构建了Rubinstein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并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出了该博弈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进一步比较了在讨价还价之后的均衡合约中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与在原始未讨价还价时获得的保留收益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若委托人先出价,则在2期Rubinstein讨价还价均衡合约中,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与代理人的贴现因子有关,且当其贴现因子满足一定条件时,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会高于其在原始未讨价还价时的保留收益,而在无限期Rubinstein讨价还价均衡合约中,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与代理人和委托人的贴现因子有关,且当两者的贴现因子同时满足一定条件时,代理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也会高于其在原始未讨价还价时的保留收益.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任务委托代理 Rubinstein讨价还价 均衡合约 保留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市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激励合同设计与代理成本分析
7
作者 鲍磊 张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203,共10页
该文建立了在双边市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平台两边用户的交叉网络效应和平台两边市场的需求冲击对激励合同的设计和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委托人仅对代理人付出努力的一边进行激励时,代理人的最优风险分担与交叉网络效应和... 该文建立了在双边市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平台两边用户的交叉网络效应和平台两边市场的需求冲击对激励合同的设计和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委托人仅对代理人付出努力的一边进行激励时,代理人的最优风险分担与交叉网络效应和两边市场波动性负相关,代理成本与交叉网络效应和平台两边市场波动性正相关.当委托人对代理人没有付出努力的一边也进行激励时,代理人在平台两边的市场中都分担一定的风险,而且直接(间接)指标边的产出分享系数与间接(直接)指标边的市场波动性正相关.与单边激励合同相比,双边激励合同降低了直接指标边的最优产出分享系数,促使代理人付出更高努力水平,提高了平台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市场 委托代理模型 交叉网络效应 激励合同设计 代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商会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8
作者 刘耀淞 樊苏萍 潘静怡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3,共16页
本文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参加异地商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异地商会能够发挥“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主要通过减轻委托代理冲突、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决策信息不确定性和提升高管信... 本文以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参加异地商会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检验表明,异地商会能够发挥“监督效应”和“资源效应”,主要通过减轻委托代理冲突、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决策信息不确定性和提升高管信息技术能力四种渠道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性研究显示,异地商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职能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当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府数字注意力水平和市场化水平较低时,异地商会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更强。此外,异地商会与儒家文化、社会信任所形成的非正式治理机制在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呈现替代效应。本文从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视角揭示了商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具体路径,为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商会健康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商会 企业数字化转型 代理冲突 资源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黄群慧 石颖 张慧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我国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中,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市场化发展统一起来。因此,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采取分类分层改革的方式,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 我国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中,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市场化发展统一起来。因此,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采取分类分层改革的方式,以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为重点环节,因企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经历了改革准备、初步酝酿、试水调整、推广深化四个阶段,探索形成了四化管理、自愿转身、灵活市场化、部分市场化等典型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市场化选聘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契约化管理存在难点、差异化薪酬设计不合理、市场化退出机制不完善、监管及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重塑企业文化,增强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治理体系,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经理人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经理人 国有企业 委托代理 不完全契约 人力资本 管理层权力 薪酬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看人”“看事”机制有效吗?——以解决“融资贵”问题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黎莉 朱雅雯 乌云花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33,共15页
