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品尝动词到经历体标记的语法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统尚 石毓智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5,共8页
语言类型学的研究表明,品尝行为动词在不同语言里都发展成为经历体标记,说明这种演化具有跨语言的规律性。先秦汉语的"尝"是这一语法化路径的典型例证之一,它由"品尝食物"自然引申出一般意义的"尝试",其... 语言类型学的研究表明,品尝行为动词在不同语言里都发展成为经历体标记,说明这种演化具有跨语言的规律性。先秦汉语的"尝"是这一语法化路径的典型例证之一,它由"品尝食物"自然引申出一般意义的"尝试",其后可以带上其他动词做宾语,为其被重新分析为副词的经历体语法化创造了合适的句法环境。促使这一语法化的核心语义特征仍然是品尝食物,它由最常见的饮食行为通过隐喻投射到抽象的语法领域。更重要的是,现代汉语仍然还在使用的"曾(经)"就是先秦经历体"尝"的语音变体,文章还从产生时间、语音特征等角度详细论证了其间的关系,并详细调查了它们之间的取代过程。此外,还探讨了汉语史上先后出现的两个经历体标记"尝"与"过"的不同发展机制,也分析了"过"的产生对后来的经历体"曾"的语法地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尝动词 经历体 语法化 隐喻 语言类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动词时、体问题思辩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国亭 陈莉颖 《语言科学》 2005年第4期22-33,共12页
从语法意义和语法表现形式的关系来考察,汉语动词尚未形成完整的体标记形态系统,也没有时制范畴。“了、过、着”是体(时)意义的综合句法标记,不能看作后缀或词尾。汉语的时体意义是通过词汇手段或词汇—语法手段表示的,语境和上下文对... 从语法意义和语法表现形式的关系来考察,汉语动词尚未形成完整的体标记形态系统,也没有时制范畴。“了、过、着”是体(时)意义的综合句法标记,不能看作后缀或词尾。汉语的时体意义是通过词汇手段或词汇—语法手段表示的,语境和上下文对确定动作时间起着关键的作用,而“的、正(在)、呢、来着”不用来指示时间或表达体意义,而是起元语言确认(断定)功能,应看作词汇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时体标记词汇一语法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搁”的语法化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顺成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70,共12页
放置义动词"搁"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已演化出多功能介词和假设连词用法,并进一步语法化为进行体标记。处所介词经由放置义动词重新分析而来,时间、工具、对象、被动等介词用法和体标记用法来自于处所介词的隐喻或功能扩... 放置义动词"搁"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已演化出多功能介词和假设连词用法,并进一步语法化为进行体标记。处所介词经由放置义动词重新分析而来,时间、工具、对象、被动等介词用法和体标记用法来自于处所介词的隐喻或功能扩展,连词用法则来源于依据介词的进一步语法化。其介词化、连词化、体标记化的路径和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搁"语法化的语义条件为语义相宜、泛化和感染,句法条件为连动句、处置式、话题句和非现实句,语用条件为口语中的高频使用和北京(东北)话强势方言的类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搁” 放置义动词 介词 连词 体标记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一个动词为零起点学生讲活俄语语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廉照春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56,共4页
本文以归纳总结常用动词читать为例,简述了俄语动词的式、时、形动词和副动词的用法。采用这种教法,有助于零起点俄语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了解俄语动词的基本用法,以少胜多,由浅入深,从点到面,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 本文以归纳总结常用动词читать为例,简述了俄语动词的式、时、形动词和副动词的用法。采用这种教法,有助于零起点俄语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了解俄语动词的基本用法,以少胜多,由浅入深,从点到面,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这或许不失为一次有益的零起点俄语语法教学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的式 动词的时 形动词 副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乏词义动词结构的体特征及其认知基础 被引量:3
