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zing our educational resource deploy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y marginal utility
1
作者 高丽 程宝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53-356,共4页
In the base of utility and marginal utility,the article put forwardthe concept of utility and marginal utilityof educational outlay and the theory of them,and analyzed the actualit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deployment ... In the base of utility and marginal utility,the article put forwardthe concept of utility and marginal utilityof educational outlay and the theory of them,and analyzed the actualit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deployment in ourcountry,gave some advice about howtoi mprove our educational resource deploy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ginal uti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 compulsory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贯彻落实之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来兵 张勇明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以公平、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要以实现教育公平优质为主要目标,以系统推进教育公平为基本原则...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进入以公平、高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要以实现教育公平优质为主要目标,以系统推进教育公平为基本原则,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为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普及水平、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人口结构转型与教育资源适配的冲突、管理体制壁垒与优质均衡目标的矛盾、评价改革滞后与育人方式变革的脱节等挑战,同时又迎来了建成教育强国赋予的时代机遇。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须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布局等作为实践路径,加强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点作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基础教育体系 公平优质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资源配置与流动人口收入分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林 李猛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6,共19页
数智化时代,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究竟会对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亟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对工业机器人与流动人口收入分配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数据和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 数智化时代,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究竟会对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亟须回答的重要问题。在对工业机器人与流动人口收入分配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数据和2011—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CMDS)数据,实证考察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流动人口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对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呈现先负向后正向的影响,加剧了流动人口的收入不平等,且上述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制造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缩小了性别间的收入差距,但也扩大了户籍间收入差距。机制检验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主要是通过影响流动人口的职业—教育匹配和议价能力,进而影响流动人口的收入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应用 收入分配 职业—教育匹配 资源配置 流动人口 议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4
作者 陈茂建 吴刚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基于2013-202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口流动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人口流动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人口净流入地区和净流出地区分别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产生负向影响和正... 基于2013-2022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口流动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人口流动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人口净流入地区和净流出地区分别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产生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第二,人口流动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及人口结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为中等的地区、中等文化水平程度在人口流动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方面均最显著。基于研究结果一,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人口流入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二是优化人口流出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于研究结果二,提出以下对策:一是加强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二是注重城镇化水平中等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三是加强教育普及程度相对均衡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高等教育 资源配置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035年中国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统筹配置研究
5
作者 秦玉友 高凯歌 刘萌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13,共7页
随着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先增后减”变动,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短中期面临教育扩容、长期学位需求持续在高位上,普职意愿变化与普职结构变化从在校生教育类型分布上加剧普通高中教育扩容压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均衡从在校生学校分布上加剧... 随着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先增后减”变动,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短中期面临教育扩容、长期学位需求持续在高位上,普职意愿变化与普职结构变化从在校生教育类型分布上加剧普通高中教育扩容压力,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均衡从在校生学校分布上加剧教育扩容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中出现中等职业教育和薄弱高中教育资源闲置浪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被稀释以及学龄人口变化与教育资源配置调整节奏不一致等瓶颈问题。基于此,提出动态监测区域内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状况、市(地)域统筹优化职业高中布局、县域加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动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和多样化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配置 高中阶段教育 教育资源 学龄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义务教育学校空间分布、可达性与资源均衡性研究——以武汉为例
