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M的土体微观结构三维分析与分维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豫川 高旭龙 +1 位作者 刘东发 黄鸿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 土体微观结构研究很早就建立了三维空间的分形模型,但分形维数计算所需参数很难由常规土工试验得到,限制了分形理论在土体研究中的应用。基于陕西定边与甘肃兰州原状土样的扫描电镜(SEM)试验,提出了三维化处理与三角形网格原理联合方法,可以得到土体颗粒(孔隙)不同测量尺度对应的表面积与体积计算值,由此实现分形维数的计算,并通过分形理论在土水特征中的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另外,三维化处理还可获取视孔隙率、比面等土体微观结构参数,可以作为土体微观结构定量分析研究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sem) 微观结构 三维分析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在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2
作者 马勇 钟宁宁 +2 位作者 黄小艳 郭州平 姚立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51-256,共6页
页岩中大量发育的纳米级孔隙组成了页岩气储集的主要空间。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通过对页岩样品的连续切割和成像,能够在纳米尺度上三维重建页岩的空间分布。依据不同岩石组分灰度值的差异,可以将页岩内的孔隙、有机质、黄铁矿... 页岩中大量发育的纳米级孔隙组成了页岩气储集的主要空间。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通过对页岩样品的连续切割和成像,能够在纳米尺度上三维重建页岩的空间分布。依据不同岩石组分灰度值的差异,可以将页岩内的孔隙、有机质、黄铁矿等分割提取出来,不仅可以三维展示其空间分布形态,还可以对孔隙的分布特征和孔隙度等参数进行定量计算。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在页岩纳米孔隙中的应用,将给页岩微观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 FIB-sem 页岩纳米孔隙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持水特性试验研究及其SEM微观定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姜彤 王兴翠 张俊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90-96,共7页
膨润土作为缓冲或回填材料,具有吸水性极强、膨胀性较大、渗透性极低等特性。膨润土在饱和状态与非饱和状态之间转换时,因其湿胀干缩产生的裂缝会导致工程屏障受到破坏。因此,对具有高膨胀性的膨润土的持水特性及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试验... 膨润土作为缓冲或回填材料,具有吸水性极强、膨胀性较大、渗透性极低等特性。膨润土在饱和状态与非饱和状态之间转换时,因其湿胀干缩产生的裂缝会导致工程屏障受到破坏。因此,对具有高膨胀性的膨润土的持水特性及微观结构特征进行试验研究显得非常必要。分别运用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汽平衡法对膨润土进行了持水特性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吸力范围内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联合用蒸汽平衡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特定吸力点(367.54、149.51、71.12、38.00 MPa)的膨润土试样进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膨润土的持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汽平衡法测得的土-水特征曲线均随吸力的增大而减小。根据滤纸法量测的试验数据,运用origin软件获得了Fredlund and Xing(1994)提出的模型参数,通过建立模型参数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膨润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的预测公式。膨润土的微观定性分析表明:随着吸力的增大,膨润土集聚体逐渐增大,膨润土颗粒之间也越紧密;孔隙数量随着吸力的增大而减少、孔径也随吸力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滤纸法 蒸汽平衡法 持水特性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纳米级电子束曝光机的快速束闸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俊标 方光荣 +3 位作者 靳鹏云 薛虹 张福安 顾文琪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8年第10期10-13,共4页
基于扫描电镜(SEM)的纳米级电子束曝光系统能够以较低成本满足科研单位对纳米加工设备的需求。在电子束曝光系统中,需要快速束闸控制电子束通断以实现纳米图像的多场曝光。从安装位置、机械结构和驱动器等方面讨论快速束闸的设计。
关键词 电子束曝光 束闸 扫描电子显微镜 图形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兔半月板通道系统的扫描电镜(SEM)研究
5
作者 胡声宇 王晔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7,共3页
采用扫描电镜的方法,除了观察到以前学者所发现的半月板的滑膜被覆、胶原纤维等,也观察到半月板表面有孔状结构,其内部胶原纤维间及胶原纤维束间有小孔或空隙存在。因此,据此实验结果提出"半月板管道系统"理论,进而提出半月... 采用扫描电镜的方法,除了观察到以前学者所发现的半月板的滑膜被覆、胶原纤维等,也观察到半月板表面有孔状结构,其内部胶原纤维间及胶原纤维束间有小孔或空隙存在。因此,据此实验结果提出"半月板管道系统"理论,进而提出半月板营养获得的"滑液推动系统"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大白兔 半月板 通道系统 扫描电镜 滑液推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光刻SEM图像轮廓提取的Canny优化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琛 周涛 《中国集成电路》 2022年第7期31-36,共6页
