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多重交互逻辑
1
作者 黄娟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共6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出互构共生、相互制约及动态均衡的辩证关系。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强盛与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提...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人口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出互构共生、相互制约及动态均衡的辩证关系。人口高质量发展作为国家强盛与社会进步的基石,通过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提供核心驱动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则通过制度支撑、资源配置与保障体系,为人口高质量发展构筑战略支持框架。面对人口结构动态变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及治理体系包容性增强等时代命题,国家治理策略须在动态适应中不断创新,以实现二者协同演进的良性互动。深刻剖析这一互动逻辑,不仅能揭示二者的耦合机制,更可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提供新的阐释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交互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系—能力”的治安治理共同体化
2
作者 邹湘江 隋玉龙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116,共13页
治安治理共同体化是对多元主体关系的调适,进而逐步塑造出特定的治安治理能力,以满足相应的治安治理需求。因此,“主体关系”与“治安治理能力”是治安治理共同体化进程的两条线索,二者相互参照、相互适配,构成治安治理共同体化的核心... 治安治理共同体化是对多元主体关系的调适,进而逐步塑造出特定的治安治理能力,以满足相应的治安治理需求。因此,“主体关系”与“治安治理能力”是治安治理共同体化进程的两条线索,二者相互参照、相互适配,构成治安治理共同体化的核心逻辑。在共同体前期阶段,主体关系为多元主体的积极涌进,即主体关系社会化,能力要求为多元主体参与能力;在共同体中期阶段,主体关系体现在制度化与稳定化,即主体关系结构化,能力要求为合作行动持续能力;在共同体后期阶段,主体关系为价值认同的一致性,即主体关系价值化,能力要求为价值内化认同能力。在治安治理共同体化的过程中,“主体关系”指引“治安治理能力”的构造,“主体关系”从结合体关系逐渐迈向共同体关系,治安治理能力也随之提升,持续释放治安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治理 共同体化 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审计学科功能定位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甲奎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审计学科的建设亟待加强。基于国家战略需求,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和创新发展问题。研究认为:应当优化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新的功能定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科学内涵和九大本质... 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审计学科的建设亟待加强。基于国家战略需求,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和创新发展问题。研究认为:应当优化审计学科的功能定位,新的功能定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科学内涵和九大本质要求。审计本身的功能需重点考虑经济监督、政治监督、文化监督、生态监督、决策参谋和信任建设六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要不断深化和拓展,要推进审计人才自主培养,加强审计理论研究,推动研究型审计向纵深发展,突出问题导向,积极开展实践性、应用性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审计学科的社会服务定位,将学科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力争在智库建设、合作框架、国家牵引、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审计学科的发展要与审计实践同频共振,要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在创新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加快建构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进一步提炼学科方向,推动审计学科交叉融合;加大审计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理顺机制,着力提升审计学科团队创新力;探索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聚焦审计博士点建设,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审计学科 功能定位 创新发展 审计监督 国家治理 研究型审计 中国自主审计知识体系 审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演进
4
作者 尹传政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4,共11页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历史进程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实践创新,也是其理论形态在动态发展中的自我完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本质上构成了党的自我革命历史主动性的具体表达,主要根植于自我革命实践形态... 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历史进程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实践创新,也是其理论形态在动态发展中的自我完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本质上构成了党的自我革命历史主动性的具体表达,主要根植于自我革命实践形态的演进逻辑、价值取向的范式定位及方法论创新的制度效能的范式建构,从而形成了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文明形态建构的现代化治理范式。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党的自我革命在其历史主动实践活动中最直接和生动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党通过自我革命以党风引领社会风气,构筑现代化文明形态的价值新风尚;通过完善自我革命制度体系和深化自身建设制度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本的保障制度;通过自我革命持续校准人民性与先进性的政党伦理坐标,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和引领其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乡村基层治理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5
作者 阴秀琴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3期63-66,共4页
提升乡村基层治理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夯实物质根基,激发发展活力的发展应然;凝聚群众力量,深化思想认识的客观使然;补齐发展短板,共建美好家园的现实必然。面对当前乡村治理的发展困境,针对性提出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路径选... 提升乡村基层治理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夯实物质根基,激发发展活力的发展应然;凝聚群众力量,深化思想认识的客观使然;补齐发展短板,共建美好家园的现实必然。面对当前乡村治理的发展困境,针对性提出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路径选择。从发展战略全局考量乡村基层治理,应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激活多元主体参与;提升完善公共服务,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提高数字技能素养,助力乡村发展加速;强化人才队伍培养,点燃人才发展引擎;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基层治理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基层治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乡村振兴 困境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蒲蕊 沈胜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5,共7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被进一步提上日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终极目标。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必须确保党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等教育治理新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导向,优化高等教育治理的权责配置,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等教育治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治理体系现代化 中国特色 高质量发展 内涵与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导向与国家治理:党的二十大指引下新闻传播学研究十大重点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润泽 王汉威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文章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且为新闻传播学界所关注的十个重要政策导向话题,对其中主流及鲜明、深刻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 文章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涉及且为新闻传播学界所关注的十个重要政策导向话题,对其中主流及鲜明、深刻的学术观点进行梳理。具体包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过去学界较好地服务于中国自主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也期待未来学界以元问题为抓手,明确知识创新的基本面向和焦点领域,将视野扎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实践,主动承担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传播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的营商环境治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邦辉 李琴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9-282,共14页
