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绿江中游微塑料的沉积记录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晓雪 程知欣 +3 位作者 王谦 刘月 宋颖玲 尤再进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7-548,共12页
本研究借助于鸭绿江中游水丰水库水深40 m处的柱状样的测年结果,检测了相应年代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形态、颜色和粒径.分析表明鸭绿江中游的微塑料沉积过程主要依赖于生物残体附着的“压舱”作用、“动物摄食和排泄”作用和“海洋雪... 本研究借助于鸭绿江中游水丰水库水深40 m处的柱状样的测年结果,检测了相应年代沉积物中微塑料的丰度、形态、颜色和粒径.分析表明鸭绿江中游的微塑料沉积过程主要依赖于生物残体附着的“压舱”作用、“动物摄食和排泄”作用和“海洋雪”的裹胁作用.对微塑料沉积的形态、颜色、粒径等信息的溯源分析发现:1964年以前微塑料沉积迅速增长的时期,丰度范围为每10 g含5—120个,平均值为每10 g含72个,其微塑料沉积特征反映出当时全球塑料工业的产业水平;1964—1991年间微塑料沉积增长缓慢的时期,丰度范围为每10 g含75—150个,平均值为每10 g含124个,其微塑料沉积特征显露出全球塑料产业结构变化和塑料回收利用率逐年提高的信息;1991年以后是微塑料沉积逐渐下降的时期,丰度范围为每10 g含80—160个,平均值为每10 g含112个,其微塑料沉积特征则更多体现出在世界塑料总产攀升的背景下,全球塑料污染控制的成果.微塑料的沉积历史对全球塑料产量历史变迁有明确的响应,但对中国塑料产量的历史变化响应很不明显,展现出这里的微塑料沉积不是“本土性”的,极有可能是全球天气系统长距离运移的结果,可以用其分析全球环境的塑料污染状态和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 水丰水库 微塑料 沉积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全新世极端洪水事件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润喆 于世永 +2 位作者 周亮 公力维 沈治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76,共19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洪水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强度正在快速变化,揭示洪水发生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是当前古洪水水文学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洪水活动近年来呈现快速异常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洪水事件的发生频率与强度正在快速变化,揭示洪水发生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是当前古洪水水文学和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长江流域作为中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其洪水活动近年来呈现快速异常变化,较短的现代器测记录已不能满足未来洪水灾害风险预测的需求,迫切需要通过各种长时间尺度记录揭示过去时期长江流域洪水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综述各种极端洪水事件的地质记录和历史记录,确定全新世以来极端洪水事件的频发期,并与区域关键气候代用指标进行对比,发现洪水事件频发期主要跟气候的急剧突变和强烈的人类活动有关。然而准确预测长江流域洪水事件未来演化趋势,需不断加强各种代用记录的综合研究,进一步探索洪水发生机制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耦合关系,并加强有关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以便于为未来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防御、城乡规划优化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洪水事件 沉积记录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上游流域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
作者 黄春长 查小春 +1 位作者 李瑜琴 庞奖励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6,共11页
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其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急需超长时间尺度河流洪水水文学数据资料的支撑。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的研究,为淮河流域全新世洪水水文数据发掘提供了重要途径。利用河流地貌学、沉积学、... 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其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急需超长时间尺度河流洪水水文学数据资料的支撑。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的研究,为淮河流域全新世洪水水文数据发掘提供了重要途径。利用河流地貌学、沉积学、水文学和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获取淮河中上游全新世万年来实际发生过的特大暴雨洪水事件的沉积学记录,采用多种水文模型模拟恢复与检验,获得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水位和流量数据。淮河干流桐柏东段基岩峡谷的研究发现,过去10 000 a以来发生多次特大洪水事件,尤其是发生在3.1 ka B.P.和1.5 ka B.P.时期的古洪水事件,洪峰水位最高,洪峰流量可达14 300~16 000 m^(3)/s,淮河支流汝河遂平段的调查研究和测年断代表明,在(12.0-11.2) ka B.P.