5
作者 丁一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切入,探究英语乏词义动词结构的体特征及其认知基础。研究表明:乏词义动词结构与简单动词结构表达的体义存在差异,且前者依靠限定词"a"将事件名词勾勒的活动从"量"上予以限制,令其表示有界义。... 从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切入,探究英语乏词义动词结构的体特征及其认知基础。研究表明:乏词义动词结构与简单动词结构表达的体义存在差异,且前者依靠限定词"a"将事件名词勾勒的活动从"量"上予以限制,令其表示有界义。这种有界义呈现原型性,其认知基础体现在三方面:以过程为基体的片段突显、"数态"调整以及构式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词义动词结构 有界化 认知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荣方言动词体貌考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吴云霞 《语言科学》 2006年第2期76-84,共9页
本文运用历时和共时比较方法,主要对处于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区方言—万荣方言动词的各类体貌的形式、功能及其特点等进行详细地考察、描写和分析,从而较完整地勾勒出一幅万荣方言的动词体貌系统图。从语法角度对方言之间的分区提供依... 本文运用历时和共时比较方法,主要对处于晋语和中原官话的过渡区方言—万荣方言动词的各类体貌的形式、功能及其特点等进行详细地考察、描写和分析,从而较完整地勾勒出一幅万荣方言的动词体貌系统图。从语法角度对方言之间的分区提供依据,并对归纳现代汉语的体貌系统以及汉语史的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荣方言 动词 体貌 句式结构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语动词体范畴的有限状态自动机的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阿孜古丽.夏力甫 早克热.卡德尔 吐尔根.依布拉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5,84,共6页
维吾尔语动词的体范畴是维吾尔语动词语法范畴中极为复杂的范畴,也是维吾尔语信息处理中的难点问题之一,计算机对维吾尔语动词体范畴的处理是在对人称、时、否定等语法范畴处理之后才进行处理。但是难点就是体范畴重叠问题的解决。维吾... 维吾尔语动词的体范畴是维吾尔语动词语法范畴中极为复杂的范畴,也是维吾尔语信息处理中的难点问题之一,计算机对维吾尔语动词体范畴的处理是在对人称、时、否定等语法范畴处理之后才进行处理。但是难点就是体范畴重叠问题的解决。维吾尔语动词的体范畴词尾按照一定的规则连接在词干,这使得维吾尔语动词体范畴的重叠形式可用有限状态自动机形式化描述。因此它根据重叠规则构造从右向左的非确定自动机,之后把从右向左方向的自动机转换成从左向右的非确定自动机,最后把非确定自动机转换成确定自动机来实现维吾尔语动词体范畴的形式化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语 动词 体范畴 有限状态自动机 形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动词体的表达方式
8
作者 孟广德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体是日语动词重要的语法法范畴之一。体表示动作或状态所具有的内在界限。日语动词体的表达方式有三种 :一是动词连用形后通过接续动词“て”,再接补助动词 ;二是动词连用形后直接接辅助动词 ;三是借助于一些惯用型来表达。关于体的分... 体是日语动词重要的语法法范畴之一。体表示动作或状态所具有的内在界限。日语动词体的表达方式有三种 :一是动词连用形后通过接续动词“て”,再接补助动词 ;二是动词连用形后直接接辅助动词 ;三是借助于一些惯用型来表达。关于体的分类 ,诸家提法不一。笔者从中国学生学习和理解的角度着眼 ,参照语法学派的一般观点 ,分成 8大类 :即将体 ,起始体 ,持续体 ,存续体 ,完成体 ,备放体 ,趋向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即将体 起始体 持续体 存续性 完成体 备放体 趋向体 试做体 日语 表达方式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动词体的语法意义在汉语中的对应表达
9
作者 伊力米热.伊力亚斯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8-31,共4页
俄语动词体 (未完成体和完成体 )是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难点之一。本文列举了俄语动词体的不同语法意义在汉语中的对应表达 ,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
关键词 俄语动词体 语法意义 汉语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话中“动结式-脱”的句法结构
10
