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MI-P法的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
1
作者 王贻森 白瑞林 +1 位作者 张修宇 陈卓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7-162,共6页
为了解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现状,构建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综合权重,基于单指标量化、多要素综合和多准则集成的SMI-P法,从灌区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水资源子系统... 为了解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现状,构建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综合权重,基于单指标量化、多要素综合和多准则集成的SMI-P法,从灌区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水资源子系统3个维度对农业水资源安全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11—2020年,人民胜利渠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指数呈波动增大趋势,安全等级为“基本安全”与“安全”,从2016年开始农业水资源安全状况显著改善;灌区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安全指数因设施升级、管理优化和生态保护力度加大而总体增大,但受制于当地水资源禀赋,水资源子系统安全指数相对较小且波动较大。未来应继续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与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优化渠系管理与生态保护措施,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安全 sMI-P法 序关系分析法 变异系数法 人民胜利渠灌区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埋深与TDS联合分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中培 阿长松 +4 位作者 冯邵依 李鑫 韩宇平 曹润祥 冷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5,共8页
为了查明不同埋深区域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变化规律,选择人民胜利渠灌区为研究区,根据地下水TDS值将灌区划分为高值区域、过渡区域和低值区域,采用AIC准则筛选出最优Copula函数,采用最优Copula函数构建不同区域地下水埋深与TDS之间... 为了查明不同埋深区域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TDS)变化规律,选择人民胜利渠灌区为研究区,根据地下水TDS值将灌区划分为高值区域、过渡区域和低值区域,采用AIC准则筛选出最优Copula函数,采用最优Copula函数构建不同区域地下水埋深与TDS之间的联合分布,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地下水埋深与TDS之间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高值区域地下水埋深和TDS最优边缘分布均为Gamma分布,过渡区域和低值区域地下水埋深最优边缘分布均为Weibull分布、TDS最优边缘分布均为Gamma分布。各典型观测井埋深-TDS最优联合分布函数均为Frank Copula函数。根据联合概率等值线可得当地下水埋深与TDS增大时,联合概率值也增大;当联合概率值一定时,TDS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降低,并趋于稳定;联合概率等值线也可以反映任意埋深下TDS所发生的概率,以及同一概率下不同埋深与TDS之间可能出现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TDs COPULA函数 联合概率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修宇 宓金鹏 +1 位作者 李颖博 曹丹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59,共4页
基于灌区水资源安全理论,构建水量、用水效率、生态3个准则层,选取水资源总量、每公顷农田灌溉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生态用水量占比等10个指标,并依据人民胜利渠灌区2015—2020年社会、自然、经济和水资源等相关数据及统计资料... 基于灌区水资源安全理论,构建水量、用水效率、生态3个准则层,选取水资源总量、每公顷农田灌溉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生态用水量占比等10个指标,并依据人民胜利渠灌区2015—2020年社会、自然、经济和水资源等相关数据及统计资料,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对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2016年和2020年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处于基本安全状态,2018年和2019年处于安全状态,2017年处于不安全状态。通过深入辨识分析影响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安全的各项指标,发现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实现水资源供需均衡,是确保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指标体系 熵权法-层次分析法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域水资源调配对土壤盐分和地下水水化学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卢凤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4-61,共8页
灌区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且灌区水资源配置对区域生态环境调控作用意义重大,特别是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突出,因此,以华北典型井渠结合灌域土壤盐分和地下水水质变化为研究重点,以期揭示水资源... 灌区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且灌区水资源配置对区域生态环境调控作用意义重大,特别是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突出,因此,以华北典型井渠结合灌域土壤盐分和地下水水质变化为研究重点,以期揭示水资源调配对灌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人民胜利渠灌区3 a的田间定位实验,研究了典型区域不同地下水和地表水用水比下根层土壤盐分和地下水水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随着地下水地表水用水比的增加,0~20 cm表层土壤年际盐分淋洗率呈降低趋势,而20~100 cm土层土壤盐分年际盐分淋洗率呈增加的趋势,维持0~100 cm土层土壤盐分平衡的地下水地表水用水比值接近于0.379 4;土壤盐分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地下水水化学性质,土壤中的盐分离子淋溶增加了地下水中总溶解性固体含量,同时降低了地下水中钠吸附比;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地表水用水比与地下水水化学性质变化密切相关,即使地下水埋深超过8 m,灌溉和降水等也会在短时间内驱动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变化。华北典型井渠结合灌区适宜的地下水地表水用水比值是调节根层土壤盐分重分布和地下水碱化趋势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地下水地表水用水比 盐分淋洗率 地下水化学性质 钠吸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气象因素及干旱特征演变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彦 李平 +4 位作者 邹磊 梁志杰 窦明 高芸 齐学斌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8-64,共7页