营商环境治理作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彰显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因此,要牢牢把握营商环境发展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 营商环境治理作为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突出表现,彰显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因此,要牢牢把握营商环境发展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成果和经验为基础,将营商环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营商环境治理的方向引领,以大国经济发展理论、新新贸易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支撑,剖析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营商环境治理的内在机制,即大国经济理论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出发,从人口规模多样性和市场多样性的现实角度,揭示了构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意义;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与新新贸易理论中基于企业异质性、挖掘企业潜力、关注企业参与度与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产业整体效益的逻辑相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追求的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目标,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角度,诠释了“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经济学内涵。其次,文章基于三大理论基础,解析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营商环境治理促进经济发展的多维动态逻辑,即基于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的要素市场化配置逻辑、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产业链供应链升级逻辑与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逻辑。最后,文章将营商环境治理的多维动态逻辑融入中国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取向和战略选择中,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营商环境治理的市场化改革路径、创新驱动路径和“放管服”改革路径,三条作用路径相辅相成、协同发力,以制度创新为新发展格局经济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营商环境治理 国内国际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 “放管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发展评估及时空特征
9
作者 王敏 李云 +1 位作者 刘莹莹 程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3,190,共9页
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进行精准识别和系统评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以中国式现代化的... 水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是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进行精准识别和系统评估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作。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为指引,结合水治理的行业特色和实际需求,从人口、经济、协调以及生态等4个维度,构建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基于200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式水治理现代化的区域异质性特征较为显著,呈现出“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较低”的梯度格局,且区域差距存在扩大趋势;城镇化率、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污水处理率、人均综合用水量、总人口数、生态用水占比等指标与水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关联程度最大。建议制定具有差异化、针对性、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增加生态用水投入量,中部区域可以通过优化人均综合用水量的方式提升水治理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也为中国式水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水治理 时空特征 发展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鹏 罗文东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9,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研判中国历史方位,提出引领时代潮流和建设美好世界的新思想,擘画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和文明转型的新蓝图,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党和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研判中国历史方位,提出引领时代潮流和建设美好世界的新思想,擘画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和文明转型的新蓝图,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而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世界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进程、特色范式、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磊 李锦鑫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7,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交汇融合中产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一个民族没有现代化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经历了初步酝酿、觉醒探索、稳步推... 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交汇融合中产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一个民族没有现代化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经历了初步酝酿、觉醒探索、稳步推进、快速跃升四个阶段,呈现出以人口规模巨大为强大动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为鲜明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必由之路、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格局担当的特色范式;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实现中华民族人口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经济模式、建设现代文明、创造现代化生活方式、保障国家与民族发展安全,从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特色范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 被引量:4
12
作者 姜江华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共9页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既要从审计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中去发掘,更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自我革命规律中去探寻。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最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既要从审计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发展中去发掘,更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自我革命规律中去探寻。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最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道路和制度架构;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逻辑机理,决定了发展的价值趋向和目标任务;研究型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决定了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审计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发展的根基,决定了发展的原动力和接续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对于不断谱写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发展规律 守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鲁清仿 周超青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195,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和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理解新时代国家审计的内涵提供了广阔视野与强大理论支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阐述新时代国家审计新的内涵,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和关于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理解新时代国家审计的内涵提供了广阔视野与强大理论支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阐述新时代国家审计新的内涵,更好地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独特作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同时,包括国家审计在内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我们党实现自我革命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回顾与总结国家审计40余年来特别是新时代10年发生的重大变革与取得的主要成就。