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地缘政治”视野下伊朗与以色列网络空间博弈研究
1
作者 钟灵 孙德刚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33,159,160,共33页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地缘政治博弈已经从传统的陆地、海洋、天空、外太空、极地和深海等物理空间拓展至网络空间,成为国家间地缘政治博弈的“新边疆”,并由此催生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形态——“网络地缘政治”。网络地缘政治既具...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地缘政治博弈已经从传统的陆地、海洋、天空、外太空、极地和深海等物理空间拓展至网络空间,成为国家间地缘政治博弈的“新边疆”,并由此催生出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形态——“网络地缘政治”。网络地缘政治既具有传统地缘政治的基本要素,又具有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的新特征,包括网络主权边界的模糊性、军事威慑的低效性、“进攻有利”的偏好性等。网络地缘政治延伸并反作用于传统地缘政治,日益构成了跨越物理和网络界限的地缘政治概念。本文研究表明,伊朗与以色列的网络空间博弈并未完全脱离传统地缘政治博弈的逻辑,双方都将网络空间视为改变攻防态势的重要场域,网络博弈是两国在地理空间领域攻防的延伸。伊朗和以色列的网络军备竞赛加速了中东网络空间的军事化,对中东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地缘政治与物理地缘政治相互联动,导致中东“次级修昔底德陷阱”,“物理—网络”混合战争愈演愈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地缘政治 网络空间博弈 伊朗与以色列关系 “次级修昔底德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以和平进程影响因素的多维分析
2
作者 王楠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107,158,159,共30页
巴以和平进程自1993年启动并经历缓慢推进后,于2000年遭遇挫折并长期止步不前。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包括:第一,和谈进程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缺陷。巴以双方采用“先易后难”的谈判模式,使和谈难度与日俱增。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以方始终... 巴以和平进程自1993年启动并经历缓慢推进后,于2000年遭遇挫折并长期止步不前。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包括:第一,和谈进程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缺陷。巴以双方采用“先易后难”的谈判模式,使和谈难度与日俱增。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以方始终牢牢掌握着主导权,使巴方难有实际作为并陷入两难境地。第二,最终地位问题十分棘手。巴以双方在领土、犹太定居点、耶路撒冷、难民及巴方建国等最终地位问题上存在巨大的立场差异,这导致戴维营会谈无果而终,随后的多轮谈判依然无法弥合分歧。第三,美国在其中发挥着消极作用。美国政府在促和过程中偏袒以色列,持续加大对以援助力度,竭力阻止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甚至在最终地位问题上毫无原则地偏袒以方。在结构性缺陷难以克服的情况下,唯有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抵消美国的消极影响,方能解决最终地位问题并推动和平的早日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以和平进程 巴以和谈 最终地位问题 美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关系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阳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44,共14页
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的密切关系对美以特殊关系和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关系的模式正经历着从"群众动员"向"直接接触"的转变,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立场出现碎片化和多样化... 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的密切关系对美以特殊关系和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美国犹太人与以色列关系的模式正经历着从"群众动员"向"直接接触"的转变,美国犹太人对以色列的立场出现碎片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以色列也对原有关系模式进行了反思。美国犹太人积极介入以色列政坛为其增添了更多的复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美国犹太人 美以关系 民族流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双边的视角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盛兵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其中,国别层次的合作是主体。通过对我国与印度、蒙古、马来西亚、以色列及希腊的高等教育合作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初步进行了高等教育双... 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其中,国别层次的合作是主体。通过对我国与印度、蒙古、马来西亚、以色列及希腊的高等教育合作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初步进行了高等教育双边政策合作,但学历互认、教师交流、合作办学与研究合作等政策需要加快沟通;建立了两国教育官员、大学校长、专家以及国际教育者的交流沟通平台,但两国教育部长会议这一重要平台尚未建立;在吸引留学生方面效果较好,但在教师交流、合作办学以及学生派遣等实践层面仍存在较大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等教育 双边合作 国际化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以色列友好关系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辉 曹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1-66,共6页
中国人民和犹太人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这为两国发展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后,双方关系发展迅速。政治上,高层互访不断,经济上,经贸合作广阔,文化教育上的合作深入。对阿以冲突,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公正、合... 中国人民和犹太人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这为两国发展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后,双方关系发展迅速。政治上,高层互访不断,经济上,经贸合作广阔,文化教育上的合作深入。对阿以冲突,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公正、合理地解决中东问题。在新世纪,中以友好交往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以色列 外交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阿拉伯公民的发展现状及其政治意识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阳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6期58-64,共7页
