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s Public Relations and Soft-power
1
作者 YU Xintian the Director of academic committee of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Prof. 《国际展望》 2010年第1期22-33,95,共13页
China's foreign strategy and foreign policy have changed tremendously. China began to build up soft-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embark on public diplomacy, which aimed at: 1, increasingly exposing China to the w... China's foreign strategy and foreign policy have changed tremendously. China began to build up soft-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embark on public diplomacy, which aimed at: 1, increasingly exposing China to the world in terms of the state of affairs, policies and values, 2, creating a more objective and amicable milieu of opinions and 3, enhancing China's international image. The author offers her personal perspectives on how to handle relations between pursuing public relations and building up national soft-power, how to advance national soft-power by public relations and the need to obviate ideological barr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s public relations and Soft-po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下三级公立医院内部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肖红军 万红慧 +2 位作者 肖海燕 沈晓 毛宗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4,共4页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推进,三级公立医院面临着医疗服务提供方式及经济运行模式的挑战。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传统由医院单一职能部门主导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复杂性事务,必...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推进,三级公立医院面临着医疗服务提供方式及经济运行模式的挑战。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传统由医院单一职能部门主导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复杂性事务,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引入协同治理新模式,通过内部多元治理主体的文化协同、组织协同、流程协同、激励协同,促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 公立医院 协同治理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按病种分值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战略博弈对韩国“对冲”战略的冲击
3
作者 王晓玲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24,I0004,共20页
中美战略博弈冲击了韩国的“对冲”战略。保守派与进步派围绕“对冲”战略产生了理念分歧。保守派(如前总统尹锡悦政府)倡导“价值观外交”,表现出“去对冲”动向,进步派从民族国家立场和现实主义视角出发,批评“价值观外交”损害了国... 中美战略博弈冲击了韩国的“对冲”战略。保守派与进步派围绕“对冲”战略产生了理念分歧。保守派(如前总统尹锡悦政府)倡导“价值观外交”,表现出“去对冲”动向,进步派从民族国家立场和现实主义视角出发,批评“价值观外交”损害了国家利益。这种外交理念分歧衍生出涉华话语竞争:保守派宣扬涉华负面舆论,称进步派“媚华通共”,进步派则呼吁从国家利益出发理性看待中韩关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韩国民众的外交理念更接近进步派,但在情感上却“亲美疏华”。展望未来,韩国外交很可能随着进步派与保守派政党轮替执政在“对冲”和“去对冲”之间不断转向。保守派会持续煽动涉华负面舆论,以间接推动韩国外交“去对冲”。对于中韩关系而言,吸引韩国民众了解真实的中国,促使其理性看待中韩关系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关系 “对冲” 战略 二元极化政治 涉华舆论 民意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外法治本体论与域外立法管辖的适度性
4
作者 马得懿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7,共13页
涉外法治的概念和体系是对传统国内法和国际法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涉外法治极有可能发展成第三种法律形态。本体论视域下的涉外法治的核心在于强调涉外法治的内涵、性质以及运作模式,属于国内法和国际法在域外管辖上的结合和互动,其... 涉外法治的概念和体系是对传统国内法和国际法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涉外法治极有可能发展成第三种法律形态。本体论视域下的涉外法治的核心在于强调涉外法治的内涵、性质以及运作模式,属于国内法和国际法在域外管辖上的结合和互动,其制度表征是域外立法管辖体系的改良、优化和重塑。在公法和私法界分的前提下,涉外法治的体系不宜毫无限制地扩张,更不能将凡是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体系纳入涉外法治的体系之内,而应该限制在公法领域的域外立法管辖体系之内。涉外法治的限缩主义是由管辖权界分的复杂性和公法领域的域外立法管辖的适度性决定的。公法领域域外立法管辖适度性的配置,至少应该遵循两个路径,即重视域外立法管辖的类型化和强化国际礼让在域外立法管辖规则中的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本体论 域外立法管辖 公法与私法界分 国际礼让 限缩主义 长臂管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的演进:当代公共艺术中的关系重构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冲 胡谍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4,140,共7页
