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北疆地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量化分析及研究
1
作者 杨浩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指出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推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工作方向。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疆北疆民众的民族互嵌状态和中华民族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指出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推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工作方向。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新疆北疆民众的民族互嵌状态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两者各维度的均值、相关性及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北疆地区的民族互嵌实践提升了当地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互嵌和心理互嵌对当地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效果显著,各民族全方位互嵌具有整体性。研究认为:应以空间互嵌优化各民族生活环境,以文化互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经济互嵌提升各族群众互动需求和能力,以社会互嵌搭建各族群众社会交往平台,以心理互嵌培育各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提升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更好地实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 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协同路径研究——以新疆伊宁市六星街和喀赞其民宿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燕琴 段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0,共10页
民宿是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旅游促“三交”)的重要载体,民宿主客互动过程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研究以价值协同论与符号互动论为理论基础,选择伊宁市六星街和喀赞其历史街区周边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文本分析与... 民宿是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旅游促“三交”)的重要载体,民宿主客互动过程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研究以价值协同论与符号互动论为理论基础,选择伊宁市六星街和喀赞其历史街区周边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文本分析与扎根理论方法,探究民宿主客互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协同路径。研究表明:(1)民宿主与游客之间除传统的信息、物质、情感等互动形式外,学习互动是推进旅游促“三交”的重要基础;(2)民宿主客互动受到非言语、言语、技术、情境、政策制度、公平感知及过往经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民宿主客互动促进了主客价值协同,强化了文化和国家认同,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心理基础。研究有助于厘清民宿场域旅游促“三交”的机理,也可为民族地区民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促“三交” 民宿 价值协同 主客互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青壮年支援新疆建设述略
3
作者 闫存庭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支边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宣传动员、审核批准、分配安置和教育巩固等工作,先后有94421名支边青壮年和21757名家属进疆,他们不仅是新疆工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湖北支边青壮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新疆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宣传动员、审核批准、分配安置和教育巩固等工作,先后有94421名支边青壮年和21757名家属进疆,他们不仅是新疆工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而且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增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这不仅为新时期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而且为现实维度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感知的示范价值和鲜活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青壮年 支边 新疆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回族非综合征型聋患者耳聋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建鹂 徐百成 +7 位作者 边盼盼 杨小龙 刘晓雯 李倩 朱一鸣 纵亮 赵亚丽 郭玉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回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NSHL)患者GJB2、SLC26A4及线粒体DNA1555A>G(mitochondrial DNA 12SrRNA 1555A>G,mtDNA 1555A>G)三种常见聋病基因的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回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NSHL)患者GJB2、SLC26A4及线粒体DNA1555A>G(mitochondrial DNA 12SrRNA 1555A>G,mtDNA 1555A>G)三种常见聋病基因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中国西北地区420例回族NSHL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盐析法提取全血DNA后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对A1w26I酶切阳性的mtDNA 1555A>G标本、GJB2基因编码区及SLC26A4基因的第8、19外显子进行DNA测序。结果 420例NSHL患者中,11例为mtDNA 1555A>G突变所致,占2.62%(11/420);41例为GJB2基因突变所致,包括纯合和复合杂合突变,占9.76%(41/420),是最常见的致聋病因,其中c.235delC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6.90%(58/840),占所有致病等位基因的51.33%(58/113),是GJB2最常见的突变方式;20例为SLC26A4双等位基因改变,占4.76%(20/420),其中c.919-2A>G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5.0%(42/840),占所有等位基因碱基改变的68.85%(42/61),是SLC26A4的热点突变形式。结论本研究为本组17.14%(72/420)的NSHL患者明确了病因,GJB2是中国西北地区回族NSHL患者最常见的致聋基因,c.235delC是其最主要的突变形式;c.919-2A>G是SLC26A4基因的热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非综合征型聋 线粒体DNA 1555A>G基因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回族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伟 丁明俊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5-12,共8页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历史上伊斯兰文化对回族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回族又是在中华大地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吸收和承载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并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再到国家的高度认同过... 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历史上伊斯兰文化对回族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回族又是在中华大地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吸收和承载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并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到中华民族再到国家的高度认同过程。文化认同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崇尚统一"的中华文化价值体系被回族接受后指导着每个回族成员的思想行为。近现代以来,回族在反对分裂、抗击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这与历史上回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具有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变动 被引量:8
