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楚辞与汉代骚体赋流变
被引量:
13
1
作者
易闻晓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9,共11页
汉人辞、赋不分,及王逸《楚辞章句》以书定名、南朝《文心雕龙》《文选》辞、赋二分,不害本来为一。屈原人格精神系于三代理想与楚人气性,屈《骚》等怨怼激发,以抒情为主线,重沓繁复,散语长短参差,广托名物,富于描写,多述楚地、楚物及...
汉人辞、赋不分,及王逸《楚辞章句》以书定名、南朝《文心雕龙》《文选》辞、赋二分,不害本来为一。屈原人格精神系于三代理想与楚人气性,屈《骚》等怨怼激发,以抒情为主线,重沓繁复,散语长短参差,广托名物,富于描写,多述楚地、楚物及远古三代“虚无”之事,迥异《诗》四言重章叠句的咏唱,别立一体,独守乡风,略无祖《诗》之证。汉儒将《诗》《书》等据为经典,从经义立场对屈原及其作品予以扬抑褒贬,固无所契。汉代骚体赋取效屈宋等,所祖不一,衍为弔屈与自悼、《太玄》与《思玄》、自我抒情或代为抒情、述志纪行,以及骚体叙物,或参大赋,大都系于一己进退、宠辱、生死,或“心存魏阙”,以理节情,归于经义,叙事纪行,由虚转实,结构严谨,句式整饬,多以议论抒情,名物、描写为寡,卒至不克铺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骚体赋
屈原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辞与赋——从文体渊源与文学方法两方面着眼
被引量:
3
2
作者
钱志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5,共10页
本文认为,辞与赋原为两种古老的体裁,各自开始于口头文学时代。辞渊源于"祝史陈辞"、行人辞令等体,屈原的《离骚》、《九章》等作品与祝史陈辞有渊源关系。辞赋两体自宋玉、唐勒至汉初贾谊开始合流,至汉代赋体大兴,辞名隐而...
本文认为,辞与赋原为两种古老的体裁,各自开始于口头文学时代。辞渊源于"祝史陈辞"、行人辞令等体,屈原的《离骚》、《九章》等作品与祝史陈辞有渊源关系。辞赋两体自宋玉、唐勒至汉初贾谊开始合流,至汉代赋体大兴,辞名隐而赋名显,然汉人仍多以辞赋合称。然辞赋不仅是两种文体之名,更是两种文法之名。辞赋两法都始于口传时代,至辞赋合流后成为赋体文学的两种基本的表现方法。但不同赋作、不同阶段的辞赋,其在使用辞法与使用赋法上是各有侧重的。这应该是我们认识赋史,评论赋艺的重要的考察点。赋代表了文人文学最早成熟的一种文学方法,同时也是最早追求的一种审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
赋
祝史陈辞
楚辞
汉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屈骚句式在汉赋中的流变
3
作者
李慧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11-115,共5页
目前学界对楚辞汉赋之间源流关系的探讨多以汉代骚体赋为主体,重点剖析骚体赋对楚辞的接受。而细究汉赋全貌可知,楚辞对汉赋的影响不仅止于骚体赋。以体式为介观察屈原楚辞与汉赋,可发现屈骚句式在汉赋中的流变主要体现在骚体赋和骚散...
目前学界对楚辞汉赋之间源流关系的探讨多以汉代骚体赋为主体,重点剖析骚体赋对楚辞的接受。而细究汉赋全貌可知,楚辞对汉赋的影响不仅止于骚体赋。以体式为介观察屈原楚辞与汉赋,可发现屈骚句式在汉赋中的流变主要体现在骚体赋和骚散相间体赋,就骚体赋而言,《楚辞章句》所录与《楚辞章句》外的骚体赋句式也有不同。《章句》所录骚体赋句式对屈骚中的齐言句式过于依赖而显得拘谨;其它骚体赋对屈骚中的杂言句式与齐言句式都有继承,且齐言句式比例逐渐加重;而汉赋对屈骚句式与先秦散文句式的兼收并蓄促成了汉代骚散相间体赋的繁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楚辞
屈骚
汉赋
韵文
骚体赋
《楚辞章句》
齐言句式
杂言句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赋体演变的句式考察
被引量:
15
4
作者
易闻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1,共9页
赋起于楚辞骚体,继有大赋、骈赋、律赋、文赋之制,赋体的演变突出显示于句式的变化。楚辞及骚体以句尾“兮”字拉长语气,增强感叹,又以句中虚字接连名物、形容并形成结构复杂的散语长句,适合怨怼激发的情感抒写。汉大赋鸿篇巨制,大题苞...