本文探讨镜像公共艺术对关系美学的拓展。从自我认知、主体间关系和超主体关系三个维度,分析物理镜像、多媒体电子镜像、数据和算法镜像如何塑造新的关系美学特征。镜像公共艺术反映出从个体参与到群体共创,再到跨智能体协作的演进趋势... 本文探讨镜像公共艺术对关系美学的拓展。从自我认知、主体间关系和超主体关系三个维度,分析物理镜像、多媒体电子镜像、数据和算法镜像如何塑造新的关系美学特征。镜像公共艺术反映出从个体参与到群体共创,再到跨智能体协作的演进趋势,为理解数字时代的关系重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艺术 关系美学 群体中的自我认知 主体间关系 超主体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公共关系视角下国际话语权的内涵逻辑与生成机制
6
作者 秦冬雪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在全球公共关系的视角下,国际话语权概念指向一国国际话语能力、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的协同。国际话语权内生性地表现为一种“共创力”,即产生于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公共话语行动的共同开展和效果的协同变化中,其生成逻辑具有主体间... 在全球公共关系的视角下,国际话语权概念指向一国国际话语能力、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的协同。国际话语权内生性地表现为一种“共创力”,即产生于多元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公共话语行动的共同开展和效果的协同变化中,其生成逻辑具有主体间性、话语建构性与效果协同性特征。国际话语权生成机制表现为多元主体互动产生相互作用的内部驱动力、内部抑制力、外部驱动力和外部抑制力,通过公共对话、认知协调与身份塑造的显性实践,以共同赋能、共创赋权与共享赋意的隐性作用路径,促进共识性与抗争性话语能力、正向与负向话语权力、扩展性与收缩性话语权利的生成和共同演化,进而推动国际话语权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话语权 生成机制 全球公共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十五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建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1,共9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过20年运作,已取得文化惠民与赋能乡村振兴的显著效果,但也面临一定的内卷化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聚焦建设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经过20年运作,已取得文化惠民与赋能乡村振兴的显著效果,但也面临一定的内卷化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聚焦建设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维度为“十五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承前启后、贯通畅达、平衡融合明晰了理路。为此,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南,下移治理重心,化体系末梢为治理靶心,促进融合平衡发展变薄弱地带为关键枢纽,进而实现“十五五”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公共文化服务 十五五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危机应对研究
8
作者 陈慧 罗杰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38-447,共10页
全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传播迅速且复杂,易引发公众恐慌和信任危机。本研究深入分析食品安全舆情危机的特点、根源及演化机理,从信息传播、公众心理和需求层次等角度探讨其形成机制,并借鉴美国食品安全舆情管理体系经验,提出快速反应... 全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传播迅速且复杂,易引发公众恐慌和信任危机。本研究深入分析食品安全舆情危机的特点、根源及演化机理,从信息传播、公众心理和需求层次等角度探讨其形成机制,并借鉴美国食品安全舆情管理体系经验,提出快速反应、态度谦卑、换位思考和正确引导等应对策略,并给出提升食品安全舆情危机应对能力的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食品安全 舆情 危机公关 公众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司法应对的中国路径
9
作者 王国飞 李树训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域内外在气候变化司法应对的具体路径上存在差异,域外“权利本位”的气候变化应对路径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我国气候变化司法应对路径的确定,应通过诉讼标的理论对案件类型进行概念区分,并考虑我国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并行的诉讼构造以及... 域内外在气候变化司法应对的具体路径上存在差异,域外“权利本位”的气候变化应对路径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我国气候变化司法应对路径的确定,应通过诉讼标的理论对案件类型进行概念区分,并考虑我国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并行的诉讼构造以及环境公益诉讼“去实体化”的特质。在此基础上,可将气候变化诉讼案件区分为气候环境公共利益案件、涉气候变化案件两类,前者包括气候环境行政公益型诉讼、气候环境司法审查型诉讼,后者则涵盖侵权类诉讼、合同类诉讼及其他关涉私益的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公益诉讼 气候环境公共利益案件 涉气候变化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背景下某公立医院专科建设思考及实施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路璐 刘雨辰 +2 位作者 韩媛媛 宫红岩 王明刚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5,共4页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持续深化,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逐渐成为新医改的焦点。