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对尾闾改道事件的沉积响应——以1855、1976、1996年三期改道为例 |
孔淼淼
刘夙睿
王厚杰
毕乃双
胡利民
闫天浩
任晰熙
刘彦昊
吴晓
|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黄河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汞(Hg)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车新颖
刘明
王飞宇
陈竟博
孙学诗
范德江
|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寒潮大风对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水动力与悬沙输运的影响 |
乔鹏华
邢飞
刘晓磊
胡春也
陈少鑫
张凡
杨海飞
汪亚平
冯志轩
|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废黄河三角洲水下岸坡与平台的地层结构及其对侵蚀退化过程的启示 |
林冰盈
刘世昊
冯威
张卓越
安世康
汪亚平
|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基于累积耗损能量的黄河口海底粉土液化特性试验研究 |
陈开南
宋玉鹏
宋丙辉
董立峰
杜星
周其坤
亓玉鹏
|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黄河废弃三角洲海底冲淤演变规律研究 |
刘勇
李广雪
邓声贵
赵东波
温国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1
|
|
7
|
波流共同作用下废黄河河口水下三角洲地形演变预测模式 |
虞志英
张国安
金镠
包四林
樊社军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8
|
黄河水下三角洲浅表土体的风暴液化问题 |
许国辉
孙永福
于月倩
林霖
胡光海
赵庆鹏
郭秀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9
|
黄河水下三角洲液化海底的重新层化及其试验求证 |
王欣
许国辉
孙永福
胡光海
于月倩
林霖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0
|
风暴潮作用下黄河水下三角洲斜坡稳定性研究 |
孙永福
董立峰
蒲高军
宋玉鹏
|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
2006 |
21
|
|
11
|
南黄海辐射沙洲趋势性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
陈可锋
陆培东
王艳红
喻国华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4
|
|
12
|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底质粒度特征及其输运趋势 |
王嵘
张永战
夏非
赵善道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3
|
三角洲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受控机制——以黄河刁口废弃河道为例 |
吴晓
范勇勇
王厚杰
毕乃双
徐丛亮
张勇
刘京鹏
卢泰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14
|
风暴浪导致的黄河口水下土体破坏试验研究 |
许国辉
单红仙
贾永刚
霍素霞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15
|
浅表土体强度对黄河水下三角洲微地貌形成的控制作用 |
许国辉
尹晓慧
王秀海
贾永刚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6
|
埕岛海域波浪引起不同区域土体的液化程度 |
常方强
贾永刚
孟祥梅
张衍涛
刘小丽
冯春健
何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7
|
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中孔压变化实验研究 |
许国辉
单红仙
贾永刚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9
|
|
18
|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变的动力地貌过程数值模拟 |
陈可锋
郑金海
陆培东
王艳红
张弛
王乃瑞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9
|
波浪作用下黄河口多层粉质土海床动力响应特征差异性分析 |
郭秀军
朱大伟
孟庆生
蒋甫伟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20
|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的空间变异和分布特征 |
陈洪全
彭俊
陈沈良
刘付程
|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
2014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