近年来灌区水资源短缺现象频发,为定量分析人民胜利渠灌区气候变化特征,利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气候倾向率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等方法,分析了1951—2017年灌区气象因素及干旱特征年、季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灌... 近年来灌区水资源短缺现象频发,为定量分析人民胜利渠灌区气候变化特征,利用数理统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气候倾向率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等方法,分析了1951—2017年灌区气象因素及干旱特征年、季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灌区年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水面蒸发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年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均呈现升高趋势,且在不同年份发生明显突变;冬季平均相对湿度气候倾向率最大为-1.14%/(10 a),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平均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均在春季最大(分别为0.52、0.18、0.40℃/(10 a)),年降水量的气候倾向率最大(-12.49 mm/(10 a)),夏季蒸发量的气候倾向率最大(-6.91 mm/(10 a));灌区多年平均干旱发生频率为33.43%,约每3 a就会发生一次干旱,春季、夏季和秋季干旱发生频率分别为56.72%、56.72%和26.87%,而冬季无干旱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干旱特征 演变规律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粮食生产水足迹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韩宇平 张嘉彧 +1 位作者 代小平 周雯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6,共5页
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研究区,基于1961—2013年的长系列数据,采用彭曼公式和CROPWAT软件,计算出历年灌区冬小麦的蓝水、绿水足迹,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蓝水、绿水足迹及其影响因子的时间序列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蓝水、绿水足迹与... 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研究区,基于1961—2013年的长系列数据,采用彭曼公式和CROPWAT软件,计算出历年灌区冬小麦的蓝水、绿水足迹,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蓝水、绿水足迹及其影响因子的时间序列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蓝水、绿水足迹与气候和农业投入因子的作用关系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3年灌区冬小麦的蓝水、绿水足迹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作物需水量(ETc)无显著变化,冬小麦产量显著增加是其蓝水、绿水足迹下降的主要原因;影响冬小麦ETc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平均风速、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在不考虑农业投入的影响时,灌区冬小麦生长季平均风速是对蓝水、绿水足迹影响最大的气候因子,日照时数和有效降水的影响次之;在农业投入和气象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冬小麦蓝水、绿水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农用化肥使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和有效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水足迹 绿水足迹 农业投入 气象因子 结构方程模型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谷红梅 李秀秀 任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3-66,共4页
基于复合系统理论,利用分层和矩阵原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水资源禀赋、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4个层次16个指标对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分为50%频率年... 基于复合系统理论,利用分层和矩阵原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水资源禀赋、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4个层次16个指标对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分为50%频率年的大于75%频率年的,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准则评分随不同年型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而水资源禀赋准则的变化规律为50%频率年的评分小于75%频率年的,说明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氮含量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韩宇平 柴奕 +2 位作者 刘中培 潘红卫 袁皖华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5-30,96,共7页