6
作者 魏萍 黄静 +1 位作者 颜家琴 贺三维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3-1068,共16页
以中部地区超大城市武汉为例,基于中小学POI、教育资源、道路网络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服务区网络分析和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方法,评估武汉各区域中小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达性和资源分布均衡度。研究发现... 以中部地区超大城市武汉为例,基于中小学POI、教育资源、道路网络数据,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核密度分析、服务区网络分析和改进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等方法,评估武汉各区域中小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达性和资源分布均衡度。研究发现,尽管武汉市中小学布局整体均匀,但资源密度却偏向中心城区,导致远城区资源分布稀疏。考虑上学交通方式、时间和供需匹配因素,小学生上学的便利性和资源均衡性优于初中生,中心城区优势更明显。这种资源配置现状与武汉市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匹配,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因此,建议武汉未来的义务教育布局应结合区域功能、人口规模及实际需求,实施科学预测与超前规划,优化空间布局,建立跨区域资源动态调配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及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城市 义务教育资源 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可达性 空间均衡性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变动背景下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特征、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友华 杨慧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未来一段时间,人口的出生和迁移变动将对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产生持续影响,引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风险,亟需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在此背景下,各区域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时,需结合... 未来一段时间,人口的出生和迁移变动将对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产生持续影响,引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总量过剩与结构失衡风险,亟需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在此背景下,各区域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优化时,需结合当地学龄人口变动特点与模式,在公平、效率等价值原则中做出权衡取舍;也可以围绕学校、学生、教师、经费等教育资源要素,以弹性伸缩、适应协同、连通共享以及跨区配置为出发点,探索与构建一系列应对策略。在基础教育学龄人口变动剧烈的区域,应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动 基础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 回旋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教育公平视域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蔡和 程天君 郭筱琳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8,共10页
通过“效率变革”实现更高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传统以“数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效率评估方式已难以契合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亟需向以学生实质获得为核心的、聚焦“质量”的效率评估... 通过“效率变革”实现更高效率的教育资源配置是促进高质量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路径。传统以“数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效率评估方式已难以契合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亟需向以学生实质获得为核心的、聚焦“质量”的效率评估体系转型。基于一项覆盖全国120个区县的大规模测试数据,采用SBM模型对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并借助Tobit回归模型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质量指标为产出结果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规模效率整体较高,但综合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仍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突出问题在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滞后。此外,区县教育督导质量对提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效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建议强化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统筹规划,健全义务教育资源使用的监管机制,构建义务教育资源的互融共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资源配置效率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1年我国健康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师雅静 陈伟 韩冰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19-2025,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全国性的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获取2012—2021年健康教育人力资源数据,描述性分析人力资源现状,计算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采用相关... 目的:分析我国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为全国性的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获取2012—2021年健康教育人力资源数据,描述性分析人力资源现状,计算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采用相关分析、线性拟合和灰色关联度方法选出与人力资源关系紧密的因素。结果:与2012年相比,2021年我国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增长了68.49%,HRDI值增长了65.26%,其中管理人员增加了92.31%,注册护士增加了204.23%。2021年健康教育机构数增加了5.30%,东部机构数较为稳定,中部机构数增幅最高,西部机构数最多。财政收入以财政补助收入为主,支出以医疗业务成本/医疗卫生支出/事业支出为主。健康教育机构数与人力资源的关联度最高。结论:2012—2021年我国健康教育人力资源逐渐增加且配置公平性提高,管理人员和注册护士增幅较高。未来需要多元化构建健康教育体系,缩小区域间不均衡,可以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机构数,促进人力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人力资源配置 卫生资源密度指数 灰色关联度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到市县:政策演进、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10
作者 姜乐军 侯红梅 周本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4-50,共7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国家大力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至市县,这一进程先后历经早期探索、深入推进与全面深化等阶段,相关政策也在持续优化与完善。当前,在高职资源下沉过...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国家大力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至市县,这一进程先后历经早期探索、深入推进与全面深化等阶段,相关政策也在持续优化与完善。当前,在高职资源下沉过程中,面临着资源配置不均衡、管理体制不畅、产教融合深度不足、学生认可度不高等现实困境。为有效突破困境,需要精调资源配置架构,加快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进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效能;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契合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需求;全面提升学生认可,营造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职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下沉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测度、区域差异与结构分解
