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产业融合:产品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浩 徐子贤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7,共11页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 构建信息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投入产出的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不同于已有的研究,从产品创新的视角,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的理论,解释为什么在有些制造行业中,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进入并主导制造业的产业链,以及产品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是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传统制造企业的产品吸引力。但是,随着产品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企业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占有更多的主导地位,从而使得传统制造企业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失去竞争优势。提出的理论解释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产品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经济效果,丰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两化融合)的理论内涵,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传统制造业 产业融合 产品数字化转型 产品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的理论阐释与实现路径
2
作者 李纲 孙杰 毛进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7-807,共11页
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国家科技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战略基石。本研究以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为核心命题,系统探讨情报在国家科技安全领域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与实践路径。首先,在把握时代背景与现实需求的基础上,... 全球科技竞争背景下,国家科技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战略基石。本研究以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为核心命题,系统探讨情报在国家科技安全领域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与实践路径。首先,在把握时代背景与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阐释国家科技安全的概念、特征及其风险挑战,指出情报赋能在风险防控与战略竞争中的理论内涵;其次,构建“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information empowerment for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urity,IE-NSTS)的逻辑框架,从功能模块、赋能机制、系统架构等方面进行解析,提出基于动态科技安全知识图谱、多模态知识表征与推理等数据与知识融合驱动的智能情报方法体系;最后,从风险体系与预警机制、态势感知与风险画像、风险研判与应对策略、博弈推演与竞争战略四个层次,提出情报赋能国家科技安全实现路径,激发和使能情报在国家科技安全领域的“耳目、尖兵、参谋”作用,以情报赋能我国科技领域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安全 情报赋能 安全风险 科技领域 国家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域下日本IT技术助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侯想 付群 胡智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5,234,共7页
推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既是促进体育消费和实现体育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产业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日本将IT技术有效应用于体育产业的跨界融合,为体育产业多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 推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既是促进体育消费和实现体育资源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产业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日本将IT技术有效应用于体育产业的跨界融合,为体育产业多元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对日本IT技术助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重点领域和代表性案例进行解析,总结其主要经验,进一步探讨其经验对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技术创新、推进人才战略、强化行业协同、打造示范项目等是日本IT技术助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主要经验。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升级、重视人才培养和跨界引才、深化行业交流和部门协同、注重试点示范和项目带动等是日本IT技术助力体育产业跨界融合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IT技术 体育产业 跨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连接与信息对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梁丽萍 刘潭飞 +1 位作者 姚琳 雷李楠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3,共16页
在当前数字化潮流中,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数字技术以促进供应链的整合与协作,成为企业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探讨供应链数字化连接与信息对齐通过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影响企业竞争优... 在当前数字化潮流中,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数字技术以促进供应链的整合与协作,成为企业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探讨供应链数字化连接与信息对齐通过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以及行业数字技术强度的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对293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对国泰安数据库的行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连接与信息对齐对企业竞争优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行业数字技术强度正向调节数字化连接、信息对齐二者与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和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跨组织数字化活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为供应链数字化和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研究做出贡献;同时,研究从实践角度明确企业应利用数字技术重塑供应链关系,为企业在数字化时代通过整合供应链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方-供应商互动 数字化连接 信息对齐 大数据预测分析能力 行业数字技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澳大利亚食品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谭洪卓 方忠祥 易翠平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为了解澳大利亚食品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最新现状与未来趋势,综述了澳大利亚食物安全和食物浪费情况,以及食品产业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的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战略途径主要是从农场到餐桌整个供应链上采取综合措施,譬如开发... 为了解澳大利亚食品产业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最新现状与未来趋势,综述了澳大利亚食物安全和食物浪费情况,以及食品产业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的影响,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战略途径主要是从农场到餐桌整个供应链上采取综合措施,譬如开发替代蛋白食品来源、学习土著人的适应能力、发展更公平且可持续的价值链、从线性食物链转变为食物网、升级食物废弃物利用等。发挥食品加工在改善食物安全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引入数字转型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替代蛋白质和食品安全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植物基食品、太空食品和海洋食品等。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澳大利亚政府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放在重要位置;食品行业相关协会和研究机构对研究的投入和反食物浪费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食品企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思维定式和经营方式,把地球作为关键利益方来考虑,体现了社会责任;人们关注食物生产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使得植物性素食方式在澳大利亚很受欢迎。通过各利益相关方共同行动形成合力,澳大利亚食品产业期待在可持续性发展上有更好的未来,这为我国食品行业同仁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可持续性 食品产业 食物安全 发展战略 新兴技术 未来领域 各方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像区域模型的工业相机视场角优化配置方法