根据摩尔定律,半导体芯片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当前量产先工艺节点已经演进到3nm,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图案越发复杂,芯片制造过程中出现缺陷的概率升高,对检测技术及其关联设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光刻作为半导体制造中... 根据摩尔定律,半导体芯片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当前量产先工艺节点已经演进到3nm,特征尺寸不断缩小,图案越发复杂,芯片制造过程中出现缺陷的概率升高,对检测技术及其关联设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光刻作为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模块,其工艺质量直接决定了后续工艺准确度,由于图案尺寸小于光源波长,衍射效应显著,导致曝光图案的高频信息丢失,光刻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像作为曝光图案的直接表示,基于SEM图像的测量在半导体制造中对于图案化工艺质量的评估和监控显得至关重要。SEM图像不仅能够提供图像的特征宽度和特征-特征间距尺寸测量,同时还提供了其它有关图案质量的丰富信息,然而通过视觉检测在SEM图案质量检测方面留下了相当大的模糊空间。为了缩小模糊范围并获得更多关于图案质量的统计定量信息,通常会提取SEM图像轮廓来进一步计量分析。基于轮廓信息,我们能够估计出曝光图案任何位置的尺度信息,例如侧壁角度,临界尺寸等,这些尺度信息可用于光刻热点检测和光刻OPC模型验证等。基于局部信息的经典轮廓提取算法在处理存在噪声的低对比度光刻SEM图像方面尚有不足,如传统的prewit、log、sobel等算子,利用模板匹配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轮廓结果;轮廓提取领域的canny算法因其适用性广和效果较好,被广泛应用,但其梯度图像及阈值先验设置往往具有较大主观性,且没有充分利用待处理场景信息,对于较为复杂场景效果仍有待提升。本文通过结合通过结合光刻SEM图像的灰度、拓扑和轮廓长度先验信息,对canny算法进行优化,利用先验信息获得合适的阈值,完成对伪边缘(轮廓)的有效过滤,最终得到了与光刻SEM图像高度吻合的轮廓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刻 sem图像 轮廓提取 非极大值抑制 阈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ining layou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al 被引量:16
7
作者 Xie Heping Zhao Xiaoping +2 位作者 Liu Jianfeng Zhang Ru Xue Dongji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2年第6期749-755,共7页
Non-pillar mining,top-coal caving and protected coal seam mining are the most popular mining methods in coal exploitation,and the different mining layouts will change the stress state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coal in ... Non-pillar mining,top-coal caving and protected coal seam mining are the most popular mining methods in coal exploitation,and the different mining layouts will change the stress state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coal in front of the working face.In this paper,mining-induced mechanical behaviors under three mining layouts have been simulated in the laborator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mining layouts on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of coal.Furthermore,the coal failure mechanism under different mining layouts is analyzed microscopical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l deformation are obvious.Under the serial action of non-pillar mining,top-coal caving and protected coal seam mining layouts,the values of radial deformation,volume strain and Poisson's ratio increase,while the peak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decrease at the same buried depth,and the peak strength under non-pillar mining,top-coal caving and protected coal seam mining is about 3.0,2.5 and 2.0 times of the initial confining pressure,respectively.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trend of the coal deforma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buried depth under the same mining layout,while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modulus increase,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 under three mining layouts is dominated with shear/tensile fail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NG LAYOUTS COAL MECHANICAL propert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Failure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速凝材料-软土微观结构的SEM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颜志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5-278,282,共5页