以色列建国61年来,尽管其阿拉伯公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已有了很大改善,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入以色列社会。以色列作为一个犹太国家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对阿拉伯公民实行的是一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则是剥夺与压迫、歧... 以色列建国61年来,尽管其阿拉伯公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已有了很大改善,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入以色列社会。以色列作为一个犹太国家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对阿拉伯公民实行的是一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则是剥夺与压迫、歧视、隔离和分化的政策。以色列阿拉伯公民的民族政治意识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已克服了最初的混乱和迷惘,将争取自己在以色列国内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提出了明确的政治愿景,对以色列的立国理念——锡安主义形成了挑战。正视阿拉伯公民的合理要求并将其纳入以色列民族国家构建的范畴之内,不仅关系到以色列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未来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及其巴以关系的走向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阿拉伯公民 阿犹关系 政治意识 阿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核全面协议达成后以色列在中东的战略地位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双伍 吴向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100,共7页
伊核问题的出现,引起美国、以色列及一些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安,从而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合作,这大大改善了以色列在中东的战略环境,提升了其战略地位。而伊核全面协议的签署,引发了以色列、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与美国的分歧。基于... 伊核问题的出现,引起美国、以色列及一些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安,从而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合作,这大大改善了以色列在中东的战略环境,提升了其战略地位。而伊核全面协议的签署,引发了以色列、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与美国的分歧。基于对伊朗实力上升的担忧,以色列不仅将加强与逊尼派阿拉伯国家的合作,还将通过加强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来对冲,从而对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伊核全面协议 犹太院外集团 阿拉伯国家 中东 以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和埃及的天然气合作:动因、问题及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永平 杨佳琪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112,159,共24页
天然气合作是埃及与以色列重要的合作领域。2008年埃及开始向以色列输送天然气,后因埃及政局变动而中止。之后不久,能源匮乏的以色列因勘探突破一跃成为天然气出口国。而能源需求迅速增加的埃及却受制于探采不足、产能下降等问题,出现... 天然气合作是埃及与以色列重要的合作领域。2008年埃及开始向以色列输送天然气,后因埃及政局变动而中止。之后不久,能源匮乏的以色列因勘探突破一跃成为天然气出口国。而能源需求迅速增加的埃及却受制于探采不足、产能下降等问题,出现天然气紧缺的状况。以埃在天然气领域合作的角色反转,变为以色列向埃及供气,这使得两国重新调整合作的战略预期。以色列希望通过天然气贸易与合作获取经济利益,提升地区政治地位;埃及则欲借助自产及进口的天然气,试图将自身打造为地区能源枢纽,扩展政治影响力。以埃两国实现了天然气生产、货贸的分工协作,并走向欧洲及国际天然气市场。虽然以埃天然气贸易与合作还面临着地区局势不稳定、商业风险和埃及的反以情绪等挑战,但通过天然气合作,以埃两国加深了经济联系,稳固了政治关系,提升了在地区和世界的影响力,并将对中东地区稳定乃至政治格局变化施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埃关系 天然气合作 经济利益 安全风险 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斯与犹太:民族和国家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范鸿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8,共7页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居鲁士皇帝释放犹太"巴比伦之囚",由此拉开了波斯人和犹太人交往的帷幕,并且奠定了双方关系发展的良好基础。即使在漫长的犹太人流散时期,波斯统治者对其辖下犹太人也基本采取宽容政策。1948年以色列成立...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居鲁士皇帝释放犹太"巴比伦之囚",由此拉开了波斯人和犹太人交往的帷幕,并且奠定了双方关系发展的良好基础。即使在漫长的犹太人流散时期,波斯统治者对其辖下犹太人也基本采取宽容政策。1948年以色列成立后,伊朗和以色列分别成为波斯人和犹太人占主体的唯一国家。巴列维国王时期伊以之间建立了较为默契的双边关系。但是随着1979年宗教色彩浓厚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伊以国家关系和波斯—犹太民族关系均陷入严重对峙,并一直持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波斯 犹太 伊朗 以色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英苏在以色列建国问题上的政策及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天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7-81,共5页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于20世纪中期经人为的作用,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50余年来,以巴冲突一直贯串其中,并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回顾战后初期美、英、苏对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对以色列建国的政策及其所...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于20世纪中期经人为的作用,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的一个国家。50余年来,以巴冲突一直贯串其中,并成为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回顾战后初期美、英、苏对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对以色列建国的政策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不难看出,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美英苏大国争夺的结果,阿拉伯和犹太两民族间的冲突一直被大国所利用。毫无疑义,美英苏(现俄罗斯)对巴以之间的长期冲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 中东 巴勒斯坦 以色列 阿拉伯 犹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义与发展党执政以来的土耳其与以色列关系
11
作者 张向荣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103,120,共13页
