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空间的“领土化”构建与实践 ——以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干涉行动为例
1
作者 周诗仪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6,I0004,共17页
随着海洋与人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控制人类海上活动的必要性,令海洋空间的“领土化”成为难以避免的趋势。主流话语开始从将海洋描述为无主之地,变成倾向于为扩大公共权力对海域控制的做法辩护,为海上力量投送和海域管控编织正当理由。... 随着海洋与人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控制人类海上活动的必要性,令海洋空间的“领土化”成为难以避免的趋势。主流话语开始从将海洋描述为无主之地,变成倾向于为扩大公共权力对海域控制的做法辩护,为海上力量投送和海域管控编织正当理由。由此,产生了一定的海洋空间“领土化”,国家从规范功能的角度逐渐控制海洋空间,将公共权力投射至领海和管辖水域外的海域。塑造符合自身利益需求的地区规范秩序,并在实践上强化地区军事力量投送,这两种海洋空间“领土化”扩张方式,鲜明地体现在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干涉行动中。中国需在南海促进建设更有效的海洋治理体系,扩大行为规范塑造和海洋新秩序建设上的话语权,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安全和发展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空间 领土化 海洋治理 南海 行为规范 美国海岸警卫队 干涉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地热特征与油气富集 被引量:36
2
作者 唐晓音 胡圣标 +5 位作者 张功成 梁建设 杨树春 沈怀磊 饶松 李卫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2-585,共14页
本文报道了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共148个新测热导率数据,根据收集的钻井温度数据新增计算65个大地热流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绘制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的地温梯度图、大地热流分布图;系统归纳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油气勘探成果.... 本文报道了莺歌海盆地、北部湾盆地共148个新测热导率数据,根据收集的钻井温度数据新增计算65个大地热流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绘制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的地温梯度图、大地热流分布图;系统归纳了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油气勘探成果.结果表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的平均热流值分别为68.7±11mW/m2、71.1±13mW/m2、65.7±8.9mW/m2、74.7±10mW/m2,属于典型的"热盆".热流区域分布特征总体上受大地构造背景控制,随地壳厚度从北向南,由陆架到陆坡区逐渐减薄而增高,水热活动与岩浆活动等是引起局部高热流异常的原因.盆地地温场的差异控制和约束了油气分布富集规律,从研究区油气勘探成果中可以发现,该区域的气田多发育于高热流盆地(凹陷),而中-低热流盆地(凹陷)则多孕育油田,油气田具有"北油南气"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率 热流 含油气盆地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的海底原位热流测量 被引量:39
3
作者 李亚敏 罗贤虎 +2 位作者 徐行 杨小秋 施小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61-2170,共10页
海底热流数据是开展海洋地球动力学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基础数据.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蕴含有丰富的油气和水合物资源,而该区热流站位很少.为了解陆坡深水区水合物有利区块的地热特征,利用剑鱼1型海底原位热流探针,在南海西沙海域和神狐... 海底热流数据是开展海洋地球动力学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基础数据.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蕴含有丰富的油气和水合物资源,而该区热流站位很少.为了解陆坡深水区水合物有利区块的地热特征,利用剑鱼1型海底原位热流探针,在南海西沙海域和神狐海域成功获得了16个站位的热流值.测量结果表明,西沙海槽与白云凹陷都具有较高的热流值,西沙海槽区除1个站位结果不可信外,另2个站位所测海底表层地温梯度分别为105.3和99.9℃·km,原位热流分别为89±1和87±1 mW·m^(-2);白云凹陷中部区域1 3个站位测得表层地温梯度变化于58.5~100.7℃·km^(-1),热流值除4个站位低于70 mW·m^(-2)外,其余都变化于75土2~101±4 mW·m^(-2)范围,比前人在白云凹陷东部获得的热流高.分析认为,西沙海槽和白云凹陷区域的高地热特征与陆坡深水区的高热背景、晚期断裂发育、底辟、岩浆侵入和热流体活动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坡 海底原位热流 热导率 地温梯度 天然气水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场分布特征 被引量:23
4
作者 金春爽 汪集旸 +1 位作者 王永新 何丽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6-423,319,共9页
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海底和永久冻土带。通过统计世界上已发现水合物或水合物标志的地区的热参数值 ,发现水合物分布区具有低热流的特征 ;由于水合物本身的低热导率特性 ,导致水合物分布区的热导率值较低 ;含水合物的沉积物由于水合... 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于海底和永久冻土带。通过统计世界上已发现水合物或水合物标志的地区的热参数值 ,发现水合物分布区具有低热流的特征 ;由于水合物本身的低热导率特性 ,导致水合物分布区的热导率值较低 ;含水合物的沉积物由于水合物的分解 ,岩心温度也较低。通过研究南海的热场特征 ,发现南海的吕宋海槽、西沙海槽附近、湄公盆地和台西南盆地几个地区热流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热场 热导率 岩心温度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条件及成因模式探讨 被引量:25
5
作者 苏丕波 梁金强 +2 位作者 付少英 吕万军 龚跃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5-427,共13页