高水速凝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固体混合材料,它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有许多独特的特点:(1) 水用量大;(2) 速凝早强;(3) 可泵时间长;(4) 良好的塑性特性;(5) 极限荷载后强度具再发展性能。虽然,高水速凝材料在煤炭和冶金系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 高水速凝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固体混合材料,它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有许多独特的特点:(1) 水用量大;(2) 速凝早强;(3) 可泵时间长;(4) 良好的塑性特性;(5) 极限荷载后强度具再发展性能。虽然,高水速凝材料在煤炭和冶金系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然而,在其它领域还未曾应用过。为了探索高水速凝材料在软土地基方面的应用前景,笔者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高水速凝材料-软土凝固体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纯土的土颗粒之间只有原生矿物的几何堆积,而没有牢固的连接。但由于高水速凝材料的加入,彻底改变了土体结构。在高水速凝材料-软土凝固体中,主体结构为钙矾石结晶体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辅助结构为在碱性环境中土颗粒之间的离子交换、团粒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所形成的微晶体与凝胶体结构。因此,高水速凝材料在地基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速凝材料 高水速凝材料-软土 微观结构 扫描电镜(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intermediate phase of 40CrMnSiB steel shell under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s 被引量:1
9
作者 Wei-bing Li Zhi-chuang Chen +1 位作者 Xiao-ming Wang Wen-bin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032-1041,共10页
In this study, 40 Cr Mn Si B steel cylindrical shells were tempered at 350, 500 and 600 ℃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emp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xpansion and fracture of the metal shell. A midexplosi... In this study, 40 Cr Mn Si B steel cylindrical shells were tempered at 350, 500 and 600 ℃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empering temperature on the dynamic process of expansion and fracture of the metal shell. A midexplosion recovery experiment for the metal cylinder under internal explosive loading was designed, and the wreckage of the casings at the intermediate phase was obtain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ing temperatures on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40 Cr Mn Si B steel wer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tempering temperatures on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recovered wreckage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vide size, the thickness and the number of the circumferential divis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tempering temperature was increased from 350 to 600 ℃, at first, the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and the fractur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recovered wreckage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then became essentially consiste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alysis revealed flow-lik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caused by adiabatic shear on different fracture surfaces. At the detonation initiation end of the casing, fracturing was formed by tearing along the crack, which existed a distance from the initiation end and propagated along the axis direction. In contrast, the fracturing near the middle position consists of a plurality of radial shear fracture units. The amount of alloy carbide that was precipitated during the tempering proces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tempering temperature, leading t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pherical carbide particles scattered around the fracture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 mechanics Mid-explosion recovery experiment Explosion and fracture Heat treatment 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ractur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B-SEM和TEM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元素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谧 徐华 +3 位作者 张若霖 张兆前 郑方 王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3,共6页