土耳其和以色列一直保持着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土耳其和以色列关系起伏跌宕,巴勒斯坦问题、土以两国政局变化、正发党的外交理念等成为长期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巴以和平进程停滞不前... 土耳其和以色列一直保持着友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土耳其和以色列关系起伏跌宕,巴勒斯坦问题、土以两国政局变化、正发党的外交理念等成为长期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巴以和平进程停滞不前、正发党继续执政的背景下,土以关系可能会长期处于冷热不均的状态,但双方的地缘环境、共同利益和相互需要决定了两国关系不会彻底破裂,更不会成为宿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与发展党 土以关系 “阿拉伯之春” 伊斯兰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中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爱伦 钮松(译介)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5期8-13,共6页
60余年来的以中关系历经波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色列就寻求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因朝鲜战争与万隆会议等故使得以中关系趋于冷淡并中断。中美缓和、以埃媾和以及中越战争为中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香港开始成为中以军事... 60余年来的以中关系历经波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色列就寻求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但因朝鲜战争与万隆会议等故使得以中关系趋于冷淡并中断。中美缓和、以埃媾和以及中越战争为中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香港开始成为中以军事、经济与政治合作的桥头堡,两国最终于1992年建交。由于以阿关系的反复、以色列对华武器出口中的美国压力以及中国内部的民族分离主义问题等因素,中国在以阿之间平衡取舍,影响其参与中东和平进程的成效。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社会普遍意识到中国的重要地位,以色列需要制定契合国际体系转型的对华新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中关系 以色列对华政策 军事与科技合作 中东和平进程 全球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淑令 褚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9-823,共5页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是美以关系的晴雨表。以色列建国伊始,美国就通过援助拯救了这个新生国家,从而奠定了美以关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主要以经济援助为主,军事援助所占比重很小。进入60年代,美国...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是美以关系的晴雨表。以色列建国伊始,美国就通过援助拯救了这个新生国家,从而奠定了美以关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主要以经济援助为主,军事援助所占比重很小。进入60年代,美国对以援助总量和援助结构均发生明显转变,美以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转变是冷战背景下美国对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战略的调整,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援助 军事援助 美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威慑”与埃及和以色列关系的演变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华清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60,160,共23页
“累积威慑”是多隆·阿尔默格、托马斯·瑞德等学者基于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历史实践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对敌人每次挑战均给予回应”和“通过不断胜利塑造实力强大的形象”是影响“累积威慑”成功... “累积威慑”是多隆·阿尔默格、托马斯·瑞德等学者基于以色列与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历史实践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对敌人每次挑战均给予回应”和“通过不断胜利塑造实力强大的形象”是影响“累积威慑”成功的条件。但它没有充分呈现出“累积威慑”所蕴含的动态性、过程性特征。鉴于此,本文引入“学习机制”予以修正。就“累积威慑”的机理而言,埃及、叙利亚等国在战争互动中,不断更新对以色列国家实力与威慑决心的认知。1948年至20世纪80年代埃以关系的演变表明,当埃及、叙利亚等国意识到以色列存在实力优势且威慑可信度高时,“累积威慑”会发挥效用;而当这两个条件不同时具备时,“累积威慑”则难以发挥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威慑” 埃以关系 以色列 中东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色列政党政治的多维考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彦敏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4-56,117,共13页
以色列多党制的政治制度缘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之后经历了从工党主导到工党和利库德集团竞争对峙,再到政党政治碎裂化的发展历程。政党政治在以色列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促进了其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以色列的多党制受移... 以色列多党制的政治制度缘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之后经历了从工党主导到工党和利库德集团竞争对峙,再到政党政治碎裂化的发展历程。政党政治在以色列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促进了其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以色列的多党制受移民社会、单一比例代表制、总理直选法案和经济结构变迁四个因素的影响。以色列当前多元性的移民社会、复杂性的族群矛盾、紧张的地缘环境、犹太民族的特殊宗教属性和以色列国家的犹太民族属性,使以色列的政党政治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和社会的党派林立、分化组合频繁、碎裂化格局日益明显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政党政治 宗教政党 族群矛盾 阿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与职业之间:以色列“人民军队”模式及其变革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安澧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35,160,共25页
基于义务兵役制度及预备役制度的实行,以色列国防军被视作“人民军队”且具有特殊地位,在以色列军政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安全环境、经济压力、社会思潮、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以色列国防军日渐处于以色列政治舞台与... 基于义务兵役制度及预备役制度的实行,以色列国防军被视作“人民军队”且具有特殊地位,在以色列军政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安全环境、经济压力、社会思潮、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以色列国防军日渐处于以色列政治舞台与社会舆论的中心,“人民军队”模式开始面临挑战并受到质疑。以色列国防军“人民军队”模式的改革涉及兵役项目、兵役时长及兵役人群等三个维度。由于不同改革维度中所涉行动者不同、互动方式不一,这一模式整体变革进度出现不同步性和不协调性,变革中的专业化与精英化要快于社会化,“人民军队”的原有结构不再稳定,出现义务兵役与预备役群体缩小、常备军规模扩大的趋势,旧有军政互动模式面临危机。以色列的兵役制度虽未经历断裂式的大幅度改革,却在不断进行渐进式的调整,为研究兵役制度的发展与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国防军 “人民军队” 军政关系 以色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