中国南海北部陆坡区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理想场所,资源潜力巨大。文章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成果,结合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背景,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温压稳定条件、气源形成条件、构造输导条件和沉积储集条件4方面,系统分析... 中国南海北部陆坡区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理想场所,资源潜力巨大。文章基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成果,结合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背景,从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温压稳定条件、气源形成条件、构造输导条件和沉积储集条件4方面,系统分析了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探讨了南海北部陆坡中部神狐海域、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和南海北部陆坡东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类型与成因模式。结果认为,南海北部陆坡中部神狐海域主要发育扩散型水合物,而南海北部陆坡西部海域主要发育渗漏型水合物,南海北部陆坡东北部海域则发育兼具扩散型与渗漏型特征的复合型水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输导体系 成因模式 天然气水合物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伟 何家雄 +3 位作者 李晓唐 刘志杰 张景茹 龚晓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80-92,共13页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区域地质及沉积特征、烃源岩生排烃史、油气运移输导系统、油气形成与圈闭配置关系及油气运聚成藏组合模式等方面,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不同含油气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圈定了北部浅水区含油气系统...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区域地质及沉积特征、烃源岩生排烃史、油气运移输导系统、油气形成与圈闭配置关系及油气运聚成藏组合模式等方面,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琼东南盆地不同含油气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划分圈定了北部浅水区含油气系统、中央坳陷带深水区含油气系统及南部深水区含油气系统,并进一步划分出13个亚含油气系统。由于不同含油气系统及亚含油气系统均存在明显差异,所以重点剖析了含油气系统中生烃子系统、油气运移输导子系统及油气运聚成藏子系统构成及其特点。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生烃子系统主要由始新统中深湖相及渐新统煤系烃源岩之生烃灶所构成;油气输导子系统则主要由断裂及裂隙和连续性砂体、不整合、泥底辟、气烟囱等输导体系所构成,控制和制约了油气运聚的主要优势富集区;油气运聚成藏子系统以垂向和侧向运移方式为主,通过输导体系近源或远距离运聚,在圈闭及储盖组合条件极佳的优势区富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生烃 运移输导 成藏 琼东南盆地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主要争议问题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玫黎 李煜婕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19,159,共22页
当前,中国和东盟已就“南海行为准则”的框架和单一磋商文本达成一致,正稳步推进案文磋商。2002 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实施过程中各声索国间争议最大的地理范围、法律地位、争端解决以及合作义务等成为“南海行为准则”案文... 当前,中国和东盟已就“南海行为准则”的框架和单一磋商文本达成一致,正稳步推进案文磋商。2002 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实施过程中各声索国间争议最大的地理范围、法律地位、争端解决以及合作义务等成为“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磋商的争议焦点。从东盟与中国协商南海问题20 年态度的变化来看,其立场受南海域外大国影响明显。目前,东盟各国态度虽逐渐明晰,但以东盟“协商一致”为原则基础的磋商机制折射出其对南海问题态度的不断微调;同时,部分东盟国家不断以国家站位单独提出谈判细则与条款,看似统一的整体又混入微小杂音。在中国倡导的“双轨思路”指导下,运用外交谈判与完善区域法律机制相结合的方法,恪守双边平等协商具体争端的原则,中国与东盟及相关国家就南海区域开发合作、法律制度构建以及海洋安全的共同维护等问题,依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关习惯法以及双方认可并承诺遵守的其他法律规范,继续深入探讨并磋商议定“南海行为准则”案文的具体内容、范围、效力、争端解决方式并由此推进南海地区规则体系的构建,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南海行为准则" 海洋权益 地区规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陆坡水合物钻探区海底表层热导率分布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力峰 尚久靖 +4 位作者 梁金强 徐行 沙志彬 陆敬安 王静丽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7,共9页
依据获取的热导率测量数据和多波束数据所反映的海底地貌特征,分析了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表层沉积物矿物组成、粒级以及区域地貌特征对热导率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钻探区表层沉积物热导率平均值为(1.26±0.12... 依据获取的热导率测量数据和多波束数据所反映的海底地貌特征,分析了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表层沉积物矿物组成、粒级以及区域地貌特征对热导率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钻探区表层沉积物热导率平均值为(1.26±0.12)W/(m·k),相对于南海北部陆坡热导率背景偏高,沉积物组分中既含有陆源浊流沉积体中的高热导率矿物,也含有由甲烷等为主要气源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具有高热导率特性的碳酸盐。钻探区表层沉积物热导率区域细节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2区和5区属于海台地貌,海底表层分布有大面积的碳酸盐结壳,由于底流的剥蚀作用导致沉积物粒级相对较粗,呈现高值热导率(1.32±0.06)W/(m·k)和(1.34±0.06)W/(m·k),并以此为中心向周缘逐级降低;位于海底海槽处的1区和8区则属于海槽地貌,海底表层易于接受来自海台的过滤沉积物,粒级相对较细但压实程度较低,呈现低值热导率,分别为(1.10±0.06)W/(m·k)和(1.01±0.06)W/(m·k)。钻探区表层沉积物热导率偏高主要受控于内生地质作用控制下高流体疏导所携带的化学组分,而热导率的非均匀分布则受控于外生地质作用诸如地貌地形变化导致的粒级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热导率 矿物组分 粒级 地貌 南海东北部陆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9
9