、(4.2-4.0) ka B.P.和(3.2-3.0) ka B.P.,分别发生过3期古洪水事件。而支流沙河在(1.45-1.55) ka B.P.发生过特大泛滥洪水事件,对应于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严重气候恶化阶段。这些时段处在全球性气候事件、气候恶化或气候转折阶段。在这些时段,季风状态极其不稳定,变率增大,导致气候异常,极端性变化频繁,既有严重干旱,又有特大洪水事件发生。因此,在全新世来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水事件并不必然的与温暖湿润气候阶段相联系。这些研究丰富了高分辨率气候水文事件的内涵,对于深刻理解区域气候水文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全新世 古洪水事件 沉积学记录 古洪水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仁怀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背景 被引量:1
4
作者 粟海军 邹晓 +15 位作者 安明态 胡国雄 张明明 胡灿实 李仕泽 穆彪 文雪峰 邢济春 韩燕峰 曹威 王晓宇 安苗 王志杰 严令斌 张福平 李志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通过对仁怀市自然环境、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与土地利用开展全面、深入、系统地调查,结果发现仁怀市自然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区内共记录野生生物物种5515种,其中植物2590种,动物1262种,微生物1663种,包括贵... 通过对仁怀市自然环境、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与土地利用开展全面、深入、系统地调查,结果发现仁怀市自然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区内共记录野生生物物种5515种,其中植物2590种,动物1262种,微生物1663种,包括贵州省新记录科1个、新记录属9个、新记录种116个。仁怀市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本研究首次全面摸清了仁怀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现状,并尝试系统地从无机环境、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方面阐释酱香白酒生产条件的特殊性,对仁怀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酱香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怀市 赤水河 县域生物多样性 新记录 酱香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星堆新发现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石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
三星堆新发现,在中国早期文明认识领域掀起轩然大波。面对诸多的未知,怎样看待三星堆新发现?它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带来什么启示?这颇值得深思。三星堆新发现拓展了我们认识中国早期文明的视野,但也带来严峻挑战。对于认识中华远古文明,... 三星堆新发现,在中国早期文明认识领域掀起轩然大波。面对诸多的未知,怎样看待三星堆新发现?它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带来什么启示?这颇值得深思。三星堆新发现拓展了我们认识中国早期文明的视野,但也带来严峻挑战。对于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它至少带来三个重要启示:一,在中华远古文明领域,我们尚有太多未知,为此我们须保持审慎、谦逊和敬意。二,中华文明在源头上并非整齐划一,而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和多样性,这种差异和多样性以及多姿多彩,恰恰构成中华文明体系的博大精深,也赋予其强大生命力和顽强韧性。三,巫术礼仪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如何破译远古先民巫术礼仪背后的神性思维逻辑,可能是我们理解中华远古文明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山海经》 《华阳国志》 古蜀国 中华远古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近2000年来营养状况演变的氮同位素沉积记录
6
作者 王利伟 叶丰 +1 位作者 黄超 韦刚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4-514,共11页
近2000年以来河口近海氮循环变化的历史及其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对于理解陆海过渡带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珠江口外高分辨率沉积物岩心(WS)总氮同位素(δ^(15)Nbulk)和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TOC... 近2000年以来河口近海氮循环变化的历史及其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对于理解陆海过渡带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珠江口外高分辨率沉积物岩心(WS)总氮同位素(δ^(15)Nbulk)和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TOC、TN、C/N、δ^(13)C、Ti、Al/K等)的综合分析,重建了珠江河口近2000年水体营养化程度(硝酸盐利用率)的演变规律,同时结合研究区的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和人类活动历史,探讨了河口氮循环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的变动机制。