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公园游憩需求不断增加,科学监测与管理国家公园游憩行为已成为平衡游憩需求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科学途径。文章以我国第一批正式成立的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案例地,基于“两步路户外助手”GNSS轨迹及标注点数据,结合Op...随着国家公园游憩需求不断增加,科学监测与管理国家公园游憩行为已成为平衡游憩需求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科学途径。文章以我国第一批正式成立的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案例地,基于“两步路户外助手”GNSS轨迹及标注点数据,结合Open Street Map获取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交通路网数据、旅游景点POI数据以及“八爪鱼采集器”爬取的携程网、小红书网络评论文本,通过将GNSS轨迹数据栅格化处理,利用ROST CM6、ArcGIS进行内容分析和密度分析,从而探析2016年至2023年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行为时空特征与旅游热点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游客主要关注于旅游吸引物,且积极情绪比重大;(2)游客游憩活动轨迹高峰月份显著,波动趋势大致相同,受节假日影响较小;(3)游客活动淡旺季差异较小,淡季有非热点区域集中倾向;(4)游客活动轨迹区域高度集中,多集中于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轨迹点集中度较标注点更为显著;(5)游客活动轨迹与内部道路、景点POI重合度高,部分游客偏向参与区域内的露营等生态游憩活动。展开更多
马尾松作为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有机碳库,在调节CO_(2)、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涡度相关观测数据,从生态系统尺度分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马尾松2019年生长季的碳源汇变化特征与影响因子,并对不同条件下的光合参...马尾松作为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有机碳库,在调节CO_(2)、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涡度相关观测数据,从生态系统尺度分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马尾松2019年生长季的碳源汇变化特征与影响因子,并对不同条件下的光合参数进行了拟合推算。结果表明:(1)马尾松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的生长季总量为-593.06 g CO_(2)/m^(2);日尺度上,马尾松NEE的日变化特征均为“U”型,在12:00-14:00时碳汇能力最强;月总量上,马尾松9月碳汇能力最强(-94.55 g CO_(2)/m^(2)),而5-7月较弱。(2)光合有效辐射是日间碳交换的主导因子,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温度是夜间碳交换的主导因子,两者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3)光响应曲线表明,3月和7月马尾松生态系统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较高,而5月植被初始光能利用率(α)高;饱和水汽压差在1~2.5 k Pa时Pmax和α均较大,最适合马尾松进行碳吸收;土壤含水量的上升会引起生态系统呼吸(Rd)、α和Pmax上升,当土壤含水量过饱和时,Rd的增量与Pmax相近,植被净固碳量保持稳定。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马尾松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全面认识。展开更多
文摘随着国家公园游憩需求不断增加,科学监测与管理国家公园游憩行为已成为平衡游憩需求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科学途径。文章以我国第一批正式成立的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案例地,基于“两步路户外助手”GNSS轨迹及标注点数据,结合Open Street Map获取的武夷山国家公园交通路网数据、旅游景点POI数据以及“八爪鱼采集器”爬取的携程网、小红书网络评论文本,通过将GNSS轨迹数据栅格化处理,利用ROST CM6、ArcGIS进行内容分析和密度分析,从而探析2016年至2023年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行为时空特征与旅游热点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游客主要关注于旅游吸引物,且积极情绪比重大;(2)游客游憩活动轨迹高峰月份显著,波动趋势大致相同,受节假日影响较小;(3)游客活动淡旺季差异较小,淡季有非热点区域集中倾向;(4)游客活动轨迹区域高度集中,多集中于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轨迹点集中度较标注点更为显著;(5)游客活动轨迹与内部道路、景点POI重合度高,部分游客偏向参与区域内的露营等生态游憩活动。
文摘马尾松作为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有机碳库,在调节CO_(2)、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基于涡度相关观测数据,从生态系统尺度分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马尾松2019年生长季的碳源汇变化特征与影响因子,并对不同条件下的光合参数进行了拟合推算。结果表明:(1)马尾松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的生长季总量为-593.06 g CO_(2)/m^(2);日尺度上,马尾松NEE的日变化特征均为“U”型,在12:00-14:00时碳汇能力最强;月总量上,马尾松9月碳汇能力最强(-94.55 g CO_(2)/m^(2)),而5-7月较弱。(2)光合有效辐射是日间碳交换的主导因子,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温度是夜间碳交换的主导因子,两者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3)光响应曲线表明,3月和7月马尾松生态系统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较高,而5月植被初始光能利用率(α)高;饱和水汽压差在1~2.5 k Pa时Pmax和α均较大,最适合马尾松进行碳吸收;土壤含水量的上升会引起生态系统呼吸(Rd)、α和Pmax上升,当土壤含水量过饱和时,Rd的增量与Pmax相近,植被净固碳量保持稳定。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对马尾松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全面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