通过对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三氮"(NH_4^+-N、NO_3^--N、NO_2^--N)的动态监测,利用ArcGIS技术分析"三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人类活动、水文地质和水化学等因素,揭示灌区地下水中氮的赋存特征及动态变化驱动因子... 通过对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三氮"(NH_4^+-N、NO_3^--N、NO_2^--N)的动态监测,利用ArcGIS技术分析"三氮"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人类活动、水文地质和水化学等因素,揭示灌区地下水中氮的赋存特征及动态变化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三氮"质量浓度以NO_3^--N为最高,其次为NH_4^+-N和NO_2^--N;因受季节变化影响,地下水"三氮"质量浓度的整体水平在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三氮"空间变幅较大,高质量浓度的NH_4^+-N和NO_3^--N分别集中在灌区西部及中部,高质量浓度的NO_2^--N主要集中在灌区东西两侧;丰水期氮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较为离散,其中丰水期NH_4^+-N变异系数高达260%,枯水期NH_4^+-N、NO_2^--N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4月份之后,NO_3^--N的变化趋势与NH_4^+-N的相反;驱动因子分析表明,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是导致地下水"三氮"质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因素,此外,降水入渗、包气带厚度、pH值、Fe^(3+)离子浓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地下水"三氮"的转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胜利渠灌区 变异系数 “三氮” 时空分布特征 水质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丽莉 马细霞 +1 位作者 路振广 孟春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68,共5页
在分析总结近几年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的调控技术方案: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井渠用水比例调整,并建立引黄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其引、用、耗水关系及地... 在分析总结近几年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调控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的调控技术方案: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井渠用水比例调整,并建立引黄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其引、用、耗水关系及地下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人民胜利渠灌区通过采用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井渠灌水比例调整,从节水、经济、生态等方面均可以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高效利用 调控技术 作物种植结构 井渠用水比例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适宜性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中培 张冬青 +2 位作者 韩宇平 冯邵依 冷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3-108,共6页
灌区地下水适宜性评价及适宜性演变过程分析对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1996—2016年地下水水化学数据,采用单因子法评价了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适宜性,分析了评价结果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该适宜性的因... 灌区地下水适宜性评价及适宜性演变过程分析对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1996—2016年地下水水化学数据,采用单因子法评价了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的适宜性,分析了评价结果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该适宜性的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超标范围明显扩大,水样中超标指标个数明显增加,说明该区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总体呈现向越来越不适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方向发展;至2016年,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超标区域呈条带状向两侧扩展至西南及东北边界,地下水不适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区域面积约占一半以上;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超标区域的水样基本为多指标复合超标,而非单指标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适宜性 水质演变过程 生活饮用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修宇 康惠泽 李颖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85,共5页
为科学分析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AHP)法与熵值法组合权重相结合的TOPSIS评价方法,分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工业用水4个子系统,进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并对障碍... 为科学分析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AHP)法与熵值法组合权重相结合的TOPSIS评价方法,分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工业用水4个子系统,进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并对障碍因子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整体为“中等”等级,并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原阳县、延津县、卫辉市和新乡县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贴近度相对较高,农业用水耗水率、节水灌溉设备普及率、人均粮食产量等农业用水评价指标为灌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AHP法 熵值法 TOPsIs评价法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荣晶 张运凤 +1 位作者 张永华 吴亚妮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8,共5页