结果显示,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沉积物δ^(15)Nbulk的变化特征反映了海洋浮游植物对表层水体硝酸盐利用率的演变过程,即水体的营养状况变化。表层水体氮营养的供应与陆源径流量和水层结构有关,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EASM)强度的调控。过去2000年持续增强的人类活动加速了陆源营养盐的输入,使表层水体的营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不断提升河口初级生产力,进而与EASM强度的变化产生了偏移。近2000年以来,珠江口水体硝酸盐利用率整体上呈波动下降的W形,表明营养供应不断增强,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驱动着珠江口水体营养程度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沉积记录 氮同位素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麂属一新记录种——贡山麂
7
作者 和鑫明 和向东 +7 位作者 杨永军 格桑 杨莹 扎史吾木 孙庆蕾 余丽芳 余萌靓 马金林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29-132,共4页
于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应用红外相机开展鸟兽多样性监测期间,拍摄到了贡山麂的影像,此为贡山麂在该区域的首次记录。为了方便野外识别贡山麂与其他近似的同属物种,对其与同域分布的赤麂进行了形态对比。贡山... 于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应用红外相机开展鸟兽多样性监测期间,拍摄到了贡山麂的影像,此为贡山麂在该区域的首次记录。为了方便野外识别贡山麂与其他近似的同属物种,对其与同域分布的赤麂进行了形态对比。贡山麂历史分布区在澜沧江西侧地区,而此次报道地点位于澜沧江东侧,为该物种最东端的分布记录。报道的以上信息对研究贡山麂的地理分布和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 横断山脉 白马雪山 分布新记录 贡山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口近百年来重金属垂向沉积的污染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月 程岩 +4 位作者 李富祥 张春鹏 刘敬伟 张亮 高建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9-494,共6页
以鸭绿江口西汊道连续性较好、时间分辨率较高、以海湾性质为主的沉积柱状样为样本,对其沉积速率、粒度、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结合210Pb测年结果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鸭绿江口近百... 以鸭绿江口西汊道连续性较好、时间分辨率较高、以海湾性质为主的沉积柱状样为样本,对其沉积速率、粒度、重金属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结合210Pb测年结果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鸭绿江口近百年来重金属的垂向沉积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鸭绿江河口的重金属污染除Cu外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体现了人类活动在自然演变中的强烈响应;粒度不是控制鸭绿江河口重金属积累的唯一因素,除w(Cu)和w(As)外,w(Hg)、w(Cr)、w(Ni)、w(Zn)、w(Pb)及w(Cd)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说明这些重金属元素有较为一致的沉积环境.大多数重金属受控于工业和农业的污染物排放,而Cu主要来源于采矿污染.用中朝地台页岩作为背景值进行地累积指数的污染评价表明,大多数重金属污染级别目前已达到中等到强的程度,说明鸭绿江口的重金属污染正在日益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绿江口 重金属 沉积记录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中游全新世黄土剖面光释光测年及记录的古洪水事件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恒松 黄春长 +3 位作者 周亚利 庞奖励 查小春 顾洪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4-1004,共11页
通过对渭河流域进行广泛的考察,在中游咸阳附近一处阶地发现保存完好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里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对于采集的全新世地层样品,进行粒度、磁化率测量分析,证明所夹沉积物是典型的古洪... 通过对渭河流域进行广泛的考察,在中游咸阳附近一处阶地发现保存完好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里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对于采集的全新世地层样品,进行粒度、磁化率测量分析,证明所夹沉积物是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该层记录了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水文信息。应用红外后蓝光的SAR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得该剖面9个OSL年龄值,确定渭河在距今3.2~2.8ka之间为一个洪水多发时期,并建立了渭河古洪水事件的年代序列。这一结果揭示了古洪水的频发与全新世中期向晚期过渡的转折时期,气候由温湿向干旱化发展,大气系统失稳,气候变化剧烈,降水量异常变化,变率增大,是导致渭河流域特大古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古洪水事件 光释光测年 沉积物记录 渭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高体雅罗鱼单殖吸虫中国二新纪录种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江山 姚卫建 +2 位作者 焦丽 闫昊 岳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3-716,共4页