DRG支付制度不仅是医保结付的方式,同时也是公立医院规范医生诊疗行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工具,促使医院由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转型,对公立医院的...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持续深化,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逐渐成为新医改的焦点。DRG支付制度不仅是医保结付的方式,同时也是公立医院规范医生诊疗行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工具,促使医院由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转型,对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理念提出一系列挑战。因此,分析DRG支付方式改革给公立医院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运营情况意义重大。笔者选取某公立医院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以来的22 791例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在DRG支付背景下医院运营的应对策略及主要问题,为公立医院更好地落实DRG支付政策及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公立医院 医疗质量 医疗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块关系:理解中国府际关系的一个核心概念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东涛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4,158,共12页
条块结构是我国政府组织体系的基本构成,条块关系是对中国府际关系的形象化、概念化和学理化表达,是当今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条块关系的演变发展与国家体制的建构及其改革同频共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 条块结构是我国政府组织体系的基本构成,条块关系是对中国府际关系的形象化、概念化和学理化表达,是当今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条块关系的演变发展与国家体制的建构及其改革同频共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条块关系必将继续成为政府改革和公共治理的重要议题,清晰界定条块关系的内涵,系统梳理条块关系的主要争论,深化对条块关系的规律性认识,重要且迫切。从中国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视角解读中国特色条块关系,既要基于中国国家制度建设和政府改革实践的历史与现实,也要上升到公共管理研究的普遍性理论关怀。条块关系或将成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研究贡献于公共管理普遍理论发展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块关系 府际关系 公共管理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DRG改革对住院费用的影响——以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为例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文娟 梁娟娟 +4 位作者 胡洋溢 蔡媛青 樊荣 尹柏松 张宇薇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分析DRG改革对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例均住院总费用及其增速、内部结构的短期效应与长期影响。方法:基于2009—2018年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住院费用的年度报表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分析2011年的DRG改革对例均住院总费用及各项费用占比... 目的:分析DRG改革对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例均住院总费用及其增速、内部结构的短期效应与长期影响。方法:基于2009—2018年北京市三级公立医院住院费用的年度报表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分析2011年的DRG改革对例均住院总费用及各项费用占比的影响。结果:与未试点的医院相比,短期内试点医院的例均住院总费用有所降低,药占比下降显著,耗材费用占比增速下降明显,手术、治疗、护理费用占比有所下降,检查、化验费用占比略有上升。长期看,试点医院例均住院总费用与增速超过非试点医院,药占比、手术、治疗、护理费用占比低于非试点医院,耗材费用占比大幅提高,检查、化验费用占比呈现较强的个体差异性。结论:DRG改革短期内对控制费用增长具有积极作用,长期效果有待改善,费用结构有待优化;未来应从发挥“双中心”的多元作用、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合、提高体现医生技术劳动价值的收入等方面完善DRG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三级公立医院 住院费用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支付方式下公立医院特殊病例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方秀斌 周典 +8 位作者 田帝 周苑 吴烨 王浩宇 刘瑶瑶 吕曼辰 张钰 薛同斌 刘雪珍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DRG支付方式下,包括高倍率病例和低倍率病例在内的特殊病例费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和完善DRG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甲综合医院2022年全年所有特殊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描述性分... 