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举,非恶制也”:科举停废120年的反思 |
刘海峰
|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2
|
以考试为专题 以学术为乐业——专访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刘海峰 |
赵凯
刘海峰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从科举经济、“考市”到高考经济 |
刘海峰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论科举制的普适理念、历史功用与现实观照 |
刘希伟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北宋科举制度与启文写作 |
马自力
刘创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进所业于朝:宋代进卷的源流与传播 |
张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理想与现实之间:苏轼、苏辙制举科目解疑 |
陈安迪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论科举的双重角色:制度支柱与文化主脉 |
蔡正道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清代科举教科书:《钦定四书文》的编选与文风宗尚 |
宋豪飞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Abstracts and Keywords of Major Articles |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1
|
清代书院课艺:联结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历史文献 |
刘海峰
赵凯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2
|
“体用排偶”与明清制义的文体特征 |
陈维昭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3
|
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存废之争及其启示 |
赵俊芳
李露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4
|
Abstracts and Keywords of Major Articles |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5
|
中国武举研究百年学术史梳理与展望 |
王冬冬
吕一昂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6
|
《御选唐宋诗醇》与清代的杜诗接受 |
孟国栋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7
|
汉代献赋纪事的书写模式与后世拟效 |
刘祥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18
|
论明清科举后场的“拟古”文 |
王涵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9
|
“儒士”身份与正声“律曲”——元代“以曲取士”争论再认识 |
张婷婷
温家天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0
|
科举制度的公平追求及其对自身的戕害 |
徐梓
王炳照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