作者 苏丕波 何家雄 +1 位作者 梁金强 张伟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7期1-10,共10页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目前已越来越受到油气地质专家们的重视与关注。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亦遵循从烃源供给到圈闭(高压低温稳定带)中运聚成藏的含油气系统理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的构成及形成,主要取决于充足的气源供给、较好的...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目前已越来越受到油气地质专家们的重视与关注。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亦遵循从烃源供给到圈闭(高压低温稳定带)中运聚成藏的含油气系统理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的构成及形成,主要取决于充足的气源供给、较好的运聚输导系统和高压低温稳定带三大要素的时空耦合配置。为了深入剖析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基本特征,在近年来所获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重点从天然气水合物的烃源供给、流体输导系统和高压低温稳定带及其储集系统3方面,系统分析总结了我国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东沙海域和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基本地质条件与控制因素,建立了各区域不同类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分布模式,尤其是提出了生物成因的"渗漏型"水合物成矿类型,以期能够为加快和促进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提供指导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供给 输导体系 高压低温稳定带 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约束力辨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余敏友 张琪悦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3,共12页
“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约束力之争是影响该“准则”现阶段磋商与日后实施的关键问题。各方在事实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与调整立场主张,总体趋势从分歧转向部分共识。本文从“准则”的文件形式与实质内容两个层面展开论证,认为“准则”... “南海行为准则”的法律约束力之争是影响该“准则”现阶段磋商与日后实施的关键问题。各方在事实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与调整立场主张,总体趋势从分歧转向部分共识。本文从“准则”的文件形式与实质内容两个层面展开论证,认为“准则”的文件形式不能作为确定其性质与法律约束力的唯一依据,而判断法律约束力的重要依据在于“准则”是否有为各当事国创设权利义务的明确意图,由此应当结合“准则”的实际条款、制定时的具体情况、嗣后行为等实体与程序因素综合分析。即使“准则”文件整体的法律约束力尚无定论,但仍可以从具体内容角度分析,即“准则”中反映既有国际法规则的条款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不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的条款能够依据诚实信用、有约必守、禁止反言的原则对各国产生事实上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法律约束力 争议 国际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前景的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士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30,共10页
中国与东盟国家仍在进行关于"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行为准则")的磋商,体现了南海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敏感性。南海问题的凸显既反映了地区各国海洋意识的提升,也反映了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新变化。长期以来,无论是... 中国与东盟国家仍在进行关于"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行为准则")的磋商,体现了南海问题的极端复杂性和敏感性。南海问题的凸显既反映了地区各国海洋意识的提升,也反映了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新变化。长期以来,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行为准则"被赋予了错位的使命,造成了很严重的误解。因此,国际社会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行为准则"不能替代甚至推翻相关国家以往达成的各项文件。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行为准则"已经进入实质性磋商的深水区,因各方诉求和利益不同,一些相当棘手的问题仍需通过外交途径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东盟南海宣言》 协商一致原则 中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困境与应对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江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27-33,共7页
中国对南中国海四大群岛之主权,实有充分理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南海问题的多边政治文件,在各国围绕南中国海问题之解决所进行的努力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不容乐观的是该宣言亦存许多不足之处,其实施已面临... 中国对南中国海四大群岛之主权,实有充分理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南海问题的多边政治文件,在各国围绕南中国海问题之解决所进行的努力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不容乐观的是该宣言亦存许多不足之处,其实施已面临困境。中国应坚持以维护中国对该地区固有主权为基本原则,高度重视南海问题与台湾问题的相关性,在注意探讨与区内个别国家率先达成实质性双边谅解的可能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并努力实现有关各方共同签署更具法律拘束力的南海问题多边条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困境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行为准则》与地区秩序的重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士新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0,共11页
