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7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uthority Structur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under the Cod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Demin Zhou Xi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3-202,共10页
When developing and integrating a new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de,the joint regulation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natural resources and an energy beyond the sphere of mere environmental con... When developing and integrating a new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de,the joint regulation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natural resources and an energy beyond the sphere of mer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can be achieved;the semantic express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can be expounded.Additionally,through the cod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a revolutionary path for the structure of authority can be found.Environmental codification dictates a method for clarification of the boundaries and relation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uthority.Under the theory of Holistic Governance and in the codification process,the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uthority should be concluded from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s,through organizing,integrating,separating,classifying and finally,by establishing a synergy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ir departments.This can break down structural barriers to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regulation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uthority and help establish uniformit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UNIFORMITY Holistic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Code authority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出结构是否促进了居民服务消费?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东兰 蔡曦 李勇坚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100,共14页
在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新发展阶段,服务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否能在服务消费水平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 在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新发展阶段,服务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否能在服务消费水平增长过程中发挥作用,成为服务经济时代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7—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能够促进居民服务消费,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服务业超越发展阶段和城市,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对居民服务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强;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对交通通信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强,医疗保健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次之,最后是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对居民服务消费的促进作用显著,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服务消费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结构的社会偏向性通过收入效应、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居民服务消费。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地识别财政支出促进居民服务消费的实现路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支出效率、有效扩大服务消费规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居民服务消费 社会性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建设中“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政府支出结构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庞瑞芝 郑思源 李倩楠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深入研究“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对优化政府卫生支出结构、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整体效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政府卫生支出总量不同,文章着重从政府支出结构视角,基于2013... 深入研究“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对优化政府卫生支出结构、提升医疗卫生体系整体效能、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政府卫生支出总量不同,文章着重从政府支出结构视角,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重医轻卫”显著降低了居民健康水平,这一结论在使用系统GMM回归缓解内生性以及Tobit广义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重医轻卫”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和中部地区已经凸显,西部地区暂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公共卫生 政府卫生支出 资源配置失衡 居民健康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财政与技术基础变迁背景下县域治理的新议题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聚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77,共10页
随着人口持续非均衡流动、财政压力加剧和数字治理时代的降临,县域治理的人口、财政和技术基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新的治理议题。论文将因县域人口规模和空间布局变迁所引发的“农政”与“市政”并行格局概括为“双轨治... 随着人口持续非均衡流动、财政压力加剧和数字治理时代的降临,县域治理的人口、财政和技术基础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新的治理议题。论文将因县域人口规模和空间布局变迁所引发的“农政”与“市政”并行格局概括为“双轨治理”,而将因财政压力诱发的非常规治理现象界定为“保运转行政”。以人口结构和财政基础变迁为分析起点并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的基础性影响,可进一步从职能、结构、体制、过程四个维度,梳理推动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新议题及其实践路径,推动大县治理重心调整、探讨小县重组的可能性、数字技术重塑县乡政府职责体系和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治理 双轨治理 人口结构 财政压力 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乘数效应——基于研发异质性与企业产权性质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潘雄锋 徐海涛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果显示,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其中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具有较强的即期影响,但其影响效应的持续性不足;基础研究支出能够产生较长期的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具有时滞性。