额尔齐斯河(Ergis River)发源于中蒙边境,地处欧亚大陆腹部,上游在我国境内,位于新疆阿尔泰地区东北部,长为500 km,流域面积50000 km2,是新疆三大河流之一,也是我国唯一一条北冰洋水系的国际河流。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单殖吸虫 指环虫科 中国新纪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55年黄河改道事件在渤海的沉积记录 被引量:8
11
作者 廖永杰 范德江 +3 位作者 刘明 王伟伟 赵全民 陈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100,共13页
通过对渤海柱状沉积物中粒度特征及常、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系统分析,揭示了1855年黄河改道事件在渤海中部的沉积记录,探讨了改道前后渤海沉积环境的变化。研究表明,2个沉积物柱样上部的粒度、元素含量特征均明显异于下部,可把两柱样分... 通过对渤海柱状沉积物中粒度特征及常、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系统分析,揭示了1855年黄河改道事件在渤海中部的沉积记录,探讨了改道前后渤海沉积环境的变化。研究表明,2个沉积物柱样上部的粒度、元素含量特征均明显异于下部,可把两柱样分别划分为Ⅰ类、Ⅱ类两种类型,分别代表了黄河改道后和之前的物质类型。Ⅰ类沉积物平均粒径更细、分选更好,物质组成更接近于黄河沉积物;Ⅱ类沉积物平均粒径更粗、分选较差,物质组成更接近于渤海周边陆域物质;Ⅰ、Ⅱ类沉积物中Ni、Zn、Sr、Ba、Zr等5种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可作为区别黄河物质和渤海周边陆源物质的指标。黄河改道后研究区水动力环境趋弱,同时还使初级生产力下降,并且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由滨-浅海的氧化环境,转变为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的弱氧化-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黄河改道 沉积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沉积记录的耦合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月 程岩 +5 位作者 李红军 高建华 郑金华 张春鹏 张亮 刘敬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8,共13页
通过对采自鸭绿江口主汊道的5个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以及粒度参数的分析,并与前期合作研究的西汊道及西岸潮滩的4个柱状样沉积物的测年和粒度研究成果进行比对,探讨了流域来水来沙、河口沉积与海岸发育之间的耦合效应及鸭绿... 通过对采自鸭绿江口主汊道的5个柱状样的^(210)Pb和^(137)Cs测年以及粒度参数的分析,并与前期合作研究的西汊道及西岸潮滩的4个柱状样沉积物的测年和粒度研究成果进行比对,探讨了流域来水来沙、河口沉积与海岸发育之间的耦合效应及鸭绿江河口地貌演化的新证据。结果表明:鸭绿江口主汊道存在河流和潮流两种沉积作用,不同时期动力作用不同;以潮流作用为主的沉积时段,其沉积特征与西汊道及西岸潮滩的一致;主汊道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与西汊道和西岸潮滩的物质来源存在差异。鸭绿江口的主汊道、西汊道及邻近海岸的沉积记录对环境变化、人类活动、流域大洪水等事件均存在响应,响应的时间基本同步,具有耦合效应。沉积记录中存在5个明显的"事件信号",其中1960年最为重要,是鸭绿江河口地貌发生巨变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记录 鸭绿江口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δ^(18)O记录气候意义的再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任贾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8-442,共5页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1 号冰川冰芯δ18 O 记录与大西沟气象站实测的气温资料, 进一步系统地探讨了所研究区域冰芯δ18 O 记录的气候意义。结果表明,冰芯δ18 O 记录与夏半年(5月~10 月)平均气温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1 号冰川冰芯δ18 O 记录与大西沟气象站实测的气温资料, 进一步系统地探讨了所研究区域冰芯δ18 O 记录的气候意义。结果表明,冰芯δ18 O 记录与夏半年(5月~10 月)平均气温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冬半年(11 月~次年4 月) 平均气温不存在稳定的相关性。该结果拓展了中、低纬主地区山地冰川冰芯δ18 O 记录作为温度指标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冰芯 Δ^18O记录 气候意义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漫滩沉积体系对洪水事件的指示——以修河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连丽聪 凌超豪 +5 位作者 李晓峰 曹向明 毛端谦 万智巍 贾玉连 牛文瑜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5-142,共8页