目的:分析DRG支付方式下,包括高倍率病例和低倍率病例在内的特殊病例费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和完善DRG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三甲综合医院2022年全年所有特殊病例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对特殊病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和影响程度。结果:纳入高倍率病例1281例(占总病例2.78%),其中治疗费用花费最多(占16.29%),费用最少的是诊察费(占0.79%);低倍率病例3266例(占7.09%),其中手术费用花费最多(占31.51%),费用最少的是诊疗费(占1.61%)。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科室类别、医保付费方式、并发症均是特殊病例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P<0.05)。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科室类别对费用的影响最大,性别对费用的影响最小。结论:调整医疗费用结构,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合理使用DRG支付方式,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率,实现总体控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公立医院 高倍率病例 低倍率病例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引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金栋昌 王宇富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了“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改革任务。结合当前及今后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了“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改革任务。结合当前及今后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改革发展任务来看,应不断夯实文化强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撑力、顺应时势升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力、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协调力、培育人才队伍锻造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四力协同”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机制优化 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关系的聚集:群聚传播时代的舆情溯源及价值依循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丹 隋岩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6,共9页
群聚传播时代的互联网舆情是一种关系势能,其发端于群聚传播的“聚集”本质,这一本质由人类群聚本能的回归与重现以及媒介技术集置属性的凸显共同决定,具体包括舆情主体的聚集、舆情客体即舆情事件的聚集,以及舆情本体也即社会情感的聚... 群聚传播时代的互联网舆情是一种关系势能,其发端于群聚传播的“聚集”本质,这一本质由人类群聚本能的回归与重现以及媒介技术集置属性的凸显共同决定,具体包括舆情主体的聚集、舆情客体即舆情事件的聚集,以及舆情本体也即社会情感的聚集。这一聚集是动态化和情境化的、过程性和关系性的,且具体呈现为各行动主体在媒介关系实践过程中的协作与冲撞。作为一种主体媒介关系实践的表征,互联网舆情呈现出了涌现性、反复性、交融性和相似性等特点。群聚传播的主体关系偏向决定了要从主体媒介关系实践的三个维度出发来探讨互联网舆情治理中的价值依循,具体包括在个体关系层面注重个体情绪的表达和传递,引导个体心理向善;文化关系层面寻求群体间的协调与平衡,促动集体氛围营构;社会关系层面关照公共领域的整治和重建,倡导理性对话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聚传播 互联网舆情 主体关系 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公益诉讼法”调整对象确定的理论逻辑与内容安排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嘉军 师睿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69,共7页
“检察公益诉讼法”的制定已经正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且在有序推进,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是,该法的调整对象为何。检察公益诉讼涉及众多单行法,其案件范围众多,这决定了确定其调整对象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但是... “检察公益诉讼法”的制定已经正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且在有序推进,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是,该法的调整对象为何。检察公益诉讼涉及众多单行法,其案件范围众多,这决定了确定其调整对象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但是,检察公益诉讼的出发点和本质为保护公益、维护公共利益,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确定其调整对象的逻辑起点,“检察公益诉讼法”的调整对象应为公益关系。在这一逻辑前提下,需要对每种公益诉讼案件类型的调整对象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公益诉讼法” 调整对象 逻辑起点 公益保护 公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毅 刘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8,共12页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国的城乡关系呈现三种不同的模式:农村普遍空心化、人口和资源高度集聚县城的集中型模式,城乡相互交流融合的互动型模式,公共服务资源下沉乡镇的服务型模式。之所以形成不同的城乡关系模式,是因为农民流动...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国的城乡关系呈现三种不同的模式:农村普遍空心化、人口和资源高度集聚县城的集中型模式,城乡相互交流融合的互动型模式,公共服务资源下沉乡镇的服务型模式。