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从审计理念、审计管理以及审计结果运用等方面提出提升国家审计治理效能和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审计治理效能 历史成就 路径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叙事话语的体系建构: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润峰 梁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中的社会流动图景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通 杨智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8,共13页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界历史性个人”转变的基本原理,这启示我们从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角度寻找社会流动的深层规律。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且农村人口基数庞大等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之巨以及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的任务之艰。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现实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流动人口调控机制,形成了社会流动的严控图景、自发图景、赋能图景和自主图景等纵向变迁历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来保障和推动社会流动的自主图景,尤其是助力个人全面发展的城乡融合图景和区域协调图景,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流动 城乡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唯物主义 新型城镇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主体、内容和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甲奎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2,共15页
中国特色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尚在健全完善中,一些关键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结合中国的法律及制度环境,按照“谁来审—审什么—怎么审”的主线,探讨了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主体及独立性、审计内容、审计思路及方式方法。研究认为:由于财政资... 中国特色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尚在健全完善中,一些关键问题亟待研究解决。结合中国的法律及制度环境,按照“谁来审—审什么—怎么审”的主线,探讨了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主体及独立性、审计内容、审计思路及方式方法。研究认为:由于财政资金的运动过程没有变化,不应当改变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主体地位,购买社会审计要限定审计对象范围、创新审计费用支付、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有必要组建国家、省、市、县审计委员会,由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产生,各级审计机关可作为同级审计委员会的决策执行机构,不再向同级人民政府负责,业务运行独立于政府体系,时机成熟时再从政府序列撤销;暂不审计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先审计两大核心财务报表,重点关注基础信息的完备性、抵销的充分性和调整的准确性,有无利用抵销阈值操纵盈余的行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完备后,再审计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及其他事项;要结合运用统计抽样、判断抽样方法,推进政府财务报告大数据审计,实现上下级财政之间、同级财政与预算单位之间的会计数据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 权责发生制 审计主体 审计内容 审计方法 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篮球发展之路:内涵、困境与未来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永峰 陈睿 +6 位作者 张铭鑫 王新雷 李成梁 李向前 练碧贞 李辉 李元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63,86,共12页
探索中国特色篮球发展之路是深化我国体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是迈向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3个重要阶段和特色发展之路的由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篮球发展之路的基本内涵和目标,厘清当前... 探索中国特色篮球发展之路是深化我国体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是迈向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3个重要阶段和特色发展之路的由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篮球发展之路的基本内涵和目标,厘清当前中国特色篮球发展在篮球多元主体治理、竞技水平提升、青训体系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元文化融合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从完善篮球治理体系、创新特色篮球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篮球发展之路的未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篮球 体育强国 治理 竞技 青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政务面临数字鸿沟瓶颈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曹红柳 张延林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数字鸿沟现象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信息技术,还涉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国情等方面。我国建设电子政务如何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数字鸿沟现象和国外建设电子政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 数字鸿沟现象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信息技术,还涉及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国情等方面。我国建设电子政务如何有效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数字鸿沟现象和国外建设电子政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对策和办法,提出了一些独创性思路,包括服务观念的转变、中西部共建、开发低成本信息平台、居民档案网络化等措施,以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鸿沟 电子政务 国情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 被引量:32
19
作者 张文显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7,F0002,157,共26页
如何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科学有效的国家治理,是历史、时代、人民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考题。经过百年奋斗和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科学回答了中... 如何在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科学有效的国家治理,是历史、时代、人民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考题。经过百年奋斗和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中国式国家治理新形态,科学回答了中国之治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新形态,可以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中国特色单一制的国家体制,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国家治理,坚持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 被引量:107
20
作者 胡鞍钢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8,共18页
现代化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只一条。在世界性现代化历史潮流中,中国是典型的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特征概括可为十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 现代化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只一条。在世界性现代化历史潮流中,中国是典型的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特征概括可为十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西方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大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大国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适应中国国情、适应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也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开辟新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共同富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