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其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急需超长时间尺度河流洪水水文学数据资料的支撑。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的研究,为淮河流域全新世洪水水文数据发掘提供了重要途径。利用河流地貌学、沉积学、...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其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急需超长时间尺度河流洪水水文学数据资料的支撑。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的研究,为淮河流域全新世洪水水文数据发掘提供了重要途径。利用河流地貌学、沉积学、水文学和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获取淮河中上游全新世万年来实际发生过的特大暴雨洪水事件的沉积学记录,采用多种水文模型模拟恢复与检验,获得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水位和流量数据。淮河干流桐柏东段基岩峡谷的研究发现,过去10 000 a以来发生多次特大洪水事件,尤其是发生在3.1 ka B.P.和1.5 ka B.P.时期的古洪水事件,洪峰水位最高,洪峰流量可达14 300~16 000 m^(3)/s,淮河支流汝河遂平段的调查研究和测年断代表明,在(12.0-11.2) ka B.P.、(4.2-4.0) ka B.P.和(3.2-3.0) ka B.P.,分别发生过3期古洪水事件。而支流沙河在(1.45-1.55) ka B.P.发生过特大泛滥洪水事件,对应于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严重气候恶化阶段。这些时段处在全球性气候事件、气候恶化或气候转折阶段。在这些时段,季风状态极其不稳定,变率增大,导致气候异常,极端性变化频繁,既有严重干旱,又有特大洪水事件发生。因此,在全新世来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水事件并不必然的与温暖湿润气候阶段相联系。这些研究丰富了高分辨率气候水文事件的内涵,对于深刻理解区域气候水文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展开更多
来自1 4C、δ1 3C、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表明,南京江北地区在5 12 0 a BP、6 2 4 0 a BP、4 84 0 a BP和8914 a BP是气候相对暖湿期,而85 2 3a BP和6 5 2 0 a BP可能对应的是相对干冷的气候。该区在94 90~4 84 0 a BP期间沉积速...来自1 4C、δ1 3C、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表明,南京江北地区在5 12 0 a BP、6 2 4 0 a BP、4 84 0 a BP和8914 a BP是气候相对暖湿期,而85 2 3a BP和6 5 2 0 a BP可能对应的是相对干冷的气候。该区在94 90~4 84 0 a BP期间沉积速率具有明显不均一性,94 90~8730 a BP期间沉积速率为5 6 m m / 10 0 a,86 95~85 6 6 a BP期间为6 2 m m /10 0 a,而85 2 3~4 84 0 a BP期间沉积速率仅为8m m / 10 0 a,上述现象可能与94 90~85 6 6 a BP期间该区经历过海侵和地壳沉降加快有关。由于在第5~7层中未发现海相有孔虫,可以肯定该区海拔高于7m的地带在94 90~4 84 0 a BP期间未受海侵影响。展开更多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The magnitude and frequency of extreme late Holocene flooding in the middle Yangtze River and their climatic and anthropogenic forcing”(42250610211),“黄河下游地区中晚全新世重大洪泛事件及其对我国早期文明的影响”(41971102)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1500AD以来江汉平原湖泊沉积物碳埋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24XKT0141)。
文摘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其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急需超长时间尺度河流洪水水文学数据资料的支撑。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的研究,为淮河流域全新世洪水水文数据发掘提供了重要途径。利用河流地貌学、沉积学、水文学和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获取淮河中上游全新世万年来实际发生过的特大暴雨洪水事件的沉积学记录,采用多种水文模型模拟恢复与检验,获得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水位和流量数据。淮河干流桐柏东段基岩峡谷的研究发现,过去10 000 a以来发生多次特大洪水事件,尤其是发生在3.1 ka B.P.和1.5 ka B.P.时期的古洪水事件,洪峰水位最高,洪峰流量可达14 300~16 000 m^(3)/s,淮河支流汝河遂平段的调查研究和测年断代表明,在(12.0-11.2) ka B.P.、(4.2-4.0) ka B.P.和(3.2-3.0) ka B.P.,分别发生过3期古洪水事件。而支流沙河在(1.45-1.55) ka B.P.发生过特大泛滥洪水事件,对应于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严重气候恶化阶段。这些时段处在全球性气候事件、气候恶化或气候转折阶段。在这些时段,季风状态极其不稳定,变率增大,导致气候异常,极端性变化频繁,既有严重干旱,又有特大洪水事件发生。因此,在全新世来说,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水事件并不必然的与温暖湿润气候阶段相联系。这些研究丰富了高分辨率气候水文事件的内涵,对于深刻理解区域气候水文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文摘来自1 4C、δ1 3C、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分析表明,南京江北地区在5 12 0 a BP、6 2 4 0 a BP、4 84 0 a BP和8914 a BP是气候相对暖湿期,而85 2 3a BP和6 5 2 0 a BP可能对应的是相对干冷的气候。该区在94 90~4 84 0 a BP期间沉积速率具有明显不均一性,94 90~8730 a BP期间沉积速率为5 6 m m / 10 0 a,86 95~85 6 6 a BP期间为6 2 m m /10 0 a,而85 2 3~4 84 0 a BP期间沉积速率仅为8m m / 10 0 a,上述现象可能与94 90~85 6 6 a BP期间该区经历过海侵和地壳沉降加快有关。由于在第5~7层中未发现海相有孔虫,可以肯定该区海拔高于7m的地带在94 90~4 84 0 a BP期间未受海侵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