通过计算各类乘数发现,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逐渐增大,但基础研究支出的长期乘数要显著大于应用研究支出;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将对非国有企业部门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投入产出结构、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具有显著影响,当剥离投入产出结构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减小,当消除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乘数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增大。本文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有效发挥政府财政科技支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乘数 研发异质性 企业产权性质 投入产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动基层矛盾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样态与实践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聚军 庞尚尚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5,共12页
基层矛盾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基层社会安全稳定和良性运行的“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地方围绕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与化解,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创新。然而,现有研究多以单案例的形式呈现,未能对基层矛盾治理形成... 基层矛盾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基层社会安全稳定和良性运行的“压舱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地方围绕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与化解,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创新。然而,现有研究多以单案例的形式呈现,未能对基层矛盾治理形成完整的构象与分析。采用程序化扎根方法,基于25个典型案例,构建了一个以“结构-过程-功能”为核心内容的解释框架,力图深入展现新时代推动基层矛盾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样态与实践机理。研究发现,在问题导向与高位推动的双重动力驱动下,以党政统合为主、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基层矛盾治理结构初步成型。在此基础上,沿着“资源-能力-工具”3个维度推进的治理过程,最终有效保障了治理效能释放、社会稳定有序与党政领导力提升等治理功能的实现。为进一步解释新时代基层矛盾治理实践,基于对现实样态的深描,从结构、过程、功能等方面归纳基层矛盾治理的主体间赋能、治理制度化、破除“悬浮化”等深层次实践机理。在全面推动基层矛盾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保障治理功能的有效发挥,既要继续强化提升党政领导力,也应重视完善各类过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社会安全 矛盾治理 基层治理现代化 结构-过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行业国企混改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混改深度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众 汪婕 刘晴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4,共12页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的高技术行业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不同类型股东持股比例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变量,采用多时点DID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非...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创新驱动的高技术行业国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不同类型股东持股比例构建混合所有制改革变量,采用多时点DID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非深度混改,深度混改能够提升高技术行业国企创新投入水平。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交叠DID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成立。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东部地区国企和高市场化地区国企混改的创新投入效应更加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深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通过强化监督和缓解代理问题提升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新一轮国企改革需要注重混改深度,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治理优势,激发高技术行业国企创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创新投入 公司治理结构 多时点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垄断何以规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曹阳 《东方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9,共14页
在数字经济引领下,数据为数字企业等经济活动相关各方带来了显著的竞争优势,但也容易异化为相应的反竞争壁垒。由此需要剖析数据引致垄断的缘由,在不同要素间加以权衡,并透视其危害,以揭示规制必要性。尤其不能忽视数据垄断规制现存的... 在数字经济引领下,数据为数字企业等经济活动相关各方带来了显著的竞争优势,但也容易异化为相应的反竞争壁垒。由此需要剖析数据引致垄断的缘由,在不同要素间加以权衡,并透视其危害,以揭示规制必要性。尤其不能忽视数据垄断规制现存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规制原则与目标,规制手段与分析范式等理念方面的问题,以及数据分布、权属与类型化,相关数字平台事前—事中或结构性规制,数据开放或共享,相关要件认定等制度方面的问题,须逐一展开探讨。进而需要引入动态系统论等新方法,循此进路,相应的理念转捩与制度革新势在必行,以寻觅到针对上述问题更有效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治理 数据垄断 数据垄断规制 结构性规制 反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解释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单平基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共11页
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亟须从解释论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治理结构。对此,立法确立了“权力机构(成员大会)—执行机构(理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的基本框架。从权力机构看,成员权具有强烈的身份性特征,无法以投资... 为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亟须从解释论探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治理结构。对此,立法确立了“权力机构(成员大会)—执行机构(理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的基本框架。从权力机构看,成员权具有强烈的身份性特征,无法以投资取得;成员大会的决议不应均采取绝大多数决,否则会导致决议难以形成,应允许章程对一般事项和重大事项进行区分,前者采取多数决,后者采取绝大多数决。同时,要警惕出现成员代表大会绕过成员大会表决的情景。从执行机构看,对理事长或理事的选任,不应以成员为限;理事会表决并非一定要采取多数决,意味着总人数不限于单数。从监督机构看,关于监事会或监事的设置规定应理解为倡导性规范,而非必须强制设立监事会或监事,设置权限宜交由章程规定,且监事的选任应不受成员身份的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应考量不同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而非采用单一的治理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 治理结构 成员大会 理事会 监事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与地方债券信用利差
10