11
作者 马皓苓 李德显 倪俊峰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208,共16页
基于2013—2022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由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与人力资源三个维度10个指标组成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综合采用熵值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方差分解法,实证了考察我国普通高... 基于2013—2022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由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与人力资源三个维度10个指标组成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综合采用熵值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方差分解法,实证了考察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区域差异及结构差异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总体偏低,呈现“东高、西次、中低”的空间非均衡特征,省际差异明显,整体还有一定提升空间;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已经突破警戒线水平,这种差异来源以区域间为主,且东部—中部、东部—西部的地区间差异尤为突出;物力资源维度差异是全国整体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主要来源,而人力资源维度差异贡献最小。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的提升和均衡化发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健全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同时补齐师资队伍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教育资源配置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及其匹配度分析
12
作者 刘康 池春阳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8,共14页
通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我国2022年31个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并与承载量进行匹配度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在0.0959~0.6812,最高的是安徽,最低的是海南,全国平... 通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我国2022年31个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并与承载量进行匹配度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在0.0959~0.6812,最高的是安徽,最低的是海南,全国平均值为0.1697,资源承载力指数整体偏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育资源承载力水平呈现“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平、西部地区低”的空间差序格局;教育资源承载力和承载量基本匹配的省份较少,只有4个,承载力大于承载量的有9个,承载力小于承载量的多达18个。为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承载力,政府应当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确保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供需匹配;双向赋能,构建“高职-地方”螺旋提升机制;动态监测,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资源配置 承载力 匹配度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方资源配置视角的县域教育效能提升
13
作者 王旭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8,共9页
当前县域教育迫切需要提升教育效能。对中西部典型县域的分析发现,当前县域教育在城乡学校资源配置、学校教育质量、教育公平与教育负担方面均存在效能提升困境。“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条块体制下地方教育资源配置的特点极大地阻碍了... 当前县域教育迫切需要提升教育效能。对中西部典型县域的分析发现,当前县域教育在城乡学校资源配置、学校教育质量、教育公平与教育负担方面均存在效能提升困境。“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条块体制下地方教育资源配置的特点极大地阻碍了县域教育效能提升。其中,地方政府自主配置教育资源会造成县域教育供求的持续失配,引发城乡学校的资源配置困境;资源倾向的央地矛盾会形塑地方资源的双轨配置秩序,强化教育要素失衡,阻碍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地方政策制定的策略性会强化学校层级固化,造成教育不公与家庭教育负担。提升县域教育效能,需要调控地方政府自主行为、均衡县域教育要素分布、针对教育城镇化水平分类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教育 教育效能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城镇化 条块体制 地方教育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清与优化:品牌建设对社区教育资源配置的推拉机制研究
14
作者 王中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81,共8页
推拉机制作为推拉理论在社区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应用,旨在实现品牌建设与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机融合,并发挥品牌建设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驱动效应。该机制的提出,对于解决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机制失效与偏轨现象具有积极意义。影响推拉... 推拉机制作为推拉理论在社区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应用,旨在实现品牌建设与教育资源配置的有机融合,并发挥品牌建设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驱动效应。该机制的提出,对于解决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机制失效与偏轨现象具有积极意义。影响推拉机制效能的关键要素可归纳为四个维度:品牌建设效益产生的“拉力”、教育部门扶持政策形成的“推力”、品牌建设能力不足导致的“阻力”以及社区教育基础薄弱所构成的“中间障碍”,为了充分发挥推拉机制的效能,必须同时强化积极因素并消弭不利影响。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将推拉机制的优化策略嵌入到资源配置的“流入端”“过程端”和“流出端”三个关键阶段,不仅有助于品牌建设的有序推进,而且能够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促进社区教育的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品牌建设 资源配置 推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如何适应人口变化趋势
15
作者 朱家存 齐昱晨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2,共10页
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具有高流动和少子化的特征。这种人口变化趋势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政策走向显示:在对待人口变化方面,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适应的过程。传统的基本公共教育服... 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具有高流动和少子化的特征。这种人口变化趋势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政策走向显示:在对待人口变化方面,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应付到主动适应的过程。传统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多侧重教育资源的静态分配和效率提升,对人口动态变化因素的考虑相对不足。新时代以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政策越来越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适应人口变化趋势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动态预测人口变化整体趋势及学龄人口区域分布情况;优先化解人口集中流入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需矛盾;适时调整同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县域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数字化赋能人口变化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人口变化趋势 教育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职普融通的基本逻辑与风险规避
16