作者 朱佳蕾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2-623,共12页
文章讨论上海话中一个虚化的结果成分“脱”的句法性质,指出“脱”出现在动结式之后形成的所谓“双重动结式”实为假象,“VR脱”的内部结构应该分析为“[V[R脱]]”,其中“R脱”作为动结式复合词充当V所表达的事件的结果。本文论证“脱... 文章讨论上海话中一个虚化的结果成分“脱”的句法性质,指出“脱”出现在动结式之后形成的所谓“双重动结式”实为假象,“VR脱”的内部结构应该分析为“[V[R脱]]”,其中“R脱”作为动结式复合词充当V所表达的事件的结果。本文论证“脱”附在简单动词或动结式之后性质保持不变,都是内部体[+telic]特征的显性标记,位于VP内部,而非VP外部的体貌成分。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上海话一部分状态变化动词需要“脱”的出现才能表达状态变化,是由于这些动词本身并不编码状态变化,只表示状态或属性。这一分析避免了“双重动结式”带来的理论问题,也可以对“脱”进行统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补语 体标记 动结式 双重动结式 内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理类型学角度分析汉语方言短时体结构的语法特征
11
作者 刘博洋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63,共16页
文章通过考察中国境内的十大方言(共645个方言点),从地理类型学的角度分析归纳汉语方言短时体结构的句法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初步确定汉语方言中主要有四种指示短时体的结构类型(七种次类型):类型I-a“Ⅴ-(一)-Ⅴ”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类... 文章通过考察中国境内的十大方言(共645个方言点),从地理类型学的角度分析归纳汉语方言短时体结构的句法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初步确定汉语方言中主要有四种指示短时体的结构类型(七种次类型):类型I-a“Ⅴ-(一)-Ⅴ”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类型I-b“Ⅴ-Ⅴ-(儿)”发现于晋语和部分中原官话;类型Ⅱ-a“Ⅴ-(一)-下”主要发现于湘语、赣语和客家话;类型Ⅱ-b“Ⅴ-给-下”主要分布于晋语、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此外,类型Ⅲ“Ⅴ-(Ⅴ)-者”主要用于闽南话,而类型Ⅳ-a“圪-Ⅴ-圪-Ⅴ”和类型Ⅳ-b“圪-Ⅴ-一-下”主要用于晋语。依据汉语方言短时体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我们将汉语方言划分为东北地区(类型I-a),中部过渡地区(类型Ⅱ-a),西南、东南和远南地区(类型Ⅰ-a和Ⅱ-a)以及西北地区(类型Ⅱ-a和Ⅱ-b)。此分区旨在明确汉语方言南北差异的基础上,强调汉语方言的东西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短时体 地理类型学 动词重叠 动补结构 西部官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语义学视角下的俄语“意愿”动词
12
作者 彭玉海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9,共6页
语言本原上是意义内容同形式机制构筑的一个有机体,因而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词汇范畴就其语义性能和关系形式的同构性进行挖掘至为重要。以俄语“意愿”动词为分析材料就这一问题作了有益尝试。语义方面,我们对“意愿”动词的五个语义... 语言本原上是意义内容同形式机制构筑的一个有机体,因而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词汇范畴就其语义性能和关系形式的同构性进行挖掘至为重要。以俄语“意愿”动词为分析材料就这一问题作了有益尝试。语义方面,我们对“意愿”动词的五个语义范畴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和比照。形式方面,限于篇幅仅使用“兼容共现”形式特征手段就动词语义性能作了甄别和限制。可以预料,相关研究的深化将有助于我们去认识和把握动词语言语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意愿”动词 语义次范畴 语义比照 兼容共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语动词词汇信息库及其机器操作程序
13
作者 彭玉海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89-92,共4页
动词词汇信息库同自然语言信息的自动化处理、机器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精心设计了13个词汇信息数据,通过5个动词词条实例描述了词汇信息库的理论框架;主要从语言编程和超链接两大方面说明了俄语动词词汇信息库的机器操作程序。
关键词 俄语动词词汇信息库 建构 机器操作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