南海地区秩序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二战后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既体现了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程度,更反映了域外大国之间及其和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全球性霸权国家,美国始终在南海地区秩序中居于绝对或相对主导的地位... 南海地区秩序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二战后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既体现了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程度,更反映了域外大国之间及其和域内国家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全球性霸权国家,美国始终在南海地区秩序中居于绝对或相对主导的地位,并根据南海地区形势的变化强化或弱化其影响力。南海地区秩序当前正处于美国的主导地位相对衰落,而地区国家试图重塑南海地区秩序的关键时期。《南海行为准则》是南海周边国家重塑南海地区秩序的重要规范性文件。冷战结束伊始,东盟国家先独自签署,而后又与中国磋商签署了一系列关于促进南海安全与稳定的政策文件,并建立了一些合作机制,已经成为塑造南海地区新秩序的中坚力量。当前,《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对重塑南海地区秩序将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南海行为准则》本身还存在很多盲区,在落实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其塑造南海地区秩序的能力仍有待观察,可能需要各方在未来付出更大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东盟南海宣言》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地区秩序 规范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南沙群岛扩礁加固行为的国际法效力问题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勇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2,共11页
最近一年多以来,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上开展扩礁填海的行动。尽管中国外交部对此作出了多次回应与解释,但是菲律宾、美国、日本等国持续进行无理地抗议或强烈指责。从国际法上分析,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扩礁行为不仅是巩固且扩大国家... 最近一年多以来,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上开展扩礁填海的行动。尽管中国外交部对此作出了多次回应与解释,但是菲律宾、美国、日本等国持续进行无理地抗议或强烈指责。从国际法上分析,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扩礁行为不仅是巩固且扩大国家领土主权范围的正当行为,而且也是积极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正当行为。实际上,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扩礁行为并未改变岛礁本身的法律属性,反而有助于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在此基础上,中国应采取进一步的对策或措施,澄清是非,以正视听,从而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主权及促进南海争议问题和平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群岛 扩礁 法律效力 有效控制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地区实践与历史经验——关于中国-东盟推动区域合作与治理南海问题的考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洁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51-66,I0003,共17页
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发展为主线,分阶段考察中国与东盟国家治理南海问题和推进区域合作的互动进程可以看到,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以及共同、合作与对话的安全观,坚持发展优先、致力于区域合作,坚持“东亚方式”与“双轨模式”,... 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发展为主线,分阶段考察中国与东盟国家治理南海问题和推进区域合作的互动进程可以看到,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以及共同、合作与对话的安全观,坚持发展优先、致力于区域合作,坚持“东亚方式”与“双轨模式”,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妥处发展与安全议题的成功经验所在。这种地区经验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的理念具有高度共同性,充分说明两大倡议来源于中国外交的长期实践。未来,面对美国发起对华全面战略竞争的地区变局,中国与东盟应坚持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理念,继续聚焦区域经济合作,通过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性安全,从而确保南海形势的稳定并寻求最终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关系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区域合作 南海问题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踪与研判:《南海行为准则》制定问题的研究动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白续辉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9-40,49,共13页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南海行为准则》制定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界对准则问题的基本认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国内学界开展进一步的对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在行为准则制定工作久拖不决的情况下,部分学者...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南海行为准则》制定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界对准则问题的基本认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国内学界开展进一步的对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在行为准则制定工作久拖不决的情况下,部分学者倡议的先行尝试制定岛屿规则、专属经济区行为规则等"准则单行本"或绕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另行创制《南中国海海洋法公约》等新观点尤其值得国内重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制定 研究动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行为准则》框架下构建打击南海海上跨国犯罪的法律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5-107,共13页