从地下水资源系统功能角度出发,探讨了大型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与内涵,提出了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框架,并建立了大型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的有关理论,建立了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 从地下水资源系统功能角度出发,探讨了大型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与内涵,提出了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框架,并建立了大型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的有关理论,建立了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大型灌区地下水资源的承载力.并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典型灌区,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可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人民胜利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AR模型的黄河下游灌区地下水漏斗演变预测
13
作者 刘中培 齐明坤 +2 位作者 韩宇平 曹润祥 冷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8,共10页
社会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地下水需求程度变得愈来愈强,导致开采区出现严重的地下水漏斗,影响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为探明黄河下游灌区地下水漏斗演变特征,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24个观测井64年的实测数据,通过Arc... 社会经济和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地下水需求程度变得愈来愈强,导致开采区出现严重的地下水漏斗,影响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高质量发展.为探明黄河下游灌区地下水漏斗演变特征,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24个观测井64年的实测数据,通过ArcGIS空间插值对整个灌区地下水漏斗的形成、演变特征及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自回归(Autoregression,AR)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2022-2030年夏庄漏斗的中心水位和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整个灌区地下水漏斗中心最先出现在董庄,逐渐过渡形成以夏庄为中心的地下水漏斗,漏斗中心水位在不断下降,面积不断增加.2022-2030年夏庄漏斗中心水位下降约1.5 m,面积增加约8.5 km^(2).以2025年为分界点,2025年前后漏斗中心水位和面积变化速度不同.2022-2025年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约为0.08 m/a,漏斗面积增加速度约为1.4 km^(2)/a,2025-2030年漏斗中心水位下降速度约为0.25 m/a,漏斗面积增加速度约为0.85 km^(2)/a.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对黄河下游地下水漏斗演变的深层次理解,可为漏斗的治理修复及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地下水漏斗演变 模型预测 趋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恩贵 张之奇 叶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136,共3页
在对灌区计算参数概化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实测曲线拟合法分别计算了人民胜利渠灌区渠道单公里渗漏量,以斗渠为控制单元,分不同方案自下而上计算不同级别渠道渗漏损失、推算渠首流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计算基于空间分布... 在对灌区计算参数概化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和实测曲线拟合法分别计算了人民胜利渠灌区渠道单公里渗漏量,以斗渠为控制单元,分不同方案自下而上计算不同级别渠道渗漏损失、推算渠首流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计算基于空间分布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认为实测曲线拟合法回归分析计算结果更适合该灌区实际情况,并提出了适用于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系数 单公里渗漏量 空间分布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估算方法在人民胜利渠灌区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燕 马细霞 +1 位作者 路振广 孟春红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85,共3页
为寻求适合气象资料相对较少的人民胜利渠灌区的潜在蒸散发量(PET)计算方法,利用新乡站历年逐日气象监测资料,以Penman-Monteith法估算结果为标准,评价Hargreaves法和Priestley-Taylor法计算潜在蒸散发量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初始参数... 为寻求适合气象资料相对较少的人民胜利渠灌区的潜在蒸散发量(PET)计算方法,利用新乡站历年逐日气象监测资料,以Penman-Monteith法估算结果为标准,评价Hargreaves法和Priestley-Taylor法计算潜在蒸散发量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初始参数时,应用Priestley-Taylor法计算的年和日的PET误差较小,应用Hargreaves法计算的月PET误差较小;采用校正参数的Hargreaves法在年、月和日尺度上误差明显减小,在年和月的计算结果中误差指标均小于Priestley-Taylor法,日计算结果 Priestley-Taylor法优于Hargreaves法,建议今后该区在估算年、月的PET时优先选用Hargreaves法,而在估算日的PET时优先选用Priestley-Taylo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蒸散发量 Penman-Monteith法 Hargreaves Priestley-Taylor法 校正参数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途径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秀芳 潘丽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40,共2页