6
作者 易遵辉 蒋朝辉 +1 位作者 陈晓方 桂卫华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9-687,共9页
工业相机视场角的优化配置对提升目标的图像质量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视场角的配置存在一定盲目性,导致图像传感器的像素被大量浪费.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像区域模型的工业相机视场角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建立空间三维坐标系以定量... 工业相机视场角的优化配置对提升目标的图像质量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视场角的配置存在一定盲目性,导致图像传感器的像素被大量浪费.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成像区域模型的工业相机视场角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建立空间三维坐标系以定量描述工业成像场景;然后,基于空间坐标变换建立成像区域模型,揭示工业相机的视场角、成像方向和成像区域的定量关系;最后,设计基于二分–粒子群的视场角优化配置算法,实现以最小视场角获取完整目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优化配置视场角后,图像传感器的像素得到充分利用,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可为工业相机视场角的选型提供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区域 工业相机 视觉传感技术 视场角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7
作者 程刚 赵浩玥 李旭辉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5,共10页
以“跑道模型”为基础,从产业禀赋、产业经济、产业管理、产业潜力、产业辐射五个层面阐释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 以“跑道模型”为基础,从产业禀赋、产业经济、产业管理、产业潜力、产业辐射五个层面阐释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数整体呈稳健上升态势,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出以各城市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有进一步极化的趋势。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在整体空间范围内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呈现出波动上升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业竞争力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E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基于场域理论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文霞 贾永飞 孙童童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7,共13页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本流向,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破解创新转化梗阻、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的关键命题。以场域理论为切入视角,利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本流向,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破解创新转化梗阻、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的关键命题。以场域理论为切入视角,利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资本是新质产业场域自主化的重要标志,新质生产力是新质产业场域自主化的必然产物。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均值与复合增速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将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划分为创新极化型、快速追赶型、结构升级型与资源依赖型四类,揭示不同区域的资本积累、创新惯习与权力关系等差异化特征。传导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资本配置效率在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因此,建议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干预场域分化与打破惯习僵化等方面着手,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资本配置效率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模型的石化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研究进展及展望
9
作者 高立兵 赵学良 +3 位作者 索寒生 刘东庆 罗梦迪 井琳琳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06-4616,共11页
将ET、OT和IT数据融合,构建企业唯一可信数据源,是石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基础和数据应用的关键。而ET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关系复杂、变更频繁、非结构化等特征,如何基于统一信息模型在项目利益方之间实现数据集成和交换面临着诸多挑... 将ET、OT和IT数据融合,构建企业唯一可信数据源,是石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据基础和数据应用的关键。而ET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关系复杂、变更频繁、非结构化等特征,如何基于统一信息模型在项目利益方之间实现数据集成和交换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DEXPI、NAMUR等国际性组织正在推动流程工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的标准化工作。本文首先概述了工程数据的特征及管理难题,介绍了信息模型概念,并从功能、结构和行为3个维度分析了过程系统工程建模的特征;重点阐述了石化资产生命周期数据集成和交换涉及的4大阶段、3种数据结构特征,全面分析了同构及异构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相关标准,总结了现有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最后,从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标准化工作、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发展、工程数据治理及运营平台数字化能力建设、资产生命周期数字孪生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工业 信息模型 资产生命周期管理 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驱动咖啡全产业链发展路径--以云南省普洱市为例
10
作者 庞凤玉 黄家健 +2 位作者 吴湾 何国燕 李俊伟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21-26,共6页
信息技术正深入应用在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为产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咖啡是我国重要热作产业,已成为云南省普洱市重点支柱产业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普洱市咖啡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推广信息化技术装备,打造信息化生产示... 信息技术正深入应用在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为产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咖啡是我国重要热作产业,已成为云南省普洱市重点支柱产业之一。本文通过梳理普洱市咖啡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推广信息化技术装备,打造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完善配套设施和质检机制,加强要素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强化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提升全产业链运作效率,为促进普洱市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咖啡 全产业链 普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下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11