河漫滩是洪水漫溢过自然堤而在河流两岸水流流速降低的地貌环境下所塑造的河流地貌单元,是洪水过程所形成的独特沉积体系,蕴含着大量的河流水文信息,但由于河流侧向摆动、河漫滩沉积速度较快等原因,造成河漫滩沉积环境变化较快,河漫滩... 河漫滩是洪水漫溢过自然堤而在河流两岸水流流速降低的地貌环境下所塑造的河流地貌单元,是洪水过程所形成的独特沉积体系,蕴含着大量的河流水文信息,但由于河流侧向摆动、河漫滩沉积速度较快等原因,造成河漫滩沉积环境变化较快,河漫滩沉积体系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鄱阳湖修河下游永修三角乡修河右岸的近现代河漫滩沉积序列为例,基于^(137)Cs比活度测试和事件性沉积建立时间标尺,依据粒度组份等指标,结合气象和水文观测数据,探究了器测以来河漫滩沉积体系对洪水事件的记录及记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较大洪水期间水动力不稳定、粒度较粗、分选差(或者好)、粒度跨度宽;该剖面揭示了1953年来16次较大洪水年份的14次,检出率高;平均粒径(μm)和SS(分选系数×粒径跨度)等指标对洪水事件的检出最好。这样揭示出来的洪水,可称为异常洪水,有别于基于滞水沉积所反演的极端洪水事件。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宽古洪水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河 异常洪水 河漫滩沉积 水文记录 粒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早期植被与环境演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艳 巨天珍 +1 位作者 陈发虎 张家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059-1069,共11页
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终闾湖泊边缘三角城剖面湖相沉积物 (1 0 .0 - 6 .3 ka.B.P.)高分辨率 (每样平均 40~ 5 0 a左右 )孢粉分析揭示该流域全新世早期植被与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是 :全新世初期 (1 0 - 9.8ka.B.P.) ,温度、湿度开始上升 ,... 西北干旱区石羊河流域终闾湖泊边缘三角城剖面湖相沉积物 (1 0 .0 - 6 .3 ka.B.P.)高分辨率 (每样平均 40~ 5 0 a左右 )孢粉分析揭示该流域全新世早期植被与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是 :全新世初期 (1 0 - 9.8ka.B.P.) ,温度、湿度开始上升 ,山上针叶林发育 ,该期持续较短时间后 ,温度、湿度下降 (9.8- 9.2 ka.B.P.) ,山上森林萎缩 ,山下荒漠范围扩大 ;此后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波动的温度、湿度上升、植被发育状况逐步好转的过程 (9.2 - 7.75 ka.B.P.) ;随后又是短暂的气候冷干、植被恶化阶段 (7.75 - 7.2 5 ka.B.P.)和一个相对持续时间较长 ,植被发育较好的暖湿期 (7.2 5 - 6 .3 ka.B.P.)。石羊河流域全新世早期气候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每个相对暖湿期和冷干期中都有多个次一级的冷干、暖湿波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孢粉记录 植被变化 早全新世 石羊河流域 西北干旱区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沱沱河至昆仑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孢粉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振明 彭伟 +3 位作者 邓中林 李荣社 王毅智 朱迎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69-1474,共6页
根据对青藏高原沱沱河流域的雅西错湖湖相沉积、西金乌兰湖岸边的湖相沉积和昆仑河河流相沉积记录的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资料的对比分析,该地区2种标志性花粉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iaceae)的百分含量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从南... 根据对青藏高原沱沱河流域的雅西错湖湖相沉积、西金乌兰湖岸边的湖相沉积和昆仑河河流相沉积记录的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资料的对比分析,该地区2种标志性花粉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iaceae)的百分含量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从南向北、从老到新,孢粉的种类、乔木花粉的数量逐渐减少,禾本科(Gramineae)花粉百分含量逐渐降低,蕨类孢子数量少;在研究区南部晚更新世早期出现了以白刺属(Nitraria)为代表的干旱灌丛草原植被,在研究区3~1万年之间出现了以蒿属、禾本科为代表的干偏湿的草原植被;总体上,根据晚更新世的孢粉恢复的古环境,南部地区比北部地区偏湿。这一特征对恢复青藏高原晚更新世的古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沱沱河至昆仑河地区 孢粉记录 晚更新世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正东 熊源新 +3 位作者 杨冰 韩敏敏 孙中文 崔瑞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41,共7页