6
作者 童玉芬 李建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共5页
本文对新疆不同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集中与分散程度以及各个民族在空间上积聚状况的变动等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并指出了新疆大多数民族人口自 90年代以来的空间分布呈现分散分布的基本趋势。
关键词 新疆 民族人口 空间分布 集散状况 集散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疆伊犁回族的涵化和文化适应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鑫渝 沙彦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31-34,共4页
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互动中,伊犁回族文化发生了一定变迁。伊犁回族的文化涵化,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文化模式的选择,从本质说它实是回族人在异文化生境中文化适应和生存策略的结果。
关键词 新疆伊犁 回族 涵化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的回族人口:1259~2000 被引量:3
8
作者 马雪峰 苏敏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8-26,共9页
至清朝中叶,北京回回穆斯林社群人口分布的传统格局,基本形成。这一格局一直持续至民国时期。1949年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传统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小聚居"的格局开始解体,"大杂居"的格局被强化。
关键词 北京 回族 人口 人口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藏区“藏回”族群社会结构研究——以香格里拉县哈巴村“藏回”族群为个案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实 李红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129-135,共7页
我们对云南迪庆"藏回"族群的社会结构进行了较深入调查,揭示了"藏回"族群的形成是在藏区回族移民和藏族长期频繁的社会交往中,回族对藏族社会生活及文化的积极适应结果,是回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我们研究"藏回... 我们对云南迪庆"藏回"族群的社会结构进行了较深入调查,揭示了"藏回"族群的形成是在藏区回族移民和藏族长期频繁的社会交往中,回族对藏族社会生活及文化的积极适应结果,是回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我们研究"藏回"族群结构多元的文化构成,探讨现今"藏回"族群村落社会控制三元结构并存的新问题,提出云南"藏回"是历史上穆斯林积极适应藏区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回族的一个亚族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藏区 “藏回”族群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法律思考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全忠 张淑芝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8-45,共8页
无论在当代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史学研究领域,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都是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这里集中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概况,研究少数民族婚俗与现行婚姻法之冲突,洞析二者之... 无论在当代社会学研究领域,还是在史学研究领域,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都是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这里集中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12个少数民族。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概况,研究少数民族婚俗与现行婚姻法之冲突,洞析二者之间融合点,以期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婚姻习俗 法律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4个民族的学生生长发育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武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2-45,共4页
通过对新疆4个民族的学生1985~1995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作10年的动态观察,发现:新疆4个民族的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机能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存在城乡、性别、族别的差异。据此提出新疆自治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善的... 通过对新疆4个民族的学生1985~1995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作10年的动态观察,发现:新疆4个民族的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机能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存在城乡、性别、族别的差异。据此提出新疆自治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善的科学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民族学生 生长发育 动态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地城市的新疆少数民族移民与民族交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少聪 吴英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5-40,共6页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转移是一种重要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内地城市是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重要目的地,经济型流动人口是主要流动类型,流动方式包括自发的人口流动与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内地有效地扩大了民族交融的...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转移是一种重要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内地城市是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重要目的地,经济型流动人口是主要流动类型,流动方式包括自发的人口流动与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新疆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内地有效地扩大了民族交融的内容,整体是一种和谐的关系,但也存在着局部的冲突与摩擦,而城市社会的排斥与新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差异,则是影响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加大对新疆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形成混合居住模式则是扩大民族交融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城市 新疆少数民族移民 维吾尔族 民族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夏回族妇女发展观念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桂芬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5-20,共6页