为了研究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利用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制作透射电镜样品;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FCC催化剂单个颗粒及其FIB切片的元素分布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与新鲜剂相比,催... 为了研究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失活机理,利用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制作透射电镜样品;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FCC催化剂单个颗粒及其FIB切片的元素分布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与新鲜剂相比,催化裂化过程中FCC平衡剂上沉积了Fe,Ni,V,Ca,P等元素;随着杂质元素沉积量的增加,催化剂的骨架密度逐渐增大;随着骨架密度增大,催化剂Fe,Ni,Ca含量提高,而其硅铝比、P含量、比表面积降低;Fe,Ni,P元素主要分布在催化剂颗粒外表面,V元素在催化剂内部和外部分布比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铁污染 单颗粒 失活 聚集离子束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图像的自动对焦技术
11
作者 韩邦强 宗明成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47-552,共6页
针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自动对焦技术对噪声敏感,计算量大,从而影响SEM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SEM图像的自动对焦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拉普拉斯高斯算子和局部方差相结合的对焦评价函数FGLOG描述SEM的对焦状态;采用显... 针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自动对焦技术对噪声敏感,计算量大,从而影响SEM自动对焦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SEM图像的自动对焦技术。该技术采用基于拉普拉斯高斯算子和局部方差相结合的对焦评价函数FGLOG描述SEM的对焦状态;采用显著区提取和凸包法相结合的方法,自动提取SEM图像感兴趣区域(ROI)。实验结果表明,与5种典型的对焦评价函数对比,提出的对焦评价函数FGLOG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在较少幅的帧平均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可以提高自动对焦效率。针对不同的IC图形,采用ROI选取技术可以改善对焦评价函数曲线的灵敏度。尤其针对IC孤立线条,灵敏度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对焦 评价函数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感兴趣区域(ROI) 显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hydroxyalkanoates synthesized in activated sludge using three carbon sources
12
作者 ZHANG Yan-ping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6年第3期429-434,共6页
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were synthesized in activated sludge using three types of carbon sources(sodium acetate,sodium propionate and sodium butyrate),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were studied.It was shown that t... 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were synthesized in activated sludge using three types of carbon sources(sodium acetate,sodium propionate and sodium butyrate),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were studied.It was shown that the content of PHA synthesized by microorganisms in activated sludge were different.The biggest synthetic amount up to 36.7% of VSS was obtained when sodium acetate was used as carbon source.The polymer yield was lower when using sodium propionate as the carbon source than when using others,with25.1% of VSS,while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of hydroxyvalerate(HV)units produced.The structur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extracted biopolymers were analy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nd themogravimetry(T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s) bio-polym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ctivated slud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卵石持力层桩端后注浆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军 金天 +2 位作者 秦伟 张峰 蔡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1-1333,共13页
我国东南沿海尤其是温州地区广泛存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地层。该区域的钻孔灌注桩常采用后注浆技术改善其承载性能。为了评价后注浆技术对这类地层中灌注桩承载力改善效果,开展了相应的模型试验,对比了不同注浆量对桩承载力... 我国东南沿海尤其是温州地区广泛存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地层。该区域的钻孔灌注桩常采用后注浆技术改善其承载性能。为了评价后注浆技术对这类地层中灌注桩承载力改善效果,开展了相应的模型试验,对比了不同注浆量对桩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分析了浆液分布特点,探讨了浆液在卵石层中的扩散范围,研究了浆液扩散范围与桩承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浆液能够有效地填充桩端卵石层,注浆量的增加使得填充范围扩大,填充范围为3~4倍桩径时,桩的承载力改善最显著。在不均匀卵石持力层中存在一个最优注浆量,最优归一化注浆量约为2.8,若超过该最优注浆量归一化值,桩的承载力不再显著提高。单桩模型试验确定的最优注浆量与刘金砺公式[1]的预测结果接近。扫描电镜技术有助于评价桩的后注浆技术在上覆深厚软土下覆不均匀卵石的土层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持力层 桩端后注浆 注浆量 静载试验 电镜扫描 细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高成熟泥页岩有机质微观特征研究