之所以形成不同的城乡关系模式,是因为农民流动的推动力已经从寻找就业机会转向获取公共服务,农民的流动模式也逐渐从城乡之间反复迁移转变为在能够满足其公共服务需求的地方寻求稳定生活。受到人口密度、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文化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成本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同,导致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同,进一步影响了农民对生活地点的选择,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城乡关系模式。理解城乡关系的多样性与动力机制的变迁,对于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 新型城镇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斯坦时报》对华舆论战:以“印太”语境下的策略性叙事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倩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2,共6页
[研究目的]当前,在中印边境争端凸显、印度将中国塑造为假想敌、借加入“印太”战略提升竞争筹码的背景下,印度主流媒体对华舆论攻势愈演愈烈,研究“印太”语境下的策略性叙事对中国夺取舆论战主动权意义重大。[研究方法]通过定量与定... [研究目的]当前,在中印边境争端凸显、印度将中国塑造为假想敌、借加入“印太”战略提升竞争筹码的背景下,印度主流媒体对华舆论攻势愈演愈烈,研究“印太”语境下的策略性叙事对中国夺取舆论战主动权意义重大。[研究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语义网络的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考察《印度斯坦时报》对华舆论战的阶段性叙事框架和策略性文本重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印媒利用策略性叙事进行的舆论战兼具政策叙事、体系叙事和身份叙事的框架特征,善用利益捆绑、情感操纵、科学伪装的叙事文本。中国对印舆论交锋应着力拓展叙事对象、提升叙事技巧、设置叙事议程,夺取舆论传播的制度性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性叙事 叙事文本 《印度斯坦时报》 舆论战 话语权 “印太”战略 中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大到二十大:党章修改视角下中共宣传工作的制度建设
19
作者 邓绍根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9,共9页
《中国共产党章程》不仅是立党之本,而且是党的总章程和党的根本大法。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总是根据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需要对党章进行修改。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 《中国共产党章程》不仅是立党之本,而且是党的总章程和党的根本大法。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总是根据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需要对党章进行修改。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光辉历程,既是其党章修改完善的历史,又是其宣传工作制度建设的发展史。从党的一大到二十大,中国共产党不断将理论、实践、制度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成果载入党章;从党章修改视角看中共宣传工作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推动着党的宣传工作制度建设逐步展开、曲折前行、丰富发展、创新完善等四个历史阶段,助力创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章 宣传工作 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关系学的“公共性悖论”及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20
作者 刘晓程 王浩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8,共11页
从1984年“中国公关元年”算起,公共关系进入中国已经40年。此间,中国本土的公关实践、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从未间断,基本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主流保持一致。然而,全球公关学术场域的主导理论与范式大多来自西方,中国实践更多作为特殊... 从1984年“中国公关元年”算起,公共关系进入中国已经40年。此间,中国本土的公关实践、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从未间断,基本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主流保持一致。然而,全球公关学术场域的主导理论与范式大多来自西方,中国实践更多作为特殊经验提供文化证据。这种“体用关系”难题不仅极大限制了中国公共关系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而且公关实践、学术乃至学科的正当性长期面临各种质疑。对照传播学科的自反性研究,回归现代公共关系在美国发生的历史语境以及公共关系学引进时的实践迷思,提出“公共性悖论”这一阻碍学科正当性的“元问题”,反思造成公关职业污名、公关有术无道、公关难以介入社会公共事务的三重困境,而突破公共性悖论正是回应“小学科如何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实践创新层面,作为“中间地带”的公共关系业需平衡策略传播与公共伦理的关系;学术研究层面,作为“行动连续体”的公共关系学应当突破理论界域贡献中国原创理论,以学术力量参与社会充分运作;学科发展层面,中国本土公共关系学需跳出“美国中心主义”与“商业中心主义”的窠臼,积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对接国家发展需要,优化学科研究方向。构建中国自主的公共关系学知识体系,需走出西方理论的普适性迷思,反思视中国为“在地”而西方为“世界”的狭隘视域,以学术自主、文化自信的姿态观照本土公关实践并创新自主理论体系,从而更好推动中国本土公共关系学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公开发布 公共性 学科反思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