南海地区长期以来不仅是海盗和武装劫持的多发地,而且还有很多恐怖组织在海上活动,严重威胁南海的和平与稳定。目前国际社会虽然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反对劫持人质公约》等国际条约对海上跨国犯罪活动有所规制,但在打击南海海上... 南海地区长期以来不仅是海盗和武装劫持的多发地,而且还有很多恐怖组织在海上活动,严重威胁南海的和平与稳定。目前国际社会虽然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反对劫持人质公约》等国际条约对海上跨国犯罪活动有所规制,但在打击南海海上跨国犯罪活动的法律适用方面存在诸多局限,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在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在磋商制定《南海行为准则》的背景下,在《南海行为准则》框架下构建打击南海海上跨国犯罪的法律机制,不但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良好的法律基础和有效的制度基础,而且是《南海行为准则》长期以来的重点关注领域。在法律模式选择上,不管《南海行为准则》最终如何定性,中国与东盟国家都可以通过一份《南海行为准则》的附加议定书形成,详细规定合作打击南海海上跨国犯罪的具体机制,并且赋予其法律拘束力。在这种《南海行为准则》框架下,还要对中国与东盟国家打击南海海上跨国犯罪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准则 南海 海上跨国犯罪 法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菲南海争端仲裁庭的法律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民才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5期21-35,155,共15页
菲律宾无视它与中国之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存在与有效性,以变相的岛礁主权争端和海洋划界争端的方式,单方面提起南海争端强制仲裁。虽然此举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菲律宾启动该程... 菲律宾无视它与中国之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存在与有效性,以变相的岛礁主权争端和海洋划界争端的方式,单方面提起南海争端强制仲裁。虽然此举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菲律宾启动该程序具有非法性。即使中国不接受该仲裁和不参与仲裁程序,也不影响中菲仲裁庭的合法成立及其程序的合法性与对中国不利裁决的有效性。因此,对待仲裁庭的后续书面程序和口诉程序,中国是维持现行政策还是重新参与,是值得重新评估的一个问题。重新参与后续程序应该是中国的一个适当政策选择。因为参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可以通过反驳《公约》对之不适用从而避免澄清其地位的棘手问题。更重要的是,依据"南方蓝鳍金枪鱼案"仲裁庭的推理与裁决和中国2006年声明以及国际海洋划界与外大陆架划界案例,《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属于《公约》第281条第1款中排除附件7强制仲裁的"协议",菲律宾的大部分实体请求属于不可裁决事项,因而仲裁庭应该裁定对本争端无管辖权或不可受理。即使中国继续奉行不参与政策,也不应该无所作为。中国可以采取"间接参与"的方式,在仲裁庭开始书面程序后,公开发表一份正式书面文件,以全面反对菲律宾提起仲裁和反对仲裁庭对争端的管辖权和可受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菲仲裁庭 南海争端 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参与后续仲裁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菲同盟关系的战略转型与南海问题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士新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年第6期54-64,124-125,共11页
美国和菲律宾的同盟关系源于两国在殖民时期的战略合作,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两国政府共同的战略倾向。美菲同盟关系存在着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和协调行动,但总体上延续着殖民时期的不平等性质。冷战结束后,美菲同盟关系因国际和... 美国和菲律宾的同盟关系源于两国在殖民时期的战略合作,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两国政府共同的战略倾向。美菲同盟关系存在着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和协调行动,但总体上延续着殖民时期的不平等性质。冷战结束后,美菲同盟关系因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而一度中断,但随着近年来南海问题的升温而被重新定义,菲律宾成为美国维持在东亚强大军事存在和实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支点"之一。然而,随着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并没有满足菲律宾的期待,以及菲律宾新政府内政外交政策倾向出现变化,对南海问题进行了重新定位,美菲同盟出现了不确定性,南海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显示出积极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菲律宾 同盟 南海问题 行为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建构南海地区秩序的行为准则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士新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8年第5期84-96,共13页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将建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次地区安全秩序,维护南海的安全稳定,体现11个国家之间具有较高的政治安全信心和信任程度,为未来落实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保障。从许多方面来看,"...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磋商"南海行为准则"的过程中,将建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次地区安全秩序,维护南海的安全稳定,体现11个国家之间具有较高的政治安全信心和信任程度,为未来落实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和保障。从许多方面来看,"南海行为准则"和"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较强的契合性和实施的现实基础,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安全和经济秩序建设提供了两个强硬的抓手。中国需要借助磋商和落实"南海行为准则"的契机,与东盟国家建立和其他合作机制有联系但有所区别的南海合作机制,并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内容,共同促进南海次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构建一个符合南海地区形势演进特征的新秩序,为未来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南海主权争端提供有利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行为准则 丝路秩序 “一带一路”倡议 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南海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