14
作者 焦淑静 梁萍萍 +1 位作者 郭伟 周晓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323,共7页
页岩有机质孔隙对页岩气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对页岩气生成及运移机理的认知有着重要意义,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采用自然断面制样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南方高成熟泥页岩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有机质主要以三种形态存在... 页岩有机质孔隙对页岩气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对页岩气生成及运移机理的认知有着重要意义,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采用自然断面制样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南方高成熟泥页岩进行观察研究发现,有机质主要以三种形态存在于页岩中,一种是细微的颗粒状,微粒尺寸约10~100 nm,与周围矿物界限不明显;一种是呈块状,尺寸多超过10μm,断口表面光滑;一种是部分保留生物形态的有机质,从数量而言以前两种为主。结合有机质成因及特征,作者对其进行分类:第一种为干酪根,第二种为沥青,第三种为生物碎屑。干酪根和沥青中都可能生成孔隙,干酪根内孔隙尺寸较小,形态不规则,沥青中的孔隙尺寸较大,呈气泡状,孔壁较圆滑。因为在泥页岩中干酪根占比比固体沥青多,而且高成熟度的页岩中干酪根中普遍发育孔隙,沥青中较少发育孔隙,所以干酪根孔隙是有机质孔隙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成熟 页岩 有机质孔隙 有机质类型 干酪根 沥青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提升水泥土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涂义亮 张瑞 +4 位作者 任思雨 罗樟 蒋旭辉 王琦 王瑞琼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6,共11页
水泥土搅拌桩常用于处治山区软弱土路基,但其抗压强度和变形性能较弱,易发生脆性破坏。为此,提出采用玄武岩纤维提升水泥土搅拌桩抗压性能的方法,并通过单轴抗压试验分析纤维掺量和长度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 水泥土搅拌桩常用于处治山区软弱土路基,但其抗压强度和变形性能较弱,易发生脆性破坏。为此,提出采用玄武岩纤维提升水泥土搅拌桩抗压性能的方法,并通过单轴抗压试验分析纤维掺量和长度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电镜扫描试验(SEM)揭示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土的抗压性能提升机理。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先后经历孔隙压密、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及破坏4个典型阶段;玄武岩纤维的掺入有效提高了水泥土的抗压性能,抗压强度、峰值应变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弹性模量随之先减小后小幅上下波动;抗压强度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峰值应变随之先增大后减小,而弹性模量则先减小后增大,在纤维掺量为0.6%、长度为6 mm时抗压强度最大;玄武岩纤维通过与水泥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和机械锚固力对土体进行摩擦加筋,锚固水泥土内部的裂纹增强颗粒之间的连接作用力,但当纤维过多或者较长时,会出现“堆聚”和“交叉搭接”现象,减少有效加筋纤维数量,从而降低试样的抗压性能,因此在水泥土中掺入玄武岩纤维时,纤维掺量和长度要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土 玄武岩纤维 水泥土搅拌桩 单轴抗压试验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16
作者 梁宸 郝紫阳 +3 位作者 何佳林 周金瑞 贺虹 杨开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8,共8页
栗实象Curculio davidi是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主要种实害虫,严重影响着板栗的品质和产量。为探明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形态和分布,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栗实象雌雄成虫触... 栗实象Curculio davidi是为害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的主要种实害虫,严重影响着板栗的品质和产量。为探明栗实象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形态和分布,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及触角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栗实象雌雄成虫触角柄节、梗节、鞭节1~6亚节长度存在显著差异。雌、雄成虫触角上均有7类12种感器,包括4种刺形感器、2种锥形感器、1种叉形感器、2种毛形感器,1种B9hm氏鬃毛、1种腔形感器和1种端指形感器。其中雄虫刺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Ⅰ、叉形感器的长度显著长于雌虫,雄虫鞭节第7、8亚节的锥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实象 板栗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镉污染红黏土的室内试验研究
17
作者 陈筠 黄洋 +1 位作者 向川 龙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3,共8页
