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强余震库仑破裂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强
倪四道
+2 位作者
秦嘉政
付虹
王绍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6,共6页
运用Okada方法计算了2007年6月3日宁洱MS6.4地震在其MS5.1强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该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量为0.36MPa,超过"触发阈值"(10-2MPa)1个数量级,说明宁洱6.4级地震在其5.1级强余震破...
运用Okada方法计算了2007年6月3日宁洱MS6.4地震在其MS5.1强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该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量为0.36MPa,超过"触发阈值"(10-2MPa)1个数量级,说明宁洱6.4级地震在其5.1级强余震破裂面上引起的应力变化可能触发了该强余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
6.4
级地震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
触发阈值
强余震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洱6.4级地震城市工程震害调查
被引量:
3
2
作者
戴君武
苗崇刚
+1 位作者
安晓文
杨向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7,共7页
本文根据2007年6月3日发生的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现场调查结果,简要分析了此次地震记录到的强震加速度记录及其与工程结构震害的关系,简要描述并总结分析了调查获得的各类城市工程结构、非结构附属物及设备等的部分震害状况及原因,并针...
本文根据2007年6月3日发生的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现场调查结果,简要分析了此次地震记录到的强震加速度记录及其与工程结构震害的关系,简要描述并总结分析了调查获得的各类城市工程结构、非结构附属物及设备等的部分震害状况及原因,并针对性的给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的建议,探讨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
6.4
级地震
加速度记录
工程结构
震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地表变形的构造分析和解释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杨晓平
陈立春
+6 位作者
马文涛
陈慧
周挚
李岩峰
谢英情
施伟华
常祖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以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地表裂缝、喷砂冒水、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震区的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资料,研究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强震频繁发生的动力学机制.地震地表裂缝资料表明,北西向的宁...
以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地表裂缝、喷砂冒水、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震区的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资料,研究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强震频繁发生的动力学机制.地震地表裂缝资料表明,北西向的宁洱断裂班海段具有右旋走滑的特征,北北东向的断层具有左旋走滑的性质.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330°方向上的长13.5km、宽4km的范围内.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亦为330°,Ⅷ度区长轴长度为17km.震源机制解资料显示,宁洱6.4级地震的北西向节面为右旋错动,北东向节面为左旋错动.大于等于2.0级的余震分布优势方向为330°,深度为3—12km,优势深度为3—10km,余震分布与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带一致.以上资料说明,宁洱断裂班海段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最后以活动地块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宁洱地震的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的向北推挤使青藏高原向东滑移,在滇西南地区转化为向南南东方向的挤出,使宁洱附近网络状的北西向断裂发生右旋活动,北东向断裂发生左旋活动.这种构造格局可能是该区频繁发生6.0—6.9级地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洱地震
地表变形
发震断层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分析
被引量:
8
4
作者
付虹
王绍晋
+2 位作者
龙晓帆
刘丽芳
邬成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得到宁洱地震序列的主震、5.1级强余震和52个余震震源机制解。分析表明,该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呈NW走向,倾角陡立。在接近水平的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下,断裂具有右旋走滑的错动性质。主震、强余震和众多的余震都...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得到宁洱地震序列的主震、5.1级强余震和52个余震震源机制解。分析表明,该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呈NW走向,倾角陡立。在接近水平的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下,断裂具有右旋走滑的错动性质。主震、强余震和众多的余震都发生在同一发震断裂上。大量的余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与主震一致,是地震序列的主要破裂类型,但还存在与主要类型不一致的倾向滑动类型,这可能与余震破裂起始点的微构造控制作用有关,但是它们呈水平向的应力轴与主震的主应力轴一致。NW向断层作右旋走向错动,滑动断层推挤的象限都是逆冲类型的余震,而拉张的象限都是正断层类型的地震。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和周围4次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相同,表明震源区应力场和区域应力场完全一致,宁洱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宁洱地震序列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强余震库仑破裂应力触发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强
倪四道
秦嘉政
付虹
王绍晋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6,共6页
基金
"澜沧江流域重大水利枢钮工程诱发地震监视与研究"项目资助.