为了解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组成情况,同时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430份苔类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苔类植物共有27科43属120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有5个贵州... 为了解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组成情况,同时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430份苔类植物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地区苔类植物共有27科43属120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有5个贵州新纪录种,分别是疣胞苔、丝形指叶苔、卷苞叶苔、红丛叶苔和圆叶裂叶苔;优势科有6个,分别是指叶苔科、护蒴苔科、叶苔科、地萼苔科、耳叶苔科和细鳞苔科;优势属5个,分别是鞭苔属、叶苔属、裂萼苔属、耳叶苔属和细鳞苔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类植物 物种组成 新纪录 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三代虫种类研究及新纪录种记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薇 郝翠兰 +1 位作者 王新 岳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探究额尔齐斯河水域中鱼类寄生三代虫的种类以及感染情况,给新疆水产业的发展及我国三代虫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选取额尔齐斯河的北屯镇、185团场、布尔津和哈巴河4个采样点,自捕或者从当地渔民处购买材料鱼,通过... 为探究额尔齐斯河水域中鱼类寄生三代虫的种类以及感染情况,给新疆水产业的发展及我国三代虫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选取额尔齐斯河的北屯镇、185团场、布尔津和哈巴河4个采样点,自捕或者从当地渔民处购买材料鱼,通过染色观察三代虫的形态特征,对其几丁质结构进行绘图、测量及比较,同时对不同种类三代虫的感染率、感染强度、感染丰度以及宿主专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共发现三代虫14种,其中丁鱥三代虫(Gyrodactylus tinca Malmberg,1957)、白斑狗鱼三代虫(Gyrodoctylus lucii Kulakowskaja,1951)、梭鲈三代虫(Gyrodoctylu luciopercae Gusev,1962)、马氏三代虫(Gyrodactylus markakulensis Gvosdev,1950)均是国内首次发现,为新纪录种;感染率最高的为鲤(Cyprinus carpio)(23.94%),最低的为河鲈(Perca fluviatilis)(0.74%),除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rus)和鲤外,其余的感染率均不超过10%;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散鳞镜鲤和鲤为易感宿主,方均比(S2/X)都大于1,呈聚集分布;其余的小于1,呈均匀分布。三代虫宿主专一性较强,但有少数种类三代虫寄生2~4种宿主的情况,也存在同一宿主感染2~3种三代虫的现象,与单殖吸虫的宿主专一性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 三代虫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水位变化的趋势——验潮站记录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昭璇 刘南威 +2 位作者 胡男 丘世钧 黄山 《热带海洋》 CAS CSCD 1992年第4期56-62,共7页
本文取珠江口28个验潮站1950—1985年观测记录,用最小二乘方回归直线方程进行计算,求出各站的水位升降速率,绘出三角洲各站的升降速率分布图。结果大部分测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平均速率为2.028mm/a,到2000年水位将比1985年上升3c... 本文取珠江口28个验潮站1950—1985年观测记录,用最小二乘方回归直线方程进行计算,求出各站的水位升降速率,绘出三角洲各站的升降速率分布图。结果大部分测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平均速率为2.028mm/a,到2000年水位将比1985年上升3cm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珠江口 验潮站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江北地区9490~4840 aBP环境演变的地层记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诚 马春梅 +1 位作者 黄林燕 赵宁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7-352,共6页
来自1 4C、δ1 3C、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表明,南京江北地区在5 12 0 a BP、6 2 4 0 a BP、4 84 0 a BP和8914 a BP是气候相对暖湿期,而85 2 3a BP和6 5 2 0 a BP可能对应的是相对干冷的气候。该区在94 90~4 84 0 a BP期间沉积速... 来自1 4C、δ1 3C、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表明,南京江北地区在5 12 0 a BP、6 2 4 0 a BP、4 84 0 a BP和8914 a BP是气候相对暖湿期,而85 2 3a BP和6 5 2 0 a BP可能对应的是相对干冷的气候。该区在94 90~4 84 0 a BP期间沉积速率具有明显不均一性,94 90~8730 a BP期间沉积速率为5 6 m m / 10 0 a,86 95~85 6 6 a BP期间为6 2 m m /10 0 a,而85 2 3~4 84 0 a BP期间沉积速率仅为8m m / 10 0 a,上述现象可能与94 90~85 6 6 a BP期间该区经历过海侵和地壳沉降加快有关。由于在第5~7层中未发现海相有孔虫,可以肯定该区海拔高于7m的地带在94 90~4 84 0 a BP期间未受海侵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BP 粒度 地球化学元素 沉积速率 沉积物 环境演变 地层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