为了探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镉(Cd)污染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环境污染的修复效应,以活性炭为载体,菌种选取巴氏芽孢杆菌,开展基本物理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和重金属形态提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对镉离子... 为了探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镉(Cd)污染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环境污染的修复效应,以活性炭为载体,菌种选取巴氏芽孢杆菌,开展基本物理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和重金属形态提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对镉离子有较强的耐受性;对比单加微生物或活性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修复效果更显著;14%活性炭微生物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29.7 kPa,较镉污染土提升174.7%;修复21 d后,10%活性炭微生物土样的镉离子浸出浓度降低到0.002 mg/L,较镉污染土样降低99.8%;修复后,土中的镉从弱酸态向可还原态和残渣态转化。总的来说,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镉污染红黏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活性炭的掺量以10%为宜。研究成果可为贵州省镉污染红黏土的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巴氏芽孢杆菌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镉污染 土壤修复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阴极片低温热处理-球磨实验研究
18
作者 胡翔宇 朱华炳 +2 位作者 柏宇轩 平开朗 毕海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3-1458,共6页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大量退役亟需回收的现状,文章进行低温热处理-球磨工艺分离回收电池阴极片材料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下阴极片粘接剂热变形程度与不同球磨参数的实验效果;并利用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大量退役亟需回收的现状,文章进行低温热处理-球磨工艺分离回收电池阴极片材料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下阴极片粘接剂热变形程度与不同球磨参数的实验效果;并利用电镜扫描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低温热处理-球磨工艺回收产物的品质。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热处理可以大幅减弱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低温热处理-球磨可以实现磷酸铁锂与集流体间的有效解离,且回收产物品质满足下游回收再利用要求;整个工艺流程经济效益好、无二次污染;在恒温90 min、250℃的热处理环境与磨料直径15 mm、球磨时间45 s的实验参数下,材料的解离率达88.7%,磷酸铁锂纯度为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低温热处理 球磨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衍射(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拟谷盗气门的超微结构研究
19
作者 孙德宏 孙晟源 +2 位作者 杨宁 陈二虎 唐培安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71,共7页
气门是昆虫气管在体壁的开口,昆虫通过调节气门的开闭结构来完成气体交换,然而储粮害虫气门超微结构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气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赤拟谷盗成虫共有6对气门,胸部1对,腹部5对,属多... 气门是昆虫气管在体壁的开口,昆虫通过调节气门的开闭结构来完成气体交换,然而储粮害虫气门超微结构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赤拟谷盗成虫和幼虫气门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赤拟谷盗成虫共有6对气门,胸部1对,腹部5对,属多气门型,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气门因其分布不同外面观呈不同形状,胸部气门外面观呈椭圆形,腹部1~3节呈圆形,腹部4~5节呈长椭圆形;胸部气门最大,腹部第1节气门最小;气门的过滤结构呈蜂巢状,分布密集且整齐排列,连接处有尖刺状凸起;气门外围体壁光滑,无疏水状结构;赤拟谷盗幼虫体表着生少量毛状物,共有9对气门,胸部1对,腹部8对,分布于体壁两侧;气门类型为内闭式气门;幼虫气门无形态上的差异,均呈圆形;幼虫胸部气门最大,其余8对气门大小无明显差异;气门的过滤结构外面观簇生,呈尖刺状,分支较少,多数顶端呈二歧分枝,表面光滑。赤拟谷盗主要生活在粉屑等环境中,成虫气门有坚硬的鞘翅遮挡,幼虫体壁光滑,气门裸露,因此成虫气门筛板数量少于幼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拟谷盗 气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库粉质粘土渗透特性及微观机理研究
20
作者 张建伟 李智睿 +2 位作者 曹克磊 陈磊 赵江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9-166,共8页
为探讨不同含水率下土体的微观结构与渗透特性的关联机理,以某水库坝体粉质粘土为试样,开展不同含水率粉质粘土的变水头渗透试验、压汞(MIP)试验和电镜扫描(SEM)试验,对其渗透系数、水力迂曲度、累计进-退汞曲线及孔径分布曲线进行分析... 为探讨不同含水率下土体的微观结构与渗透特性的关联机理,以某水库坝体粉质粘土为试样,开展不同含水率粉质粘土的变水头渗透试验、压汞(MIP)试验和电镜扫描(SEM)试验,对其渗透系数、水力迂曲度、累计进-退汞曲线及孔径分布曲线进行分析。通过对土体内部形貌、缺陷、颗粒结构等信息进行分析,并利用相关系数对土体微观结构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1)水力迂曲度与土样含水率及渗透系数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着含水率的降低水力迂曲度逐渐增大,土样的抗渗能力得到增强,其变化实质是孔隙结构的改变使流体渗透能力发生变化。(2)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试样中大孔径孔隙体积和数量增加,小孔径孔隙体积和数量基本不变,使得土体的致密性降低、抗渗能力减弱。(3)随着含水率的减小,土体骨架以片状颗粒为主,且颗粒间直径逐渐减小,孔隙内部结构排列不规则程度变高,分形维数逐渐增大,土体的抗渗能力得到提升。(4)微观结构定量分析表明,随着试样含水率的增加,土体的扁平度和形状系数增大,定向概率熵无明显变化,并且在含水率达到21.7%时孔隙结构的规则程度达到最高。从微观角度证明粘土含水率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会提高土体孔隙结构的有序性和渗透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渗透试验 水力迂曲度 压汞试验 电镜扫描试验 微观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