赋起于楚辞骚体,继有大赋、骈赋、律赋、文赋之制,赋体的演变突出显示于句式的变化。楚辞及骚体以句尾“兮”字拉长语气,增强感叹,又以句中虚字接连名物、形容并形成结构复杂的散语长句,适合怨怼激发的情感抒写。汉大赋鸿篇巨制,大题苞览,叙物为本,主要以四言一顺的散语长句展开名物和形容的铺陈。六代骈体小赋及唐代律赋抒情体物,则以四、六及其愈趋谨严的联对结构乃至声律规范承当一物一事的细致描写,物我相融,于诗为近。宋代文赋复归散语,然与汉大赋承接诸子谈辩、排比辑事不同,而是援取唐宋“古文”作法,其较远的来源是秦汉叙议之文,句式长短不拘一格,议论为主,显示主体意识的自我执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与骚体
汉大赋
骈赋与律赋
文赋
句式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楚辞与汉代骚体赋流变
被引量:
13
1
作者
易闻晓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8AZW011)
文摘
汉人辞、赋不分,及王逸《楚辞章句》以书定名、南朝《文心雕龙》《文选》辞、赋二分,不害本来为一。屈原人格精神系于三代理想与楚人气性,屈《骚》等怨怼激发,以抒情为主线,重沓繁复,散语长短参差,广托名物,富于描写,多述楚地、楚物及远古三代“虚无”之事,迥异《诗》四言重章叠句的咏唱,别立一体,独守乡风,略无祖《诗》之证。汉儒将《诗》《书》等据为经典,从经义立场对屈原及其作品予以扬抑褒贬,固无所契。汉代骚体赋取效屈宋等,所祖不一,衍为弔屈与自悼、《太玄》与《思玄》、自我抒情或代为抒情、述志纪行,以及骚体叙物,或参大赋,大都系于一己进退、宠辱、生死,或“心存魏阙”,以理节情,归于经义,叙事纪行,由虚转实,结构严谨,句式整饬,多以议论抒情,名物、描写为寡,卒至不克铺陈。
关键词
楚辞
骚体赋
屈原
《文心雕龙》
Keywords
The
verses
of
chu
sao-style
fu
Qu Yuan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the Drag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辞与赋——从文体渊源与文学方法两方面着眼
被引量:
3
2
作者
钱志熙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65,共10页
文摘
本文认为,辞与赋原为两种古老的体裁,各自开始于口头文学时代。辞渊源于"祝史陈辞"、行人辞令等体,屈原的《离骚》、《九章》等作品与祝史陈辞有渊源关系。辞赋两体自宋玉、唐勒至汉初贾谊开始合流,至汉代赋体大兴,辞名隐而赋名显,然汉人仍多以辞赋合称。然辞赋不仅是两种文体之名,更是两种文法之名。辞赋两法都始于口传时代,至辞赋合流后成为赋体文学的两种基本的表现方法。但不同赋作、不同阶段的辞赋,其在使用辞法与使用赋法上是各有侧重的。这应该是我们认识赋史,评论赋艺的重要的考察点。赋代表了文人文学最早成熟的一种文学方法,同时也是最早追求的一种审美理想。
关键词
辞
赋
祝史陈辞
楚辞
汉赋
Keywords
Ci (poetic prose)
fu
(rhymed prose)
ritual presentation
chu
Ci (
verses
of the South)
the Hall -Dynasty rhapsody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屈骚句式在汉赋中的流变
3
作者
李慧芳
机构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文摘
目前学界对楚辞汉赋之间源流关系的探讨多以汉代骚体赋为主体,重点剖析骚体赋对楚辞的接受。而细究汉赋全貌可知,楚辞对汉赋的影响不仅止于骚体赋。以体式为介观察屈原楚辞与汉赋,可发现屈骚句式在汉赋中的流变主要体现在骚体赋和骚散相间体赋,就骚体赋而言,《楚辞章句》所录与《楚辞章句》外的骚体赋句式也有不同。《章句》所录骚体赋句式对屈骚中的齐言句式过于依赖而显得拘谨;其它骚体赋对屈骚中的杂言句式与齐言句式都有继承,且齐言句式比例逐渐加重;而汉赋对屈骚句式与先秦散文句式的兼收并蓄促成了汉代骚散相间体赋的繁盛。
关键词
屈原
楚辞
屈骚
汉赋
韵文
骚体赋
《楚辞章句》
齐言句式
杂言句式
Keywords
Qu Yuan
chu
Ci
Qu Sao
Han
fu
vers
e
sao type
fu
chu
Ci Zhang Ju
tidy-character sentence
unequal-character sentenc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赋体演变的句式考察
被引量:
15
4
作者
易闻晓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诗赋研究院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101,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赋论整理研究(19ZDA249)。
文摘
赋起于楚辞骚体,继有大赋、骈赋、律赋、文赋之制,赋体的演变突出显示于句式的变化。楚辞及骚体以句尾“兮”字拉长语气,增强感叹,又以句中虚字接连名物、形容并形成结构复杂的散语长句,适合怨怼激发的情感抒写。汉大赋鸿篇巨制,大题苞览,叙物为本,主要以四言一顺的散语长句展开名物和形容的铺陈。六代骈体小赋及唐代律赋抒情体物,则以四、六及其愈趋谨严的联对结构乃至声律规范承当一物一事的细致描写,物我相融,于诗为近。宋代文赋复归散语,然与汉大赋承接诸子谈辩、排比辑事不同,而是援取唐宋“古文”作法,其较远的来源是秦汉叙议之文,句式长短不拘一格,议论为主,显示主体意识的自我执持。
关键词
楚辞与骚体
汉大赋
骈赋与律赋
文赋
句式演变
Keywords
the verses of chu and sao-style fu
Han Da
fu
Pian
fu
and Rhyme
fu
Wen
fu
sentence evolution
分类号
I207.224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楚辞与汉代骚体赋流变
易闻晓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辞与赋——从文体渊源与文学方法两方面着眼
钱志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屈骚句式在汉赋中的流变
李慧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赋体演变的句式考察
易闻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