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临夏回族妇女思维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较大影响,了解和考察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层面、不同伊斯兰教派回族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发展情况,对促进临夏回族妇女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各方面... 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临夏回族妇女思维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较大影响,了解和考察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层面、不同伊斯兰教派回族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发展情况,对促进临夏回族妇女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妇女 发展观念 临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空间——以云南省巍山县回族民俗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桂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46,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民俗研究从历史研究的传统维度转向注重当下人们的生活世界,开始重视民俗的意义理解和文化阐释,强调将民俗事象纳入地方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整体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空间"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民俗研究从历史研究的传统维度转向注重当下人们的生活世界,开始重视民俗的意义理解和文化阐释,强调将民俗事象纳入地方社会的历史进程和整体社会结构中加以考察。"空间"是社会文化理论的一个核心主题,"文化空间"作为指称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形态和样式的人类学专门概念,已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中。而民俗作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领域,却鲜有人关注其空间属性和空间视角的研究。民族民俗文化空间主要有日常生活文化空间、人生阀限文化空间、节日聚合文化空间三层面。通过回族民俗文化空间的建构分析,能更好地展现出回族民俗文化超越时空的人生意义、凝聚精神的社群意义、承传文化的民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民俗文化空间 巍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人口较少民族人口结构差异及其问题研究——基于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良平 《西北人口》 CSSCI 2017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合理的人口结构是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基于第四、五和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新疆人口较少民族在行业分布、城市化进程、文化素质、性别结构和老龄化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差异。这表明新疆部分人... 合理的人口结构是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文章基于第四、五和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新疆人口较少民族在行业分布、城市化进程、文化素质、性别结构和老龄化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结构差异。这表明新疆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劳动力转移较慢、城市化水平低、文化素质相对低、性别失衡、婚姻挤压和老龄化等问题较为突出。文章提出改变就业环境和结构、发展区域小城镇、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扩大婚姻市场以及发展老年社会服务等对策,以促进新疆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人口较少民族 人口结构差异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社会中的移民宗教组织与家族——灵明堂固原分堂考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建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5-14,共10页
灵明堂固原分堂的民族志印证:回族伊斯兰文化是在不断的群体移动和社区建构中完成的,而这一过程与中国特殊的父系家族体系及基于汉文汉字和儒家学说的历史文化传承两大因素密不可分。
关键词 回族 移民社区 父系家族 灵明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必要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清 王颖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92-95,共4页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不断促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重要措施之一,是更好地保障新疆民族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早日出台在国家法律框架下的新疆地方民族教育法律、法规,是由新疆特殊的区情和较落后的教育现状决... 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不断促进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重要措施之一,是更好地保障新疆民族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早日出台在国家法律框架下的新疆地方民族教育法律、法规,是由新疆特殊的区情和较落后的教育现状决定的;是加快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国家教育法规、民族法规的需要;是实现"依法治教",完善新疆法制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教育 立法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市少数民族的居住格局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城市回族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汤夺先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65,共5页
本文提出了影响兰州市回族居住格局变迁的因素,并对其居住格局现状进行了类型划分。分析论证了这种居住格局现状对民族交往及民族关系之影响,从而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现阶段城市新型民族关系。
关键词 城市 少数民族 居住格局 民族关系 兰州市 回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民间机智人物故事的类型探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晓琴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68-72,共5页
回族民间机智人物故事是回族民间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有长工与地主的故事、女性机智人物的故事、智断官司的故事等类型。用类型分析法对其进行归类分析,可概知回族民间故事的叙述方式,并有助于理解回族人的智慧审美。
关键词 回族民间文学 机智人物 故事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性迁徙对新疆回族地域分布及文化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登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79-83,共5页
明清至民国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回族迁入新疆,这种地域性迁徙对新疆回族的社区分布、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新疆回族地域社区分布呈现的特点:"大分散、小集中"与"大分散、大集中";新疆回族社区主要分布于乡... 明清至民国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回族迁入新疆,这种地域性迁徙对新疆回族的社区分布、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新疆回族地域社区分布呈现的特点:"大分散、小集中"与"大分散、大集中";新疆回族社区主要分布于乡村,城镇数量很少;新疆回族社区大都是围寺而居。伊斯兰文化与中华文化融会而成的回族文化是新疆回族文化的核心,但这两种文化背景在新疆回族流散生活中又与各迁徙地地域文化产生了各种形式的交融磨合,因而对这一群体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回族 迁徙 社区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