文摘
运用Okada方法计算了2007年6月3日宁洱MS6.4地震在其MS5.1强余震破裂面上产生的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结果表明,该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量为0.36MPa,超过"触发阈值"(10-2MPa)1个数量级,说明宁洱6.4级地震在其5.1级强余震破裂面上引起的应力变化可能触发了该强余震的发生。
关键词
宁洱
6.4
级地震
静态库仑破裂应力
触发阈值
强余震触发
Keywords
ning
'er
Ms
6.4
earthquake
, static Coulomb failure stress, stress threshold of trigg
er
ing
earthquake
, strong aft
er
shock trigg
er
ing
分类号
P315.7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洱6.4级地震城市工程震害调查
被引量:
3
2
作者
戴君武
苗崇刚
安晓文
杨向东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应急救援司
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出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2007CB714205)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007A01)
文摘
本文根据2007年6月3日发生的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现场调查结果,简要分析了此次地震记录到的强震加速度记录及其与工程结构震害的关系,简要描述并总结分析了调查获得的各类城市工程结构、非结构附属物及设备等的部分震害状况及原因,并针对性的给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的建议,探讨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宁洱
6.4
级地震
加速度记录
工程结构
震害
Keywords
Ms
6.4
ning
-
er
earthquake
, accel
er
ation records, urban engine
er
ing structures,
earthquake
damage
分类号
P315.96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地表变形的构造分析和解释
被引量:
16
3
作者
杨晓平
陈立春
马文涛
陈慧
周挚
李岩峰
谢英情
施伟华
常祖峰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云南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26)
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资金联合资助
文摘
以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地表裂缝、喷砂冒水、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震区的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资料,研究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强震频繁发生的动力学机制.地震地表裂缝资料表明,北西向的宁洱断裂班海段具有右旋走滑的特征,北北东向的断层具有左旋走滑的性质.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330°方向上的长13.5km、宽4km的范围内.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亦为330°,Ⅷ度区长轴长度为17km.震源机制解资料显示,宁洱6.4级地震的北西向节面为右旋错动,北东向节面为左旋错动.大于等于2.0级的余震分布优势方向为330°,深度为3—12km,优势深度为3—10km,余震分布与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带一致.以上资料说明,宁洱断裂班海段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最后以活动地块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宁洱地震的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的向北推挤使青藏高原向东滑移,在滇西南地区转化为向南南东方向的挤出,使宁洱附近网络状的北西向断裂发生右旋活动,北东向断裂发生左旋活动.这种构造格局可能是该区频繁发生6.0—6.9级地震的原因.
关键词
宁洱地震
地表变形
发震断层
动力学
Keywords
ning'
er
earthquake
surface deformation
seismogenic fault
dynamics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分析
被引量:
8
4
作者
付虹
王绍晋
龙晓帆
刘丽芳
邬成栋
机构
云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基金
云南省人才培引办(2006PY01-39)
中国地震局2009年度震情跟踪合同制工作2009010105项目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资料得到宁洱地震序列的主震、5.1级强余震和52个余震震源机制解。分析表明,该地震序列的发震断裂呈NW走向,倾角陡立。在接近水平的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下,断裂具有右旋走滑的错动性质。主震、强余震和众多的余震都发生在同一发震断裂上。大量的余震震源机制解结果与主震一致,是地震序列的主要破裂类型,但还存在与主要类型不一致的倾向滑动类型,这可能与余震破裂起始点的微构造控制作用有关,但是它们呈水平向的应力轴与主震的主应力轴一致。NW向断层作右旋走向错动,滑动断层推挤的象限都是逆冲类型的余震,而拉张的象限都是正断层类型的地震。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和周围4次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相同,表明震源区应力场和区域应力场完全一致,宁洱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受区域应力场的控制。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宁洱地震序列
应力场
Keywords
focal mechanism
ning
er
earthquake
sequence
stress field
分类号
P315.3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强余震库仑破裂应力触发研究
刘强
倪四道
秦嘉政
付虹
王绍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宁洱6.4级地震城市工程震害调查
戴君武
苗崇刚
安晓文
杨向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地表变形的构造分析和解释
杨晓平
陈立春
马文涛
陈慧
周挚
李岩峰
谢英情
施伟华
常祖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宁洱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分析
付虹
王绍晋
龙晓帆
刘丽芳
邬成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