作者 张鹏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9,共14页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也对地方财政运行产生普遍影响。人口老龄化会不断扩大地方债券信用利差,提高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成本。那些个人所得税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的省份、人口净流出省份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也对地方财政运行产生普遍影响。人口老龄化会不断扩大地方债券信用利差,提高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成本。那些个人所得税收入低于全国平均的省份、人口净流出省份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省份,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更为突出。人口老龄化导致生产性人口减少、生产性活动减弱,既会降低地方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也会推高地方财政支出特别是医疗与社会保障等支出,使地方债券违约风险增高,信用利差持续扩大。顺应老龄化时代资产配置需求变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实施与老龄化相关的银发产业行动,有利于地方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能不断降低地方债券融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地方债券 收入效应 支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机制—行动:社区慈善及其内生动力的发展机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琼 谷玉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5,共10页
社区慈善是中国慈善的根基所在,也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社区慈善内生动力是基于社区内部需求和资源生发成长的原生力量,是社区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慈善通过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结构,拓展社... 社区慈善是中国慈善的根基所在,也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社区慈善内生动力是基于社区内部需求和资源生发成长的原生力量,是社区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慈善通过优化社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和资源结构,拓展社区集体行动的场域和规则,协调整合社区资源、开发并释放社区发展的原生力量,形成结构—机制—行动的三维运行系统。未来社区慈善的可持续发展亦需在这三个维度的关键点上着力,如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枢纽作用、加强运转机制建设、增强社区服务能力、培育社区标识慈善品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慈善 内生动力 结构—机制—行动 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技术对乡村治理结构的重塑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一斌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2期90-94,共5页
随着全球农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和人口增长等的多重挑战,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智慧农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然而,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 随着全球农业面临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和人口增长等的多重挑战,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智慧农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然而,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也对乡村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智慧农业技术如何重塑乡村治理结构,以期为乡村振兴和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乡村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相关者的有效协作。研究的实际贡献在于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可操作的指导,推动了智慧农业在乡村治理中的广泛应用。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智慧农业技术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适应性和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乡村治理 技术应用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与修复:“结构-过程”视角下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13
作者 邱实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6,共11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基层政府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其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不足并不是单一性的具体问题,而是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由多方因素引发的综合问题,因此形成了多类型的外在呈现。现实中,基...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基层政府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其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基层治理的有效性。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不足并不是单一性的具体问题,而是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由多方因素引发的综合问题,因此形成了多类型的外在呈现。现实中,基层政府治理能力通过政府结构和行政过程呈现出来,既定的条块结构和治理结构是基层政府履行治理职责的条件,“结构”与“过程”呈互赖互动关系。因此,以“结构-过程”为分析视角,从结构刚性与过程异化探查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成因可知,其显示出纵向结构、条块结构和政社结构刚性所导致的治理过程“合规化”“多重化”“偏向化”以及相应的权责失衡、负担过度和社会治理虚化等问题。基于此,从“结构优化”和“过程修复”进一步寻求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有效方式:一方面,以“职责”柔化目标刚性,优化基层政府的治理结构,使之契合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为过程修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技术”修复运行机制,提升基层政府的治理效能,即通过行政技术、治理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共同介入实现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整体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基层政府 治理能力 政府结构 政府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竞争优势: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
14
作者 侯仁勇 祝宝基 +1 位作者 汪秀婷 张权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9,共8页
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位竞争优势的综合评价模型,系统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的生态位结构高度泛化、同构化程度下降、适应力持续增强、进化动量逐步减弱,区域特色日益显现。总体生态位竞争优势稳步上... 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生态位竞争优势的综合评价模型,系统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新质生产力的生态位结构高度泛化、同构化程度下降、适应力持续增强、进化动量逐步减弱,区域特色日益显现。总体生态位竞争优势稳步上升,形成四大梯度的省群聚类,全国差异经历“先降后升”过程,其中东部地区的区域差异最为显著。地理重心向东南迁移,整体离散性增强,呈显著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HH”型集聚和西部、东北地区“LL”型集聚。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社会研发人力投入、居民生活水平、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市场消费规模是影响生态位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其中市场消费规模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态位 竞争优势 时空演化 研发投入 产业结构 市场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区域绿色创新
15