作者 董芙楠 谢万军 +2 位作者 徐庚 徐媛媛 杨嘉鹏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7期89-94,共6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新定义了高等教育教学的模式。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立体课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分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从建立数字化立体课...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新定义了高等教育教学的模式。以《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立体课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分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从建立数字化立体课堂、提升教师能力、转换教与学环境、重构学生能力评价方式四个方面的改革举措,并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及预期成果。实践表明,信息技术赋能的数字化立体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为应用型本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提供了可实操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字化立体课堂 教学改革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生产装备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2
作者 高一聪 许晨 +2 位作者 林琼 王淑花 魏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共14页
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促进了茶产业向智能化转型与升级,在茶叶全产业链赋能增效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概述了茶产业智能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围绕种植、加工、检测和销售等... 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促进了茶产业向智能化转型与升级,在茶叶全产业链赋能增效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概述了茶产业智能化技术体系的基础上,围绕种植、加工、检测和销售等4方面总结了国内外信息技术在茶产业智能化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茶产业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最后对茶产业智能化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建议增强茶产业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机协作智能茶机设备研发、重视茶叶种植加工大模型开发、提升大数据分析助力茶叶销售能力,为更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茶产业升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茶叶自动化加工 茶叶智能检测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矿区采动损害及减损开采的地质保障技术框架体系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双明 孙强 +9 位作者 耿济世 袁士豪 谷超 杨多兴 牛超 路拓 郭晨 张唤兰 黄海鱼 师庆民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共13页
【目的】煤炭在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兜底保障。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损害煤矿区地质环境,同时导致突水、冲击地压等灾害。【方法】围绕煤矿安全高效开采面临的地质环境损害预测预警难和减损... 【目的】煤炭在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兜底保障。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损害煤矿区地质环境,同时导致突水、冲击地压等灾害。【方法】围绕煤矿安全高效开采面临的地质环境损害预测预警难和减损开采保障压力大等难题,基于煤炭采动损害预测与减损地质保障多学科交叉特点,突出地质条件的控灾机理和采动致灾模式,强调煤炭开采模式与地质结构演化全时空多场响应,分析采动效应下地质条件物质场、能量场、信息场的耦合机制,厘清损害模式和预警信息关键参量的映射关系,形成安全高效开采的地质保障策略和减损控灾工程技术体系。【结果和结论】研究思路为“孕灾环境→损害机制→过程响应→损害预测→防灾减损”,技术路线是“煤矿开采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结构演化规律及损害模式→多物理场演化全时空信息响应→损害监测及预测预警→减损保障工程技术”。核心内容包括:(1)剖析地质条件与致灾地质体的空间关系和成因联系,构建高精度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阐明地质结构、开采条件和损害模式的映射关系,建立主控要素的特征参量数据库;(2)构建采动效应下的工程地质力学模型,研究开采方式、空间布局、采动速率等影响下地质条件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和损害机制,提出考虑地质体关键结构破坏演化规律的损害模式判识方法;(3)获取采动过程地质结构演化背景下的全时空多源信息响应,提出主控参量作用下的损害模式识别标准,进而厘清裂隙场、应力场、渗流场与地球物理场信息参量的镜像关系,建立基于地质条件物质场、能量场和信息场耦合响应的全时空信息映射模型;(4)构建地面-钻孔-井下的全空间、多方位、主被动的一体化多源监测体系,提出煤矿采动损害预测模型和预报方法;(5)构建基于损害源、损害模式、损害动力、损害通道剖析以及减损技术与效果评价于一体的减损控灾体系,追求煤炭安全开采与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破解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制约之间的矛盾,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和防灾减损提供地质、力学、物理基础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保障 地质损害 减损开采 多场信息响应 损害模式图谱 减损控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个性化定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静 王小艺 +1 位作者 兰翠芹 许继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8,共13页
随着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服装个性化定制已成为时尚发展趋势之一。信息技术在推动服装个性化定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收集和处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和生产方案。文章首先对服装产业信息技术的研究... 随着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服装个性化定制已成为时尚发展趋势之一。信息技术在推动服装个性化定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收集和处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设计和生产方案。文章首先对服装产业信息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阐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装产业的应用情况;其次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服装个性化定制领域的应用现状,按照定制流程分别总结信息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优势及不足;最后根据目前服装个性化定制在数据共享、协同设计和柔性生产等方面的需求,从建模技术和系统平台构建两个方面对服装个性化定制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产业 信息技术 个性化定制 用户需求 个性化设计与推荐 智能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畅 缐珊珊 +2 位作者 于连超 陆振刚 张皓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5,共9页
信息与电子领域作为国家高科技领域之一,已成为各国战略必争之要地。为更好推动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调研等研究方法,梳理总结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的发展优势及短板,分析研判了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信息与电子领域作为国家高科技领域之一,已成为各国战略必争之要地。为更好推动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调研等研究方法,梳理总结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的发展优势及短板,分析研判了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信息与电子领域提出的关键要求,面向我国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研究提出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战略构想,并从战略谋划、体系发展、双链融合、人才发展四个层面研究提出了推进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实施系统性战略规划,强化信息与电子领域体系化布局发展;夯实基础、超前谋划,提升信息与电子领域底层支撑与前沿引领能力;聚焦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重视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以期助力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电子领域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双链融合 体系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差异度、技术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16
