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药材加工与养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游莹卓 刘艳贞 +2 位作者 王恩久 宋传玲 冯慧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该文旨在探讨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药材加工与养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法的不足,阐述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展示其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构建适用于中药材加工与... 该文旨在探讨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药材加工与养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法的不足,阐述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展示其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构建适用于中药材加工与养护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为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中药材加工与养护 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工作手册式教材:内在本质与外部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艳娇 崔发周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0-57,共8页
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材的多样性。只有从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内部结构着手,理清不同职业教育亚类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具体内涵,才能推动职业院校工作手册式教材的“中、高、本”一体化建设。中职学校工作手册式教材主要选取程序性、定向... 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教材的多样性。只有从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内部结构着手,理清不同职业教育亚类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具体内涵,才能推动职业院校工作手册式教材的“中、高、本”一体化建设。中职学校工作手册式教材主要选取程序性、定向性工作任务,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职业入门资格;高职专科工作手册式教材主要选取蕴含问题的工作任务,让学生经历较为复杂问题解决的全过程;高职本科工作手册式教材主要选取综合性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且能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现场实际技术问题。根据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外部环境的分析,工作手册式教材具有促进社会成员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服务社会发展、推进“三教”改革、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发展、促进国际交流功能等外部功能。从专业和课程层面深入分析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内涵,是实现其改革功能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作手册式教材 “三教”改革 教材改革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 被引量:900
3
作者 温儒敏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1,共9页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创新点与使用建议:选文强调四个标准;更...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创新点与使用建议:选文强调四个标准;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编本 语文教材 理念 特色 使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意义——对作为语文教材优势文本群落的解读 被引量:16
4
作者 曹文轩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17,共8页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文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获得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文学有助于确立道义观、营造审美境界、培育悲悯情怀、输入历史意识、激...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文学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文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获得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文学有助于确立道义观、营造审美境界、培育悲悯情怀、输入历史意识、激发想象潜能、强化说事能力、提升语言水平,我国的语文教材将文学作品作为最主要的选择,文学作品也理应成为语文教材中的文本优势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语文教材 文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部编本”语文教材新特点及智趣教学对策——以七年级《语文》上下册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玉春 楚爱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8年第1期21-27,共7页
"部编本"语文教材与人教版等语文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选文数量减少、内容有变;课文阅读类型改为"三位一体"式;单元编排变为双线结构;综合性学习具有示范性;写作训练的阶梯层级性增强。"部编本"语文... "部编本"语文教材与人教版等语文教材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选文数量减少、内容有变;课文阅读类型改为"三位一体"式;单元编排变为双线结构;综合性学习具有示范性;写作训练的阶梯层级性增强。"部编本"语文教材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作了较好的顶层设计。从智趣出发,配合部编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非常关键:与部编本教材相补充,构建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的"语文课程超市";突破传统教学单篇文本的局限,发挥"1+X"型阅读教学的优势;设计多元开放的活动任务,充分发挥语文活动课的修补功能等,以上策略值得我们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编本”语文教材 核心素养 智趣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教育史研究与教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传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5期42-45,50,共5页
中国教育史既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又是一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还是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具有展现性、思辨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等4个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应将中国教育的发... 中国教育史既是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又是一门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科,还是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具有展现性、思辨性、应用性和人文性等4个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中国教育史》教材编写应将中国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传统与现代两大阶段,突出"学材"的特点。《中国教育史》的教学应当突破史料引证式、知识讲授式、记忆理解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理论思辨式、交互讨论式、考察体验式、探索发现式等教学方式,做到传统技术手段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6w-w"、"六结合""、两维论"等方法论原则,运用新技术手段以及具体的方法技术;还应当突出优秀教育传统、教育文化及教育人物的教育精神、教育思想和教育品质,使其在新一代教师身上得到体现、弘扬和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性质 功能 教材 教学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李朝时期的汉语教育及其特点 被引量:15