作者 赵磊磊 吴小凡 周慧蓉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9,共10页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普融通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生态结构重塑、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系统协同、生态适应与进化4个维度,阐释数字化赋能职普融通的基本逻辑。当下,数字化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普融通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从生态结构重塑、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系统协同、生态适应与进化4个维度,阐释数字化赋能职普融通的基本逻辑。当下,数字化赋能职普融通的主要风险表现为:学生发展路径固化与分层矛盾加深,数字技术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的适配性面临挑战,多元主体间协同困境与信任缺失,政策执行偏差引发资源错配与职普衔接落差。针对这些潜在风险,应从4个方面予以规避:一是纠偏价值导向与教育本质,拓宽指向职普联动的多元化发展路径;二是全面深化技术素养培育,夯实数字化赋能职普融通的数字底座;三是打破合作主体认证困局,建立跨域信任桥梁与数字对话体系;四是关注政策执行调控,完善基于循证画像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普融通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位竞争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公平与效率视域
17
作者 李文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3-7,共5页
在普及化阶段,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在公平与效率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从“单一公平”向“多元公平”转变的诉求、从追求“体量增长”向“质量发展”转变的诉求... 在普及化阶段,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在公平与效率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从“单一公平”向“多元公平”转变的诉求、从追求“体量增长”向“质量发展”转变的诉求,以及对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动态平衡的现实诉求。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着高等教育公平的形式仍较单一,高等教育的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以及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仍存在一些问题等现实挑战。为推进普及化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可采取以下优化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助学体系,推动多元录取;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高校治理水平,增加资源利用效率;构建高校多样化分类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 高质量发展 公平与效率 资源配置 人才结构 多样化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学龄人口变动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基于对江苏省2025—2035年人口变化趋势的预测
18
作者 龚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71,共15页
准确预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教育资源配置,是推动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运用构建的融入省域人口迁移特点的省域学龄人口预测模型,预估江苏省2025—2035年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与在校生规模,基于此测算出相应的校... 准确预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合理规划教育资源配置,是推动江苏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运用构建的融入省域人口迁移特点的省域学龄人口预测模型,预估江苏省2025—2035年基础教育各学段学龄人口与在校生规模,基于此测算出相应的校舍、师资和经费需求。结果显示:2025年江苏省学龄人口约1282.05万,到2028年下降至约1180.16万,到2035年进一步降至约822.98万;2035年较2022年,全省校舍中幼儿园富余963所、小学富余2261所、初中富余791所、高中富余9所,全省师资中幼儿园专任教师富余4.19万、幼儿园保育员富余1.41万、小学教师富余12.24万、初中教师富余6.34万、高中教师缺少1.41万,全省教育经费中幼儿园富余44亿元、小学富余144.01亿元、初中缺少73.83亿元、高中缺少192.88亿元。对此,应准确把握人口变化趋势,加强前瞻布局,积极构建学前教育资源动态配置体系、推进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管理、探索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学龄人口预测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三孩”政策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与效率: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双重价值追求 被引量:8
19
作者 蔡迎旗 王嘉逸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是我国新时代学前教育普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路径,也是我国新人口形势下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条件保障。通过对全国8132所普惠性幼儿园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评估,发现我国普惠性学前教... 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是我国新时代学前教育普惠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关键路径,也是我国新人口形势下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条件保障。通过对全国8132所普惠性幼儿园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评估,发现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水平与效率水平均不佳,且内部存在显著的分化与交叉重叠现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已经由对立转为统一。我国农村地区幼儿园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显著高于城市与县镇地区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园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略高于教育部门办园与其他部门办园;西部地区幼儿园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稍高于东部与中部地区幼儿园。建议通过扩充资源来源与总量、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效果评估等措施,整体提升我国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水平,确保我国学前教育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普惠性学前教育 公平与效率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城乡一体化:新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应然走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天平 潘勤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3,共13页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与首要任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既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 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影响着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已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与首要任务。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既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不仅具有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意义,还具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实践意义,并呈现和谐共生的城乡义务教育优质一体化、和而不同的城乡义务教育在地特色化及合而为一的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协同化的理想样态。然而,在迈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义务教育仍然面临主体思想的滞后性、资源配置的失调性、文化发展的同质性、治理主体的分裂性等现实困境,这些困境制约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为解决这些难题,需要从树立互惠共生理念、联合多元主体协同发力、优化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作用等方面努力,以促进新时代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城乡一体化 理想样态 教育治理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