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临柜查询量趋势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相东 相振宇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2,共3页
随着信用信息使用的日益广泛,人民银行分支行个人信用报告临柜查询量呈爆发式增长。为制定有效的分流政策、缓解临柜查询压力,必须首先精准把握查询量的变化规律。以2010年来的全国临柜月查询量为基础,重点对月查询量的增长性趋势、季... 随着信用信息使用的日益广泛,人民银行分支行个人信用报告临柜查询量呈爆发式增长。为制定有效的分流政策、缓解临柜查询压力,必须首先精准把握查询量的变化规律。以2010年来的全国临柜月查询量为基础,重点对月查询量的增长性趋势、季节性趋势和随机变化成分进行分析。分析得出的规律符合实际数据,可以作为人民银行分支行查询量监控和预测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银行 个人信用报告 查询量 趋势分析 季节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民银行基层行对金融机构征信非现场监管问题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江洲 《征信》 2015年第12期19-22,共4页
中国人民银行基层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手段单一,对其日常动态的非现场评估管理难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非现场监管实际现状出发,综合梳理分析当前征信业相关监管政策,借鉴国外经验,立足工作实践,设计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及相... 中国人民银行基层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手段单一,对其日常动态的非现场评估管理难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非现场监管实际现状出发,综合梳理分析当前征信业相关监管政策,借鉴国外经验,立足工作实践,设计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及相关配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业务 金融机构监管 非现场监管 人民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民银行征信诉讼风险防范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燕 《征信》 2016年第2期45-48,共4页
近年来,征信涉诉案件给人民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法律风险和舆论风险,包括行政处罚、信息查询和行政监管等环节出现的各类风险,危害了征信系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应加强"法治央行"建设,充实征信法律人才建设,加强征信法制宣... 近年来,征信涉诉案件给人民银行带来了较大的法律风险和舆论风险,包括行政处罚、信息查询和行政监管等环节出现的各类风险,危害了征信系统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应加强"法治央行"建设,充实征信法律人才建设,加强征信法制宣传教育,正确对待征信诉讼风险,提高征信应诉能力,维护人民银行良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征信 诉讼风险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内审准则对央行内审工作的借鉴和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马鹏飞 《金融发展研究》 2011年第11期30-33,共4页
2011年人民银行的《内审工作转型规划》明确提出了借鉴国际内审准则、促进央行内审工作深入发展的相关要求,因此研究和分析国际内审准则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对于推动央行内审工作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目前央行内审工... 2011年人民银行的《内审工作转型规划》明确提出了借鉴国际内审准则、促进央行内审工作深入发展的相关要求,因此研究和分析国际内审准则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对于推动央行内审工作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目前央行内审工作的现状与国际内审准则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未来央行内审工作发展的理想路径和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审 准则 央行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机制化的法制建构
5
作者 闫海 《征信》 2017年第5期71-76,共6页
随着我国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公开市场业务的法律地位将逐步提升,但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制发展较为滞后。人民银行应当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3条第2款授权通过法制建构推进公开市场业务的机制化,即优化国债、其... 随着我国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公开市场业务的法律地位将逐步提升,但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制发展较为滞后。人民银行应当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3条第2款授权通过法制建构推进公开市场业务的机制化,即优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丰富操作标的,适时取消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进一步改进公开市场业务决策、执行程序及权限,增加代表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一级交易商比例,从而扩大公开市场业务的传导范围;明确现券交易和回购交易,以及数量招标和价格招标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市场业务 机制化 中央银行票据 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信贷资产抵押备案制度再解读
6
作者 高士亮 谷昭亚 +1 位作者 徐仲昆 谢金静 《征信》 2016年第1期12-17,共6页
人民银行信贷资产抵押备案试点扩容引发市场误解,尽管人民银行相关司局已经撰文批驳和纠正,并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信贷资产抵押备案制度的分析深度仍有待挖掘。对信贷资产抵押备案制度进行再解读,认为抵押品备案制度是危机应对的产物,有... 人民银行信贷资产抵押备案试点扩容引发市场误解,尽管人民银行相关司局已经撰文批驳和纠正,并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信贷资产抵押备案制度的分析深度仍有待挖掘。对信贷资产抵押备案制度进行再解读,认为抵押品备案制度是危机应对的产物,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和实现成本补偿,其本质是紧急流动性再贷款,因而我国引入信贷资产抵押品备案制度是可行和必要的,五大内容设计不可或缺,试点扩大的目的在于确保正式推出后能够运行顺畅,但释放流动性多少还要受多种因素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资产抵押备案制度 人民银行 再贷款 污名效应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补事后监督固有缺陷的前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菲 李有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6,共4页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即控制目标应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形式来实现,而健全、完善、协调的工作机制则是其核心环节。属于人民银行会计内控范畴的事后监督,存在监督时间的滞后性和监督内容的不全面性两个固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其防...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即控制目标应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形式来实现,而健全、完善、协调的工作机制则是其核心环节。属于人民银行会计内控范畴的事后监督,存在监督时间的滞后性和监督内容的不全面性两个固有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其防范资金风险的职能作用。本文根据有关内部控制理论,结合实际从建立预警制度、解决这一发展中的问题,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健全和完善具有央行事后监督特点的工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事后监督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内部控制 事后监督 缺陷弥补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银行征信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基于博弈论等管理学视角 被引量:6
8
作者 曹威 《征信》 2016年第6期26-29,共4页
应对日益多发的征信违法案件,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征信业务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风险防范关口前移,迫在眉睫。借鉴博弈论等管理学原理,从监管制度设计入手,主动构建"囚徒困境",建立"轻惩承认违... 应对日益多发的征信违法案件,降低监管成本,提高征信业务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风险防范关口前移,迫在眉睫。借鉴博弈论等管理学原理,从监管制度设计入手,主动构建"囚徒困境",建立"轻惩承认违规者,重处拒认违规者"的监管制度。同时,将征信监管链条延伸到被监管机构的管理内核中,并利用科技等手段,将管结果变为管过程,将现场监管变为非现场监管,重预防重惩处,形成自我监管、自律操作的良性互动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征信监管 监管制度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小城市票据自动清分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庆文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2期79-82,共4页
票据自动清分系统是人民银行以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 ,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票据清分机技术 ,建立具有综合性、先进性的票据清分清算业务处理模式 ,他大大提高了人民银行票据清分清算业务的运作效率 。
关键词 票据自动清分系统 业务需求 计算机网络 人民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