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代文体学“发展演变论”研究滞后的原因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澍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162,共8页
中国古代文体学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显学。但是,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简称"发变论")的研究却"一枝独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极其匮乏"文体发展... 中国古代文体学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显学。但是,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简称"发变论")的研究却"一枝独后"。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极其匮乏"文体发展演变论"方面的话语资源;而且,传统文体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妨碍"发变论"研究的不利因素。当今学人继承多,创新少,学术惯性使现当代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因袭了这个缺陷。"发变论"研究本身难度大,不易出成果,学者多避行。于是,"发变论"研究就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了。欲振起此项研究,学者们务须加强自觉意识、全体意识、理论意识及理论创新意识,超越尊古意识、实证意识和保守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学 发展演变论 滞后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发展演变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姜琪 吴智慧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3年第9期35-38,共4页
家具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分工息息相关,"工匠"作为古代技术发展的主体而产生。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发展以传统的职业分工——"百工"的演化为前提,与绝大多数其他行业的工匠一样,都具有地位低下、身份世袭和依靠手... 家具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分工息息相关,"工匠"作为古代技术发展的主体而产生。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发展以传统的职业分工——"百工"的演化为前提,与绝大多数其他行业的工匠一样,都具有地位低下、身份世袭和依靠手工技能生存等特征,在技术的传承模式上具有父传子继、师徒传承、官营艺徒等形式。其中木工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发展的基础,家具工匠的地位在文化的延伸和统一之中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家具 家具工匠 发展演变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辞的文体学意义──兼论楚辞与几种主要的中国古代韵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建勋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16,共7页
在中国古代文体演变史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两种片面的观点,那就是一元单向论和寻章索句法。其实任何新文体的产生,都是此前所有相关文学要素共同整合、长期交融的结果。楚辞作为一种纯文学的经典体式,具有抒情文学的典范性、句式的... 在中国古代文体演变史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两种片面的观点,那就是一元单向论和寻章索句法。其实任何新文体的产生,都是此前所有相关文学要素共同整合、长期交融的结果。楚辞作为一种纯文学的经典体式,具有抒情文学的典范性、句式的独特性和灵活性、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因而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不断扩大它的张力,向各体文学尤其是韵文辐射它多方面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对楚辞与赋、七言诗、乐府诗、词等几种主要韵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演变 楚辞 中国古代韵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