“看人——获取软信息”“看事——获取硬信息”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厘清其对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对于缓解“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市382个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 “看人——获取软信息”“看事——获取硬信息”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厘清其对融资成本的作用机理,对于缓解“融资贵”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市382个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看人”“看事”机制对不同类型融资成本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看人”“看事”机制对显性融资成本无影响,“看人”机制对隐性融资成本的增加作用更强,“看事”机制对转嫁成本的增加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看人”“看事”机制引发的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是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市场融资成本高的本质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和软信息硬化是缓解“融资贵”问题的有效路径。据此,从“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强化内部激励机制、加快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引进能人型村干部等方面提出实现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担保 “看人” “看事” 融资成本 多层次委托代理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信息下的提成制销售激励合同设计
11
作者 陈植元 张蕊 段婷婷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代理商销售模式下,不对称信息对制造商产品定价与销售合同设计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构建了两种信息情况下提成制激励合同模型,对比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产品定价与代理商提成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对代理商收... 代理商销售模式下,不对称信息对制造商产品定价与销售合同设计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分别构建了两种信息情况下提成制激励合同模型,对比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产品定价与代理商提成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对代理商收益、制造商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商最优定价与高需求实现概率和努力成本密切相关,当高需求市场实现概率较小且努力成本较高时,制造商将放弃对代理商的激励,并设定较低产品价格。当制造商激励代理商努力时,不对称信息有利于提高代理商期望收益,但会降低制造商期望利润,不影响价格高低。此外,不对称信息会缩小制造商可接受的努力成本区间,当代理商努力成本较大时,制造商会因薪酬支出过高而放弃对代理商的激励,而不对称信息使得代理商薪酬进一步提高,使得制造商更倾向于不激励代理商努力,相应定价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托代理 不对称信息 激励合同 产品定价 提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付费阅读的网络文学平台与作家之间的契约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浪 唐加福 潘震东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5,共9页
针对网络作家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本文从网络文学平台运营商的视角,考虑作家的创作损耗度和创作努力程度,以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读者付费阅读数据的可变比例收入分配的最优契约模型。根据作家的创作损耗度和作品付费人数的... 针对网络作家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本文从网络文学平台运营商的视角,考虑作家的创作损耗度和创作努力程度,以委托代理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读者付费阅读数据的可变比例收入分配的最优契约模型。根据作家的创作损耗度和作品付费人数的变异系数,将作家分为投机型、困难型、损耗型和稳定型四种类型。通过分析模型参数对平台和网络作家的影响发现,对于变异系数较大的投机型和困难型作家,平台应设置小于0.5的分成比例和高于外部保留效用水平的基础工资;对于变异系数较小的稳定型和损耗型作家,平台应设置大于0.5的分成比例和低于外部保留效用水平甚至为零的基础工资。研究结果为平台运营商设计不同类型作家的契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付费阅读 网络文学平台 创作损耗度 契约设计 委托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契约视角下医院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金凤 林鹏 +1 位作者 朱大伟 郭娜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29,共4页
如何构建内部激励机制,使医院能够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医院与医生之间契约的不完备性及其委托代理关系,探讨契约设计的关键问... 如何构建内部激励机制,使医院能够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在不完全契约理论框架下,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医院与医生之间契约的不完备性及其委托代理关系,探讨契约设计的关键问题,利用激励相容等相关原理,研究如何构建合理的医院内部激励机制和通过设计契约来促使医生的诊疗行为符合社会期望。本研究从价值导向、准租行为动机、激励有效性、共享风险、长期约束和审查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医院内部机制的政策建议,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激励机制 不完全契约 委托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偏好的复杂武器装备交付环节激励契约设计
14
作者 张叶卉 朱建军 张行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4,共7页
复杂武器装备交付效率直接影响国防战斗力的转化。以交付问题处理周期、质量、成本为任务,形成公平偏好代理人交付激励模型,探究代理人关系为中立、竞争、合作时激励契约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最优努力水平与努力成本、风险感知水平负相... 复杂武器装备交付效率直接影响国防战斗力的转化。以交付问题处理周期、质量、成本为任务,形成公平偏好代理人交付激励模型,探究代理人关系为中立、竞争、合作时激励契约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最优努力水平与努力成本、风险感知水平负相关,与技术水平、合作系数正相关;保守型部门相对于冒险型部门努力水平较低,其行为偏向于在相对重要且努力成本低的任务上多投入;当部门间相互关系不同时激励契约不同,可根据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激励契约;最优激励系数受部门自身因素影响存在弱激励区。最后通过案例验证本文研究结论,为复杂武器装备交付环节激励契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武器装备 公平偏好 多任务 委托代理 激励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发电权交易模式 被引量:36
15
作者 莫莉 周建中 +2 位作者 李清清 吴玮 张勇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4,共5页
从发电权特性角度,针对"弃水"现象,剖析现有发电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无交易中心参与和交易中心以承包形式参与的发电权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分析激励合同中关键参数设定及其对交易各... 从发电权特性角度,针对"弃水"现象,剖析现有发电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无交易中心参与和交易中心以承包形式参与的发电权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分析激励合同中关键参数设定及其对交易各方风险分担份额、努力水平等的影响,分别比较了2种模式下采用不同激励合同的各方收益。算例分析表明,文中设计的激励合同可以在引导参与发电权交易各方获得最优收益的同时,使电力系统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提高社会总体效用,实现交易各方多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权 委托代理 承包 双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最优合同设计 被引量:44