作者 盛明泉 龙卉卉 鲍群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8,F0002,共10页
战略差异度对企业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企业能否通过加大战略差异度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企业战略决策方面提供了不同的切入点。采用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 战略差异度对企业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企业能否通过加大战略差异度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企业战略决策方面提供了不同的切入点。采用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起到显著的正向作用,技术创新在战略差异度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传导路径上存在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行业竞争水平、高信息透明度和低融资约束企业的战略差异度越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越显著。研究丰富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文献,并为其提供了研究的新视角。同时有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解战略决策的经济后果,对指导和促进企业进行战略变革及获取竞争优势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差异度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行业竞争水平 信息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情报工作透视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峰 彭俊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从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专业视角研究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Th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of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IS)的情报工作,为新时期中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BIS官方网站... [研究目的]从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专业视角研究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Th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of U.S.Department of Commerce,BIS)的情报工作,为新时期中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通过BIS官方网站信息内容研究、官方网站重要文件研究、瓦森纳协定官方网站信息内容研究、BIS典型执法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BIS情报工作的全貌和精要。[研究结论]从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专业视角对BIS的组织机构使命、组织网络、信息网络、人际网络、法律保障、典型情报工作、提升美国出口商情报能力的主要工作进行研究,揭示了BIS情报工作全貌、精要和最突出的关键成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情报工作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 出口管制 信息网络体系 人际网络体系 关键技术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复杂数值模拟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模式设计
18
作者 程成 陈鲁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6-72,85,共8页
数值模拟技术与装备研发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数值模拟系统正在朝大型化、复杂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船舶总体性能的预报、评价、优化三个重要环节的数值模拟研究高度依赖国外商用软件,亟需集多学科融合方法和数据知识化工程为一体,开... 数值模拟技术与装备研发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数值模拟系统正在朝大型化、复杂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发展。船舶总体性能的预报、评价、优化三个重要环节的数值模拟研究高度依赖国外商用软件,亟需集多学科融合方法和数据知识化工程为一体,开展数值模拟系统的自主研发。以此为目标,总结工业软件发展历程上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众创共享”、知识协同应用、面向智能的船舶总体性能数值模拟系统研发理念,以期实现船舶总体性能研发模式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系统 工业软件 船舶总体性能 信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区域差异、结构来源与形成机理
19
作者 程刚 李傲翔 李旭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5-95,共11页
探究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借助Da... 探究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于加快产业结构绿色转型、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借助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方法及QAP方法揭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的空间差异、结构来源和形成机理。研究发现:①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并兼具东高东北低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②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地区差异在样本考察期内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成为空间非均衡的主要原因;③人力资本差异是造成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不平衡的主要结构来源,资金投入差异、经济效益差异、对外开放差异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差异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而区域绿色创新能力差异形成机理存在地区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揭示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能力差异现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地区绿色低碳创新差异 方差分解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工业信息的《宠物食品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
作者 冯志华 张英杰 +2 位作者 王凤霞 李俊杰 陈宝江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5期162-164,共3页
《宠物食品加工工艺与设备》是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融合工业信息的一门专业课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迅速,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与工业信息结合,改革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是必然趋势。该文结合当前《宠物食品加工工艺与设备... 《宠物食品加工工艺与设备》是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融合工业信息的一门专业课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迅速,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与工业信息结合,改革教育教学形式与内容是必然趋势。该文结合当前《宠物食品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建议,为培养适合时代潮流的动物科学专业宠物方向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信息 宠物食品加工工艺与设备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