7
作者 金基石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80,共8页
韩国的汉语教育,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特色鲜明,可谓举世无双。尤其在李氏王朝中期(15—16世纪)出现汉语教育的鼎盛期,涌现出申叔舟、崔世珍等著名汉学家和《洪武正韵译训》、《四声通解》、《翻译老乞大.朴通事》等语言学名著及汉语教材... 韩国的汉语教育,历史悠久,成果丰硕,特色鲜明,可谓举世无双。尤其在李氏王朝中期(15—16世纪)出现汉语教育的鼎盛期,涌现出申叔舟、崔世珍等著名汉学家和《洪武正韵译训》、《四声通解》、《翻译老乞大.朴通事》等语言学名著及汉语教材。本文在梳理韩国汉语教育历史的基础上,对李朝时期汉语教育的特点进行多角度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时代 汉语教育 汉语教材 教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史为鉴,走民族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语文课程建设之路——读张志公先生《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本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90,共7页
张志公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着20世纪以来的语文课程建设,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应忘记志公先生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殷殷探索,以进一步做好语文学科这门最富于民族风格的课程建设。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 张志公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着20世纪以来的语文课程建设,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应忘记志公先生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殷殷探索,以进一步做好语文学科这门最富于民族风格的课程建设。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他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不断探索,他从传统语文教育中梳理出的经验,他从经验初中建构出来的现代语文教育思想,他对民族化语文道路的种种思考,对当下的语文教育仍然有重大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语文教材 传统语文教育 民族化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基于对常用中国教育史教材的一种尝试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7期11-18,共8页
已有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侧重于制度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封闭体系。这种系统而封闭的编排形式,缺乏民生教育,大多数教育对象被遗忘,科技教育和商业教育缺失,制度化教育单轨独进,学习者在系统了解制度化教育历史... 已有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侧重于制度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封闭体系。这种系统而封闭的编排形式,缺乏民生教育,大多数教育对象被遗忘,科技教育和商业教育缺失,制度化教育单轨独进,学习者在系统了解制度化教育历史的同时,容易对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产生误解。其结果不仅不利于教育及教育史的理论建构,而且对教育实践活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教材 问题 尝试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语文教学“新法”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芦京昌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2期32-33,共2页
高职语文教学在解决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基础上,还担负着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素养的任务。因此,教学所选教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切合职教特点,要体现时代感;教学方法要强调多种方式、手段并举,教学语言要幽默、精练、生动;考查方式... 高职语文教学在解决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基础上,还担负着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素养的任务。因此,教学所选教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切合职教特点,要体现时代感;教学方法要强调多种方式、手段并举,教学语言要幽默、精练、生动;考查方式要多样,要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的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语言 教学手段 考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的要求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韩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0,共7页
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了课程教材应... 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了课程教材应该系统全面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加强整体设计,做到学段、学科、类型全覆盖,做到纵向贯穿,学段衔接。要做到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横向关联、学科配合,学习内容各有侧重,以便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各学科教学中引导教学过程,全面提升课程教材的铸魂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南 课程教材 铸魂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学院的发展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
12
作者 昌灏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1,98-99,共9页
追溯孔子学院自创建以来的发展历程,其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迅猛而有序,海外分布日益广泛且相对集中;二是师资培训渠道与队伍结构呈多样化特点;三是教材建设从标准化转向国别化、本土化,种类日趋丰富;四是办学模式日趋... 追溯孔子学院自创建以来的发展历程,其建设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展迅猛而有序,海外分布日益广泛且相对集中;二是师资培训渠道与队伍结构呈多样化特点;三是教材建设从标准化转向国别化、本土化,种类日趋丰富;四是办学模式日趋多元。在孔子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外对其性质、动机、发展速度、规模、教学内容以及经费的质疑。孔子学院应继续加强教师、教材和教学法建设,努力深化合作内涵,提升自身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学院 华文教育 海外汉语教材 文化传播 海外汉语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元培1923年辞职原因新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娄岙菲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79,共8页
1923年蔡元培的辞职是他与北大之间关系的转折点。这一事件不仅由此掀起了一股教育界"驱彭挽蔡"的风潮,也开启了此后数年他与北大教师学生就校长问题的"较量"。以往研究者更多关注于这一事件本身所蕴含的蔡元培敢... 1923年蔡元培的辞职是他与北大之间关系的转折点。这一事件不仅由此掀起了一股教育界"驱彭挽蔡"的风潮,也开启了此后数年他与北大教师学生就校长问题的"较量"。以往研究者更多关注于这一事件本身所蕴含的蔡元培敢于反抗军阀政府的政治意义及其不畏强权的高尚品德。现在看来,在此次辞职事件中,罗文干案只是一重要的导火索,而并非引发他辞职的全部原因。蔡元培选择了不合作的方式以辞职作为抗争,是五四后更趋激进的社会风向、北大突发的讲义费风潮、蔡元培内心难以调和的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蔡元培 北京大学 辞职 讲义费风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历史课程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郑林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38,共7页