针对人民胜利渠运用以来灌区泥沙大量淤积,严重影响灌区生产效益与生态环境、制约灌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基于现有泥沙资源利用技术以及泥沙远距离输送技术,提出了人民胜利渠的泥沙处理措施与资源利用途径:首先,开展原沉沙池内泥沙资源利用... 针对人民胜利渠运用以来灌区泥沙大量淤积,严重影响灌区生产效益与生态环境、制约灌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基于现有泥沙资源利用技术以及泥沙远距离输送技术,提出了人民胜利渠的泥沙处理措施与资源利用途径:首先,开展原沉沙池内泥沙资源利用,恢复渠首沉沙池生机,使其泥沙资源利用良性运转;其次,对于经沉沙池处理后的细泥沙,实施浑水灌溉入田改土;最后,建立泥沙处理与利用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人民胜利渠粗细沙的合理沉积和利用,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利用 泥沙淤积 沉沙地 人民胜利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CFD的明渠流速场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诚 李博 +1 位作者 杨岚斐 周新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174,共9页
快速准确地预测渠道的断面流速场,对明渠的设计、维护和提高灌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水位变化速度快、幅度大的渠道,实时预测其流速场更为困难。以都江堰人民渠总干渠为例,基于机器学习-CFD提出了一种构建实时流速场预测模型的新方... 快速准确地预测渠道的断面流速场,对明渠的设计、维护和提高灌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水位变化速度快、幅度大的渠道,实时预测其流速场更为困难。以都江堰人民渠总干渠为例,基于机器学习-CFD提出了一种构建实时流速场预测模型的新方法:首先,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目标明渠断面进行模拟;然后,建立机器学习模型(SaDE-ELM),在SaDE-ELM中构建一个全连接的3层三输入一输出的神经网络,其隐藏层节点的参数通过流速场数据特征在策略库中自适应选择进化策略的差分进化算法进行计算,使用Moore-Penrose广义逆来计算该网络输出层权重;最后,使用CFD断面模拟数据训练SaDE-ELM。该SaDE-ELM模型训练完成后,只要输入该明渠的水位和断面任意点的位置坐标,即可输出该点的流速,以此得到明渠整个断面的流速场。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结果符合明渠流速分布的一般规律,且具有较高精度,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流速场 CFD 机器学习 误差分析 都江堰人民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与Elman网络的灌区地下水埋深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先起 宋超 胡登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6-91,共6页
地下水埋深预测对于灌区农业生产、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与作用。地下水埋深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多层次复杂系统,其演变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和非平稳性。基于EEMD较强的处理非线性问题能力和El... 地下水埋深预测对于灌区农业生产、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与作用。地下水埋深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多层次复杂系统,其演变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和非平稳性。基于EEMD较强的处理非线性问题能力和Elman网络具有适应时变和动态记忆的优点,构建了基于EEMD与Elman神经网络的地下水预测耦合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埋深预测中。研究结果表明:基于EEMD和Elman神经网络耦合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91%,最小相对误差为0.04%,预测合格率为100%,该耦合模型对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埋深的预测精度要高于单一的Elman模型和BP模型。另外,该模型在某种程度上可揭示灌区地下水时间序列的演变机制与影响因素,且计算简单、思路清晰,为地下水埋深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MD ELMAN网络 地下水埋深 预测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渠井结合节水灌溉的田间措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留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89,共3页
人民胜利渠灌区渠井结合节水灌溉的斗渠、农渠全部采用了混凝土U形渠道,田间灌水工程中推广短畦窄垄,达到了节水的目的。渠井结合工程布局方案包括机井合理密度、渠井位置、田面工程规格、配套排水工程布设等。以翟坡镇灌溉区为典型,进... 人民胜利渠灌区渠井结合节水灌溉的斗渠、农渠全部采用了混凝土U形渠道,田间灌水工程中推广短畦窄垄,达到了节水的目的。渠井结合工程布局方案包括机井合理密度、渠井位置、田面工程规格、配套排水工程布设等。以翟坡镇灌溉区为典型,进行了渠井结合工程的效益分析:666.7 hm2耕地工程建设需要投资105.64万元,每年可创经济效益74.14万元,还本年限为1.76 a,经济效益显著;渠井结合节水灌溉的田间工程措施还可调控地下水位,提高水的利用率,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工程 U形渠道 机井 渠井结合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胜利渠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宇平 张冬青 刘中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5-90,共6页
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丰、枯水期各22组水样,运用Q型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灌区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丰、枯水期地下水空间分带性明显,可划分为Ⅰ、Ⅱ两个区域,Ⅰ区主要分布于古黄河滩地及其以... 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丰、枯水期各22组水样,运用Q型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灌区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丰、枯水期地下水空间分带性明显,可划分为Ⅰ、Ⅱ两个区域,Ⅰ区主要分布于古黄河滩地及其以东地区,Ⅱ区主要分布于古黄河背河洼地及其以西地区;Ⅰ区阴离子以HCO_3^-为主,水化学组分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地质条件影响;Ⅱ区阴离子以SO_4^(2-)为主,水化学组分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大,水化学特征除受地质条件影响外,受水环境酸碱状况及人为污染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空间变异 人民胜利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