16
作者 周明 张异 +1 位作者 李勇 但斌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6年第3期120-122,共3页
本文研究在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中合同设计问题对供应商质量预防决策和制造商质量检测决策的影响。在合同设计过程中分析了各种行动隐匿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限定合同参数的取值来激励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行动,在实现供应商和... 本文研究在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中合同设计问题对供应商质量预防决策和制造商质量检测决策的影响。在合同设计过程中分析了各种行动隐匿情况下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限定合同参数的取值来激励制造商和供应商的行动,在实现供应商和制造商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证供应链整体质量收益(质量成本)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质量管理 合同设计 委托代理关系 道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蒲勇健 郭心毅 陈斌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1,共6页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在许多情况下与现实不符,行为人并非单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还会关注收益的公平性。本文研究引入行为经济学中行为人具有公平偏好的研究结论,运用心理规律弱化理性假设,改进并构建新的委托—代理模型,研... 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在许多情况下与现实不符,行为人并非单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还会关注收益的公平性。本文研究引入行为经济学中行为人具有公平偏好的研究结论,运用心理规律弱化理性假设,改进并构建新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代理人关注物质效用和公平分配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契约和激励效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会改变最优契约的报酬结构形式,影响激励的效率;在公平条件下建立的新互惠契约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并且是激励、保险、公平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契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公平偏好 契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模式下政府与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保银 汪波 +1 位作者 白彦壮 吴煜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303-308,共6页
为了研究政府宏观的循环经济政策和企业的逆向物流战略之间的协调与决策问题,政府通过一定的激励和监督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企业通过努力来获得经济效益和规避环境风险,通过设计二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政府... 为了研究政府宏观的循环经济政策和企业的逆向物流战略之间的协调与决策问题,政府通过一定的激励和监督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环境行为,企业通过努力来获得经济效益和规避环境风险,通过设计二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政府和企业如何订立优化合约和政府如何选择有效可行的监督力度.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模式的努力水平,取决于这种努力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环境风险所构成的综合效益与努力成本之间的比值,企业的代理成本取决于努力所带来的企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物流 委托-代理 激励合约 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投资项目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尹贻林 严敏 严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4-87,93,共5页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契约组织中的政府业主而言,运用基于传统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项目业主进行激励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从项目治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结合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克服这个矛盾,实现...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契约组织中的政府业主而言,运用基于传统委托代理理论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项目业主进行激励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从项目治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结合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可以克服这个矛盾,实现对项目业主的有效激励,从而使项目契约组织各方利益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契约组织 委托代理理论 项目治理 业主行政代理 业主市场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销售商过度自信的定价与生产联合决策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克贵 宋学锋 +1 位作者 王新宇 黄敏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8-476,共9页
考虑由理性的制造商和过度自信的销售商所构成的供应链,研究制造商如何进行产品的生产决策及定价,并设计合适的激励机制来激励销售商努力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委托代理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销售商的过度自信程度对其努力程度,制造商... 考虑由理性的制造商和过度自信的销售商所构成的供应链,研究制造商如何进行产品的生产决策及定价,并设计合适的激励机制来激励销售商努力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委托代理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销售商的过度自信程度对其努力程度,制造商的最优期望利润、生产和价格决策以及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进而与销售商完全理性的情形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随着销售商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加,销售商的努力程度、制造商的最优生产和价格决策以及期望利润会越来越偏离理性时的情形。最后,通过算例对结论进行了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自信 激励合同 最优定价订量 委托代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