作者 李晓慧 宝露日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共10页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助力国家治理监督体系建设,不仅在事后系统化纠正偏误,更能够利用动态审计提升国家审计的预防机制效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绿色创新。因此,基于我国201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助力国家治理监督体系建设,不仅在事后系统化纠正偏误,更能够利用动态审计提升国家审计的预防机制效能,从根本上优化地方政府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区域绿色创新。因此,基于我国2016—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SBM-DEA模型构建区域绿色创新指标,探索了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区域绿色创新;机制分析发现,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主要通过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优化地区产业结构两条路径来促进区域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该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程度、法治水平、教育水平较高地区更加显著。研究有助于厘清“国家宏观治理—地方政府行为—区域绿色创新”这一从宏观治理到微观经济的作用路径,对地方政府基于国家审计视角探索区域绿色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信息化建设 地方政府行为 区域绿色创新 监督效应 激励效应 财政支出效率 产业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市场结构与协同创新:来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经验证据
16
作者 高伟 杜骁恒 +1 位作者 梁琦 孙伟国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40,共16页
基于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样本,运用理论建模、计量分析与系统模拟的多层次研究方法,系统考察政府补贴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准回归估计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在东部地区和特... 基于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样本,运用理论建模、计量分析与系统模拟的多层次研究方法,系统考察政府补贴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准回归估计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在东部地区和特定市场结构中这种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揭示:市场结构在政府补贴促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关键中介作用,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和市场环境成熟度则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深入的面板分析发现:补贴不仅提升了协同创新的效率,还增强了创新产出的持续性。基于改进的NK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通过提升协同创新的最优水平或减缓其波动来优化创新系统的整体表现,但这种优化效果在不同区域间存在系统性差异。从整合多学科视角构建了政府补贴—市场结构—协同创新的分析框架,系统识别了补贴效应的边界条件,为新兴产业政策精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市场结构 协同创新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功能与涨落:社区治理韧性何以演进
17
作者 陈桂生 秦梓晨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社区作为“中国之治”的基础性治理单元,其韧性治理目标与“韧性城市建设”战略图景一致。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社区韧性治理是一个关乎社区耗散结构何以生成的自适应性循环过程。由此,以结构、功能与涨落三要素为社区韧性系统的主要控制参... 社区作为“中国之治”的基础性治理单元,其韧性治理目标与“韧性城市建设”战略图景一致。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社区韧性治理是一个关乎社区耗散结构何以生成的自适应性循环过程。由此,以结构、功能与涨落三要素为社区韧性系统的主要控制参量,在正反馈、自我强化与放大效应等非线性机制的作用下来考察城市社区这一“耗散结构”是可行的。在其运行逻辑上,社区空时结构与韧性功能的动态交互、韧性功能与社区涨落的治理调适以及社区空时结构与涨落的持续放大效应,共同推进社区治理韧性发展。在路径设计上,以有序“熵流”优化社区空时结构、有效“识别-响应-放大”社区涨落变动的非线性机制以及动态调适社区系统功能等韧性演进,应纳入耗散结构理论范式下韧性社区建设的政策工具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 韧性治理 社区治理 功能 涨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病保险对居民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李红艳 陈志浩 +1 位作者 皇甫慧慧 吴傲阳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为优化大病保险补偿方案、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提供参考。方法:运用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评估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参加... 目的:探讨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为优化大病保险补偿方案、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提供参考。方法:运用Logit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大病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评估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参加大病保险使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降低16.51%,消除内生性问题后影响仍然显著;住院经历、大病保险参与是影响灾难性医疗支出的表层因素,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和婚姻状况是中层因素,户口类型和家庭人均收入是深层因素。结论:大病保险能缓解灾难性医疗支出,但缺乏针对性;应根据不同群体特征设计差异化补偿方案,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政策倾斜力度,拓宽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病保险 灾难性医疗支出 影响因素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主体”视域下的医院治理模式与实践创新——以浙江省中医院为例
19
作者 黄文秀 王延隆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6-750,共5页
医疗制度结构作为外在的制度标准对医疗行动主体的行为有一定约束作用,继而可能成为医疗行动主体的内化制度规范,医疗行动主体的行动特质及内化制度规范作用下的行为对医疗制度结构的调整会产生影响。本文以“结构-主体”为分析框架,分... 医疗制度结构作为外在的制度标准对医疗行动主体的行为有一定约束作用,继而可能成为医疗行动主体的内化制度规范,医疗行动主体的行动特质及内化制度规范作用下的行为对医疗制度结构的调整会产生影响。本文以“结构-主体”为分析框架,分析制度变迁对医疗行动特质的塑造,技术革新和文化塑造对公立医院治理模式的变革影响。通过个案分析法,结合浙江省中医院的治理个案,以“结构-主体”为分析框架,分析医院治理模式与实践创新。医院治理模式可以从优化治理结构、拓展治理功能、加强治理协同、打造治理文化等方面入手,形成医院多元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主体 医院治理 制度结构 行动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能否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基于中国267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20
作者 孙开 王中雅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71,共15页
数字经济赋能财政有助于调节地方财政压力的适度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2015—2022年中国267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 数字经济赋能财政有助于调节地方财政压力的适度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2015—2022年中国267个地级市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该结论在进行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缓解作用在中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增加财政收入和优化政府间权责安排结构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能够缓解本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而且对相邻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财政压力 财政支出效率 财政收入 政府间权责安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