历史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发展演变,分析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到言而有据,论从史出,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历史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在... 历史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发展演变,分析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到言而有据,论从史出,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历史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民族独特智慧,更加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教育与现实需要的矛盾及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少宗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1期90-93,共4页
中医院校的专业教育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一系列尖锐的矛盾,既不利于对传统体系的继承,也不利于创新。为了平息各种对立情绪,试图培养一种各方都满意的"理想通才"是不现实的。务实、可行的做法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构建不同... 中医院校的专业教育与现实需要之间存在一系列尖锐的矛盾,既不利于对传统体系的继承,也不利于创新。为了平息各种对立情绪,试图培养一种各方都满意的"理想通才"是不现实的。务实、可行的做法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构建不同目的、不同需要、不同方向的培养体系,彻底打破目前单一的折衷培养模式。中医院校的专业教育应当为此做出改革,并努力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努力培养不同认知、不同研究方向的群体彼此善待对方的豁达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教育 教材体系 教育改革 培养模式 传统中医学 现代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教育史教材构建之设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忠 韩继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7-130,共4页
从教育的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教育都关系于人之生存、生产和生活。所以,民生、民有、民享构成中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普通民众是教育的大多数,人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多途并进是教... 从教育的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教育都关系于人之生存、生产和生活。所以,民生、民有、民享构成中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普通民众是教育的大多数,人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多途并进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需要寻求新的研究范式,建构符合历史的、属于中国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教育史 教材 建构 设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松涛对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的贡献
17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1期63-70,共8页
刘松涛是我国现代教育编辑出版家、语文教学专家,也是新中国教材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整理的开创者。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其工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先后创办《冲锋报》《教育阵地》《人民教育》《教师报》《教育研究》等重... 刘松涛是我国现代教育编辑出版家、语文教学专家,也是新中国教材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老解放区教育资料整理的开创者。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其工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先后创办《冲锋报》《教育阵地》《人民教育》《教师报》《教育研究》等重要报刊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并编写了一系列中小学语文、数学、地理、自然等课本和教育图书;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总结,以及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松涛 教育报刊 教材建设 老区教育 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日华人华侨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智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从19世纪末至今,受中日关系和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影响,日本华人华侨教育经历了增长、停滞、恢复和激增等变化。特别是19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华侨华人以及其他中国籍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日本华文教育的需求越来... 从19世纪末至今,受中日关系和两国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影响,日本华人华侨教育经历了增长、停滞、恢复和激增等变化。特别是19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华侨华人以及其他中国籍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日本华文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周末中文学校、中文补习学校、电视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新的华文教育形态。但目前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华侨教育一直被排斥在日本正规学校教育体制之外,陈旧的华文教育设施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华文教育需求,缺乏新一代华文教材、华文师资等。就如何使日本的华侨华人教育更上一个台阶,提出了改进建议:一是从保障国民接受教育权的高度来重新认识华侨教育;二是加强对华侨教育的研究;三是增设华侨高中;四是结合侨居国的情况编写新的华文教材;五是将华侨学校师资培训纳入所在国教师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华人华侨教育 中文教育 华文教材 华文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域下文言文教学的“义理阐释”及其实现策略——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论语十二章》为例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郭子超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1,共5页
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文言文教学的“义理阐释”是关注文本道德价值的一种解读方式。研究认为:应彰显义理解读的道德价值,划分义理类型以明确道德价值的指向,引入关于道德价值的注疏内容,从而深化文言文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初中文言文教学 义理阐释 传统文化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分制下的职教语文教材编写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式然 《职业技术教育》 2006年第29期92-93,共2页
学分制下的职业教育语文教材,应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内容结构要符合职校生的专业要求,适应职业学校课时要求,体现分层次的教学思想;教材应体现多元化教育的特色,做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主流文化与非主体文化雅俗共赏。教材还要... 学分制下的职业教育语文教材,应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内容结构要符合职校生的专业要求,适应职业学校课时要求,体现分层次的教学思想;教材应体现多元化教育的特色,做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主流文化与非主体文化雅俗共赏。教材还要遵循实用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职业教育 语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