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为“金规则”辨
被引量:
3
1
作者
韩东屏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80-83,97,共5页
学界近年在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中国式的“金规则”的议论中,存在不少误读、误解。择要言之,一是将“金规则”之“金”理解为“道德价值最高”;二是用“知道做不到”质疑、贬低“金规则”;三是以“不同”的存在否证“金规则”;...
学界近年在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中国式的“金规则”的议论中,存在不少误读、误解。择要言之,一是将“金规则”之“金”理解为“道德价值最高”;二是用“知道做不到”质疑、贬低“金规则”;三是以“不同”的存在否证“金规则”;四是认为“金规则”不适合现代社会。然而经过仔细辨析可以发现,这些其实都是不确之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规则”
辨析
道德规则
道德价值
孔子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儒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
24
2
作者
邓晓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将世界各大文明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基本原则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代表的“金规则”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模式,即1.“儒教—犹太教理解模式”,2.“基督教理解模式”,3.“康德理解模式”。作者指出,第一种模式未能摆脱等级、地位...
本文将世界各大文明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基本原则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代表的“金规则”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模式,即1.“儒教—犹太教理解模式”,2.“基督教理解模式”,3.“康德理解模式”。作者指出,第一种模式未能摆脱等级、地位、种族、血缘等等外在的束缚,其适用性随着范围的扩大而缩小;第二种模式摆脱了外在世俗的束缚,将个人唯一地建立在“灵”之上,但未摆脱上帝权威的束缚,其普世性仍带有强制性;唯有第三种模式是建立在人人具有的个体人格和理性之上,是真正普适的道德律,其他形式的“金规则”都要从这一层次上来理解才会具有道德性,也唯有它才是真正适合于充当“全球伦理”的“金规则”的。其缺点是太理性,容易导致形式主义,但这是人性内部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理
可能性
"金规则"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牙还牙报复法和黄金法则——对相关背景的批判性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鲁边.阿普列相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2,共10页
从历史文化发展背景分析,以牙还牙报复法和黄金法则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道德表达,尽管两者之间有差异,但两者是联系的,黄金法则是从以牙还牙报复法发展而来,是它的转化和普遍化。"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是两者的共...
从历史文化发展背景分析,以牙还牙报复法和黄金法则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道德表达,尽管两者之间有差异,但两者是联系的,黄金法则是从以牙还牙报复法发展而来,是它的转化和普遍化。"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是两者的共同点。如果离开了作为道德基础的爱的诫命的规范准则,任何关于以牙还牙报复法和与黄金法则的比较是不完整的。以牙还牙报复法是历史上第一个公正形式,通过伦理更新,不能忽视其作为当代道德框架内的人类相互关系的调节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牙还牙
黄金法则
伦理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竞赛道德原则的思考——重构竞赛伦理共识
4
作者
朱海云
冯栋梁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0,共4页
不道德竞赛行为对竞赛本身有着巨大的破坏力,这引起了学界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关注。研究从康德道德哲学的视角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归属进行了论证,指出竞赛道德问题存在于本体世界的逻辑必然性,以及运用现象世界的知识思维模式分析竞赛道德...
不道德竞赛行为对竞赛本身有着巨大的破坏力,这引起了学界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关注。研究从康德道德哲学的视角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归属进行了论证,指出竞赛道德问题存在于本体世界的逻辑必然性,以及运用现象世界的知识思维模式分析竞赛道德问题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良传统竞赛伦理共识内在逻辑,以重构竞赛伦理共识的方式提出关于解决竞赛道德问题的伦理方案和一种竞赛伦理讨论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伦理学
竞赛道德
价值原则
伦理共识
道德金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金规则”辨
被引量:
3
1
作者
韩东屏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80-83,97,共5页
文摘
学界近年在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中国式的“金规则”的议论中,存在不少误读、误解。择要言之,一是将“金规则”之“金”理解为“道德价值最高”;二是用“知道做不到”质疑、贬低“金规则”;三是以“不同”的存在否证“金规则”;四是认为“金规则”不适合现代社会。然而经过仔细辨析可以发现,这些其实都是不确之语。
关键词
“金规则”
辨析
道德规则
道德价值
孔子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儒家文化
Keywords
the golden rule justify morality rules system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种模式
被引量:
24
2
作者
邓晓芒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共6页
文摘
本文将世界各大文明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基本原则即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代表的“金规则”区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模式,即1.“儒教—犹太教理解模式”,2.“基督教理解模式”,3.“康德理解模式”。作者指出,第一种模式未能摆脱等级、地位、种族、血缘等等外在的束缚,其适用性随着范围的扩大而缩小;第二种模式摆脱了外在世俗的束缚,将个人唯一地建立在“灵”之上,但未摆脱上帝权威的束缚,其普世性仍带有强制性;唯有第三种模式是建立在人人具有的个体人格和理性之上,是真正普适的道德律,其他形式的“金规则”都要从这一层次上来理解才会具有道德性,也唯有它才是真正适合于充当“全球伦理”的“金规则”的。其缺点是太理性,容易导致形式主义,但这是人性内部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全球化理
可能性
"金规则"
模式
Keywords
golden
rules
the
comprehension model of Confucianism-Jew
the
comprehension model of Christianity
the
comprehension model of Kant moral discipline global ethics
分类号
B824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牙还牙报复法和黄金法则——对相关背景的批判性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鲁边.阿普列相
机构
莫斯科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22,共10页
文摘
从历史文化发展背景分析,以牙还牙报复法和黄金法则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道德表达,尽管两者之间有差异,但两者是联系的,黄金法则是从以牙还牙报复法发展而来,是它的转化和普遍化。"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是两者的共同点。如果离开了作为道德基础的爱的诫命的规范准则,任何关于以牙还牙报复法和与黄金法则的比较是不完整的。以牙还牙报复法是历史上第一个公正形式,通过伦理更新,不能忽视其作为当代道德框架内的人类相互关系的调节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以牙还牙
黄金法则
伦理
道德
Keywords
'tit for tat'retaliation,
the
golden
rule
,ethics,
morality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竞赛道德原则的思考——重构竞赛伦理共识
4
作者
朱海云
冯栋梁
机构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体育学院
黄淮学院体育系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0,共4页
文摘
不道德竞赛行为对竞赛本身有着巨大的破坏力,这引起了学界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关注。研究从康德道德哲学的视角对竞赛道德问题的归属进行了论证,指出竞赛道德问题存在于本体世界的逻辑必然性,以及运用现象世界的知识思维模式分析竞赛道德问题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良传统竞赛伦理共识内在逻辑,以重构竞赛伦理共识的方式提出关于解决竞赛道德问题的伦理方案和一种竞赛伦理讨论的新视野。
关键词
体育伦理学
竞赛道德
价值原则
伦理共识
道德金规则
Keywords
spots ethics: competition moral
principle of value
ethic consensus
golden
moral
rule
分类号
G803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为“金规则”辨
韩东屏
《伦理学研究》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种模式
邓晓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牙还牙报复法和黄金法则——对相关背景的批判性分析
鲁边.阿普列相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竞赛道德原则的思考——重构竞赛伦理共识
朱海云
冯栋梁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