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P+n技术在轻度酸性镉污染农田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威 刘艳 +2 位作者 李慧 卢海威 黄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9期99-102,共4页
[目的]研究VIP+n技术对攸县轻度酸性镉污染农田早晚两季的修复效果。[方法]对攸县约33.33hm^2示范项目进行布点采样、结果分析与实施监管。[结果]采用VIP+n技术能明显提高酸性土壤pH,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降低幅度为44.... [目的]研究VIP+n技术对攸县轻度酸性镉污染农田早晚两季的修复效果。[方法]对攸县约33.33hm^2示范项目进行布点采样、结果分析与实施监管。[结果]采用VIP+n技术能明显提高酸性土壤pH,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降低幅度为44.50%~81.33%),且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产生明显影响;同时降低稻米镉含量,使种植示范区水稻稻米中的镉含量均达到我国《食物中污染物限量》,不减少水稻产量。[结论]VIP+n技术成本相对较低,降镉效果明显,具有复制和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镉污染农田 vip+n技术 有效态镉 土壤调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耕地重金属污染“VIP+n”修复措施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晓雪 钟瀚涛 +3 位作者 王琦 彭春雷 颜松林 秦青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49-150,152,共3页
分析了耕地土壤中镉污染的来源及存在形态,介绍了湖南省耕地重金属镉污染修复原理,并详细阐述了"VIP+n"技术修复措施、原理及应用情况,以期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耕地土壤 重金属污染 水稻 vip+n”技术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P控制技术降低稻米镉含量试验
3
作者 谭静远 李柏生 +4 位作者 冯伟 谭民权 高云华 尹建平 阳寅 《农业工程》 2019年第6期119-121,共3页
为探明镉污染稻田农艺措施修复和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效果,开展了镉污染VIP控制技术小区试验,对试验区域水稻产量、土壤pH值、土壤和稻米镉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VIP控制技术,水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土壤pH值显著增加18.18%~2... 为探明镉污染稻田农艺措施修复和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效果,开展了镉污染VIP控制技术小区试验,对试验区域水稻产量、土壤pH值、土壤和稻米镉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VIP控制技术,水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土壤pH值显著增加18.18%~21.18%,土壤镉含量减少0.033~0.041mg/kg,稻米镉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在43.7%~64.1%。"低镉品种+优化水分管理+施用生石灰"控镉技术为降低重金属镉污染稻田稻米镉含量的最佳推广模式,经济、实用、环保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稻田 vip控制技术 降低 稻米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县稻米镉污染VIP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戴桂金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03-204,共2页
研究镉污染VIP控制技术对稻米镉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低镉品种加施生石灰的降镉效果较好,下降幅度可达44%。
关键词 vip控镉技术 低镉品种 生石灰 糙米镉含量 湖南凤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潴育型水稻土稻米镉污染VIP控制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中德 柏小勇 +3 位作者 胡平翠 黎石美 赵和平 柏承志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21-24,共4页
2015年,在宁远县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稻田VIP镉污染控制技术的小区和大田示范试验,分析农艺性状,对试验区域的土壤pH值和糙米镉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VIP控制技术对水稻田污染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土壤pH值较试验前有明显提高,土壤镉含... 2015年,在宁远县潴育型水稻土上开展稻田VIP镉污染控制技术的小区和大田示范试验,分析农艺性状,对试验区域的土壤pH值和糙米镉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VIP控制技术对水稻田污染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土壤pH值较试验前有明显提高,土壤镉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采用低镉品种加施用生石灰的效果极显著优于施用生物菌肥,早稻稻米含镉量明显低于晚稻稻米含镉量,实现了镉污染农田土壤中生产的稻米镉含量降低61%,达到国家稻米安全生产的目标(镉含量<0.2 mg/kg),但对生育期、产量有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潴育型水稻土 稻米 镉污染 vip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镉砷污染防控与作物安全种植技术探讨 被引量:29
6
作者 周莉 郑向群 +6 位作者 丁永祯 黄宏坤 郑顺安 师荣光 李晓华 冯人伟 王瑞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3-619,共7页
文章综述了农田镉、砷污染现状、环境风险及其来源,阻控作物镉、砷吸收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农业投入品控制、水分管理、土壤钝化调控、叶面调理、低吸收作物品种选择与替代种植、秸秆移除削减等。结合"土十条",提出镉、砷污... 文章综述了农田镉、砷污染现状、环境风险及其来源,阻控作物镉、砷吸收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农业投入品控制、水分管理、土壤钝化调控、叶面调理、低吸收作物品种选择与替代种植、秸秆移除削减等。结合"土十条",提出镉、砷污染农田作物安全种植的几点思考:一是建立基于耕地-农产品污染等级的安全种植技术体系;二是采取集成农艺措施进行综合防控,重点提出作物安全种植VIRL(Variety-Input and Irrigation-Root zone and Removal of straw-Leaf blade)技术模式。该模式将源头预防(农业投入)、过程阻控(作物本身镉、砷吸收特性,影响作物地下部与地上部镉、砷吸收的各个环节)、末端治理(秸秆移除修复)高度统一起来,然后根据耕地-农产品污染等级,采取或紧或松的关键(联合)技术调控,实现镉、砷污染农田的安全种植;三是对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同步防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污染防治 作物安全种植 vip+n技术模式 VIRL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育期镉吸收与积累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倪中应 章明奎 +2 位作者 王京文 李丹 石一珺 《农学学报》 2020年第3期49-54,共6页
旨在为针对性地提出消减稻谷镉积累防控措施提供依据,选择镉轻污染和重污染两种土壤,采用盆栽方法分别栽培镉低吸收(‘秀水519’)和镉高吸收(‘浙优18’)两个水稻品种,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采集整株水稻,测量与分析水稻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与... 旨在为针对性地提出消减稻谷镉积累防控措施提供依据,选择镉轻污染和重污染两种土壤,采用盆栽方法分别栽培镉低吸收(‘秀水519’)和镉高吸收(‘浙优18’)两个水稻品种,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采集整株水稻,测量与分析水稻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与镉的含量。结果表明,‘浙优18’的各器官镉含量明显高于‘秀水519’,镉积累由高至低依次为:根>茎>叶>谷;各生育期根部镉积累占整个植株总镉的比例在50%以上,且水稻前期高于后期;茎部占整个植株镉的比例在镉重污染土壤中高于镉轻污染土壤,镉高吸收水稻品种中高于镉低吸水稻品种。在镉轻污染土壤中,水稻对土壤镉的吸收主要发生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后期各器官中镉含量随生长呈现下降;而在镉重污染土壤中,从分蘖期至乳熟期水稻均对土壤镉有较强的吸收,多数器官镉积累随生长呈现增加。研究表明,分蘖期至灌浆期是控制水稻镉吸收的重要时期,而灌浆期至黄熟期是控制水稻植株内镉由茎叶向籽粒转移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生育期 吸收与分布 土壤 镉污染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