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 被引量:90
1
作者 申继亮 王凯荣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9,共8页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出发点 ,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 。
关键词 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知觉 心理健康标准 学生 心理特征 发展性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安雅然 周成林 +1 位作者 杨玉晨 潘书波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1-32,35,共3页
通过查阅文献及问卷调查 ,对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 99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生 SCL - 90各症状因子略高于全国常模 ;心理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全国大学一年级学生平均水平并存在着差异 ,男生落后... 通过查阅文献及问卷调查 ,对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 99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学生 SCL - 90各症状因子略高于全国常模 ;心理健康状况明显高于全国大学一年级学生平均水平并存在着差异 ,男生落后于女生 ,乡村落后于城市。本文提出了结合师范院校的特点 ,构建高师体育教育新体系 ,通过体育教育的特殊功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素质教育 调研 对策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其培养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申立 兰自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对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师 心理素质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9
4
作者 石文山 陈家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7-60,共4页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是集体性特征、课程性特征和组织性特征 。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教育 集体教育 课程设置 组织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被引量:9
5
作者 漆昌柱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73,共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有课程模式、治疗模式和生态模式。心理训练与课程模式有机结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秉持"心理建设优于心理预防"的原则,经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心理调控技能,提高心理承受力。
关键词 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心理调控 心理承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的偏失及应对 被引量:23
6
作者 吕东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5-37,共3页
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既响应了高校思想政治"心理育人"体系构建的时代需求,也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实的迫切需要。但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尚存在着顾此失彼、主次颠倒、本末倒置的问题... 加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既响应了高校思想政治"心理育人"体系构建的时代需求,也体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实的迫切需要。但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尚存在着顾此失彼、主次颠倒、本末倒置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定位混乱;以个体咨询能力为主,以集体预防能力为辅;重心理治疗能力,轻事件预防能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为"体",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用";二是以集体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为主,以个体心理咨询能力为辅;三是以心理事件预防能力为重点,以心理治疗能力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吴禹 魏红娟 +1 位作者 厉红 赵阿勐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9-51,共3页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重视学生参与以及实践体验的新型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从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以及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水平三个方面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从而使大学生... 体验式教学模式是重视学生参与以及实践体验的新型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从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以及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水平三个方面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构建,从而使大学生通过体验与实践,实现自我的认知与升华,进而达到知情合一与知行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体验式教学模式 多元文化 心理调适能力 自我成长 自我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现实困境及其路径重构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63-67,共5页
基于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的适切性分析和对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思,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材的开发为案例,以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向度,设计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课程模型,构建"三位一... 基于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的适切性分析和对以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反思,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材的开发为案例,以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向度,设计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课程模型,构建"三位一体"课程内容路径,实践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实施路径,探索协同式的课程评价路径,并研发出以新型任务驱动式为结构体例的配套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能力 课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欺压感知与博士生培养质量 被引量:6
9
作者 谢鑫 蔡芬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3-100,共8页
导师是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因而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导师欺压现象亟待研究关注。对2019年的Nature全球学术型博士生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认为自己经历过导师欺压的学生占比10.8%,我国有导师欺压感知的学生比... 导师是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因而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导师欺压现象亟待研究关注。对2019年的Nature全球学术型博士生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认为自己经历过导师欺压的学生占比10.8%,我国有导师欺压感知的学生比例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第二,缺乏激励性、限制自主性和时间压力大的培养环境会增加学生感知到导师欺压的概率;第三,导师欺压感知会使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或抑郁心理;第四,导师欺压感知将造成学生学术从业志向消解、科研能力和通用能力发展受阻。此外,无导师欺压感知者投入的科研学习时间越多,其科研能力收获也会越多,而有导师欺压感知者的时间投入难以带来科研能力收获。最后为博士生教育中的导师欺压现象治理提出了三个方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导师欺压 导学关系 科研能力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